资源描述
浅议新形势下交通安全宣扬的“瓶颈〞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村村通〞工程的实施,道路交通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的骤增,机动车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严峻的交通问题,人、车、路的矛盾逐渐特别,道路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做好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确保畅通的作用,成为当前交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结合辖区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工作现状,谈谈粗线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辖区人口、机动车及驾驶人地域分布状况
信丰县辖区73万人口,乡〔镇〕16个,管委会1个〔工业园〕,行政村265个、村民小组4217个、居委会〔社区〕27个、行政事业单位109个、近30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 全县注册机动车保有量为1.2万辆,机动车驾驶人总数为15.75万人。人口及地域分布浮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机动车及驾驶人骤年递增。
二、交通安全宣扬的“瓶颈〞所在
〔一〕交通安全宣扬交警唱“独角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升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扬,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进法治教育的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
法律规定得很清楚,但实际上状况又怎样呢?大部分相关使命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工作仍停留在“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的层面,还没有充分熟悉道路交通事故给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带来的危害,没有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未从根本上去触及有关的实质问题,到了抓防范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工作的环节上,还是交警部门一厢情愿唱“独角戏〞。
〔二〕交通安全宣扬形式陈旧、老套、针对性不强,跟不上经济、科技的发展。近几年,通过展开“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虽然在宣扬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革新意识不够,现行的交通安全宣扬模式仍停留在组织群众观看交通安全展板、悬挂横幅、张贴宣扬画、散发宣扬资料、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等,跟不上日益更新的经济、科技步伐。
〔三〕宣扬活动“蜻蜓点水〞,群众参加“走马观花〞。一方面,在道路交通安全宣扬教育中,民警普遍存在着对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熟悉不够、目的熟悉不清等问题,认为宣扬就是搞形式,可有可无,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发发交通安全宣扬资料、念念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敷衍了事,导致重点不特别、导向不明确、效果不显然等现象。另一方面,群众参加的积极性不高,交通安全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只是一个概念,观看交通事故案例展板、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等宣扬活动普遍“走马观花〞,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多数人认为与自己无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只当做瞧热闹和茶余饭后的闲聊,不能从中汲取教训得到警示,也根本没有“交通事故猛如虎〞这种忧患意识。
〔四〕交通安全宣扬人力、资金不够。一方面,由于基层大队警力不够等因素,大部分民警都在路面执勤,专职宣扬的民警甚少,大多数都是身兼数职,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深入展开宣扬教育工作,导致很多交通安全宣扬活动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另一方面,交通安全宣扬资金单靠交警大队自筹解决,难以满足现代化宣扬必需求,如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展开“中小同学交通安全情景教育基地〞和“违法与事故案例3D警示教育基地〞等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基地建设,必需要相当可观的资金投入。
三、强化交通安全宣扬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交通安全宣扬队伍建设。交警部门是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于交警队伍警力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当前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工作的必需要。因此,要建立培养造就一支合格的交通安全宣扬工作专业队伍,不定期地组织民警参加各种法治知识、道路交通知识宣扬方面的培训,使其具有更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只有自身整体业务素养提升了,才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宣扬教育体系,为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宣扬内容应贴近实际。多年的交通陋习成了大多数群众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时的障碍,他们总会认为你所讲的与他们相隔甚远,是跟他们讲“大道理〞,加上重复单一的宣扬形式,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还不是那些原东西,有什么好听好看〞的意向,使宣扬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我们把宣扬内容演变成一定的文艺形式,让他们乐于接受,不厌反复,无形中逐渐的接受了交通安全教育。
〔三〕宣扬形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要积极争取政府人力、财力支持,依托政府的社会化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营造齐抓共管的局势。通过地方电视台、手机报、手机短信、设立户外LED等媒体刊播公益宣扬,建设一批“中小同学交通安全情景教育基地〞和“违法与事故案例3D警示教育基地〞、“驾校安全驾驶模拟训练教育基地〞、“交通安全示范村〞等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基地,
〔四〕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三送〞因地制宜展开宣扬活动。要抓住当前“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三送〞这一有力时机,组织宣扬民警深入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采纳与居民、农民群众拉家常,扶持特困户等形式,主动向他们讲解展开安全出行应注意哪些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让广大群众觉得交警同志对他们生产、生活的关怀,更具有说服力。
〔五〕借助社会力量展开“五进〞宣扬活动。展开道路交通安全宣扬活动,单靠交警部门“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交警部门要紧密联系乡镇党委、政府和居委会或村委会工作人员为宣扬渠道。因为,地方政府、居委会或村委会工作人员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清楚地了解每家每户交通参加人的行踪和出行状况,以及使用交通工具等状况,只要交警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宣扬作用,通过他们联系群众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发放一些交通安全宣扬资料,召集群众在工作之余前来谈谈有关交通安全等问题,或者组织群众前来观看交通安全宣扬教育片和宣扬展板等,关于强化群众的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就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建立内部宣扬激励机制和改善外部宣扬环境。依据辖区交通实际,执行分片包干挂钩负责的办法,把宣扬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位交通民警身上,并结合岗位目标绩效考评工作,把宣扬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和其他各项交管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全面调动民警交通安全宣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重视和改善宣扬外部环境,形成全社会宣扬的格局。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交通安全宣扬教育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依托政府的社会化管理,督促各部门按“谁主管、主负责〞的原则,按地域、按系统逐级落实安全宣扬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扬教育社会化管理模式,努力营造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加的合格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