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州省高中学生登记表正式版
学号
贵 州 省
高 中 学 生 登 记 表
地(州、市)
县(区、市)
毕 业 学 校 (盖章)
班 级
姓 名
贵 州 省 教 育 厅 制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系学生档案,必须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得任何涂改。填写前,班主任老师应将本表各栏项目向学生解释清楚。
2、本表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明“不清”或“不详”,并注明原因,如无该项情况应写“无”。
3、封面的学号即学籍号,也即是学生的会考号。
4、如有其他问题,本表项目未能包括,而本人认为需要说明时,可以另纸附上。
姓 名
性 别
半
身
免
冠
照
片
曾 用 名
出 生 年 月
民 族
入 学 时 间
籍 贯
家 庭 出 身
家庭住址
何时何地加
入共青团、中
国共产党
介绍人姓名
现在何单位
何时何地在何单位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简单注明原因)
父母和抚(供)养人情况
姓名
称呼
政治面貌
现在何部门工作
备注
注:入学时间指进入高中学校的时间
父母抚(供)养人有无重大历史问题
本 人 学 历
自何年何月
至何年何月
在何地何学校学习
证明人
被评为哪一级
三好学生或优
秀学生干部
有
何
特
长
是否达到体
育锻炼标准
高
中
阶
段
自
我
鉴
注:如栏内不够写,可另纸附上。
定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毕
业
鉴
定
班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学
校
意
见
校长(签名) 学校(签章)
年 月 日
备
注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登记表
考核类别
成 绩
项 目
会考与考查成绩
补考成绩
考
核
科
目
地 理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历 史
外 语
语 文
数 学
政 治
考
查
科
目
物理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操作
生物实验操作
劳 技 课
选
修
科
目
体育是否合格
思想品德考核
是、否毕业
注:1.选修科目及其成绩不作为是否毕业的依据,但学校要作记载,可作为就业推荐的参考。
2.会考成绩分A、B、C、D四等,D等为不合格;考查和补考只分合格或不合格。
3、考查科目如有增加,成绩记录在“考查科目”栏的空格内。
4、此表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
贵州省普通高中毕业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表
考评记载
考核项目
学 生
自 评
班 级
考 评
突出事例及班主任评语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签字:
2.热爱集体
3.遵守国家法律,遵守校规校纪
4.勤奋学习
5.是非分明,诚实正直
6.有道德、团结友爱、懂礼貌
7.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8.自主自立,刻苦努力
9.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0.仪表端庄,讲究卫生
毕
业
总
评
等
第
班 主 任 意 见
学 校 意 见
签字:
年 月 日
(盖章)
年 月 日
备
注
说明:1.班主任应在“突出事例及班主任评语”栏目对学生特点、进步、变化等情况作简要说明。
2.此表按省教委黔教普通(1991)176号文件的要求进行考核填写。
体 育 合 格 情 况 登 记 卡
内容
成绩
年级
体育课
国家体育
锻炼标准
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
学 年
总 评
体育老师
(签字)
班主任
(签字)
备 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学校总评
身 体 素 质 测 验 登 记 表
学年
测验成绩
项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备 注
50米(米)
立定跳远(厘米)
男引体向上(次)
女仰卧起坐(次)
男1000米(分、妙)
女800米(分、妙)
立位体前屈(厘米)
体育教师签字
注:1.体育课栏内按实际成绩填写分数;
2.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栏内填写“合格”或 “不合格”;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栏内左侧填总分,右侧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4.学年、学校总评栏内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5.参加区(县)、市、全省、全国及国际体育运动竞赛获得成绩、名次,获得等级运动员称号,降低标准等情况在备注栏内填写。
形态、机能、健康状况登记表
年级
检查结果
项目
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第 三 学 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形
态
身 高(cm)
体 重(kg)
胸 围(cm)
机
能
肺活量(ml)
血压(mmHg)
脉膊(次/分)
视
力
左
右
砂 眼
辩 色
鼻 病
齿
扁 桃 体
心 脏
肝 脾
胃 肠
脊 柱
传 染 病
肺
既 往 病 史
校 医 签 字
注:均按每年第二学期体检数据填写。
综合实践活动登记表
活动时间
活 动 内 容
组织单位
或主管教师
活动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登记表
活 动 内 容
组织单位
或主管教师
评
语
班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注:主要记录专题研究、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如栏内不够写,可以另纸附上。
附件: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登记表
(试行)
市( 州 ):
县(市、区):
学校(盖章):
班 级:
姓 名:
身 份 证 号:
学 籍 号:
贵州省教育厅制
填表说明
1、此表在省教育厅下发的《贵州省普通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课程安排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基础上,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评价。将装入学生档案,学校必须据实填写。
2、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课程设置涵盖8个学习领域15个科目,各科目学分由必修学分、选修I学分、选修 Ⅱ学分组成。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22个选修I学分、6个选修 Ⅱ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含)以上才达到我省普通高中毕业标准中的学分标准。
3、《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学生可参加同一学科的多次考试,所以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在学业水平考试等第栏中只登记最高的1次等第。外语要在括号内注明是哪国语言。
4、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学校课程(选修学分Ⅱ)只填学分。
5、基本素质中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项指标栏以3年的表现综合评价,亦采用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第呈现,填写在相应栏内。
6、个性特长简要描述个人在思想道德、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长处。
7、突出表现与获奖情况主要填写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的奖励(市、州级以上),以及著作、小发明、小创造、专利等成果(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
学 生 基 本 信 息
姓 名
曾用名
性 别
(照片)
出生年月
民 族
籍 贯
身份证号
政治面貌
就读学校
高中入学
年份
学 籍 号
联系
家庭住址
邮 编
个 人 简 历
自何年何月
至何年何月
在何地何学校学习,何时加入少先队、共青团
证明人
家 庭 (父母或法定抚供养人) 情 况
称 呼
姓 名
工作单位
联系
综合素质评价表(一)
综
合
素
质
基
本
素
质
评 价
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素质加个性发展)评价结果
一
级
指
标
二级指标
评价结果(等第)
高一
高二
高三
总评
道
德
品
质
“五爱”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关心集体、团结互助
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公
民
素
养
自尊、自信、自强、自律、勤奋
具有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具有文明习惯
学
习
能
力
学习态度端正,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有设计学习活动和调节学习过程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交
流
与
合
作
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尊重并理解他人
养成倾听和反思的习惯
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运
动
与
健
康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具有锻炼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审
美
与
表
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文学作品、音乐、舞蹈、影视等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积极参加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展示艺术美感
个
性
发展
个性
特长
具有在思想道德、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长处
等第
综合等第
个人
成果
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嘉奖、著作、小发明、小创作、专利等成果
等第
注:1、高中各年级的评价在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而得。总评为三年等第的综合。
2、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在市(州)以上获得的嘉奖、著作、小发明、小创造、专利等成果在档案袋内应有附件证明。
3、个人特长为三年的综合简单描述,总评为等第。个人成果为三年成果情况,总评为等第。
4、综合评价是对学生三年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总体描述,在概括性描述后,给出总体评价等第。
综合素质评价表(二)
学
科
学
习
目
标
科目
高一上学分
高一下学分
高二上学分
高二下学分
高三上学分
高三下学分
必修
选修Ⅰ
必修
选修Ⅰ
必修
选修Ⅰ
必修
选修Ⅰ
必修
选修Ⅰ
必修
选修Ⅰ
语文
英语
数学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
技术
通用技术
音乐
美术
体育与健康康康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选修Ⅱ
学分总计
其中:必修 学分,选修Ⅰ 学分,选修Ⅱ 学分。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
项目
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
等第
突出表现与获将情况
学业水平
考试成绩
(等第)
语文
思想政治
物理
信息技术
数学
历史
化学
通用技术
外语( )
地理
生物
省(市、自治区)
高中毕业生登记表
市(地、州)县(市、区)
毕业学校
班 级
姓 名
年 月 日填
填 表 说 明
1.本表必须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得任意涂改。填写前,单位负责人应将本表各栏向本人介绍清楚。
2.本表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明“不清”或“不详”,并注明原因。如无该项情况应写“无”。
3.如有其它问题,本表项目未能包括,而本人认为需要说明时,可以另纸附上。
姓 名
性别
民族
照
片
曾 用 名
出生年月日
政治面貌
出 生 地
有何特长
何时何地受过何
种奖励或处分、
处分何时撤销?
(注明撤销原因)
本人 学 (简) 历
自 何 年 何 月
至 何 年 何 月
在 何 学 校 学 习
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
称 呼
姓 名
政治面貌
现 在 何 单 位 工 作
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
关系有无重大问题
自我鉴定:
签字年 月 日
附件二:
学 年 评 语 表
姓名: 学号:
评 语
操 行
等 级
担任社
会工作
第
一
学
年
班主任 年 月 日
第
二
学
年
班主任 年 月 日
注:第三学年评语即毕业鉴定年
毕
业
鉴
定
班主任 年 月 日
学
校
意
见
同意
校 长(签名)
学 校(公章) 年 月 日
本 人
对 学
校 鉴
定 的
意 见
备 注
无
附件三:
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
姓名: 学号:
科
目
成
绩
学
年
必 修
选 修
班
主
任
签
字
考 试 科 目
考查科(项)目
必 选 课
任选课
政
治
语
文
数
学
体
育
外
语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历
史
地
理
人口教育
劳动技术
物理实验
化学实验
生物实验
信息技术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说明:1.考试成绩达到及格及其以上(含及格)和考查成绩合格者,填写开始(考查)成绩,考试(考查)成绩不及格或不合格者,带补考后填写补考成绩,并注明“补考”字样。
2.当年会考科(项)目,填写成绩等级,非会考科(项)目,填写学年总评成绩(百分制)。
3.必选课只记合格或不合格,任选课只记载选修与否,选修用“√”表示,未选修用“×”表示。
体 格 检 查 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区) 县 学校 届 班学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项 目
期
年
查
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发育及营养状况
身 高(Cm)
体 重(Kg)
胸 围(Cm)
肺活量(ml)
血 压(kPa)
脉 搏(次/分)
视
力
项 目
左
祼眼视力
矫正视力
矫正度数
右
祼眼视力
矫正视力
矫正度数
听 力
左
右
沙 眼
色 觉
鼻 病
口 腔
心 脏
肺
肝、脾
胃 肠
脊 柱
四 肢
平 足
皮 肤
传染病
胸 透
既往病史
或
医院 盖章
校医 签字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
重庆省(自治区、直辖市)江津地(市、区) 县第四中学校 高中2021级 班 学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绩
成
级
年
容
内
体育课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
学 年
总 评
体育教师
(签字)
班主任
(签字)
备注
学段总评
校长(签章)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身体素质测验登记表
绩
目目
项
成
验
测
年
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50米(秒)
立定跳远(厘米)
男引体向上(次)
女仰卧起坐(次)
男1000米(分、秒)
女800米(分、秒)
立位体前屈(厘米)
体育教师签字
注:1、体育课栏内按照实际成绩填写分数;
2.课间操、课外活动栏内填写“合格”、“不合格”;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栏内左侧填写总分数,右侧填写“合格”、“不合格”;
4.学年、学段总评栏内填写“合格”、“不合格”;
5.参加区县、市、全国及国际体育运动竞赛获得成绩、名次,获得等级运动员称号,免修、降标原因等在备注栏内填写。
高中毕业生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校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生家长或抚(供)养人姓名
与学生
关 系
工 作 单 位
职 务
政 治
面 貌
学生的父亲母亲或抚(供)养人有无因重大问题被判刑者,并注明时间地点原因及刑满释放后的表现(如没有请注明“无”)
其他需要说明的
问 题
写证明材料单位
的 意 见
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七:
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
面貌
出生
年月 日
入学
时间
第
一
学
年
时间
活动内容
组织单位
或主管教师
合计时间
班主任(签章)
第二学年
合计时间
班主任(签章)
第三学年
时间
活动内容
组织单位
或主管教师
合计时间
班主任(签章)
班主任(签章) 学校(签章)
年 月 日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出生
年月日
入学
时间
09.8
第一学年
时间
活动内容
组织单位
或主管教师
-8.26
新生军训
德育处
国庆期间家乡社会实践
31755 7C0B 簋25226 628A 把20677 50C5 僅20230 4F06 伆V37197 914D 配39261 995D 饝39876 9BC4 鯄
团委
参观雷达站
德育处
火车站公益活动
德育处
合计时间
9天
班主任(签章)
学生用铅笔填写高一时班主任姓名
第二学年
暑假与大学生面对面
德育处 团委
社区宣传活动
德育处
GH31393 7AA1 窡26928 6930 椰29076 7194 熔]
山河路清扫垃圾活动
团委 年段
野外踏青
德育处 团委
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团委
合计时间
7天
班主任(签章)
学生用铅笔填写高二时班主任姓名
第 三 学 年
时 间
活 动 内 容
组 织 单 位
或主管教师
32286 7E1E 縞31308 7A4C 穌21208 52D8 勘37644 930C 錌22378 576A 坪25057 61E1 懡
合计时间
班主任(签章)
鉴 定
班主任(签章) 学校(签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