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超声导引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的有效技术(可编辑)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
超声导引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的有效技术
临 床医学
医学信息 2021 年 9月第 26 卷第 9期 上 Medical Information. Sept. 2021. Vol. 26. No. 9
病症的病程长而重,所以无论患者是否进行髌骨置换手术,无论使用哪一种膝 可比性, 减少一 些不可预测因素 的 影响, 本研究对象 仅限 于之前 未进行 过
关假体,病情都会得到明显的好转。 TKA 手术的患者。本研究样本量 过少,只采用了两种假体类型,如果需要更为
4.2假体设计与 TKA 治疗 效果的 影响 本研究中 也有手术失败的例 子, 这最 全面与系统地进行 TKA 术后膝前痛与髌骨置换及假体设计的关 系 的 探讨 , 则
主要是 由 于 假体中的 固定栓 和 金属托太粗而 导 致的。 大量 临床研究 表 明,一 需要加大样本量。
个 好的 假体至少有一个 不对 称且为 解剖性的 髌骨滑槽,手术后与 髌股关 节的 参 考文献 :
[1] , ,相关的病症大部分由于假体中滑车的不合理设计引起。 本研究中 所采用的两 张 健 董 纪元 王 岩 全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并髌骨周围去神经对膝前区疼痛及髌骨运动轨
[J]. ,2005, 96:1-3.
迹的影响 中 国临床康复
种假体 PFC的 Genesis Ⅱ 的 不同主要表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PFC假体相对于
[2] , ,[J]. ,2003, 232:
章 波 娄 思权 张 克 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比较 中 华骨科杂志
Genesis II 假体骨髁前缘既厚又不平整;滑车轨迹也不平整。使得 PFC假体与
78-81.
髌骨的友好性不如 Genesis II 假体。
编辑/ 刘小燕
4.3本研究的优缺点 本研究在分为 髌骨未置 换与 髌骨置 换组,并在组 内 选取
了国内两种常用的 Genesis II 假体与 PFC假体进行比较性分析。 为 了实验的
超声导引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 PICC 置入的有效技术
张 舟 , 宋小玲 , 涂福堂
(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 江西吉安 343000)
1 研 究背景 者在 回访时自评填写,总分 40 分, 得 分越高, 说明患者置管手臂的舒适度 越
在 过去的 10年中,已经有很多的国外医学研究表明,使用微插管鞘技术 好。
和超声引导能极大的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其中一个最早使用此项技术的 PICC 2.3.4PICC置入 过程 中的出血量评 估 在 PICC置入 过程 中, 操作 前后用于 止
研究是关于小儿科的。 在为期 12个月的研究中,进行外周血管穿刺 222 例, 血的 纱布重 量差值,用 天平秤称纱布重 量, 数字精确 到小 数点 后一位 数 , 记录
结论是在使用超声技术引导下的 PICC的穿刺成功率为 98%。 在 PICC置管临床资料表中。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项随机对照实验,比较超声导引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 2.4预初试验 首先筛 选 10例患者进行预 初试验, 测 量本研究方 案的可行性
进行上臂 PICC置入与盲穿 PICC置入的患者,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出血量、机 和自行设计量表的信效度。
械性静脉炎、舒适度和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别,分析超声导引下结合微插管鞘技 2.5收集资料方法 静脉评估 者 按 照标准 筛选出 150例患者, 由 本研究的 协调
术进行上臂 PICC置入的有效性。 员将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操作者进行
2 研 究方法 PICC穿刺,穿刺结束后由操作者及时填写 PICC置管临床资料表相关 内容 ;置
2.1科研设计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 共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管第 2、7d 由 维护者 将 PICC置管 临床资料表 相关 内容记录完整 ;若 患者在置
(PICC)盲穿 和试验组(超声导引和定位 PICC)穿刺 ,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 管第 2、7d 中间又增加了一次导管维护,则需补充填写临床资料表中的有关内
率、出血量、机械性静脉炎和相关感染发生率及患者穿刺手臂舒适度等指标, 容 ;另 外,患者 还需在置管第 7d、3 个月、 6 个月和 1年 填写 PICC置管手臂舒
分析应用超声导引和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 PICC的有效性。 适度量表。 资料收集结束后,由 2位统计专员负责将数据录入、核对及统计分
2.2 研究对象 析。
2.2.1总体 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适合 PICC穿刺的患者。 3 技 术路线 (见图 1)
2.2.2 样本 2021 年 9月~2021 年 6月,本院适合 PICC穿刺的患者。
2.2.3样本量:参考以往文献,在没有使用超声导引技术之前, PICC置管的成
功率为 70% ; 使用超声引导下微插管鞘技术置入 PICC的穿刺成功率为
94.6%。即在本次研究中,预计对照组置管成功率 p270% ,试验组 p194.6% ,
检验水平 α 0.01,检验效(能 power )0.10,本研究采用双侧检验,运用两样本
率比较的样本量计算公式,加上 8%的样本流失率,该研究共需样本 150名,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75例。
2.2.4 研究对象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 ① 有阅读能力的患者; ② 穿刺
静脉评分≤ 4分,可以尝试盲穿且是首次穿刺的患者; ③ PICC置管后仍到本
院进行维护的患者; ④ 并签署 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 有 PICC
穿刺禁忌证的患者:包括 a、已知或怀疑有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
血症的迹象; b 、预插管途径有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放射治疗 史、静脉血
栓形 成史、 乳腺癌 术后患侧上 肢 、上 腔 静脉压迫综 合 征 、动静脉瘘 、肢 体肿胀
者; c、肘部 血管 条件 差, 无 法确 定穿刺 部 位;d 、有 严重 的出血性 疾病 , 严重凝
10 9
血 障碍 (者 血小 板 2× 10 /L, 白细胞 1.5× 10 /L);e、穿刺侧有其 他 导管者; f、 图 1
患者 顺 应性差;g、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 所含 成分 过敏 者; ② 患者穿刺 部
位有静脉炎史。 4 资 料分析
2.2.5随机分组方法 采用随机 数字表 法, 将 150例患者平 均 分配 到试验组 运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将试 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 般资料、出血量、一
和对照组,各 75例。预先规 定奇数 入选试验组, 偶数 入选对照组。 操作 者 闭 次穿刺成功率、 机械性静脉炎、 感染发生情 况、PICC置管上臂的舒适度等 资
2
眼 后,用 铅笔 在随机 数字表 中随机 挑 选一个 数字 , 若 该数字 为 奇数 , 则 第一 料,进行 t 检验、χ 检验或行× 列卡方检验。
个患者入选试验组; 若 为 偶数 , 则 第一个患者入选对照组; 然 后, 从 选中的 数 5 年 度研究计 划(如图 2)
字开始按 照 横向顺序列 出 150个随机 数字 ,与患者入组的 顺序 相对应, 若 第
二 个 数字 为 奇数 , 则 第二 个患者入选试验组, 依 此 类推 。 将 入选人 数 较多的
组别进行 重新编号 ,在随机 数字表 中随机选个 数字 ,除以该组别的人 数 , 得
余数 后加一, 所得数字 与患者 编号 对应,该患者入选 另 一组, 直 到两者患者
人数均衡 。
2.3测量工具
2.3.1穿刺静脉评估表 穿刺静脉评估表包括评估患者穿刺静脉的外 观 、 弹 性
和静脉粗细等内容,最高得分 7 分。由静脉评估者评分,分数≤4 分者,可尝试
PICC盲穿,既纳入本研究。
2.3.2PICC置管临床资料表 PICC置管临床资料表包括姓 名、 年 龄、 性别、病
史、机械性静脉炎等 内容 ,分别于置管 时、置管第 2d 和置管第 7d 由操作 者评
估并记录。
2.3.3 PICC置管手臂舒适度 自觉评价量表 PICC置管手臂舒适度 自觉评价量
表 包括 PICC置管后手臂的 活动度、是 否有 牵拉感、酸胀 感和 美观 等内容 ,患 图 2
编辑/ 刘小燕
收稿日期:2021-05-25
49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