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导致交货期延误的原因
工厂告诉你出了点问题,交货期要延迟,你该怎么办?
好的结果,工厂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坏的结果,我们和客户提出了交货期的问题,客户不满意,我们赔了一大笔钱。
所以在公司中,我们不仅要有正向的信息流动,也要有反向的信息流动,否则就容易出现交货期延误等等状况。
导致交货期延误的原因,下面作了具体介绍。
[b]1.采购部的原因[/b]
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货期延误的原因有:
(1)供应商选择错误。未按规定严格评估供应商,包括对供应商产能、技术、质量及交货能力进行认证等,到发生交货延误时才发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2)下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未按供应商认证及合同规定的供货能力及供货周期下订单。
(3)业务手续烦琐或审批不及时。从请购、审批到下订单,各业务操作环境及时性不够,执行力度不强,延误采购时机。
(4)改换供应商。因某供应商存在问题无法满足采购方的要求,必需改换供应商,而开发供应商一般必需要经过一定认证程序,假设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就会导致缺货。
(5)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因采购方付款方式不够灵活,审批时间过长,不能及时付款,导致供应商拒绝供货。
(6)紧急定购。因销售猜测不准、生产计划变动频繁,采购计划不得不随之变化,紧急订货难以避免,导致供应商供货不及时。
(7)订货错误。因订货人员的原因发生错订物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等,导致到货不能接收,再补订已为时过晚。
(8)跟催不积极。订货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下订单后未继续不断地了解订单执行过程,直到缺货时才发现供应商的问题。
[b]2.其他部门的原因[/b]
因其他部门责任导致交货期延误的原因有:
(1)请购提前期不够。计划部门或使用部门未按采购周期的有关规定,提前做好计划和请购,导致采购周期不够,到货延误。
(2)产品描述不完整,技术资料不齐备。因使用部门对所必需物料必需求描述不完整,导致货物到达后,使用部门对技术工艺、质量要求产生疑义,不能正常投入使用。
(3)问题物料处理不及时。因相关部门对技术工艺、质量问题判定不及时,导致问题物料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停工待料。
(4)生产计划变更或BOM变更。
(5)来料点收、检验不及时。未规定不同物料验收期限,验收人员验收不及时。
[b]3. 供应商的原因 [/b]
供应商延误交货的原因有:
(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供应商为获得更多订单,不顾自身的产能和供货周期,盲目给客户承诺,发生延误时,拆东墙补西墙,使采购方面临缺货的风险或导致缺货。
(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够。由于供应商不具备符合客户必需要的生产技术和供应水平,供货后因质量、工艺等问题导致采购方无法让采购物料正常投入生产,导致缺货。
(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因生产计划变化或生产进度管理不良,事先未充分合计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状况,导致供货延误。
(4).供应商的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资源供不应求,某些原材料缺货,导致生产计划无法完成。
(5).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因供应商技术工艺、质量检测未达到采购方的要求,供货后被判定不合格,供应商又无法补救,导致采购方缺货。
(6).供应商经营者的客户服务理念不佳。供应商缺乏诚信,在产能不够或资源紧缺的时候,不采用补救措施,不严格按订单交货。
(7).供应商对物流外包业务监管不严。因物流供应商运输计划执行不严、车辆调度不良或缺乏客户服务理念,导致交货延误。
(8).不可抗力原因。
(9).其他因供应商责任所致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