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质量管理中的工具.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996065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中的工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质量管理中的工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1,统计方法基础知识,统 计:收集和整理国情、资料的一种活动。,统计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做出一定结论的方法。,统计方法分类:,1)描述性: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2)推断性:在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解释和作出推断性结论。,2,统计方法基础知识,统计方法的性质:,1、描述性:为展示统计数据的规律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2、推断性:通过详细研究样本,达到了解、推断总体状况的目的,及有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性质。,3、风险性:由于用局部去推断整体,这种结论就不能100%准确,即可能有错误、有风险。,3,统计方法基础知识,统计方法的用途:,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4,统计方法基础知识,产品质量的波动:,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和规律性。,产品质量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类。,正常波动:,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特点:大量存在、影响很小、消除难度大、经济代价高。,要求:一般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允许存在。,统计控制状态:仅有正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简称为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5,统计方法基础知识,异常波动:,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特点:不经常发生,一旦发生影响较大,容易,查明原因,容易预防和消除。,要求:由于对生产影响大,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存在。,质量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正常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消除异常波动。,6,统计方法基础知识,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六个方面:,“5,M1E”,因素,人: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质等。,机器:机器、设备精度及维护保养状态等。,材料:材料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和外观质量等。,方法: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度。,测量: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等。,7,统计方法基础知识,统计数据及分类:,1、,计量数据,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可以用测量工具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数据。如,:,重量、长度等。,2、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自然数的数据称计数数据。如:电视机、洗衣机等,8,统计方法基础知识,当数据以百分率表示时,要判断它是计量值数据还是计数值数据,应取决于给定计算公式的分子,若计算公式的分子是计量值数据,则该数据为计量值,若计算公式的分子是计数值数据,则该数据为计数量值。,如:生产1000台电视,经检验有12台不合格,不合格品率为1.2%,请判断是什么数据,9,统计方法基础知识,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在某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又称母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要对其进行分析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子体。,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活动过程。,随机抽样: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 取出来组成样本的活动过程。,10,统计方法基础知识,随机抽样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11,统计方法基础知识,统计特征数:,统计特征数是对样本说的。,统计方法中常用的统计特征数可分为两类:,一类:表示数据的集中位置,例 样本平均值、样本中位数。,另一类: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例 样本极差、样本标准偏差。,12,统计方法基础知识,1、样本平均值,x,_,2、样本中位数,x,3、样本方差,s,2,样本方差是衡量统计数据分散程度的一种特征数。,4、样本标准偏差,s,样本方差的正平方根为样本标准偏差。,5、样本极差,R,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13,统计方法基础知识,两类错误和风险:根据随机抽样通过检测,研究样本的质量状况并以此推断整批产品的好坏,并做出决定接收或拒收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1、假定这批产品质量是好的。样品好 接收,2、假定这批产品质量是好的。样品不好 拒收,3、假定这批产品的质量不好。样品不好 拒收,4、假定这批产品的质量不好。样品好 接收,其中1、3项为正确推断,2、4项为错误推断。第2项判断错误称为“弃真”,,,第4项判断错误称为“取伪”,。,14,统计工具菜单(一),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分层法,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关联图,系统图 (树图),亲和图(,KJ,法、,A,型图解),PDPC,法(过程决策图法),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老 七 种 工 具,新 七 种 工 具,15,统计工具菜单(一),饼分图,折线图,柱形图水,平对比,推移图,流程图,雷达图,0、618法,正交实验法,抽样检验,方差分析,假设检验,价值工程,简 易 图 表,专 用 工 具 类,16,老七种工具的运用途径,散布图,排列图,简易图表,调查表,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Q C,七 种 工 具,序号,程序,方法,1,2,31,4,5,6,7,8,9,10,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巩固措施,遗留问题,确定主因,分析原因,设定目标,现状调查,选题,注:1、,特别有效,有效,有时采用,2、简易图表包括:柱形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箭条图,17,新七种工具的运用途径,正交实验,矩阵图,亲合图,系统图,矩阵分析,PDPC,矢线图,新,Q C,七 种 工 具,序号,程序,方法,1,2,31,4,5,6,7,8,9,10,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巩固措施,遗留问题,确定主因,分析原因,设定目标,现状调查,选题,注:1、,特别有效,有效,有时采用,2、简易图表包括:柱形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箭条图,关联图,18,使用统计工具,统计工具使用的原则:宁可不用,不可错用。,五点注意事项,该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使用工具后就要有所收获,能用简单的不用复杂的,工具要“使用”不要事后编套,先学后用、学会再用、学以致用,准确,有效,恰当,真实,正确,19,调查表(一),定义,:,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它是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原理: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原理。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格式:按原因分类的不合格的调查表(表格式),调查者:日期:地点:调查方式:总计,NO,1,2,3,4,5,6,合计,项 目,服务态度差,商品种类少,商场环境差,价格偏高,服务设施差,其它,频 数,累计频数,累计%,80,60,30,20,4,6,200,170,140,80,194,190,40,70,85,95,97,100,20,调查表(二),应用步骤:,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2、确定所需搜集的资料,4、设计记录资料调查表的格式,3、确定对所搜集资料的分析方法及负责人,5、对先期收集和记录的资料进行检查,6、必要时,对调查表格式进行评审和修改,21,调查表(三),1、不合格项目调查表,插头焊接缺陷调查表,N=4870,调查者:吴,XX,日期:年 月 日 地点:,X,公司插头焊接小组,序号,A,B,C,D,E,F,G,项 目,插头槽径大,插头假焊,插头焊化,插头内有焊锡,绝缘不良,芯线未露,频 数,累计频数,累计%,3367,521,382,201,156,120,4747,4270,3888,3367,4627,4471,69.14,79.82,87.69,91.82,95.02,97.48,其它,123,4870,100,22,调查表(四),2、缺陷位置调查表,按不合格的部位进行的调查表(图示法),车 型,检查者,检查处,调查目的,工 序,调查数,车 身,喷漆缺陷,2139辆,图示:,流漆,花色,尘粒,23,调查表(五),1、质量分布调查表,按零件实测值分布的调查表,调查人:李,x,调查日期:,调查数:121 调查方式:,频数,1,3,6,14,26,32,23,10,4,2,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一,一,一,24,调查表(六),2、矩阵调查表,塑料制品外观质量调查表,调查人:李,x,时间:,地点:某厂 方式:实地观测,缺陷符号:疵点 气孔 成形 变形 其它,上午 下午,上午 下午,上午 下午,上午 下午,上午 下午,上午 下午,2月5日,2月6日,2月10日,2月9日,2月8日,2月7日,机,号,1,2,25,排列图(一),一、排列图定义:,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示技术。,二、排列图原理 “关键少数,次要多数”,三、用途:,1,、显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26,排列图(二),排列图特点:,a、,两个直角坐标,横-项目,纵,左 频数,右 频率%,b、,按高低顺序排列的柱形,宽度一致,依频次高低从左至右排列,“其它”频数较小的次要项目的“总合”排在最后,(一般不超过总数的10%),“项目”是与目的相对应的同一层次的相关类别,c、,累计百分比折线,邻线夹角小于180度(“其它”对应位置除外),27,排列图(三),排列图的应用,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一项目,对总体效果的作用,排列改进的机会,程序:,明确分析的题目,收集数据(尽可能多的),做统计表进行必要的计算,排列图、完整的标注,分析问题找出关键少数,图名,必要的标注:,总数:,N,分类数据:,NO,坐标值、百分比、原点,绘图人,日期及收集数据的条件,28,排列图(三),排列图应用步骤:,步骤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是哪一类数据,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步骤2:设计一张排列图统计表;,步骤3:将各项不合格品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填入表中,其它项的数据是由许多小项目合在一起,应将其列在最后,并合计,计算各自所占的比率和累计比率;,步骤4: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边纵轴,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刻度与右边总频率刻度高度相等。,步骤5:在横坐标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格项频数的大小;,29,排列图(四),步骤6: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描点,用实线连接,画出累计频数折线。,步骤7:在图上记入有关事项,如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数据供不应求数等。,例:某餐馆征求顾客意见,反映种类少60条,态度差 80条,环境差30条,价格高 20条 设施差4 条 其它6条。请画出排列图,并指出主要问题是什么?,30,排列图(四),排列数据的统计表,序号,1,2,3,4,5,6,合计,项 目,A,B,C,D,E,其它,频 数,累计频数,累计%,80,60,30,20,4,6,200,170,140,80,194,190,40,70,85,95,97,100,200,31,排列图(五),排列图实例:,某商场服务质量排列图,200,180,140,80,40,0,100%,50%,25%,75%,N=200,频数,态度差 种类少 环境差 价格高 设施差 其它 项目,70%,40%,97%,95%,85%,32,排列图(六),排列图分析的主要作用:,2、找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3、给目标值制定提供依据,关键的少数看三点:,(1)看图形:关键问题比例高;,(2)看目标值:对目标值的影响大;,(3)看实际能解决的问题(不可抗拒因素排除)。,1、排列改进的机会,33,排列图(七),为了找准“关键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例分为三类:,0%80%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即主要因素,80%90%间的因素为B类因素,即次要因素,90%1000%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即一般因素,34,排列图(七),排列图注意事项:,1、“项目”确定应表明“关键少数”,否则应重新排列。,2、“项目”不易太多 5,7项为宜。,3、取样数量不易太少,至少50个数据。,4、关键问题不死扣 80%,一般1,2项为宜。,5、其它一定要放在最后,一般不大于10%。,6、图形规范,标注齐全。,7、累计百分比是折线,不是直线。,8、目标值高的情况不宜使用排列图。,35,直方图的概念,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根据这些数据找出质量运动规律,预测工序质量好坏,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常用工具。,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宽度表示数据的间隔,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频数。,36,直方图,主要标注:,TU规格上限 TL规格下限,M 规格中心 X实际分布中心,N 总数 S标准偏差,37,直方图的作图步骤(一),第一步,收集数据,求极差R,。,在原始数据中找出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计算二者差值,即极差。,第二步,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一批数据究竟分多少组,通常根据数据的多少而定,可,参考下表。,直方图数据分组数表,10-20,250,以上,7-12,100-250,6-10,50-100,分组数,K,数据个数,38,直方图的作图步骤(二),第三步,确定各组界限,。,为避免数据落在组界上,组界值的末位数应取测量值单位的1/2。例如,测量单位为0.001mm,组界的末尾数应取0.001/2=0.0005(mm)。分组界限应能把最大值和最小值包括在内。在决定组界限时,可先从第一组起。,第二组的上界限值就是第二组的下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39,直方图的作图步骤,界限值,也就第三组的下界限值,依此类推,可定出各组的组界。,为了计算的需要,往往要决定各组的中心值。每组上下界限相加除以2,所得数据即为组中值。组中值为各组数据的代表值。,第四步,作频数分布表,。,将测得的原始数据分别归入相应组中,统计各组数据个数,即频数,fi,,填好各组频数后,检查总数是否与数据总数相符,避免重复或遗漏。,40,直方图应用,第五步,画直方图,。,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纵坐标为频数(或频率),在横轴上标明各组组界,以组距为底,频数为高画出一系列的直方柱,就成了直方图。,现在以某厂生产的产品重量为例,对应用直方图的步骤加以说明,该产品的重量规范要求为1000,50,克。,41,数据表,42,直方图,第一步:收集数据100个,第二步:计算极差R=X,max-,-X,min,=48-1=47,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据取,/47/104.75,第四步:确定各组的界限,第一组下限值:1-1/2=0.5 第一组上限值:0.5+5=5.5 第二组下限值5.5 第二组上限值5.5+5=10.5 依此类推求出第10组界限值.,第五步:编制频数分布表,43,直方图,44,直方图,0.5,10.5,50.5,T,L,=0,T,U,=0.5,X,N=100,X=26.65S=89.14,45,直方图,计算:平均值X,0,+h*fu/N=28+5*(-27/100)=26.65,标准偏差hfu,/N-(fu/N),=5*331/100-(-27/100),=9.14,46,直方图观察与分析,1、,对照常见直方图的形状进行分析比较,2、对照标准公差界限进行分析比较,3、直方图的定量表示法,47,直方图常见的形状,(a),(b),(c),(d),(e),(f),(h),(g),48,各种形状对应的情况,(a)对称型。这是正常的形状。,(b)锯齿型。通常是测量方法或读数有问题,也可能是数据太少,分组的组数太多导致,对于后一种情况,软件会自动做出对应,进行调整。,(c)左缓坡型。当不纯的成分近于0%,或缺陷数近于0等原因使下限受到控制的情况下,会出现此型。,(d)右缓坡型。与情况(c)正好相反,当成品率或纯度接近于极限值等原因使上限受到控制的情况下,会出现此型。,(e)双峰型。存在两种不同分布时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将两批不同来源的产品混在一起检测时。,49,各种形状对应的情况,(f)孤岛型。说明工序条件发生过异变,例如在原料一时发生变化或短期内由不熟练工人替班加工或测量。,(g)平顶型。当生产过程中有某种因素在发生缓慢变化时多有出现。例如:工具发生磨损、操作者疲劳或环境发生了缓慢变化。,(h)陡壁型。当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适合标准的产品而进行全数检查时,会出现此型。换言之,用剔除不合格品后的产品质量数据绘制的直方图,就常是这种形状。,50,(a),(b),(c),(d),直方图与公差界限比较,51,我们领导说了,,数量不多也得砸,!,不合格!,52,散布图,53,散布图,什么是散布图,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关系的简单示图。,54,散布图,散布图的作用,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预期的关系。,55,图 酒醅中酸度与酒度的散布图,0.4 0.6 0.8 1.0 1.2 1.4 1.6 1.8,(酸度),酒度,7.0,3.0,3.5,4.0,4.5,5.0,5.5,6.0,6.5,0,散布图,56,散布图,散布图的应用程序,(1)收集成对数据(x,y),(2)标明x轴和y轴,(3)找出x和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用这两个值标定横轴(x)和纵轴(y),(4)描点,(5)判断,57,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的分析和判断,(1)对照典型图例法,58,图 散布图中的点子云形状,强正相关,y,x,强负相关,y,x,弱正相关,y,x,弱负相关,y,x,不相关,y,x,曲线相关,y,x,散布图,59,散布图,散布图的分析和判断,(2)简单象限法,当n,+n,n,+n,时,为正相关;,当n,+n,,,当,85,步骤5:计算R图与 图的参数,先计算R图的参数。从表15-2 可知,当样本量 n=5 时,D,4,=2.114,D,3,=0 代入R图公式得到,参见图15-3,R图判稳,故接着再建立 图,由于n=5,从表15-2 知,A,2,=0.577,,0,3,28,.,14,19,.,30,28,.,14,114,.,2,4,=,=,=,=,=,=,=,R,D,R,LCL,R,R,CL,R,D,R,UCL,X,02,.,155,28,.,14,577,.,0,26,.,163,26,.,163,50,.,171,28,.,14,577,.,0,26,.,163,2,2,-,=,-,=,=,=,+,=,+,=,R,A,x,LCL,x,CL,R,A,x,UCL,x,x,x,X,86,图15-3 实例的第一张 图,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30.19,14.28,0,n=5,极差控制图,均值控制图,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171.51,163.27,155.03,n=5,案例,演示,R,X,-,87,结果,88,由图15-3 可知,第13组 为 155.00 小于 ,故过程的均值失控。调查其原因发现,夹具松动,并且很快得到了调整,采集到第14组数据时该问题已经解决。故本例可以去、掉第13组数据,并重新计算R图与 图的参数。,代入R图与 图的公式,得到:,R图:,X,x,LCL,X,X,60,.,163,24,40,.,3926,24,0,.,155,40,.,4081,13,.,14,24,18,357,=,=,-,=,=,=,-,=,=,k,x,x,k,R,R,0,13,.,14,87,.,29,13,.,14,114,.,2,3,4,=,=,=,=,=,=,=,R,D,LCL,R,CL,R,D,UCL,R,R,R,89,从表15-3可知,R图中第17组 R=30 出界,消除异因纳入标准之后,应重新收集数据。为了简化本例题,采用 舍去第17组数据的方法,重新计算:,R,图:,从表,15-3,知,,R,图可判稳。于是计算 图如下:,图:,将其余,23,组样本的极差值与均值分别打点,R,图与 图上,如图,15-4,所示,X,90,.,155,43,.,13,577,.,0,65,.,163,65,.,163,40,.,171,43,.,13,577,.,0,65,.,163,2,2,=,-,=,-,=,=,=,=,+,=,+,=,R,A,x,LCL,x,CL,R,A,x,UCL,x,x,x,0,43,.,13,39,.,28,43,.,13,114,.,2,3,4,=,=,=,=,=,=,=,R,D,LCL,R,CL,R,D,UCL,R,R,R,65,.,163,23,3764,23,4,.,162,40,.,3926,43,.,13,23,309,23,30,339,=,=,-,=,=,=,=,-,=,=,k,x,x,k,R,R,X,X,90,步骤6:与规范进行比较,步骤,7,:延长图的控制界限,以实现对过程的日常控制,与标准、规范比较,10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200,T,L,T,N,100,=163.65,M=150,150,200,T,L,T,U,91,控制图,使用常规控制图的注意事项,1.控制图用于何处,2.如何选择控制对象,3.怎样选择控制图,4.如何分析控制图,5.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6.控制界限的重新制定,7.控制图的保管问题,92,局面终于被控制住了,。,93,头脑风暴法,原理:,以会议形式围绕主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的方法。,作用:,用来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用来寻找改进的机会,应用步骤:,1、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会议要领:,a、,与会者平等,倡导每个人都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发表独立见解。,b、,明确会议目的,c、,每人依次发表一条意见或一个观点,d、,成员可互相补充组内无训令,e、,现场记录,f、,会议进行到无人发言为止,g、,将每个人的意见重述一遍,2、整理阶段,对每个人的观点进行确认,去掉重复、无关的观点。,94,因果图(一),定义: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鱼剌图,它是揭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图。,原理:因果图是收集分析语言资料的好办法,原因类别,人,机器(设备、设施、工具),材料,工艺方法(加工方法、操作方法),环境,测量方法(仪器),数据信息系统,95,因果图(二),图形:,主要原因,结,果,一层原因,二层原因,原因类别,说明:因果图由箭条和短语组成,主箭条右侧短语表示结果,对应主箭条的箭条为“原因类别线”,指向原因类别线的箭条为“第一层原因”,指向第一层原因线的箭条为“第二层原因”以下类推,方框框住的短语为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上选择,有事实和数据说明为什么是要因,96,因果图(三),应用:,1、分析和表达因果关系,2、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解决,程序:,1、确定分析的主要问题“单一目的,因素不交叉”,2、收集语言资料,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不反驳、不争论,详细记录、对号入座,3、语言资料分层,4、绘制因果草图,并反复修改定图,5、结合现场,确认要因,用方框框起来,6、使用验证、补充、修正、完善,97,因果图(四),使用注意事项:,1、因素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2、末端因素上找要因,3、要因确认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4、同一词语不能重复出现,5、按“因果关系”画图箭头不可反向,6、单一目的型的因果分析,不允许交叉,7、要“鲫鱼”的刺,不要带鱼的刺,8、成功的因果图,要分析到第二、三层原因,9、一个主要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张因果图,98,因果图(五),因果图实例:,溜肉片嚼不烂,第一层原因,不认真,因素类别,人,机,法,料,技术水平低,未培训,第一次做,第二层原因,炉温低,火力不足,火开的小,肉质不好,肉中有筋,火候不好,油不热,炒时间长,量大,未用淀粉,刀工不好,竖丝切肉,99,树图系统图(一),原理:,研究对象是一个系统,是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图形特征象大树一样,“层层包容”,因此可以系统的把某个问题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显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顺序关系。,通过对系统的描述,展示事物的面貌,探求达到目的最适宜的方法,1、自上而下型(宝塔树型图),经 理,三 班,二 班,一 班,财 务,后 勤,1车间,2车间,人 事,生 产,二 班,一 班,100,树图系统图(二),2、自左向右型(侧向展开型),主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要素,试,片,麻,坑,人员,设备,工艺,环境,操作不熟,未执行工,压力不稳,塑炼时间不准,卫生条件,新调人员经验少,压力温度控制不严,混炼时间不统一,塑炼时间不统一,说明:左上方框表示某一主题,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示,向右、向下的方框,表示各层次的组成要求,应用:用于表示某一主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101,树图系统图(三),使用程序:,清楚的、简要的阐明将要研究的主题,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及组成要素,绘制树图 主题在左边(上面)框内因素向右按层展开,用短线连接,完善系统,用于目的手段型时,评价最后一层手段的经济性及可行性以决定取舍,绘制正式树图,树图用于因果分析时,一般情况下是单目标的。如果用于多目标因果分析时,目标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二个。,102,树图系统图(四),树图运用实例(目的手段型),减少交通事故的系统图某运输队,QC,小组,目 的,手段一级,手段二级(措施),可行性评价,二次评价,消灭重,大事故,“死亡”,为零,整顿司机队伍,改善车况,坚持安全教育,每周半日,调出八名喝酒的司机,严格司机年审,合格上岗,违章三次/年的司机停职,全部车辆安全检查,调整,更新国产车换进口车,填好出车记录,每日安全报警,按生物节律分析,安排出车,加大违章扣罚力度,?,103,关联图(一),原理:,用于解决:,图形:,采用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关系复杂、因素之间有相互关联的原因与结果或目的与手段等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1、中央集中型把分析的问题放在图的中央位置,把同“问题”发生关联的因素逐层排列在其周围。,2、单侧汇集型:把要分析的问题放在右(或左)侧,与其发生关系的因素从右(左)向左(右)逐层排列。,注意事项:,1、单目标可作因果分析的一般不用关联图,2、图中一定有若干相互关联的因素,3、要因必须出自末端因素并明确表示,104,关联图(二),夏季容易患肠道病,喝生水,凉拌菜带病菌,受夜寒,卫生习惯不好,饭前不洗手,水质净化不好,饮食不干净,炊具未洗净,剩饭菜变质,苍蝇太多,交叉感染,使用病人的碗筷,实例:,105,关联图(四),注意事项:,1、用于多目的的问题分析。,2、展示全貌 原因可缠绕。,3、箭条方向从原因指向结果(问题)。,4、分析到能采取对策为止,。,5、末端因素的箭头只出不进。,6、要因用符号加以标识。,7、语言准确,宁可多写几个字,。,8、“问题”识别规则是:箭头只进不出,。,9、边记录,边绘制,反复修改,。,106,关联图(五),因果与包容关系的转换:做关联图不仅要考虑因果关系,也要考虑包容关系。当按因果图会做成枣核状时(如上图),应及时转换为包容关系来处理(如下图),夏季易得肠道病,夏季易得肠道病,卫生习惯不好,卫生习惯不好,使用病人碗筷,喝生水,饭前不洗手,使用病人碗筷,喝生水,饭前不洗手,107,亲合图(一),亲合图原理:,“梳辫子”的原理。,把从杂乱无章状态中收集到的语言资料,根据它们之间的“亲合性”(接近程度)统一起来,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亲合图图形表示:,1、用树图来表示目录,2、用,A,型图解来表示,3、以文字形式表示,第一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篇,108,亲合图(二),应用程序:,用广义的术语阐明将要研究的主题,收集资料,记在卡片上(一个意见一张卡片),把卡片放在一起混合,打乱顺序,利用“亲合性”进行感情综合、分组,找出一张能代表该组内容的主卡片,(或者重新写出一张能复盖本组内容的标签),对卡片标签再亲合分组,(不要勉强编入某组,一只猴,单独看),多次亲合,直到主题,制图、发表,程序,109,亲合图(三),注意事项:,将大量的有关某一特性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进行归类。,应用条件,(三种齐备),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有时间去解决的问题,不可应用的条件,简单的问题,速战速决的问题,110,亲合图(四),用途:,1、认识事实,诊断、任职,2、确立观点,从零开始、未知领域,3、脱胎换骨,学习别人、归纳自我,4、参谋策划-集合群众意见,制订方针,A,型图解的应用条件,这种条件下用亲合图法,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有时间去解决的问题,可以一个人做,速战速决,轻而易举,这种情况下不用此法,111,亲合图(五),如何组织好,QC,小组活动,QC,小组领导要重视,一层卡片标签,卡片,B,卡片,A,想搞不知道怎么,怎么开展活动,到哪里注册,三 层 卡 片 标 签,二 层 卡 片 标 签,一层卡片标,卡 片,D,卡 片,C,一层卡片标,卡 片,F,卡 片,E,一层卡片标,卡 片,H,卡 片,G,一只猴单独,亲合图实例:,112,分层法(二),分层法的应用:,1、收集数据,2、将采集到的数据按不同目的选择,分层标志,3、分层,4、按所分层次归类,5、画出分层归类图,113,分层法,定义: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和意见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原则:使同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114,分层法(三),分层法应用实例:,某装配厂的气缸与气缸盖之间经常漏油。经过对50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种情况:1、操作者操作方法不同。2生产气缸垫的厂家不同。,方法一、按操作者分层,操作者,王师傅,张师傅,共 计,李师傅,漏油率(%),不漏油,漏 油,38,53,25,32,31,9,19,10,3,6,13,9,115,分层法(四),方法一、按生产厂家分层,供应厂,A,厂,共 计,B,厂,漏油率(%),不漏油,漏 油,38,37,39,31,19,10,9,14,17,以上两图实际比较,为降低漏油率,应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但如果按两种因素进行交叉分层又会得出,新的结论。,116,分层法(五),方法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操作者,王,李,张,合计,合计,漏 油,漏 油,漏 油,漏 油,漏 油,不漏油,不漏油,不漏油,不漏油,气缸垫生产,A,厂,B,厂,合计,6,14,9,7,3,5,0,2,0,6,31,19,9,10,9,3,13,17,10,2,7,4,3,11,23,27,50,117,矩阵图(一),统计工具与企业各层人员的“,L”,型矩阵图,QC,小组,技术骨干,管理干部,QC,骨干,决策层,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简易图表,复杂的统计工具,H,H,H,H,H,H,H,H,H,使用多,使用,有时候也用,注意事项:,1、行、列因素组应同层次内容,2、确定“着眼点”应证据充分,3、分析“着眼点”时应尽量减少感情因素,118,矩阵图,定义:是利用矩阵的形式分析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它由3个部分组成:对应事项、事项中的具体元素和对应元素交点处相关程度的符号。,类型:L型矩阵图、T型矩阵图、Y型矩阵图、X型矩阵图、C型矩阵图,119,矩阵图的几种形式,120,矩阵图(二),矩阵0、1评价表,进攻性,体力,耐力,灵敏度,射门准确度,1、首先要提高体力训练,2、再来培养进攻性和准确性,小结,总分,N,0 1 评 价,得分,重要性,0,0,0,0,0,0,0,0,0,0,1,1,1,1,1,1,1,1,1,1,2,2,1,1,4,0.2,0.2,0.2,0.1,0.1,0.4,10,某足球队综合素质矩阵0 1评价,121,矩阵图的主要用途,确定系统产品开发、改进的着眼点,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展开,系统地核实产品的质量与各项操作乃至管理活动的关系,便于全面地对工作质量进行管理,发现制造过程不良品的原因,了解有关市场信息,制定市场产品发展战略,明确一系列项目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关系,探讨现有材料、技术的应用新领域,122,不合格率(%),现状,预 期,目 标,23.8%,9%,目 标 柱 状 图,简易图表(一),柱形图:是用柱的长短来比较每个项目数量大小的图形。,123,简易图表(二),折线图:(波动图)(变化图),用来表示质量特性数据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波动(变化)的情况,100,80,60,40,20,销售额(万元),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间(月),某厂年度销售额折线图,124,简易图表(三),饼分图:(圆形图),饼分图是把数据的构成按比例用圆的扇形面积来表示的图形,各扇形面积表示的百分比和是100%。,某产品质量故障原因构成饼分图,125,正交试验设计法,在新产品开发、科学实验、质量改进中,常常需要找到最合适的生产条件,最优的工艺参数(条件)以取得最好的效果,这必然要经过多次试验进行比较才能得到。,如果需优选的因素是多个,而每个因素又要拿出多个水平(位级)来进行对比试验,则试验的次数就会猛增。,126,正交试验设计法,如果有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只定三个水平(位级)进行试验,按照排列组合就需要3,4,=81次试验才能全部做完。,能否以最少的实验次数而得到最满意的结果呢?于是统计学家们研究出了正交试验设计法。,(一)正交试验设计法的概念,正交试验设计法可称为正交设计法、正交试验法和试验设计法。它是通过选用适宜的正交,127,正交试验设计法,试验表来合理安排多因素试验的一种统计技术。应用正交表可以用最少的试验次数。找到各因素的最佳条件,从而得到最满意的结果。,(二)正交表,正交表是正交试验设计时需要用到、已经制作好的标准化表格。它是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工具。目前我们常见到的正交表有两种形式。,1、日本型正交表,128,正交试验设计法,2、中国型正交表,是由以我国张里千教授为首的中国专家所创立。它不考虑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将其交互作用融于试验之中,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采用极差分析法,简单的用“看一看”与“算一算”相结合的分析,简单、易行,同样能得到满意的结论,是一种实用的试验方法,很适合现场应用。,129,中国型的正交表及其对结果的分析方法。以L,9,(3,4,)正交表为例:,正交表代号 可安排试验的因素数,L,9,(3,4,),可安排试验 的位级,(位级也可称水平,),要进行试验次数,130,L,9,(3,4,)正交表,131,(三)正交表的性质,1、均衡分散性:每一列中每种字码出现的次数是相同的,即每一列均有:3个“1”,3个“2”,3个“3”。,2、整齐可比性:,任意两列不同位级的数字搭配恰好各出现一次,即,:,(1,1)(2,1)(3,1),(1,2)(2,2)(3,2),(1,3)(2,3)(3,3),这条性质正是效率高,效果好的主要原因,132,中国型正交表有两种类型:,1、相同位级正交表 常用的有:,L,4,(2,3,)L,8,(2,7,)L,9,(3,4,)L,12,(2,11,),L,16,(2,15,)L,27,(3,13,)L,16,(4,5,)L,25,(5,6,)等。,2混合位级正交表 常用的有:,L,8,(4,1,2,4,)L,12,(3,1,2,4,)L,12,(6,1,2,2,),L,16,(4,1,2,12,)L,16,(4,2,2,9,)L,16,(4,3,2,6,)等。,133,(,四)正交试验的指标,安排任何一项试验,首先要明确试验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指标来衡量、考核试验结果?对试验指标有影响的因素有几个?把这些影响因素选择在那几个水平(位级)上来做试验才能得到满意结果?,指标-通过试验要考察的结果,134,能用数量来表示的试验指标称为定量指标如:尺寸、重量、时间、温度等;不能用数量来表示的试验指标称为定性指标如:颜色、外观、味道等。通过指标的比较才能得出好与差。为此,对定量指标来说,测量要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