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铁塔组立安全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996442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4.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塔组立安全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铁塔组立安全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塔组立安全应急预案正式版 四川省雅砻江上游水电工程施工供电(一期) 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 铁塔组立安全应急预案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第一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八月 批 准:____________ 安全 ____________ 编 写:____________ 目 录 1 总则- 4 - 2 适用范围- 4 - 3 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4 - 4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 5 - 5 应急资源- 9 - 6 应急预案的教育、培训和演练- 10 - 7 应急响应措施- 11 - 8 应急预案的管理- 14 - 1 总则 1.1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生命无价”的安全管理理念,通过组织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和救援行动,控制和降低事故损失。 1.2 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经理部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1.3 应急救援行动应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必须做到“三优先”,即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生态和人文环境优先。 1.4 本预案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管理规定,结合本工程施工生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编制。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四川省雅砻江上游水电工程施工供电(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铁塔组立施工中发生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救援处理的全过程。 3 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事故现场作业人员 施工项目部 应急救援小组 现场监理 项目经理 现场急救 联系医院救护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上游建设管理局(筹) 监理项目部 应急小组 地方政府 安全主管部门 4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 4.1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织为项目经理部非常设机构,对应公司救援机构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一名和副组长一名。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办公室等四个非常设临时机动小组。 组 长:刘兆瑞 副组长:郭春林 组 员:杨光茂、帅洪波、傅航、吴乐乐、许兵、岳仁超、陈林、卿海、赵李强、张建 、李林、胡跃欣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现场抢险组:组长由杨光茂担任,成员由吴乐乐、胡跃欣组成; 医疗救护组:组长由帅洪波担任,成员由陈林、卿海组成; 后勤保障组:组长由赵李强担任,成员由许兵、岳仁超组成; 应急办公室: 组长由傅航担任,成员由李林、张建组成; 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第二工程项目部 组长 刘兆瑞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 应急办公室 副组长 郭春林 抢险组 杨光茂(组长) 吴乐乐、胡跃欣 后勤保障组 赵李强(组长) 许 兵、岳仁超 医疗救护组 帅洪波(组长) 陈林、卿海 应急办公室 傅航(组长) 李林、张建 物资设备供应商 安全工程师 土建施工队 队长/安全员 调试组 队长/安全员 安装施工队 队长/安全员 线路施工队 队长/安全员 4.2 应急救援组织职责 4.2.1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的编审、演练和对应急人员的培训; (2)负责对应急情况的分析、评估和确认;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应急情况的响应措施; (3)负责事故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工作; (4)负责项目经理部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小组人员分工、向公司请示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等; (5)组织或参与对应急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6)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和改进工作。 4.2.2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工作,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设备和财产损失; (2)在组长不在现场的情况下行使组长权利、协调处理相关工作,具体负责施工安全的现场管理,恢复和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工作和事故调查工作; (4)必要时,在救援服务机构到达现场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6)安排和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7)建立与应急中心的通信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4.2.3 应急领导小组组员职责 (1)参与日常应急救援的演练和培训; (2)应急情况发生后,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和清理工作; (3)发挥各自分管任务的职责,参与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掌握事故现场的现状、事故发展情况和人员、物质损失的状况; (4)具体负责所分管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的现场监控和指挥; (5)配合当地政府、上级主管单位对应急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4.2.4 现场抢险组职责 (1)负责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在应急事故发生后,组织资源实施抢险应急方案和措施进行就地自救工作,并不断加以改进; (3)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险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5)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6)抢险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4.2.5 医疗救护组职责 (1)对抢救出的伤员,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感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4.2.6 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资料的征集; (2)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 (3)提供合格的抢险或救援物资及设备。 4.2.7应急办公室组职责 (1)履行应急值守、预案管理、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项目部应急管理工作的运转枢纽作用。 (2)督促检查落实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整改,宣传普及预防、抗灾、避险、救援、减灾等相关应急知识。 (3)负责与驻新龙军警和卫生医院的联系及协助周边地区应急救援工作的联系等。 5 应急资源 5.1 在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时,应急指挥组可以指挥和调度工程项目经理部范围内一切有效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5.2 项目经理部应安排一辆机动车24小时待命,作为应急情况的应急指挥救援车。 5.3 项目经理部应急指挥组成员必须配备联络通讯工具并保持24小时畅通。 5.4 施工班组的人员、机械设备和其它物资作为应急情况的后备资源,在应急救援行动时必须无条件服从征集调配。 5.5 项目经理部现场必须配备一定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担架、常用药品、通讯设施等),作为应急情况发生时的紧急救援。 5.6 救援器材 医疗器材:如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等。 抢救工具:如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等。 照明器材:如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通信器材:如 、 、对讲机、报警器等。 交通工具:如工地常备一辆值班车辆,该车轮班、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5.7 通信联络 5.7.1 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联系 项目经理: 项目生产副经理: 项目经理部安监主管: 项目总工:  在自己力量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需要扩大应急救援时,必须立即向外部求援。 外部救援机构:当地政府、武警消防部队、当地医疗机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上游建设管理局(筹)等。 外部紧急救援:治安报警(110 )、火灾救援(119)、医疗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项目经理部必须将110、119、120、122、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的 号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 号码、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号码、医疗部门 号码,明示于现场及驻地显要位置。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安全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5.8 事故应急指挥联络图 6 应急预案的教育、培训和演练 6.1 为保证应急人员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必须对应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步骤训练; (2)施工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安全警示设置、个人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交通安全、机械设备安全使用;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6.2 为降低事故损失,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对员工进行各种应急训练,包括基础培训和训练、急救专业训练等。 6.3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工程项目经理部可采用桌面演练(也称口头演练)等形式,对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和改进。 6.4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由专职安全员负责对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进行监督检查。 7 应急响应措施 7.1 应急救援程序 7.2 应急工作流程 7.3 应急处理流程 7.4 应急救援系统必须建立畅通的应急通讯网络,如无线对讲机、 、固定 等,各应急小组成员、施工班组必须保持与指挥长的通信联络。 7.5 在应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人员必须立即向项目经理部应急办公室(或项目经理等)如实、准确地汇报,同时现场负责人必须立即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活动。 (1) 在事故现场或得知事故情况的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部应急办公室(或项目经理)救援领导小组报警。 (2) 项目经理部应急办公室人员接到应急报警时,必须详细在了解事故的规模、发生地点等现场重要信息后,立即向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3) 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② 事故类型; ③ 联系人姓名和 等。 7.6 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汇报后,应对事故发生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级事故应急预案。 7.7 在确认紧急状态后,由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启动项目经理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指挥小组,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开展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公司领导、安全监察部汇报。 7.8 项目经理部应急指挥小组必须对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响应决策,指挥和协调施工班组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同时组织应急救援人员、物资奔赴现场。 7.9 项目经理部现场抢救组接到指令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在有人员伤害的情况下,应急救援人员在有效组织现场抢救的同时,应对伤者进行施救,并立即与当地急救中心或就近医院取得联系,以得到下一步的急救指导或及时将伤者送到附近医院治疗,防止事态蔓延扩大,延误治疗时间。 7.10 现场抢救组必须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统一指挥、统一调配,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相互配合、互相照应。在政府、武警消防等外部救援组织介入的情况下,由外部救援组织统一指挥,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负责协调。 7.11 应急救援现场必须建立警戒区域,防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物资、人员等交通畅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7.12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做好各种安全预防措施,明确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以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7.13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现场抢险组必须把救援情况及时汇报到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在确认事故被控制住后,由现场抢险组负责组织对现场进行恢复,现场的清理应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7.14 在确认事故现场恢复到稳定、安全的基本状态后,必须经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许可,其他人员方能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正常施工生产。 7.15 由应急恢复组组长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内部分析调查和上报。 7.16 由项目经理部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宣布应急结束。 7.17 外伤救援措施 (1) 当伤者身上有重物时应先搬开压在伤者身上的重物。 (2) 去除伤员身上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或其它异物,撤除假牙,同时松懈伤员的颈、胸部钮扣,保持呼吸道通畅。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 (3) 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 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可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止血等。上止血带后,要尽快送医院。 (5) 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6) 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颔扣。 (7) 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但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8) 如要搬动伤员,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9) 伤者较严重者应立即与当地医院或120联系,争取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8 应急预案的管理 8.1 本预案由项目专职安全员编制,并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发布实施。本预案是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 8.2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际情况的符合性,本预案在应急培训演练后、应急事故处理完毕一个月后对其适宜性进行评审,针对实际情况以及预案中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 XXXXXXXXXXXXXX线 迁改工程 铁 塔 组 立 施 工 方 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XXXXXXXXXX施工项目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编写: 年 月 日 目 录 1 编制依据 4 2 工程概况 4 2 方案确定及适用范围 4 3 需要吊车组立的铁塔塔位及各塔型段别组合及重量表 5 3 机具选择 5 3.1吊车选择 5 3.2吊车起吊参数 6 3.3 吊点绳的规格、数量选择 9 4 吊装施工方法 9 4.1 施工流程图 9 4。2道路及场地准备 9 4.3吊件组装 10 4.4 吊车位置的选择 10 4.5吊点选择 11 4.6 起吊方法 11 5 人员配置 13 6 工器具配置及要求 13 7 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14 8 质量保证措施 15 9、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18 1 编制依据 1。1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2《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02) 1。3 《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 250—2021) 1.4《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21) 1。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21〕696 号) 1。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21〕891 号。 1。7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基建质量【2021】19号) 1.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试行)》 (基建安全〔2005〕50号) 1.9本工程铁塔施工图及设计交底文件等 1。10吊车组立铁塔的塔型塔位地形勘测资料; 1.11吊车的主要起吊参数.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铁塔2基,均为双回塔,1D2—SJ1—15 m塔1基,重7.56吨,1D2—SJ1—24 m塔1基,重15。3吨,铁塔材质为Q235、Q345、Q420三种.螺栓规格为M16、M20、M24,强度均为6.8级. 2 方案确定及适用范围 本工程基塔位位于地形平坦之处,鉴于交通方便、地形平坦,项目部确定采用吊车进行组立塔,一是可以减少高空作业量,另由于地面进行组装片的螺栓紧固,有利于降低安全风险和提高安装质量.二是由于拉线地锚少,工器具少等原因,利于环保.三是能促进施工进度保证安期完成。所有负责使用吊车组立铁塔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本方案的规定。 3 需要吊车组立的铁塔塔位及各塔型段别组合及重量表 (1) 塔号 呼称高(m) 段 别 1D2 15 1—7、26 段 别 1 2 3 4 5 6 7 26 重量 341.1 837。2 823。6 1335。9 1780.3 1979。9 2422.4 599.3 (2) 塔号 呼称高(m) 段 别 1D2 24 1—8、15、16、17、30 段 别 1 2 3 4 5 6 7 8 15 重量 843.3 2995.7 883.5 1362。4 2443 1967。5 2891.2 1357。7 1141。4 段 别 16 17 重量 1048 949。4 3 机具选择 3.1吊车选择 1)最大吊装荷载(计算荷载)确定 Qj= K1 K2Q (K1为动载荷系数,取值为1。1;K2为不均衡载荷系数,取值为1.1-1.2 ;Q为最重起吊构件、索吊具重量的重量之和;Qj为计算载荷),根据本工程各塔型分型,最大呼高为36米,塔脚至平口最大垂直距离为24米,考虑吊点绳露出吊件长度为2米,吊装导线横担的臂长高度需40米,则最大吊装荷载计算如下: 15米高度内最大单片重量不超过3。0吨,则Qj=1。1×1。1×2×3=7.26吨,经调查25吨吊车15米高度(考虑吊点绳露出吊件长度最大为1米),在控制半径8米内最大起吊重量为9.45吨,满足要求. 15~24米高度内最大单片重量不超过2.0吨,则Qj=1。1×1.1×2×2=4.84吨,经调查25吨吊车24米高度(考虑吊点绳露出吊件长度最大为1米),在控制半径8米内最大起吊重量为6。8吨,满足要求。 24-40米范围内最大单片重量不超过1.5吨,则Qj=1。1×1。1×2×1。5=3.63吨,25吨吊车不满足要求,50吨吊车40米高度(考虑吊点绳露出吊件长度最大为3米),在控制半径10米内最大起吊重量为6吨,满足要求。 结论:为了降低成本25吨吊车吊装至铁塔平口部分,平口以上使用50吨吊车进行吊装. 3。2吊车起吊参数 25吨吊车起吊参数见表3-1,50吨吊车起吊参数见表3—2, 25吨吊车参数表(3-1) 工作幅度(米) 基本臂10.4米 中长臂17。6米 中长臂24.8米 全长臂32米 起重量(kg) 起升高度(米) 起重量(kg) 起升高度(米) 起重量(kg) 起升高度(米) 起重量(kg) 起升高度(米) 3.0 25000 10。5 14100 18。1 3.5 25000 10.25 14100 17。89 4。0 24000 9.97 14100 17。82 8100 25。28 4。5 21500 9.64 14100 17。65 8100 25。16 5。0 18700 9。28 13500 17。47 8000 25。03 5.5 17000 8。86 13200 17.26 8000 24。89 6000 32.3 6 14500 8。39 13000 17。04 8000 24。74 6000 32。2 7 11400 7。22 11500 26。54 7210 24.41 5600 31。95 8 9100 5。54 9450 15.95 6860 24。02 5300 31。66 9 7750 15.27 6500 23.59 4500 31.33 10 6310 14.48 6000 23.1 4000 30。97 12 4600 12。49 4500 21。94 3500 30。13 14 3500 9。6 3560 20。51 3200 29.12 16 2800 18。74 2800 27。93 18 2300 16。52 2200 26。52 20 1800 13。61 1700 24。95 22 1500 9。29 1400 22。9 24 1100 20。54 26 850 17.6 28 640 13。71 29 550 11。07 倍率 10 6 4 3 钓钩重量 250kg 主臂最小仰角 28ο 30ο 20ο 19ο 主臂最大仰角 68ο 76ο 78ο 78ο 50吨汽车起重机性能表(3—2) 工作半径(m) 主臂长度(m) 10.70 18。00 25.40 32。75 40.10 3。0 50.00 3.5 43。00 4。0 38.00 4。5 34.00 5.0 30.00 24。70 5。5 28。00 23.50 6.0 24。00 22.20 16。30 6.5 21。00 20。00 15.00 7。0 18。50 18。00 14.10 10。20 8.0 14。50 14.00 12.40 9。20 7.50 9.0 11。50 11.20 11。10 8。30 6。50 10。0 9.20 10.00 7。50 6.00 12。0 6。40 7.50 6.80 5。20 14。0 5.10 5。70 4.60 16。0 4.00 4.70 3.90 18。0 3。10 3.70 3.30 20。0 2。20 2.90 2。90 22.0 1。60 2。30 2.40 24.0 1。80 2。00 26。0 1.40 1.50 28。0 1。20 30。0 0.90 各臂伸缩率 (%) 二 0 100 100 100 100 三 0 0 33 66 100 四 0 0 33 66 100 五 0 0 33 66 100 钢丝绳倍率 12 8 5 4 3 吊钩重量 0。515 0.215 3。3 吊点绳的规格、数量选择 选用Ф21。5(6×37),公称抗拉强度为1850MPa的普通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为322kN做为吊点绳。吊点绳数量采取两点绑扎. 吊装荷载:Fmax=G=mg=7t×10=70 kN 采用2结点绑扎,即单根钢丝绳拉力F1= Fmax/2=35kN,钢丝绳的允许拉力[Fg]=aFg/K 式中[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取[Fg]=35kN a:钢丝绳的换算系数,取a=0.82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合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取K=4.5 Fg= [Fg]K/a=35×4。5/0.82=192kN 当吊索与构件吊装夹角在450-600间时其夹角折合系数为0。71—0.61,即拉力为:270-315 kN之间。根据6×37钢丝绳的主要机具表,吊装可选用直径为φ21。5mm,公称抗拉强度为1850kN/mm2(322kN)以上的6×37的钢丝绳即可满足要求。 4 吊装施工方法 4。1 施工流程图 吊车进场及运输道路修筑 塔材运输 人工组片 吊车进场 吊装塔片 封铁安装 核对塔材 4。2道路及场地准备 在铁塔组立工程开始前,必须先安排起重专业施工人员进场勘察吊车进场道路和作业现场实际地形情况,初步确定能够进场的吊车的最大吨位和相应的道路修筑方案,同时确定吊车吊装时使用场地的情况,防止塔材运输和堆放时占用吊车的作业场地。 4。3吊件组装 在核对完塔材数量和型号确与施工图纸一致时,开始人工连接铁塔主材并将连接螺栓紧固好。连接主材的长度、段数、摆放位置必须提前由吊车操作人员确定好,确保吊车进场后能立即开始吊装作业;地面组装人员将该基塔位的全部主材连接完毕后,即进入下一基塔位进行连接作业,使用吊车组塔提高效率的关键就是由以上两项因素决定的流水作业速度的快慢。 4。4 吊车位置的选择 吊车选择的起吊位置十分重要。本工程铁塔全部为正方形铁塔,四面根开相等,所以吊车的起吊系统中心应尽可能的选择在中心桩的附近,车体应布置在预留出的撤出通道方向.为考虑吊车进场后尽可能少移位,每吊装一节后,只封其他三面的铁,靠吊车车体侧的一面影响吊车作业、收臂和撤出的铁全部不封,待吊车撤出后再封铁.吊车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A B C D 4.5吊点选择 必须根据连接主材的长度和重量计算确定吊点位置和选用的钢丝绳规格并通知吊车操作人员,若吊车操作人员根据经验觉得有必要调整时必须通知技术部门现场会同一起确定吊点位置和起吊方案.吊点绑扎点必须采取垫园木并用麻袋布缠绕等措施保护塔材。确定的吊点可以在300mm范围内上下调整. 4。6 起吊方法 1)吊装流程图 Y 吊车就位支设 挂钩 缓慢提升 离地0.5米停机检查吊点和吊车支设状况 继续提升 构件就位 螺栓紧固 就位构件质量复检 脱钩 N Y 根据铁塔设计图以及现场实际地形情况,我公司采用吊车分解组立的施工方法组立铁塔,其中铁塔平口以下采用25吨吊车组立,平口以上采用50吨吊车组立。吊装重量及控制半径按3。1及3.2严格控制,若超过规定重量时,必须拆除部分铁件,使起重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间。 2) 塔脚吊装 将一侧的塔脚板、塔腿和与上一段的塔片组装在一起,并将两侧与主材相连的交叉铁,一头连接在主材上,另一头采用铁丝固定在下方主材上,在塔片重心以上分布四个吊点(如图4—1),采用φ80mm钢管对塔片薄弱节点和吊点绑扎处进行补强。吊点绑扎处采用圆木垫于主材内部,并采用废旧轮胎将主材和圆木包裹后绑扎吊点,以防止吊点绳起吊过程中划伤主材锌层及主材割伤吊点钢丝绳。起吊塔片的顶部设置四根拉线(每侧两根),用于起吊过程中平衡控制和组立后的平衡拉线。塔脚板与地面接触侧采用麻布包裹或加装假脚,以防止起吊过程中与地面摩擦划伤塔脚镀锌层。采用吊车缓慢起吊,当塔片最下端离开地面后,调整吊臂向基础慢慢移动,对准地脚螺栓眼孔后将塔片落实在基础上,拧紧地脚螺栓,然后采用四根拉线按八字型固定塔片后释放吊车,依次将另一侧塔片吊装后进行封装其余两侧铁件. 3) 塔身吊装 塔身根开大于5米的段采用塔脚吊装方法往上进行吊装,根开小于5米的采取整段地面组装后进行吊装(如图4-2所示),整段整体吊装不需设置拉线,吊点分别设置在整段顶端与大交叉铁连接处,吊点绑扎同样采防护措施工,或直接用卸扣固定在联板眼孔中. 图4-1 塔脚吊装 图4-2 塔身吊装 3)导地线横担吊装 直线塔上下曲臂分开分别吊装,因横担较重,分为横担中部和导地线横担分别吊装。根据铁塔参数和地形条件情况,两部吊车采用流水作业,同一个施工现场只使用一台吊车.直线塔横担吊装时,因横担较长,起吊时先将中横担吊装,再分别起吊两侧的导线横担和地线横担,吊点绑扎处采防止镀锌破坏的措施。 耐张塔下横担重量超出5吨,为保证施工安全,起吊时同样先将其分解为内侧和外侧两段,两内侧横担部分起吊安装后再安装两外侧横担部分。 5 人员配置 施工现场劳动力配置 序号 岗 位 人数 职 责 备注 1 现场负责人 1 负责施工现场的指挥工作 施工班班长 2 技术员 1 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 施工班技术员 3 安全员 1 安全监督检查 施工班安全员 4 高处操作工 6 高处作业 有高处作业证 5 吊车司机 1 吊车操作及起吊 有机械操作证、驾驶证 6 吊点绑扎、挂钩、脱钩 5 包括临时拉线布置与控制绳控制 其中两人有高处作业证 7 地勤工 5 地面组装、高处操作及牵引设备配合 经检查,身体健康 合计 技工12人,普工8人 注:塔材运输及地面组装人员人员未计入本表 6 工器具配置及要求 吊车组立铁塔工器具配置及使用要求 序号 类别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使用要求 1 起吊 吊车 25吨、50吨 台 各1台 2 起吊系统 起吊绳 Φ21。5×15米 根 2 在吊点处缠绕2圈 U型环 12t 个 2 绑扎吊点绳用 3 控制系统 拉线及控制绳 Φ13×80m 根 8 控制已安装就位的主材,拉线对地夹角要小于60度。 地锚 5T 个 4 控制拉线用,埋深2米 U型环 5t 个 20 与钢丝绳的连接 元宝卡子 Φ18 个 16 固定钢丝绳尾端 7 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7.1吊车的位置必须选择合理,支吊车的地面必须坚实、平整。起吊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进行指挥,负责协调吊车操作人员和塔上高空人员之间的沟通,防止出现因沟通不畅出现的安全隐患,现场必须设立安全监护人进行安全监护。 7.2吊车起吊时应缓慢起吊,防止主材根部离地时弹起伤人。负责拉揽风绳的人员应听从现场指挥的要求配合吊车随时收放揽风绳以便主材的安装就位,严禁猛拉猛放。 7。3就位后吊车不应立即放松,必须等3根临时拉线打好后收紧后再慢慢放松,直至吊钩不吃力后,塔材没有倾倒的趋势后方可完全放松并拆除吊钩。 7。4要严密监视起吊情况,防止起吊时主材变形和吊点偏移。 7.5吊车起吊时,严禁任何人在吊钩、吊臂、被吊物件下方和起吊绳的内侧站立、通过和逗留,防止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7。6 吊车立塔的一般规定 1)吊车组立铁塔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到四个明确:明确塔片吊装顺序,明确每次吊装质量,明确吊点位置及补强方法. 2)起重作业与高处作业人员应密切配合。作业人员应站在被吊构件侧面. 3)吊车支腿必须支撑在长宽大于支腿面积的方木上,不得直接支撑在地面,并经过试吊证明支腿不会下沉。 4)起吊塔片的绑扎点应位于塔片重心的上方且绑扎牢固。钢丝绳与塔片绑扎时应垫软物或使用特制挂环。 5)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吊车作业范围内,使用吊车的操作要求: 6)吊车使用前应对其性能进行检查,确认各部位良好后再投入作业。 7)吊装作业前,参加铁塔吊装的司机、吊车、技术人员及施工负责人应熟悉吊车性能及被吊塔片的技术参数,例如质量、高度、重心高度等。 8)指挥吊车作业时,信号必须统一、清楚、正确和及时。 9)吊车吊装塔片或塔体时,在吊臂回转范围内,吊物下面严禁行人通过,更不允许在塔片下方进行作业,同时吊件在吊装过程中,吊件严禁从吊车头上方经过。 10)吊车应停在水平位置面上工作,停妥后的允许倾斜度不得大于3°。 11)吊车伸臂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根据吊车的技术性能所规定的角度范围进行工作,不得盲目伸臂。 12)吊车在坑沟、河边工作时,应与坑沟、河边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为其深度的1。1~1.2倍,以防塌方造成吊车倾倒。 13)严禁吊车偏拉斜吊,以防止钢丝绳卷出滑轮槽外而卡死或挤伤。 14)质量不明的塔片严禁起吊。吊车和起重工具起吊塔片时应随着起升而旋转吊臂。不得超铭牌规定. 15)塔片上有人员时严禁起吊。 16)禁止起吊物件长时间在空中停留。午休或过夜时,起吊塔片必须置于地面,且钓钩应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 17)吊车的荷重在满负载时,应避免离地面太高。 18)起吊重物提升的速度要均匀平稳,不许忽快忽慢、忽上忽下,防止构件在空中摇晃。构件下落就位应缓慢,密切注视作业人员指挥。 19)构件绑扎的要求:绑扎构件必须使用钢丝绳,且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与构件连接处允许使用尼龙吊带,但吊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绑扎塔片时应掌握塔片重心位置,绑扎点应高于重心.起吊的钢丝绳长度应选取适当。两根起吊绳长度应相等,两绳间夹角应不大于120°。构件的下端应绑扎攀根绳,起吊伊始状态应适当收紧,构件悬空后攀根绳不宜受力,避免增大起重量。 20) 吊车操作限位要求 A.当风力大于6级或遇雷电大雾时禁止作业. B.吊重物时将吊件离地面10厘米,应作冲击力试验,同时检查机械性能是否良好,支腿有无下陷、绑扎是否可靠、在平稳提升,并注意吊钩到顶,降下吊件时必须匀速轻放,禁止突然制动,回转时不得过快,禁止突然制动及变换方向。 C.起重机严禁超负荷工作,不准斜吊,两机或多台机作业时必须有统一指挥,动作配合协调,重量分配合理,单机负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负荷的80%。 D.当起重臂全伸,而使用副臂时,仰角不得小于45度. E.满负荷时,其最大仰角不得超过78度 8 质量保证措施 8.1 检查钢材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及《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的有关要求;螺栓、螺母、扣紧螺母应符合《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2000)、《Ⅰ型六角螺母》(GB/T6170—2000)、《扣紧螺母》(GB805—88)的规定。所有构件均须热镀锌。 8。2 铁塔基础的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