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英国首相选举制度和美国总统选举的区别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英国首相选举制度和美国总统选举的区别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普选制的国家,其选举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也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单扼要的介绍了英国选举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对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的借鉴之处,也就是英国选举制度的优点,做了重点的分析。
二、英国选举制度
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凡英国公民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其公民为选举目的时不视为外国人),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取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根据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投票人要参加议会选举必须在所在选区(a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进行登记,并列名在选举登记(electoral register)之中。
那么,下议院选举制度的基础又是什么样呢?整个英国被分为659个选区(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每个选区的选民人数约为五万名,每一个选区都要选出一名代表成为下议院中的议员(MP)。所以,下议院一共由659名成员组成。根据最新的《2000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Political Parties,Elections and Referendums Act 2000),规定原来由几个边界委员会(Boundary Commission)共同履行的职权现通归选举委员会执行(Electoral Commission),再由选举委员会根据《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建立四个边界委员会,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有一个。每个边界委员会由2到4名成员组成,只有选举委员会的委员或副委员才有资格担任其成员。选举委员会直接对英国议会负责,而并非对任何政府部门负责的独立机构,其最明显的功能是在大选中的规划角色:包括各选区候选人的登记功能,以及全民投票和政府行政区域划定等有关选举的重大事宜。
选举委员会将定期对每一个选区的选民进行核查,并对选区进行调整。比如说,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增多就可能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区,而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减少,则可能需要废弃这个选区或将其并入其他的选区。选举委员会对选区的划分以及选民登记等事项的决议,一般来讲都会得到英国各政党的认可。对选举委员会决定的诉讼在历史上来说也鲜有成功的案例。如案例:R v Boundary Commission for England,ex parte Foot [1993] QB 600。
英国下议院选举的原则是每一个选区都有数目相等的选民,每一个选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就是:“一人,一票,一价”(one man,one vote,one value)。选举的方法是 “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即每一个选民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在这个选区内获得最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本选区的下议院议员。
选举委员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各政党的地方组织首先负责挑选本党在659个选区的候选人。候选人一旦确定下来,各政党就要展开激烈的竞选活动,核心是宣传自己的候选人和攻击竞选对手。竞选中,候选人会不断走访选民,发表演说。各政党还将以政治集会、设宣传车以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等形式,扩大本党的影响,替本党候选人拉选票。在英国选举中,政党的影响度非常重要,候选人如果没有政党的帮助,通常根本不可能获胜。选民一般不看重候选人,反而更看重他(她)所代表的政党的总体表现。竞选一般仅持续3—4周,时间虽短,却很激烈。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照例,内阁名单早已拟好,议会表决通过后,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党依法成为正式的反对党,组成“影子内阁”。
三、英国选举制度的缺点和优点
英国一直坚持的“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的选举方法向来争议颇多。批评者认为,这种选举方法有失公正,因为按照这种方法,一个候选人在本选区内即使有大多数选民没有投他票的情况下,他(她)也有可能当选。比如说,A 获得了10,000张选票,B获得了7,000张选票,C获得了6,000张选票,结果就是A以最多票数当选,但是在这个选区内还是有大多数选民是不支持他的。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对A来说,超过7001张选票以后的选票其实都是废票。
这样的选举系统最终将导致一个政党在全国范围内所获得的选票总数和其在下议院所拥有的议席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在1992 普选中,保守党仅获得了全国41.9%的选票,然而在下议院中却占51.6%的议席。而少数党在这种选举系统中举步履维艰,如自由民主党虽然获得了全国17%的选票,而在下议院中却只占到3.2%的议席。又如绿党在全国的得票总数可以数以万计,但是却不足以赢得某一个特定选区而没有赢得下议院议席。
这个统计再次说明一个党在普选中的总得票数和其在下议院中所占议席数是不平衡的。在各选区普选的竞争中,成为第二名没有太大的意义。一些党派在很多选区成为第二名,反映在下议院中占的议席数与获得第三、第四名的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小党派而言,他们要在选区中胜出的唯一的可能性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地方代表性,例如:苏格兰人民民族主义党的候选人在苏格兰的某选区就极有可能胜出而获得议席。
但应当指出的是,“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的选举方法也具有其优越性。这个选举方法简单易行、容易理解,能够简单迅速的获得各选区及全国的选举结果。并且议员(MP)与选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议员更能在下议院中代表其选区的利益发出声音,而这在其他某些选举系统中却并非如此。议员与其选区的这种联系,也使得其他一些机构,如议会行政委员(Parliamentary Commissioner for administration)的工作更有效率,因为议员能直接将本选区的不满和建议向议会行政委员提出来。另外,一个议员也能考虑到本区的实际问题来寻求解决方案。例如:一名来自拥有很多外国移民人口选区的议员,很有可能会提出一个有利于移民的议案。从另一方面来说,议员只有尽其所能地代表其选区的利益,才能在下一届为自己或本党的其他候选人赢得更多的选票。
进一步说,这种选举系统的优点还有,它一般会选出一个在下议院中占大多数议席的政党,并由这个政党组成内阁。所以当普选结束,政府以及首相实际上也随即产生了。英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可以让一个政党赢得绝对多数的席位,成为执政党,而不需要与其他政党组织联合政府。因此首相、政府和议会之间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更能有效率地开展工作。而在有些国家情况并非如此,如在有些选举制度下, 更有必要由几个政党组成联合政府,而联合政府较难获得共识,对解决急迫的政治难题上很难满足人民的要求。
虽然也有人抱怨现行的选举方法对小党派不公平,但现行的选举方法却成功的阻止了一些小的极端主义党派进入下议院。比如,在1930年由Oswald Mosley领导的“英国法西斯党”在普选中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一定的选票,但是这些选民分散在全国各地,未能在任何一个选区获得最多数票,所以此党没有在当年的下议院中获得议席。而在某些国家的议院以一党的全国总得票数比例来决定在议院的议席的情况下,一些极端主义党派极有可能在议会占有一定数目的议席。
尽管如此,对于英国选举系统变革的呼声近来仍然很高。这些改革方案主要有包括选择性投票(alternative vote)、政党排名表(party list)、单一可转移投票(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等。一般来说,要求选举制度变革呼声最高的主要是如自由党这样一些在议会选举中一无所获的小党。而对于象工党这样的大党派来说似乎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引用一位英国法学家的一句话说:“我们的选举方法也许是不公平的和不令人满意的,但是别人的也一样!”
结论:
总而言之,英国的选举制度虽然有一定缺点,但也不可否认其具有重要的一些优点,比如:1)简单易行,能相对节省普选的时间和费用;2)议员(MP)和选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议员更能在议院中代表其选区的利益发出声音;3)可以让一个政党赢得绝对多数的席位,成为执政党,而不需要与其他政党组织联合政府,首相、政府和议会之间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更能有效率的工作,因此能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有利于政府高效;4)另外可以阻止一些小的极端主义党派进入议会。
英国选举制度的上述优点对于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为这四个主要的特征和优点,恰恰也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最需要的,完全可能结合中国的现状而被借鉴与吸收。
美国 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 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过程漫长。选举的主要程序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投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预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通常从大选年的年初开始,到年中结束。预选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政党基层会议和直接预选。前者是指两党在各州自下而上,从选举点、县、选区到州逐级召开代表会议,最终选出本党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后者在形式上如同普选,一个州的两党选民同一天到投票站投票选出本党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是大多数州目前采用的预选方式。
预选结束后,两党通常将分别在七、八月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最终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通过总统竞选纲领。
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总统竞选活动便正式拉开帷幕。这一过程一般要持续8至9周。在此期间,两党总统候选人将耗费巨资,穿梭于全国各地,进行广告大战、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及进行公开辩论。此外,候选人还将通过多种形式阐述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以赢得选民信任,争取选票。
全国选民投票在选举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2021年是11月4日),这一天被称为总统大选日。所有美国选民都到指定地点进行投票,在两个总统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在同一张选票上选出各州的总统“选举人”)。一个(党的)总统候选人在一个州的选举中获得多数取胜,他就拥有这个州的全部总统“选举人”票,这就是全州统选制。全国选民投票日也叫总统大选日。由于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因此总统大选日的投票结果,产生的实际上是代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38位“选举人”。另外,在总统大选日,选民还要在联邦范围内进行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选举人票的数量,体现州权平等原则,根据各州在国会的议员数量而定。例如,每个州都在国会有2名参议员和至少1名众议员,所以,任何州都至少有3票。但人口多的大州,除了这3票以外,众议员人数越多,选举人票数也就越多。196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批准华盛顿特区可以像州一样有总统选举人。这样,美国国会有100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435名众议员(任期两年,期满后全部改选),加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3票,总统选举人票总共为538票。一位候选人赢得的选举人票超过总数的一半(270张),即当选总统。
真正的总统选举是在12月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举行(2021年是12月15日)。届时,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被推选出的“选举人”将前往各州的首府进行投票。获270张选票以上的候选人将当选总统,并于次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就职典礼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最后一道程序,只有到当选总统于次年1月20日手抚《圣经》,宣誓就职时,美国的总统选举才告结束。
The Electoral College system in America was a compromise at the 1787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between allowing Congress to elect the president and allowing the American people to elect the president. Instead, citizens in each state essentially vote for electors when they cast their vote for the presidential and vice-presidential candidates in the general presidential election. Each state is awarded electors equal to its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s in Congress plus two electors for each senator. In 48 out of 50 states, the candidate who wins the popular vote, even if by a small margin, receives all of that state's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Read on to learn how to understand the U.S. electoral system.
Instructions
1
Choose electors for each state. Electors are usually chosen by the political parties of each state for their party allegiance or for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Each political party chooses its own electors before the general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November of an election year.
2
Cast your vote fo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general election. The electors for the candidate who wins the most popular votes in each state meet in December. As noted above, the vast majority of states award all of their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to the popular vote winner in the state.
3
Receive at least 270 of the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to be elected President. Total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equal 538--435 from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100 from the Senate and three allocated to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4
Count the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Each state's electors certify their votes and send them to Washington, D.C. In January, a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 convenes and the votes are officially tallied. Of course, the American public usually knows who wo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long before this official tally due to news coverage, calculation of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based on the popular election in each state and concession speeches by losing candidates.
5
Win the popular vote but not the presidency. Since all the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are granted to the winner of the general election in 48 out of 50 states, it's actually possible to win the popular vote but not with the presidency. Just look at what happened in the 2000 election between George W. Bush and then Vice-President Al Gore.
Don't fix it if it isn't broken. Although it has its critics, the system has lasted quite a long time which means it either works, or no one in Washington can agree on a better system to elect the President.
The sixth comparison is the electoral system. The electoral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It promotes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Britain's electoral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some characteristics like the election cost is less, the campaign is simple, voters’ variability and political extremists are not among voters.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in America are more electoral expenses and the complex of campaigning. In addition, America has a unique TV political phenomenon.
Not only have their system similarities, but also differences.
Turnout at both national/general elections is poor. In both 2001 (UK) and 2004 (US), 1/3rd of those who could have voted did not. The announcement of an election in the UK in April 05 was described in one British broadsheet as “the lull before the lull.”
少先队干部选举方案
一、竞选目的
1.通过公平、公正、公开选举,提高少先队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全体少先队员主人公精神,形成“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阵地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的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2.完善学校少先队组织,增强少先队员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让队员充分发挥民主、参政的意识,选举出自己最满意,同时又能为少先队服务、有威信、有特长、有代表性的少先队小干部。
二、参选对象
二、三、四、五、六年级全体少先队员。
三、竞选条件
1.品德良好,成绩优良,身体健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热心少先队工作,能积极、主动为队员服务。
3.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团结大多数同学,工作积极主动和富有创新精神。
四、竞选具体安排
1.各中队进行中队干部竞选
第四周周一各中队通过自我介绍拉票,队员投票的方式,推选新一届的中队委员会(5-7人)和小队长8名。
2. 推选大队委候选人
三至六年级各中队在新一届中队委员会中,选出2名代表申报学校大队委候选人(四五年级可增加1名候选人)。周三下午下班前填写好新一届中队委汇总名单和大队委候选人名单,交学校大队辅导员谭老师。
3.竞选大队委员
大队委候选人在辅导员、家长的指导下,自制完成一张A3纸的宣传海报为自己拉票。可彩色打印,也可以自己亲手绘画,内容主要包括姓名、队别、照片(生活照也可以)、特长、个人宣言或简介等。海报内容力求新颖、有创意。并于第六周10月8日上交学校大队部。
4.第七第八周:直播竞选演讲
全体大队委候选人准备2-3分钟的竞选演讲,利用每天下午2:20-2:30广播时间在学校多媒体室进行直播演讲。
5.大队委才艺展示级队员投票
第9周周一(初定)全体候选人进行3分钟才艺表演(可以邀请中队小伙伴配合),二至六年级的少先队队员进行投票。大队部将集中全校投票情况,再另行公布竞选结果。
6.大队委就职宣誓
成功当选的大队委将在全校面前进行就职宣誓,时间待定。
五、竞选岗位
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2名,大队旗手1名,组织委员2名,学习委员2名,纪检委员2人,宣传委员1名,文娱委员1名,体育委员1名。
职工代表选举产生办法
我公司第×届职工(代表)大会已届满,根据《工会法》及有关规定,应改选换届。为充分发扬民主,把具有广泛代表性、综合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能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职工选为职工代表,特制定本办法。
1.职工代表的条件
公司现职正式职工,具有两年以上工龄;能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岗位技术业务水平和一定管理水平;密切联系群众,有参政议政能力,办事公道,能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职工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2.职工代表的产生
各分公司要依据本办法的要求和所分配的代表名额及构成比例,具体安排和组织分公司的职工代表选举工作。
职工代表候选人数按代表数增加10%左右确定,分公司根据班组具体情况,将候选人名额分配到班组(分配到分公司的参选领导作为职工代表候选人);分公司工会指导班组召开职工大会,由工会小组长主持,进行宣传和发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分公司的具体情况,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或举手表决方式推荐本班组职工代表候选人(推荐出席公司职工代表候选人应是分公司职工代表候选人)。尔后,印制职工代表候选人选票,召开分公司职工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对有轮班、值班职工不能参加分公司职工大会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批投票或设流动票箱的方式选举产生出席分公司的职工代表;填写职工代表登记表,报公司工会。
各分公司职工(代表)大会要与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同步换届,分公司职工代表和公司职工代表的选举工作可同步开展.人数少于100人的××分公司召开职工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各分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人数一般为分公司职工人数的15% —35%,不少于30人,每个班组至少应有一名代表候选人。代表中要有一线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工会专兼职干部,一线生产人员的比例不得少于50%.,职工代表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职工代表和青年职工代表。分公司管理干部的代表由子分公司工会与分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协商一致后,分配到班组选举产生。
3.代表资格审查
代表资格审查内容包括:是否享有政治权利;是否按照民主流程选举产生;是否存在不正当的竞选行为等.
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参加工作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单位职务
(工种)
个人主要简历
何时何选区
当选代表
工会审查意见
(工会盖章)
年 月 日
备注
中山市镁联灯饰电器员工代表选举选票
候选人姓名
填写选票符号
说明:1、经各车间选举确定候选人为 5名。只能选择一个候选人。
2、对候选人赞成的,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不赞成的画“×”,既不画“√”也不画“×”的视为弃权。如另选他人,在姓名栏最后一个空格内写上其姓名,并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
3、选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本次选举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
中山市镁联灯饰电器员工代表选举选票
候选人姓名
填写选票符号
说明:1、经各车间选举确定候选人为 5名。只能选择一个候选人。
2、对候选人赞成的,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不赞成的画“×”,既不画“√”也不画“×”的视为弃权。如另选他人,在姓名栏最后一个空格内写上其姓名,并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
3、选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本次选举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
中山市镁联灯饰电器员工代表选举选票
候选人姓名
填写选票符号
说明:1、经各车间选举确定候选人为 5名。只能选择一个候选人。
2、对候选人赞成的,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不赞成的画“×”,既不画“√”也不画“×”的视为弃权。如另选他人,在姓名栏最后一个空格内写上其姓名,并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
3、选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本次选举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
中山市镁联灯饰电器员工代表选举选票
候选人姓名
填写选票符号
说明:1、经各车间选举确定候选人为 5名。只能选择一个候选人。
2、对候选人赞成的,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不赞成的画“×”,既不画“√”也不画“×”的视为弃权。如另选他人,在姓名栏最后一个空格内写上其姓名,并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
3、选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本次选举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
中山市镁联灯饰电器员工代表选举选票
候选人姓名
填写选票符号
说明:1、经各车间选举确定候选人为 5名。只能选择一个候选人。
2、对候选人赞成的,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不赞成的画“×”,既不画“√”也不画“×”的视为弃权。如另选他人,在姓名栏最后一个空格内写上其姓名,并在其姓名下的空格内画“√”。
3、选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本次选举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
中山市镁联灯饰电器
2010年3月30日员工代表选举结果
参加本次员工代表选举应到代表195人,实到代表 195人,参加投票 195人。发出选票 195张,收回选票 195张,有效选票 195 张,废票 0张,弃权票0张。
一、代表投票选举结果(按得票多少为序):
姓
名
得
票
二、当选的员工代表名单:(按得票多少为序)
1、2、
中山市镁联灯饰电器
2010年3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