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食品销售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树立健康从业意识,加强用人管理,严禁患有有碍食品安全 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
2、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不得超期 使用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 健康档案。
4、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 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
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之后方可上岗。
2 、食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3、定期组织食品经营人员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培训一次,每次培训 时间不得少于 30 分钟,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
4、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
5 、新招收的食品经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后方可上岗。
6 、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内容等记录归档。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1、 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 并做好建立培训档案工作。
2、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年度健康检查并做好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督促患有有碍食 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3、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等,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
1
4、负责检查记录餐饮服务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 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和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对每起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并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 理.
6、接受和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如 是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
四、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1 、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销售人员要求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 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 、对即将达到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
4、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 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 生产日期、 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 、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及政府监管部门。
6、 不合适食品的处置.与供应商有合约约定的, 按照约定执行。 政府监管部门有 明确要求的,按照政府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
7、政府部门明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 ,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按照《食品安全法》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
五、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签订购货合同,索取 食品的相关材料, 对食品进行查验, 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 定期检 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出保质期的食品。
2、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 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销售散装食品,要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
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内容。
3、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 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 害物品一同运输。
六、场所及设施设备清 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2
为确保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 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
1、食品经营销售区应按照食品性质进行分类,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 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2、配备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 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
3、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采取有效“除四 害”消杀措施。
4、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 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七、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审验供货者的经营资格,认真查验食品合格证明,确保 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
2、食品经营者应当向供货者索取并仔细查验营业执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 明文件.相关证明文件应当真实有效,留存的复印件应当由供货商加盖公章。对 证明文件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经营者不予进货。
3、食品经营者进货时应当按照食品批次查验食品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质量检验合 格报告。购入进口食品时应当查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文
件
.
4、食品经营者向种植户、养殖户购入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应当索取并仔细 查验供货商的身份证明和应当检验检疫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5、食品经营者应当索取供货者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 取有供货者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保留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
6、食品经营者应当按供货者名称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建档保存相关证明文件,记 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 没有明确保质期的, 保存期 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及销货记录制度,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食品采购、销售情况。
2、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根据食品进货凭证如实记录购进食品的名称、 规格、 数量、 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名称、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
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票据。
3
3 、未实行电子记录的食品经营者,应当设置食品进货台账,利用账簿记录。
4 、食杂店等小型食品经营者,应当逐日将食品进货凭证分类粘贴、便于查找, 定期装订成册,代替食品进货记录。
5、食品批发经营者销售食品时,应当填写销售记录,载明销售食品的名称、 规格、 数量、 产地、 生产日期、 保质期、购货者的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6、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临界保 质期的食品, 应当在进货记录中做出醒目标注, 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 做出醒目提示。
7、 记 录 和 凭 证 保 存 期 限 不 得 少 于 产 品 保 质 期 满 后 六 个 月 ; 没 有 明 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九、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1 、建立食品存储仓库。专门用于存放查验合格的食品。
2 、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 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