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桩基础塔吊基础施工方案(7.14)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一、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佳兆业·金域天下(二期)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佳兆业置业有限公司栗雨项目二期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QTZ5013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TC5610Z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二、工程概况:
由株洲佳兆业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佳兆业·金域天下(二期)位于株洲栗雨工业园.本标段为二期,包括8~13#栋,总建筑面积为165687.66㎡,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3803。09㎡;地上建筑面积为131884。57㎡;其中8#栋为地下1层,地上33层,建筑面积为24408.62㎡,建筑高度为99.90m;9#栋为地下1层,地上33层,建筑面积为26703㎡,建筑高度为99.90m;10#栋为地下1层,地上32层,建筑面积为21849。79㎡,建筑高度为96.95m;11#栋为地下2层,地上32层,建筑面积为21026.37㎡,建筑高度为96。95m;12#栋为地下2层,地上33层,建筑面积为12853。12㎡,建筑高度为99.90m;13#栋为地下1层,地上33层,建筑面积为25702。73㎡,建筑高度为99.90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地下室高层区考虑采用三台QTZ5013型和三台TC5610Z型塔式起重机。附着于各栋号主楼,六台塔吊分布覆盖情况详见塔吊布置图。
三、现场地质条件
场地主要为中软土、局部为中硬土,场地无可液化底层,地势平坦,场内土层分布基本为粉质粘土层、强风化岩层、中风化岩层。工程地质详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2011年2月提供的《株洲佳兆业置业有限公司栗雨项目二期工程岩土详细勘察报告》。据现场勘察:1、2、3号塔吊基础坐落于风化岩上,4、5、6号塔吊基底为回填土。
四、塔吊布置原则
1、最大限度的满足垂直运输的要求和服务半径,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2、两台塔吊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的满足安全规范的要求;
3、塔吊附着满足塔吊性能要求
4、满足塔吊安装和拆卸的工作面要求,保证塔吊安装拆卸的可行性。
五、塔吊选择
考虑本工程实际垂直运输工程量及施工总平面布置,拟布置6台塔吊。塔吊布设的位置及型号如下表所示:
塔吊名称
附着部位
塔吊型号
臂长(m)
1#塔吊
8#栋
QTZ5013
50
2#塔吊
9#栋
TC5610Z
56
3#塔吊
10#栋
TC5610Z
56
4#塔吊
11#栋
QTZ5013
50
5#塔吊
12#栋
QTZ5013
50
6#塔吊
13#栋
TC5610Z
56
六、塔吊定位
根据地下室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楼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建筑布置图,塔吊基础具体位置详见塔吊基础平面布置图。
七、塔吊基础
根据承载力情况,1号塔吊基础承台尺寸设计为6000㎜×6000㎜×1350㎜,2、3号塔吊基础承台尺寸设计为5000㎜×5000㎜×1350㎜,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在基础内预埋支腿,并焊接牢固。基础混凝土浇灌完成后表面应平整,并校正水平,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500.4、5、6号塔吊采用人工挖孔桩承台基础,桩径为1600mm,承台尺寸为 6000mm×6000㎜×1350㎜。
塔吊基础土方开挖后须经监理、勘察单位验收,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满足设计要求200 Kpa后方可进行封底。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先预埋好塔吊地脚螺栓,做好基础隐蔽工程资料,并组织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验收,报送混凝土浇灌令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八、塔吊基础配筋图
九、结构验算
QTZ5013型塔吊参数:
塔吊自重70t,最大起重:6t,最小起重1.3t,起升高度119m,塔身宽度1.6m,臂长50m,塔吊基础尺寸:5000mm*5000mm*1350mm(6000mm*6000mm*1350mm),混凝土等级为C35.塔吊倾覆力矩M=1406.3KN.m,塔吊水平荷载Fh=53。9KN。
TC5610Z型塔吊参数:
塔吊自重70t,最大起重:6t,最小起重1。0t,起升高度119m,塔身宽度1。6m,臂长56m,塔吊基础尺寸:5000mm*5000mm*1350mm(6000mm*6000mm*1350mm),混凝土等级为C35。塔吊倾覆力矩M=1406。3KN.m,塔吊水平荷载Fh=53.9KN.
1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700+60) =912kN;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2、3=1。2×(25。0×Lc×Lc×Hc) =906.25kN;
G1、4、5、6=1.2×(25.0×Lc×Lc×Hc) =1458kN;
Lc──基础底面的宽度, 2、3号塔吊取Lc=5m,1、4、5、6号塔吊取Lc=6m;
Hc──基础高度,取Hc=1.35m;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2、3= Lc×Lc×Lc /6=20。83m3;
W1、4、5、6= Lc×Lc×Lc /6=36m3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1406。3=1968。82kN.m;
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
2、3号塔吊:a=5/2—1968。82/(912+906.25)=1.42m。
1、4、5、6号塔吊:a=6/2-1968。82/(912+1458)=2.17m。
经过计算得到: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2、3号塔吊Pmax=(912+906.25)/52+1968。82/20。83=167.25kPa
1、4、5、6号塔吊Pmax=(912+1458)/62+1968.82/36=120。5Pa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2、3号塔吊Pmin=(912+906.25)/52—1968.82/20。83=—21。79kPa
1、4、5、6号塔吊Pmin=(912+1458)/62-1968.82/36=11.14kPa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2、3号塔吊P=(912+906。25)/52=45.46kPa
1、4、5、6号塔吊P=(912+1458)/62=65.83kPa
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2、3号塔吊Pkmax=2×(912+906。25)/(3×5×1.42)=170。73kPa
1、4、5、6号塔吊Pkmax=2×(912+1458.0)/(3×6×2.17)=121.35kPa
2 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3条.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240。00kN/m2;
──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0.00;
──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0.00;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L──基础底面宽度,1、2、3号塔吊取5。0m,4、5、6号塔吊取6。0m;
d──基础埋深度,取0。00m。
解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240。00kPa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 =24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最大压力设计值2、3号塔吊Pmax=167.25kPa,1、4、5、6号塔吊Pmax=120。5kPa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大于偏心距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
2、3号塔吊Pkmax=1。2×167.25=200。7kpa>170.73kpa
1、4、5、6号塔吊Pkmax=1.2×120。5=144.6kpa>121.35kpa,满足要求!
3 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
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取=0。93;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57kPa;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1.6+(1.6 +2×1.40)]/2=3m;
h0──承台的有效高度,取 h0=1.35m;
Pj──最大压力设计值,取 2、3号塔吊Pj=167。25kPa,1、1、4、5、6号塔吊Pj=120。5kPa;
──实际冲切承载力:
2、3号塔吊Fl=167。25×(5+4。2)×0。4/2=307.74kN.
1、4、5、6号塔吊Fl=120。5×(6+4。2)×0.4/2=245.82kN
允许冲切力:
0.7×0.93×1。57×3000×1350=4139383。5N=4139。38kN
实际冲切力不大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所以能满足要求!
4 1号塔吊(QTZ5013)基础抗倾覆验算
根据《QTZ5013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中相关荷载可知:
PV = 402.8 KN
M = 1406。3 KN·m
L = 5.0 m, h = 1.35 m
G = 5.0×5.0×1。35×25 = 843。75KN
PH =53。9KN
在非工作情况下,要求偏心距满足下列要求:
e=(M+PH×h)/(PV+G)=(1406.3+53.9×1。35)/(402.8+843。75)=1。19<5/3 = 1.67
满足要求,所以所选基础合理。
5 2、3号塔吊(TC5610Z)基础抗倾覆验算
根据《TC5610Z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中相关荷载可知:
PV = 402。8 KN
M = 1406。3 KN·m
L = 5.0 m, h = 1。35 m
G = 5。0×5。0×1。35×25 = 843。75KN
PH =53。9KN
在非工作情况下,要求偏心距满足下列要求:
e=(M+PH×h)/(PV+G)=(1406.3+53.9×1。35)/(402.8+843。75)=1。19<5/3 = 1。67
满足要求,所以所选基础合理。
6 4、5号塔吊(QTZ5013)基础结构验算
①、4、5号塔吊(QTZ5013)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长(H)=底板上长(h)+锚固长度(1/3h),H=8m。依据人工挖孔桩设计规范,当桩长L≤8m时,桩身直径(不含护壁,下同)不应小于0.8m,根据施工需要,设置独立桩基,塔吊基础人工挖孔桩桩径选用1.60 m。承台尺寸为6000mm×6000㎜×1350㎜.
②、扩大头尺寸:在入岩后扩大.
b=350,d=1300,D=2000,h=1200,h1=350;
其中:b/h=350/1200=7/24〈1/2
加宽部分的直接段高(h1)为350,在规范的300~500mm范围之内,且(h +h1)=1200+350﹥1000 m m。均满足规范要求。
③、单桩竖向承载设计值
R=fr(C1AP+C2UPh)
其中:fr取1500Kpa,AP=3。14*1。6*1。6/4=2.0096m2,C1=0。6,C2=0,M=1406。3KN,PV=402.8KN,PH=53.9KN,MN=0。
考虑安全使用,承台下土方为回填夯实土,因此不考虑承台基础承重;
承台自重:G=6.0*6。0*1。35*25=1215KN
R=1500*0.6*2。0096= 1808.64Kn>PV+G=402。8+1215=1617。8Kn,满足要求。
④、桩身配筋验算:
钢筋混凝土桩抗弯:
M抗=fyAs(h0-X/2) X=fy*As/fcm.b<εbh0
按三级钢筋考虑,εb取0.544,fy =360N/mm2,fcm=13。5N/mm2;
X=fy*As/fcm。b=360*24*3。14*20*20/13。5*1600*4=125.6〈 εbh0=0。544*1480=805.12mm
M抗=fyAs(h0—X/2)=360*24*3。14*20*20*(1480-125。6/2)/4=3845 Kn。m
塔吊5013产生弯矩M吊=1406。3 Kn。m,
取土比重系数为20Kn/m3
M土=20*8*1.6/2=128Kn.m,
M吊+M土=1406.3+128=1534.3 Kn.m〈 M抗=3845 Kn.m
⑤、桩护壁:
拟将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配筋如下图).
⑥、桩身配筋:
(1)、纵向钢筋将采用一半(12C20)伸到桩底,另一半(12C20)伸1/2桩长,扩底部分不另行配筋。
(2)、纵向受力钢筋进入承台锚固长度为:按03G101-1施工。
⑦、承台尺寸
塔吊QTZ5013承台尺寸为6000(长)*6000(宽)*1350(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⑧、塔吊基础抗倾覆验算
根据《QTZ5013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固定式附着基础荷载可知:
塔吊5013基础抗倾覆验算:
PV=402。8KN M=1406。3KN.m
G=6。0*6。0*1。35*25=1215KN
L=6。0m h=1.35m
PH=53。9KN
在非工作情况下要求偏心距满足下列条件:
e=M+H*h/(V+G)=1406。3+53.9*1。35/(402.8+1215)=1479。07/1617.8=0.91<5/3=1.67满足要求。
所以方案塔吊5013中所选承台尺寸满足要求。
7 6号塔吊基础结构验算
①、6号塔吊(TC5610Z)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长(H)=底板上长(h)+锚固长度(1/3h),H=8m.依据人工挖孔桩设计规范,当桩长L≤8m时,桩身直径(不含护壁,下同)不应小于0.8m,根据施工需要,设置独立桩基,塔吊基础人工挖孔桩桩径选用1.60 m,承台尺寸为6000mm×6000㎜×1350㎜。
②、扩大头尺寸:在入岩后扩大.
b=350,d=1300,D=2000,h=1200,h1=350;
其中:b/h=350/1200=7/24〈1/2
加宽部分的直接段高(h1)为350,在规范的300~500mm范围之内,且(h +h1)=1200+350﹥1000 m m。
均满足规范要求。
③、单桩竖向承载设计值
R=fr(C1AP+C2UPh)
其中:fr取1500Kpa,AP=3.14*1。6*1.6/4=2。0096m2,C1=0.6,C2=0,M=1406。3KN,PV=402。8,PH=53.9KN,MN=0。
考虑安全使用,承台下土方为回填夯实土,因此不考虑承台基础承重;
承台自重:G=6*6*1。35*25=1215KN
R=1500*0。6*2.0096=1808.64Kn>PV+G=402.8+1215=1617.8Kn,满足要求。
④、桩身配筋验算:
钢筋混凝土桩抗弯:
M抗=fyAs(h0-X/2) X=fy*As/fcm.b<εbh0
按三级钢筋考虑,εb取0.544,fy =360N/mm2,fcm=13。5N/mm2;
X=fy*As/fcm。b=360*24*3。14*20*20/13.5*1600*4=125。6< εbh0=0。544*1480=805.12mm
M抗=fyAs(h0—X/2)=360*24*3.14*20*20*(1480—125。6/2)/4=3845 Kn.m
塔吊5610产生弯矩M吊=1406.3 Kn。m,
取土比重系数为20Kn/m3
M土=20*8*1.6/2=128Kn.m,
M吊+M土=1406。3+128=1534。3 Kn.m〈 M抗=3845 Kn。m
⑤、桩护壁:
拟将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配筋如下图)。
⑥、桩身配筋:
(1)、纵向钢筋将采用一半(12φ20)伸到桩底,另一半(12φ20)伸1/2桩长,扩底部分不另行配筋。
(2)、纵向受力钢筋进入承台锚固长度为:按03G101—1施工。
⑦、承台尺寸
塔吊TC5610Z承台尺寸为6000(长)*6000(宽)*1350(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⑧、塔吊基础抗倾覆验算
根据《TC5610Z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固定式附着基础荷载可知:
塔吊TC5610Z基础抗倾覆验算:
PV = 402。8 KN
M = 1406。3 KN·m
L = 6.0 m, h = 1.35 m
G = 6.0×6。0×1.35×25 = 1215 KN
PH = 53。9KN
在非工作情况下要求偏心距满足下列条件:
e=M+H*h/(V+G)=1406。3+53。9*1.35/(402。8+1215)=1479。07/1617.8=0。91<5/3=1。67满足要求。
所以方案塔吊TC5610Z中所选承台尺寸满足要求.
8 承台配筋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
1。抗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 a1=1.60m;
P──截面I—I处的基底反力:
2、3号塔吊P=200.7×(3×1。70-1.60)/(3×1。70)=137.74kPa
1、4、5、6号塔吊P=144。6×(3×1.70—1.60)/(3×1.70)=99.24kPa;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取 a=1。70m.
经过计算得
2、3号塔吊MI=1。62×[(2×5+1.70)×(200.7+137.74-2×906。25/52)+(200.7-137.74)×5]/12=730。94kN。m。
1、4、5、6号塔吊MI=1.62×[(2×6+1.70)×(144.6+99。24-2×1458/62)+(144.6-99。24)×6]/12=533。99kN.m。
2。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7。2条。
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经过计算得
①2、3号塔吊s=730.94×106/(1.00×16。70×5×103×13502)=0.005;
=1—(1-2×0.005)0。5=0.005;
s=1-0。005/2=0。998;
As=730。94×106/(0.998×1350×300。00)=1808.4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23308.2mm2。
按照最小配筋率ρ=0.15%计算配筋;
As2=ρbh0=0.0015×5000×1350=10125mm2;
比较As1和As2,按As2=23308.2mm2配筋,
2、3号塔吊基础按构造配筋为双层双向108C20,取108C20;
基础配筋As=108*102×3。14=33912mm2>As2=23308.2mm2,满足要求。
②1、4、5、6号塔吊s=533。99×106/(1.00×16.70×6×103×13502)=0。003;
=1-(1-2×0。003)0.5=0.003;
s=1-0。003/2=0.999;
As=533.99×106/(0.999×1350×300。00)=1319.8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23308.2mm2。
故取 As=10548mm2。按照最小配筋率ρ=0。15%计算配筋;
As2=ρbh0=0。0015×6000×1350=12150mm2;
比较As1和As2,按As2=23308。2mm2配筋,
1、4、5、6号塔吊基础按构造配筋为双层双向132C20,取132C20;
基础配筋As=132*102×3.14=41448mm2>As2=23308。2mm2,满足要求.
十、质量保证措施
为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力争本工程质量达标创优,根据甲方合同要求,行业规范要求及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特制定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在项目经理的统一安排下,质量措施要求层层落实并认真贯彻到每个岗位上。
2、保证原材料质量
①所用原材料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分批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原材料必须有合格证(质量保证书)。
3、保证施工质量
①凡施工中现有原材料,材料部门均应按规定提供材料合格证证明,并必须经过复检后使用。
②每道工序施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对施工队人员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交底和接受都必须有签字手续。
③浇灌必须在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并经监理签字后,施工人员根据项目质检、业主代表、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后开始浇灌.
④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施工挂牌制,牌上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和简洁明了的质量要求。
⑤各工序班组要像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工序,尽力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之间做好交接工作记录,如下道工序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负责。
4、保证施工记录质量
①严格按照规范及公司质量体系要求进行施工记录。
②认真完成各项施工记录,保证其真实性、规范性和可溯性。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垂直偏差过大:为防止偏差过大,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
②孔壁坍塌:若桩位土质不好,或地下水渗出容易发生孔壁坍塌.因此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质情况,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坍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进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坍孔.
③孔底残留虚土: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碎砖,若不清除会影响桩基砼的质量。因此在放钢筋笼前后均应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底。
④孔底出现积水:当地下水渗出较快或雨水流入,抽排水不及时,就会出现积水。开挖过程中孔底要挖集水坑,及时下泵抽水。如有少量积水,浇筑混凝土时可在首盘采用半干硬性的,大量积水一时又排除困难的情况下,则应用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⑤桩身混凝土质量差:为防止空洞、夹土等现象的出现。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术交底,坚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
⑥钢筋笼扭曲变形:为防止钢筋笼加工制作时点焊不牢,运输、吊放时产生变形、扭曲,钢筋笼应在专用平台上加工,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运输过程支撑加固措施要可靠,吊运要竖直,使其平稳地放入桩孔中,保持骨架完好。
十一、安全技术措施
1、挖孔时,挖孔工人配有安全帽、安全绳、必要时就搭设掩体。
2、对于取出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要求经常检查。
3、在井口周围用木料、型钢或混凝土制成框架或围圈予以围护,进口围护高于地面20cm~30cm,以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为防止井口坍塌,在孔口用混凝土护壁,高约2。0m.
4、挖孔时还应经常检查孔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如超过0。3%,或孔深超过10m时,采用机械通风。
5、挖孔工作暂停时,将孔口罩盖。在井孔安设牢固可靠的安全梯,以便于施工人员上下。
6、浇灌砼时,孔口料斗应牢固固定于孔口,不得有晃动、摇摆等现象.放料人员必须准确对准孔口料斗放料,防止砼溅落桩孔内伤人。
7、在灌注桩身砼时,相邻10m范围内挖孔作业应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8、孔内作业的振捣手应着装简便,穿防滑鞋,戴安全帽,绑扎安全带并挂设于井口牢固处,随作业面的上升安全带应逐步收紧。
9、孔内作业的振搞手应搭设牢固的临时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应牢固设于护壁凸缘,不宜支设在箍筋上.
10、孔内有作业时,孔口应有2人以上配合并监护井内情况,孔口人员必须挂好安全带,密切注意孔内一切情况,保持与孔底的密切联系,认真配合孔内人员的操作。
11、砼浇注完毕,桩顶标高低于地面的应盖好板(网)或设置封闭围栏.
十二、雨季施工措施
(一)雨季施工
1、本项目可能会遇到较多的雨天施工。
2、做好现场材料防雨设施,对水泥等材料应垫高基础,搭设雨棚,覆盖薄膜,并在四周开挖排水沟,将水引自场区排水总水沟,以防变潮;
3、雨天施工时,应注意可能的带电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我公司安全规定规程,电焊机棚应设在屋内或设置较高处且有雨棚,用电设施需有漏电保护装置。
4、用潜水泵及时排出挖孔桩内积水。
5、随时掌握气象动态,提前做好防雨措施
6、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冬雨季要做好防滑、防雨、防触电工作,对道路要采取防滑措施,雨天后要及时排水。
十三、 文明施工
(一)文明施工措施
①、建筑场地设专人值班,负责文明施工管理.
②、职工不准进入工作区内惹事生非。
③、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④、定期进行文明施工检查评比.
⑤、保持场地整洁,做好饮食管理,防腐、防毒,确保饮食卫生。
⑥ 项目经理部设常备药品的医药箱.
⑦ 雨雪天施工应注意路面保洁工作,车辆出入大门要注意冲洗。
⑧ 保持施工现场整齐、整洁、实行文明施工、合理安排、合理利用场地、建立安全文明施工小组,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⑨ 制订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搞好职工宿舍卫生和食堂的饮食卫生,做好厕所清扫的保洁工作,不乱倒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搭建的临设经业主批准,做到整齐美观.
(二)、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① 施工临时用地张贴宣传标语,经常更换黑板报或报栏的内容;施工现场入口处悬挂宣传标语横幅。
② 所有施工人员都应穿戴整齐,行为文明.佩带项目部统一发放的工作证,并在工作证上标明姓名、职务、身份及编号,在现场期间应一直佩带胸前。所有机械及设备都在醒目地注上施工单位名称.每天一次由项目经理组织文明施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使现场符合南京市标准化工地要求。
③ 对受施工过程影响的文物、古木采取保护措施,对于需保护的文物提出监测保护方案,及时报告文物保护单位.
24
2004年度优秀科技论文 方 桩 基 础 施 工 技 术
方 桩 基 础 施 工 技 术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桥梁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国家交通和经济法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几年矮塔斜拉桥在桥梁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京承高速公路(高丽营-沙峪沟段)工程第18#标段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耿辛庄东,潮白河河道内,工程起点桩号为K49+525,终点桩号为K49+909,潮白河大桥主桥为三矮塔斜拉桥,桥宽29.5m,跨径72m+120m+120m+72m=384m,是全线重点工程。该工程为了赶工期,经过抓孔试验,由原设计沉井基础改为方桩基础。在一个中塔和两个边塔承台下各设3排方桩,每排4根,桩长为26 m,横桥向中心间距4 m,纵桥向中心间距4m,截面尺寸为2。5m×1。0m,共计36根;两个边墩承台下各设2排方桩,每排2根,桩长为18 m,横桥向中心间距4 m,纵桥向中心间距4m,截面尺寸为2。5m×1.0m,共计8根。全桥方桩共计44根.(见图1)
7轴(11轴) 8轴(10轴) 9轴
图1 桩位布置图
1。2工程地质
亚砂土填土①层:褐黄色,稍湿,松散,含砖渣、树根,主要分布于东西两侧河堤。该层层底标高为39。91~41.21m。
卵石②层:杂色,湿,稍密~中密,一般粒径40~60mm,最大粒径600mm,亚圆形,褐黄色中粗充填,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65%。该层层底标高为23.12~34。79m,整体厚度呈从河堤向河床加深趋势。
卵石③层:杂色,湿,中密~密实,一般粒径40~60mm,最大粒径450mm,亚圆形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68。5%。褐黄色中粗充填,岩石成分以辉绿岩、石英岩为主。该层层底标高为20。86~25.60m,整体厚度呈从河堤向河床减少趋势。
亚粘土④层:褐黄色,饱和,硬塑,局部软塑,含氧化铁、云母.该层层底标高为19.40~23。40m。
卵石⑤层:杂色,饱和,密实,一般粒径60~80mm,最大粒径150mm,亚圆形,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68.7%,褐黄色中粗充填,岩石成分以辉绿岩、石英岩为主.该层层底标高为11。08~18。87m。
卵石⑥层:杂色,饱和,密实,一般粒径40~60mm,最大粒径140mm,亚圆形,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83。5%,褐黄色中粗充填,岩石成分以辉绿岩、石英岩为主.该层层底标高为2.42~6。37m。
卵石⑦层:杂色,饱和,密实,一般粒径20~50mm,最大粒径120mm,亚圆形,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69%,褐黄色中粗充填,岩石成分以辉绿岩、石英岩为主.钻至标高—8。79m处仍为该层.
2。施工方法
2。1 成孔
2。1.1机械选择
由于桩基形式限制我单位地下连续墙施工机械:意大利BH-12液压抓斗.利用履带式60吨液压系统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并根据方桩的厚度,选配100厘米厚的斗体靠液压系统提升靠抓斗自身重量进入岩体斗体自重11000kg。液压抓斗成孔是靠斗体重量和液压闭斗,抓取土体提出地面而成孔,为保证垂直度,施工时随抓随测,并每抓2~3抓将斗体旋转180度(见图二)
图二 意大利抓斗
2.1。2导墙砌筑
2。1.2。1导墙的作用:
a、是保证方桩施工时平面位置的准确性;b、是分散和承受一部分施工机械的重力;c是防止地表土层的坍塌。
方桩的导墙相当与圆桩的护桶,因此导墙的制作必须保证精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导墙采用砖混结构,底板及顶板采用20cm厚C20钢筋砼,中间砌筑37cm砖墙,两导墙内侧间距比方桩厚度大4~6cm,导墙深2~3m,以导墙底板座在原始地层为准。
2.1.2。2导墙砌筑方法
a、场地平整后,用经过标定的全站仪测设出桩位中心及轴线,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放出导墙开挖边线。
b、导墙基坑开挖后,再精确测设出导墙内边线。
c、导墙施工完毕后,在顶板上测设出桩位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并以此控制桩基施工。
导墙沟槽开挖后,重新精确测设出导墙边线,然后浇筑底板砼,待底板砼具有一定强度后,砌筑导墙竖墙,然后将导墙后用土分层夯填至原地面高度,浇筑顶板砼。(见图三)
50cm 104~106cm 50cm
图三 导墙图
2.1.2.3导墙的质量标准:
导墙的内墙面应竖直,顶面应水平。两导墙内墙面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5mm,导墙顶面高程允许偏差±10 mm。
2.2抓孔施工
在开挖前我们认真研究方桩挖孔质量通病及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治措施
2.2。1方桩挖孔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2.2.1。1抓孔过程中坍孔
原因:发生坍孔时,具体表现为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又回升,孔口冒细密水泡。坍孔多由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孔内水头未能保证、机具碰撞孔壁等原因造成。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确保水头高度,导墙埋至原状土层.
处理方法:
a、查明坍孔位置后进行处理,坍孔不严重时,可回填土到坍孔位以上,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深埋护筒等措施,继续钻进。
b、严重时应立即将钻孔全部用砂类土或砾石土回填并应等待数日方可采取改善措施后 重钻。若坍孔部位不深时,可采用深埋护筒法,将护筒填土夯实,重新钻孔.
2。2。1.1偏孔、扩孔、缩孔
原因:偏孔多是由地质松软不均、岩面倾斜、机械位移、安装未平或遇探头石等原因造成。扩孔多系孔壁小坍塌或抓斗摆动过大造成,缩孔常因地层中含遇水能膨胀的软塑土或泥质页岩造成,抓斗磨损过甚,亦能使孔径稍小.
预防措施:
a、抓孔过程中,要每抓3~5斗将抓斗旋转180度,再继续抓孔,同时严格控制抓斗提升及下落速度,减小抓斗摆动幅度,防止发生偏孔、扩孔,如出现偏孔,可在偏斜处用抓斗反复扫孔。偏斜、扩孔严重时,应回填粘质土到偏斜处顶面,待沉积密实后重新抓孔.
b、抓孔过程中,经常测量抓斗尺寸,磨损严重时及时焊补,遇到软塑土或泥质页岩时,应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防止发生缩孔.如发生时,可用抓斗上下反复扫孔,扩大孔径。
根据以上预防措施及主桥桥位实际地质情况我们对泥浆的调制、机械选择等做了认真的部署。
2。2。2调制护壁泥浆
本工程中因为当地地质情况砂石料较多,没有粘土,所以泥浆采用购买膨润土泥浆。泥浆在泥浆池内配制,泥浆池设在9#墩上游桥梁红线以外,容积120m3,底部及四周铺设塑料薄膜,防止泥浆渗漏。膨润土泥浆的主要成分为:膨润土粉、水、纯碱(含在成品膨润土中)。
2.2.2。1泥浆配比
泥浆生产及使用是按照:‘拌和生产→静置水化→使用→回收处理→再使用→…→废弃'的顺序进行。本工程的地质条件以细砂、卵石为主,对泥浆影响较大,但配比正确的膨润土泥浆应可使用三到四次.
泥 浆 配 合 比
材料名称
单 位
数 量
水
Kg/m3
970
膨润土(内含纯碱5 Kg/m3)
Kg/m3
75
2。2。2.2泥浆生产
泥浆生产采用BE-10型立轴泥浆搅拌机,平均生产效率为10m3/h,生产时按水→土。泥浆贮存采用泥浆池。为防止渗入地下及便于清渣,泥浆池要进行防渗处理,在泥浆池底部铺设塑料布。所生产的泥浆应达到以下标准:
标 称
数 值
比重
1。03-1.10
粘度
18—24Pa。s
含砂量
<4%
30分钟失水量
<20ml
泥皮厚
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