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5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大题(共100题)
一、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施工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公开招标,并按规定编制了最高投标限价。同时,该项目采用单价合同,工期为180天。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使用了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并对招标人认为某些不适于本项目的通用条款进行了删减。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约定是:工程量按实结算,但竣工结算价款总额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共有A、B、C、D、E、F、G、H等八家投标人参加了投标。投标人A针对2万m2的模板项目提出了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人工费为1
2.5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90万元。方案二的人工费为19.5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70万元。投标人D对某项用量大的主材进行了市场询价,并按其含税供应价格加运费作为材料单价用于相应清单项目的组价计算。投标人F在进行报价分析时,降低了部分单价措施项目的综合单价和总价措施项目中的二次搬运费率,提高了夜间施工费率,统一下调了招标清单中材料暂估单价8%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工期为六个月。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招标人接到投标人H提出的异议。第一中标候选人的项目经理业绩为在建工程,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已竣工验收”的工程业绩的要求。问题:1.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规定是否妥当?并分别说明理由,
2.若从总费用角度考虑,投标人A应选用哪种模板方案?若投标人A经过技术指标分析后得出方案一、方案二的功能指数分别为0.54和0.46,以单方模板费用作为成本比较对象,试用价值指数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方案。(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投标人D、投标人F的做法是否有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4.针对投标人H提出的异议、招标人应在何时答复?应如何处理?若第一中标候选人不再符合中标条件,招标人应如何确定中标人?
【答案】问题1:(1)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使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应不加修改地引用通用条款,不得删减。(2)招标文件对竣工结算的规定不妥。
【彩蛋】
压卷,金考典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www.理由:采用单价合同,工程量按实计算,竣工结算价款可能会超过最高投标限价,不得规定竣工结算价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问题2:(1)方案一费用=2×1
2.5+90=115万元方案二费用=2×19.5+70=109万元。109<115,投标人应选用方案二。(2)方案一单方模板费用=115÷2=57.5(元/m2)方案二单方模板费用=109÷2=54.5(元/m2)方案一成本指数=57.5/(57.5+54.5)=0.51方案二成本指数=54.5/(57.5+54.5)=0.49方案一价值指数V1=0.54/0.51=1.06
二、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5个月。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的造价数据与经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表5.1所示;总价措施项目费用9万元(其中含安全文明施工费用3万元);暂列金额12万元。管理费用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5%。规费和税金为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利润之和的10%。表5.1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造价数据与施工进度计划表有关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的合同约定如下:1.开工前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签约合同价(扣除总价措施费与暂列金额)的20%作为预付款,预付款在第3、4个月平均扣回;
2.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于开工前一次性支付;除安全文明施工费之外的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工程款在开工后的前3个月平均支付;3.施工期间除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外的工程款按实际施工进度逐月结算;4.发包人按每次承包人应得的工程款的85%支付;5.竣工验收通过后的60天内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竣工结算时扣除工程实际总价的3%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剩余工程款一次性支付;6.C分项工程所需的甲种材料用量为500m3,在招标时确定的暂估价为80元/m3,乙种材料用量为400m3,投标报价为40元/m3。工程款逐月结算时,甲种材料按实际购买价格调整.乙种材料当购买价在投标报价的±5%以内变动时,C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予调整,变动超过±5%以上时,超过部分的价格调整至C分项综合单价中。该工程如期开工,施工中发生了经承发包双方确认的以下事项:(1)B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间为2~4月;
【答案】合同价=(76.6+9+12)X1.1=107.36万元预付款=76.6X1.1X20%=16.852万元开工前支付的措施项目款=3X1.1X85%=
2.805万元
2.甲种材料价格为85元/m3,甲增加材料款=500X(85-80)X1.15=2875元由于(50-40)/40=25%>5%,乙增加材料款=400X(50—40X1.05)X1.15=3680元C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2804+(2875+3680)/1000=286.555元/m33月份完成的分部和单价措施费=3
2.4/3+286.555X1000/10000/3=20.352万元3月份业主应支付的工程款=(3
2.4/3+286.555X1000/10000/3+6/3)X1.1X85%-16.852/2=1
2.4733.第3月末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累计拟完工程计划费用=10.84-3
2.4+28X2/3=61.867万元累计已完工程计划费用=10.8+3
2.4X2/3+28X2/3=51.067万元累计已完工程实际费用=10.8+3
2.4X2/3+1000X2/3X286.555/10000=51.504万元进度偏差=累计已完工程计划费用~累计拟完工程计划费用=51.067-61.867=-10.8万元,实际进度拖后10.8万元。费用偏差=累计已完工程计划费用-累计已完工程实际费用=51.067-51.504=0.437万元,实际费用增加0.437万元。4.工程实际造价=(76.6+9+
2.4+8.7)X1.1=106.37万元
三、背景:某企业拟于某城市新建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数据如下:1.拟建项目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1000m2,其项目设计标准、规模与该企业两年前在另一城市修建的同类项目相同,已建同类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为1600元/m2,建筑工程的综合用工量为4.5工日/m2,综合工日单价为80元/工日,建筑工程费用中的材料费占比为50%,机械使用费占比为8%,考虑地区和交易时间差异,拟建项目的综合工日单价为100元/工日,材料费修正系数为1.1,机械使用费用的修正系数为1.05,人材机以外的其他费用修正系数为1.08。根据市场询价,该拟建项目设备投资估算为2000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用为设备投资的15%,项目土地相关费用按20万元/亩计算,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项目建安工程费的15%,项目的基本预备费为5%,不考虑价差预备费。
2.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按直线法折旧。3.项目运营期第1年投入自有资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4.项目正常年份不含税销售收入为1560万元,项目正常年份含税经营成本为430万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为30万元),项目运营期第1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5%,运营期第2年及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运营期第1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增值税为13%,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2%。问题: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建设投资。
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5500万元(不考虑可抵扣进项税),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为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7.2%(按月计息),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5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分别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和净利润以及运营期第2年年末的项目累计盈余资金。(不考虑企业的公积金、公益金计取及及投资者股利分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问题1.(1)计算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费、设备安装工程费:同类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中的人工费占比=4.5×80/1600×100%=2
2.50%同类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中人、材、机以外的其他费用占比=1-2
2.5%-50%-8%=19.50%拟建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1600×(2
2.50%×100/80+50%×1.1+8%×1.05+19.50%×1.08)=1801.36(元/m2)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费=1801.36×11000/10000=1981.50(万元)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费为2000万元;拟建项目的设备安装工程费=2000×15%=300(万元)(2)计算拟建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的土地相关费用=20×30=600(万元)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1981.50+300)×15%=34
2.23(万元)拟建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00+34
2.23=94
2.23(万元)(3)拟建项目的基本预备费=(2000+1981.50+300+94
2.23)×5%=261.19(万元)
四、某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确定了中标人,业主和中标人签订了单价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六项分项工程,其分项工程工程量、费用和计划作业时间,见表5.1。该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等总价措施项目费用6万元,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用10万元,暂列金额8万元;管理费以分项工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10%;利润与风险费以分项工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与管理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7%:规费以分项工程、总价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6%:税金率为3.5%;合同工期为8个月。表5.1分项工程工程量、费用和计划作业时间明细表有关工程价款支付条件如下:(1)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分项工程费用(含相应的规费和税金)的25%作为材料预付款,在开工后的第4-6月分三次平均扣回;(2)安全文明施I等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分别于开工前和开工后的第1个月分两次平均支付,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在第1--5个月分五次平均支付;(3)业主按当月承包商已完工程款的90%支付(包括安全文明施工等总价措施项目和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4)暂列金额计入合同价,按实际发生额与工程进度款周期支付;(5)工程质量保证金为工程款的3%,竣工结算月一次扣留。工程施工期间,经监理人核实的有关事项如下:(1)第3个月发生现场签证计日工费用3.0万元;(2)因劳务作业队伍调整使分项工程C的开始作业时间推迟1个月,且作业时间延长1个月;(3)因业主提供的现场作业条件不充分,使分项工程D增加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6.2万元,作业时间不变;
【答案】正确答案是1.合同价款=(43.16+6+10+8)×(1+6%)×(1+3.5%)=73.681(万元);预付费=43.16×(1+6%)×(1+3.5%)×25%=11.838(万元);首付的措施费=6×50%×(l+6%)×(l+3.5%)×90%=
2.962(万元)。
2.3月份完成工程款=[3.6/3+10.08/4+6.2×(1+10%)×(l+7%)/4+10/5+3]×(1+6%)×(1+3.5%)=11.568(万元);3月份应支付工程进度款=11.568×90%=10.411(万元);4月份完成工程款=[8.8/4+10.08/4+6.2X(1+10%)×(l+7%)/4+8.28/4+120×0.023/4+10/5]×(1+6%)×(1+3.5%)=1
2.402(万元);4月份应支付工程进度款=1
2.402×90%-11.838/3=7.216(万元)。3.实际合同价=[43.16+120×0.023+6.2×(1+10%)×(1+7%)+6+10+3]×(1+6%)×(1+3.5%)=79.230(万元);增加额=79.230-73.681=5.549(万元);最后施工单位所得工程款=79.230×(1—3%)=76.853(万元)。解析1.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合同价款、预付款、施工措施贽的计算。题目对工程价款的规定第(4)条要求把暂列金额列入合同价,故合同价款计算基数:分项工程费用+总价措施项目费+暂列金额;题目中给出“规费以分项工程、总价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6%;税金率为3.5%”。故应有合同价款=(分项工程费用+总价措施项目费+暂列金额)×(1+规费费率)×(1+税金率)。題目中指出: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分项工程费用(含相应的规费和税金)的25%作为材料预付款,故预付款=分项工程费用×(1+规费费率)×(1+税金率)。措施项目费也要在合同中约定按一定数额提前支付以便承包商有效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应注意,提前支付的措施项目费用与工程预付不同,富于合同价款的一部分,应按支付合同款的约定方式支付,首次支付的措施费=措施项目费×(l+规费费率)×(1+税金率)×首次支付率×90%=6×(1+6%)×(1+3.5%)×50%×90%=
2.962(万元)。
2.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每月已完工程价款和应支付工程进度款的计算。此计算需要详细的考虑每个月完成的工程价款,将其列出。对于3月份,根据表5-1,其中因劳务作业队伍调整使分项工程C的开始作业时间推迟了一个月,故3月C工程还未开始,不计入。因此3月份完成的分项工程有A的1/3和D的1/4,同时3月份发生现场签证计日工费用3.0万元,分项工程D増加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6.2万元,都应考虑进去。对于4月份,根据支付条件的第(3)条,应支付工程进度款=已完工程价款×90%。根据表5-1,4月份完成的分项工程有C的1/4、D的1/4和E的1/4,此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有关事项中的第(2)、(4)条,分项工程C、E的作业时间延迟了一个月,故C、E都是四个月才完成的。同时分项工程E增加了工程量120m2,分项工程D增加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6.2万元,还需考虑两者的费用增加。根据支付条件的第(1)条,4月份应付工程进度款还需考虑预付款在4?6月平均扣回,故应减去预付款的1/3。
五、某建设单位拟建设一电视机生产厂,设计能力为每日生产150台,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1.建设投资50000万元,其中贷款20000万元。贷款利率10%,建设投资与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2.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3%3.运营期第1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后各年达到设计能力。每年按365天计算。4.电视机售价为2000元/台(不含销项税)5.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为2000万元(其中含进项税500万元),以后各年为2500万元(含进项税652万元)。5.建设投资借款在运营期前5年内等额本金偿还。6.增值税率10%,增值税附加率10%,所得税率为25%。问题:1.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2.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利润总额及应纳所得税。4.通过计算判别运营期第1年是否满足还款要求?
【答案】问题1.建设期贷款利息:20000/2=10000万元建设期第一年利息:10000/2×10%=500万元建设期第二年利息:(10000+10000/2+500)×10%=1550万元合计:500+1550=2050万元问题
2.第1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本金=(20000+2050)/5=4410万元利息=(20000+2050)×10%=2205万元第2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本金=4410万元利息=(20000+2050-4410)×10%=1764万元问题3.
六、某建设单位(甲方)拟建造一栋3600㎡的职工住宅,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由某施工单位(乙方)承建。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摘要如下:一、协议书中的部分条款1.合同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8年10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9月30曰:工期总日历天数:330天(扣除春节放假16天)。2.质量标准工程质量符合: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3.签约合同价与合同价格形式签约合同价:人民币(大写)陆佰捌拾玖万元(¥6890000.00元),其中:(1)安全文明施工费为签约合同价5%;(2)暂列金额为签约合同价5%。
【答案】问题1:答:该合同条款存在的不妥之处及其修改:(1)工期总日历天数约定不妥,应按日历天数约定,不扣除节假日时间。(2)工程质量为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妥,本工程是住宅楼工程.目前对该类工程尚不存在其他可以明示的企业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因此,不应以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作为该工程的质量标准,而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的质量标准作为该工程的质量标准。(3)安全文明施工费和暂列金额为签约合同价的一定比例不妥。应约定人民币金额。(4)承包人在开工前采用内部竟聘方式确定项目经理不妥。应明确为投标文件中拟订的项目经理。如果项目经理人选发生变动,应该征得监理人和(或)甲方同意。(5)针对工程量变化幅度和材料上涨幅度调整工程价款的约定不妥。应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约定工程价款可以调整的内容和调整方法。(6)工程预付款预付额度和时间不妥。(7)工程价款支付条款约定不妥。“基木竣工时间”不明确,应修订为具体明确的时间:“乙方不得因甲方资金的暂时不到位而停工和拖延工期”条款显失公平,应说明甲方资金不到位在什么期限内乙方不得停工和拖延工期.逾期支付的利息如何计算。(8)质量保修期(50年)不妥,应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为设计的合理使用年限:防水、保温工程为5年;其它工程(水、电、装修等)为2年或2期.(9)工程质量保证金返还时间不妥。根据国家建设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在施工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工程缺陷责任期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缺陷责任期满后,承包人向发包人申请返还保证金,发包人应于14天内进行核实,核实后14天内将保证金返还承包人。(10)补充施工合同协议条款不妥。在补充协议中,不仅要补充工程内容,而且要说明工期和合同价款是否需要调整,若需调整则如何调整。问题2:答: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下列事项(但不限于)发生,发承包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
七、某企业拟于某城市新建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数据如下: 1.拟建项目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1000m2,其项目设计标准,规模与该企业2年前在另一城市的同类项目相同已建同类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为1600元/m2,建筑工程的综合用工量为4.5工日/m2,综合工日单价为80元/工日,建筑工程费用中的材料费占比为50%,机械使用费占比为8%,考虑地区和交易时间差拟建项目的综合工日单价为100元/工日,材料费修正系数为1.1,机械使用费的修正数为1.05,人材机以外的其它费用修正系数为1.08。 根据市场询价,该拟建项目设备投资估算为2000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用为设备投资的15%。项目土地相关费用按20万元庙计算,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项目建安工程费用的15%,项目的基本预备费率为5%,不考虑价差预备费。
2.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直线法折旧。 3.项目运营期第1年投入自有资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 4.项目正常年份销售收入为156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项目正常年份年经营成本为400万元。项目运营第1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5%,运营期第2年及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运营期第1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5%。企业所得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
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5500万元,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为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7.2%(按月计息),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5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分期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和净利润以及运营期第2年年末的项目累计盈余资金, (不考虑企业公积金,公益金提取及投资者股利分配)。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人工费占比=4.5X80/1600=2
2.5%人工费修正系数=100/80=1.25人材机以外的其它费用占比=1-2
2.5%-50%-8%=19.5%单位建筑工程费=1600X(2
2.5%X1.25+50%X1.1+8%X1.05+19.5%X1.08)=1801.36元/㎡建筑工程费=1801.36X11000/10000=1981.496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2000X15%=3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X30+(1981.496+300)X15%=94
2.224万元建设投资=(1981.496+300+2000+94
2.224)X(1+5%)=5484.91万元
2.年实际利率=(1+7.2%/12)12-1=7.442%建设期利息=3000/2X7.442%=111.63万元每年还本额=(3000+111.63)/5-62
2.326万元运营期第1年应还利息=(3000+111.63)X7.442%=231.568万元运营期第2年应还利息=(3000+111.63-62
2.326)X7.442%=185.254万元折旧费=5500X(1-5%)/10=52
2.5万元运营期第l年总成本费用=400X85%+52
2.5+231.568=1094.07万元
八、国有资金投资依法必须公开招标某建设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进行施工招标,招标控制价为3568万元,其中暂列金额280万元。招标文件中规定,(1)投标有效期90天,投标保证金有效期与其一致。(2)投标报价不得低于企企业平均成本。(3)近三年施工完成或在建的合同价超过2000万元的类似工程项目不少于3个。(4)合同履行期间,综合单价在任何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下均不得调整。(5)缺陷责任期为3年,期满后退还预留的质量保证金。投标过程中,投标人F在开标前1小时口头告知招标人,撤回了已提交的投标文件,要求招标人3日内退还其投标保证金。除F外还有A、B、C、D、E五个投标人参加了投标。其总报价(万元)分别为:3489、3470,3358、3209、354
2.。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B的暂列金额按260万元计取,且对招标清单中的材料暂估单价均下调5%后计入报价,发观投标人E报价中混凝土梁的综合单价为700元/m3,招标清单工程量为520m3。合价为36400元,其他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均符合要求。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分标准如下:商务标中的总报价评分占60分,有效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为评标基准价,报价等于评标基准价者得满分(60分),在此基础上,报价比评标基准价每下降1%,扣1分;每上升1%,扣2分。问题:1.请逐一分析招标文件中规定的(1)--(5)项内容是否妥当,并对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2.请指出投标人F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针对投标人B,投标人E的报价,评标委员会应分别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4.计算各有效报价投标人的总报价得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1)妥当(2)不妥,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成本,但并不是企业的平均成本(3)妥当(4)不妥。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合同价款的风险,发承包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人承担,应当约定综合单价调整因素、幅度及调整办法。(5)不妥。缺陷责任期最长为24个月,不是3年。
2.(1)投标人F在开标前1小时口头告知招标人不妥理由:投标人F在开标前撤回投标文件,应书面通知招标人。(2)要求招标人3日内退还其投标保证金不妥理由:招标人应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的5日内向所有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3.(1)针对投标人B的报价,评标委员会应做废标处理。理由:投标人B的投标报价中,暂列金额、材料暂估价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填写,未在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故应作为废标处理。(2)针对投标人E的报价,评标委员会应做废标处理。理由:投标人E的混凝土梁的报价中,单价与总价不符,以单价为准修正总价,则混凝土梁的总价=700×520=36.4(万元)。则投标人E经修正后的报价=3542+(36.4-3.64)=3574.76万元,高于招标控制价3568万元,需请E投标人书面签字确认,若不签字,则按照废标处理;若签字,则其投标报价超过了招标控制价,仍按废标处理。4.有效投标共3家单位:投标人A、投标人C和投标人D有效报价算数平均数=(3489+3358+3209)/3=3352(万元)
九、某企业拟新建一化工产品生产项目,其中设备从某国进口,重量700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为420万美元,国际运费标准为550美元/吨,国际运输保险费率为3‰,银行财务费率为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关税税率为22%,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税率为17%,银行外汇牌价为1美元=6.7元人民币,该设备国内运杂费率为3.5%。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为2500万元,安装工程费用为17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工程费用的20%,基本预备费费率为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建设期价差预备费为静态投资的3%。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建设投资全部为自有资金投入,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其中包含13%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为8年,按直线法折旧,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135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项目运营期第1年即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在运营期间,每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7500万元,其中销项税额为900万元,经营成本为2800万元,其中进项税额170万元,增值税附加税率按应纳增值税的12%计算,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5年,企业投资者可接受的最低税后收益率为10%。问题:1.列式计算该项目的设备购置费。
2.列式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3.列式计算该项目的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费和余值。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各年的调整所得税。
【答案】问题1:解:进口设备货价(FOB)=420×6.7=2814.00(万元)国际运费=550×700×6.7/10000=257.95(万元)国外运输保险费=(2814+257.95)×3‰/(1-3‰)=9.24(万元)到岸价(CIF)=2814.00+257.95+9.24=3081.19(万元)银行财务费=2814.00×5‰=14.07(万元)外贸手续费=3081.19×1.5%=46.22(万元)关税=3081.19×22%=677.86(万元)进口环节增值税=(3018.19+677.86)×17%=628.33(万元)进口从属费=14.07+46.22+677.86+628.33=1366.48(万元)进口设备原价(抵岸价)=3081.19+1366.48=4447.67(万元)国内运杂费=4447.67×3.5%=155.67(万元)设备购置费=4447.67+155.67=4603.34(万元)
一十、某新建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4000万元,除300万形成无形资产外,其余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贷款年利率7.2%(按月计息),贷款在运营期前5年等额本息偿还。自有资金和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3.项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4.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均匀摊销。5.项目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流动资金250万元由项目自有资金在运营期第2年投入。6.项目运营期达生产年份不含税销售收入为9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增值税附加按增值税的10%计取。项目达产年份的经营成本为260万元(含进项税60万元)。所得税率为25%。7.运营期第1年达到设计产能的80%,该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能。8.在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成之前,不计提盈余公积金,不分配投资者股利。9.假定建设投资中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上述其他各项费用及收入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不考虑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及投资者股利分配)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额。
2.列式计算年折旧费、摊销费、固定资产余值、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不含增值税)。
【答案】问题1年实际利率=(1+7.2%/12)12?1=7.44%建设期第1年贷款利息=1000/2×7.44%=37.20(万元)建设期第2年贷款利息=(1000+37.2+1000/2)×7.44%=114.37(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7.20+114.37=151.57(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4000+151.57=4151.57(万元)问题2年折旧费=(4000-300+151.57)×(1-5%)/10=337.10(万元)年摊销费=300/8=37.50(万元)固定资产余值=(4000-300+151.57)×5%+(10-8)×337.10=916.78(万元)运营期第1年的利息支付=(2000+151.57)×7.44%=160.08(万元)总成本费用=(260-60)×80%+337.10+37.50+160.08=694.68(万元)问题3运营期第1年的利润总额=900×80%-694.68-(900×16%-60)×80%×10%=18.60(万元)
一十一、某智能大厦的一套设备系统有A、B、C三个采购方案,其有关数据,见表2-1。现值系数见表2-2。问题:1.拟采用加权评分法选择采购方案,对购置费和安装费、年度使用费、使用年限三个、指标进行打分评价,打分规则为:购置费和安装费最低的方案得10分,每增加10万元扣0.1分;年度使用费最低的方案得10分,每增加1万元扣0.1分;使用年限最长的方案得10分,每减少1年扣0.5分;以上三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5、0.4和0.1。应选择哪种采购方案较合理?(计算过程和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上表2-3中)
2.若各方案年费用仅考虑年度使用费、购置费和安装费,且已知A方案和C方案相应的年费用分别为123.75万元和126.30万元,列式计算B方案的年费用,并按照年费用法做出采购方案比选。3.若各方案年费用需进一步考虑大修费和残值,且已知A方案和C方案相应的年费用分别为130.41万元和13
2.03万元,列式计算B方案的年费用,并按照年费用法做出采购方案比选。4.若C方案每年设备的劣化值均为6万元,不考虑大修费,该设备系统的静态经济寿命为多少年?(问题4计算结果取整数,其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答:三个方案中A方案得分最高,应选择A采购方案。
2.B方案年费用:60+600/(P/A,8%,18)=60+600/9.372=124.02万元三个方案中A方案年费用最低,应选择A采购方案。3.B方案年费用:60+[600+100x(P/F,8%,10)-20x(P/F,8%,18)]/(P/A,8%,18)=60+(600+100x0.463-20x0.250)/9.372=128.43万元4.按照C方案,该设备系统的静态经济寿命=
一十二、背景:某公开招标工程采用资格预审,其中A承包商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业主所提出的工期要求过于苛刻,且合同条款中规定每拖延1天工期罚合同价的1‰。若要保证实现该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还发现原设计结构方案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过于保守。因此,该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说明业主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按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比业主要求的工期增加6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还建议将框架剪力墙体系改为框架体系,并对这两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证明框架体系不仅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使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的灵活性,而且可降低造价约3%。该承包商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天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次日(即投标截止日当天)下午,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1小时,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降低4%。但是,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例,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的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代表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处人员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主持人宣读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投标工期和有关投标文件的重要说明。问题:(1)该承包商运用了哪几种报价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请逐一加以说明。(2)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哪些内容(3)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请分别作简单说明。
【答案】问题(1):该承包商运用了三种报价技巧,即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和突然降价法。其中,多方案报价法运用不当,因为运用该报价技巧时,必须对原方案(本案例指业主的工期要求)报价,而该承包商在投标时仅说明了该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却并未报出相应的投标价。增加建议方案法运用得当,通过对两个结构体系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这意味着对两个方案均报了价),论证了建议方案(框架体系)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业主有很强的说服力。突然降价法也运用得当,原投标文件的递交时间比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仅提前1天多,这既是符合常理的,又为竞争对手调整、确定最终报价留有一定的时间,起到了迷惑竞争对手的作用。若提前时间太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怀疑,而在开标前1小时突然递交一份补充文件,这时竞争对手已不可能再调整报价了。问题(2):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投标人签订合同的权利: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②投标人履行合同的能力:人员情况、技术装备情况、财务状况等;③投标人目前的状况:投标资格是否被取消、账户是否被冻结等;④近三年情况:是否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问题(3):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以下不妥之处:
一十三、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计价方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人。招投标文件中有关资料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含有甲、乙两个分项,工程量分别为4500m3和3200m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124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985元/m3. (2)措施项目清单中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等四项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为基数,费率为3.8%。 (3)其他项目清单中包含零星工作费一项,暂定费用为3万元。 (4)规费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为基数,规费费率为4%。税金率为3.41%。建|设工程教|育网 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招投标双方按规定及时签订了合同,有关条款如下: 1.施工工期自2006年3月1日开始,工期4个月。 2.材料预付款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的20%计,于开工前7天支付,在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 3.措施费(含规费和税金)在开工前7天支付50%,其余部分在各月工程款支付时平均支付。 4.零星工作费于最后一个月按实结算。 5.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10%以上时,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单价调价系数为0.9;当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全部工程量的单价调价系数为1.08.建|设工程教|育网 6.质量保证金从承包商每月的工程款中按5%比例扣留。 承包商各月实际完成(经业主确认)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