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施工单位作业安全管理、 明晰安全作业要求, 保证项目 施工作业安全,依据集团公司 HSE 管理制度和项目建设相关安全 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安全管理目标:杜绝安全伤亡事故发生。
二、作业准备:
〔一〕危害告知:施工作业之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估,让作业人员熟知岗位风险。
〔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项目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分 项工程作业特点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施工 作业人员掌握控制措施和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三 )作业培训和作业票证培训:施工作业前,对持 证的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对相 关作业的票证使用进行培训。
〔四〕现场标准化和安全管理要求:
1、施工项目部在工程现场入口处设置体现公司形象的标 志及“五牌一图"。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劳作防护用品,登高作业必须系安 全带。
3、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材料和设备必须按施工总图管 理的要求进行布局,放齐,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4、施工现场的沟、坑槽设围栏、盖板,现场的孔洞、建 筑物、临边、高空作业区、吊装作业区、射线作业区等应设置醒 目的安全标志。所有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不得随意挪动或拆掉。
5、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 HSE,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 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三、分项作业安全规定
〔一〕一般风险作业:
挖掘作业〔地面挖掘深度不超过 0.5m〕,登高作业〔两米 以下〕等要穿戴相应的劳保防护用品,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必 要时有监护人员,并做好警示标志。
〔二〕、较大风险作业:
1、无损检测 〔1〕探伤工作前应申请放射许可。
〔2〕做好放射线的安全防护工作,划出安全防护区域, 设置安全线,挂上安全防护警戒标志,夜间应设红灯以示危险, 并有专人看管。
〔3〕工作许可的复印件应贴在现场进口的告示栏中,以 告知其他人员。
2、有限空间作业
(1)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 可证, 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 辨识危害因素, 制定安全工作方案。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安 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连续检测记录等文件存放现场。
(3)不得在无监护人的状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员不得 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工作无关的事情。
(4)受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不对人员产生危害的安全 范围内。
(5)受限空间内可能出现坠落或滑跌,应特别注意受限空 间中的工作面〔包括残留物、工作物料或 设备〕和到达工作面的 路径,并制定预防坠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6)进入带有转动部件的受限空间内作业,其电源线路与 开关之间必须有显然的断开点并设警示牌,同时在开关上挂“有 人检修、禁止合闸〞等内容的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符 合防爆要求。在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灯 电压应为 12V 且绝缘性能优良。
〔8)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 吊车等运送作业 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盘 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
(9)作业过程中如果安全状况发生变化, 应马上停止作业,
待处理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焊接和切割作业
(1)施工作业人员要经考试合格并持有上岗证。
(2)焊接和切割工作前办理动火许可证。 〔3〕使用必须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面罩、防
护服、绝缘鞋等,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 〔4〕检查焊接和切割设备 ,焊机要接地接零。 〔5〕焊接和切割管道之前,保证管道己隔离、通风。 〔6〕工作结束后,应拉闸断电,焊机应单独分开,焊条
应取出放好。 〔7〕在风力超过六级和下雨时,禁止露天焊接和切割。 〔8〕正确贮存、使用气瓶,确保气瓶的安全装置有效。
〔三〕重大风险作业
1、挖掘作业〔地面挖掘深度超过 0.5m〕 〔1〕作业前必须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内容
包括:作业现场和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作业过程中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作业项目、任务、 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措施交底。
〔2〕挖掘作业执行作业许可, 并办理《挖掘作业许可证》。
〔3〕挖掘工作开始前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依据分析 结果,确定应采用的相关措施。
〔4〕在坑、沟槽内作业应正确穿戴安全帽、防护鞋、手 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不应在坑、沟槽内休息,不得在升降设备、 挖掘设备下或坑、沟槽上端边沿站立、走动。
〔5〕坡面上操作人员要及时清除松动的土石,坡下弃土 及滚石范围内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禁止通行,操作人员 应与施工机械坚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6〕挖掘深度超过 1.2m 时,应在合适的距离内提供梯子、 台阶或坡道等,用于安全进出,并安排专人监护作业,始终坚持 有效的沟通。
〔7〕应依据现场土质的类型,确定斜坡或台阶的坡度同 意度(高宽比)。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制定斜坡或台价,制定施工 方案,并以书面形式储存在作业现场。
〔8〕挖出物或其他物料至少应距坑、沟槽边沿 lm,堆积 高度不得超过 1.5m,坡度不大于 45 度,不得堵塞窖井以及作业 现场的逃生通道和消防通道。
〔9〕施工结束后,应依据要求及时回填,并恢复地面设 施,做好隐蔽设施资料,以完善地下设施布置图。
2、高处作业〔≥2 米〕
〔1〕申请办理作业许可证,同时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 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2〕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时,应准备高处作业内容具体 说明、工作前安全分析结果、坠落保护计划。
〔3〕对作业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培训和教育,熟知安全防 范措施和操作规程。
〔4〕配备符合规定的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装备。作业 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衣着灵便,禁止穿带钉易滑的 鞋。
〔5〕使用符合标准规范的吊架、梯子、脚手板、防护围 栏和挡脚板等。作业前, 作业人员应仔细检查作业平台是否牢固、 牢靠。
〔6〕高处作业应与架空电线坚持安全距离。夜间高处作 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7〕高处作业禁止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工具应有 防掉绳,并放入工具袋。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作业点下方应设 安全警戒区,应有显然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8〕禁止在同一坠落面上进行上下立体交叉高处作业,
如必须进行分层作业,中间应有隔离措施。
〔9〕 30m 以上的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配备相应的通讯 装置、设施。
3、起重吊装作业
〔1〕吊装作业负责人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并准备好以 下相关资料:风险评估结果〔工作前安全分析〕;吊装作业计划或 关键性吊装作业计划;起重机外观检查结果、钢丝绳和吊钩检查 结果;相关安全培训记录。
(2)起重作业应严格遵守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起吊任何 设备、部件均应选用与设备、部件重量和高度相符的吊车,雷雨 天气及风力达到六级以上不得进行起重吊装作业。
〔3〕大型设备吊装必须编制专门的吊装方案,并按照吊 装方案要求进行作业, 相关人员必须有操作证, 严格执行吊装令。
〔4〕所有参加人员应依据现场作业条件选择安全的位置 作业。
〔5〕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 吊装。
〔6〕 吊装重物时必须有绳牵牢, 以防晃动碰伤人和设备。
〔7〕吊装时应动作平稳,就位后应及时找正、找平或临 时性支牢,吊件固定前不得解开吊装索具。
(8) 吊装中因故暂停,必须及时采用安全措施,并强化现
场警戒,尽快排除故障,不得使吊件长时间处于悬吊状况。
(9) 吊装作业应设警戒线,并挂好安全标志,无关人员严 禁入内。
4、交叉作业
〔1〕施工项目部必须向交叉作业人员交代项目部关于交 叉作业和当次交叉作业的安全事项和作业管理要求,涉及的相关 作业必须要办理作业票的要办理作业票 。
〔2〕作业时,施工项目部必须派人陪同交叉作业各方人 员到作业现场,一同落实好安全措施,直至作业完成。
〔3〕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和协调作业现场安全管 理。
〔4〕施工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要检察和落实相关作 业指导书中有关交叉作业的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交底。
〔5〕施工项目部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自的施工范围 及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场地尽量错开。
〔6〕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 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7〕交叉作业通道应坚持畅通。 〔8〕在夜间和光线不够的地方禁止进行交叉作业。 〔9〕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10〕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 安全防护设
施严禁任意拆掉;必须拆掉时,应征得原搭设小组的同意,并采 用临时安全施工措施,作业完毕后马上恢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小组 验收。
〔11〕交叉作业时,工具、材料、边角余料等严禁上下投 掷,应用工具袋或吊笼等吊运。吊物下方严禁站人或逗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