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9979708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385 大小:17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5页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5页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5页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5页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单选题(共800题)1、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必须合理使用物质的基础;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属于哪类化学观念( )。A.物质观B.元素观C.分类观D.科学价值观【答案】 A2、下列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取溴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1-氯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加

2、热反应【答案】 C3、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4、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5、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答案】 B6、将下列固体分别

3、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7、化学学科教学要以( )为本。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 C8、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9、()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A.智力B.性格C.能力D.气质【答案】 B10、对于以下烷烃,最容易由相应的环烷烃加氢开环生成的是( )。A.CH3CH2CH3B.CH3(CH2)2CH3C.CH3(CH2

4、)3CH3D.CH3(CH2)4CH3【答案】 A11、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答案】 A12、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实验者B.实验手段C.实验对象D.实验环境【答案】 D13、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14、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次氯酸漂白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答案】 C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A.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答案】 A16、建立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 )。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答案】 B17、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加深,对初中部分知识掌握变好了。这种迁移现象是(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 B18、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

6、是( )。A.解决B.迁移C.测量D.参观【答案】 D19、不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的是( )。A.以实验为基础B.强调教学的探究性C.强调学生的主体性D.强调掌握实验理论【答案】 D20、化学教学理念涉及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媒体、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化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下列关于化学教学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B.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D.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只需重视学习结果即可【答案】

7、D21、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 C2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23、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B.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准确、具体、可行C.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防止

8、流于形式.切忌生硬照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D.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答案】 D24、下列表述不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宏观特征与物质性质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答案】 B25、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菜肴香气扑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C.压缩氮气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冰与水的性质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答案】 D26、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最丰富的情景素材是( )。A.实物B.化学实验C.投影仪D.模型【答案】 B27

9、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 D28、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29、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产物,K2SO4是还

10、原产物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5C.H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答案】 C30、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答案】 C31、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11、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 B32、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 )。A.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 B33、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的典型资料收集起来,以此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的评价方式是( )。A.活动表现评价B.纸笔测验C.档案袋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34、下列各选项中,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最高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感受B.关注C.珍惜D.树立【答案】 D

12、35、下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B.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C.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答案】 B36、按照( ),探究教学可以分为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A.探究的任务和性质B.探究的环节C.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D.探究所依托的经验类型【答案】 C37、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满( )学分。A.4B.6C.8D.10【答案】 B38、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

13、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 D39、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40、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A.化学课程目标B.化学教学内容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D.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答案】 A41、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4

14、2、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43、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 )。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 B44、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B.制饭勺、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化合物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 B45、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

15、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2种元素,W是常见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Z与Y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W与Y形成的化合物低C.Z的单质可以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答案】 C4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A.太阳能海水淡化B.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C.电解水实验及微观解释D.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答案】 A47、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16、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B.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C.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D.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不包括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48、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答案】 A49、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AlCl3溶液中:K+、H+、NO3-、S

17、O42-B.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Cl-C.能使pH试纸呈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I-、SCN-D.Kw/c(OH-)=110-12mol/L的无色溶液中:Na+、HCO3-、Cl-、K+【答案】 A50、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B.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C.讲授法就是照本宣科,不再适用于当今化学教学D.讲授法中可以用启发式教学【答案】 C51、化

18、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B.C.D.【答案】 D52、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A.1/2B.1/3C.2/3D.3/5【答案】 C53、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键电子对、又是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 D54、在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HC

19、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B55、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 )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综合课程B.研究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答案】 D56、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57、教师根据“铜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铁也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得出结论“铁也可能具有良好的导

20、电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演绎C.类比D.分类【答案】 C58、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59、下列不属于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的是( )。A.自主性B.时代性C.实践性D.情境性【答案】 B60、根据已有知识“碱金属具有很强的金属性,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铯是碱金属元素”,由此可以推出“铯也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这里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比较D.类比【答案】 A61、教学评价是教育过

21、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 )。A.导向功能B.选拔化学人才功能C.反馈调节功能D.检查诊断功能【答案】 B6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分液D.蒸馏【答案】 D63、()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 C64、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

22、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答案】 B65、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是( )。A.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B.从认知特点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C.从已知知识基础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D.从学习习惯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答案】 A66、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A.集中注意B.拓展思维C.明确目的D.进人课题【答案】 B67、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 )。A.B.C.D.【答案】 D68、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

23、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69、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70、某校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初三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一套化学期末试题,对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B71、“概念形成策略”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策略之一。根据这一策略

24、原则,在给初中学生讲授“置换反应概念”时,通常讲授顺序应选择( )。A.首先讲概念,然后讲通式A+BCAC+B,最后举实例B.首先列举实例。然后讲授概念,最后抽象出通式A+BCAC+BC.首先写出通式A+BCAC+B,然后归纳,最后讲概念D.首先讲概念,然后举出实例,最后总结、归纳出A+BCAC+B【答案】 B72、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4B.6C.8D.10【答案】 B73、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主题内容的是( )。A.化学反应与能量B.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C.生活中的化学材

25、料D.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答案】 A74、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A.集中注意B.拓展思维C.明确目的D.进人课题【答案】 B75、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A.B.C.D.【答案】 A76、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能力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答案】 B7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H=6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c(H+)水电离产生=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使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

26、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答案】 C78、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1B.化学与生活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答案】 B79、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A.共价键B.非极性键C.氢键D.离子键【答案】 D80、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

27、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C81、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解决B.迁移C.测量D.参观【答案】 D82、手机芯片是一种在半导体材料上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模块。下列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A.铝合金B.单晶硅C.二氧化硅D.硅酸盐【答案】 B83、下列有关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参考之一,教学不必完全依照教科书B.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D.教科书中习题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主要依据【答案】 A8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

28、错误的是( ) 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答案】 B85、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 )。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 A86、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反证B.归纳C.比较D.分析【答案】 C87、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 A88、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

2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 )。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答案】 C8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答案】 C90、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若被黄蜂(黄蜂的

30、刺是碱性的)蜇了,用食醋涂抹在皮肤上减轻痛痒C.服用含AI(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 D91、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O2【答案】 A92、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93、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编写强调STSE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其中STSE是( )的缩写。A.B.C.D.【答案】 C94、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

31、视。STSE的含义是()。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95、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 C96、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

32、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答案】 C97、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答案】 B98、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的功效。绿茶中的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

33、6个氧原子组成【答案】 B99、关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下列最恰当的是( )。A.讨论法B.自学C.讲授法D.探究法【答案】 C10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评价目标规定“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体现的评价目标的确定原则为( )。A.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B.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评价目标要体现层次性与具体性原则【答案】 D101、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

34、主体的不同,可分为()。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B.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C.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D.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答案】 B102、某学生在进行“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 )。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一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103、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4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答案】 D104、对

35、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 2SO3 , 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压缩使容器体积变小D.增大反应物浓度【答案】 A10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四个部分。A.诊断建议B.实施方法C.实施建议D.教材编写【答案】 C106、一位学生在板演的时候把水的化学式写成了“HO2”,老师评价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知道原子个数比为2:1,只是顺序弄反了,倒过来就可以了。”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 )。A.及时性B.客观性C.过程性D.激励性【答案】

36、D107、根据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实验可以分为( )。A.B.C.D.全部都是【答案】 B108、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109、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

37、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 A110、“操作规范,注重示范”这一要求适用于( )。A.演示实验B.学生分组实验C.探究实验D.家庭小实验【答案】 A111、现有三组混合液: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乙醇和丁醇;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 B112、下列不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的是( )。A.多重感

38、官协同记忆策略B.联系一预测策略C.知识结构化策略D.概念同化策略【答案】 D113、“化学平衡”概念所属的化学知识类型是()。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技能性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C114、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 B1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39、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答案】 C116、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答案】 B117、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教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 C118、对于化学知识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属于化学事实知识B.有机合成与推断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反应限度与平衡属于化学情意性知识【答案】 C119、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

40、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 D120、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 A12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Cl-、SO42-B.Cu2+、Cl-、NO3-、OH-C.Ca2+、Na+、CO32-、NO3-D.H+、SO42-、NO3-、F-【答案】 A122、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答案】 D123、学生

41、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 D124、下列各选项中,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最高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感受B.关注C.珍惜D.树立【答案】 D125、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 )目标。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A1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 B127、在“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活动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实验,获取相关知识,发展相关能力。该过程主要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