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 1一、总则: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 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优质、高 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 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 原则。二、制度: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 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
2、作规程、 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 签字方可生效。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 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6、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 标准监督工艺执行。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 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 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 21 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
3、位操作规 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 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2 组织职责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 管。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 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 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 行的 qc 等活动。2.4 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 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3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1 本厂各工
4、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 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 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 人员配合进行。3.4 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 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4 工艺变更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 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 产原料的改变等。4.2 工艺变更程序4.2.1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
5、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 形式报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4.2.2 技术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 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厂长审批。4.2.3 工艺变更后,由技术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4.2.4 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工厂 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5 生产过程管理5.1 技术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 合格半成品或成品
6、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5.3 对生产中的 .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 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5.4 关键过程管理5.4.1 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5.4.2 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 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技术科定期检查。5.4.3 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 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 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6 工艺事故的管理6.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6.2 事
7、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 具体执行工厂安全管理制度。6.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 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6.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7 工艺质量记录管理7.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 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7.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7.2.1 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7.2.2 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7.2
8、3 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杠改率3。7.2.4 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7.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技 术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保管。8 奖惩办法8.1 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 奖励办法按公司及工厂有关文件执行。8.2 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 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人员进行考核,按专业管理考核办法执行。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 3一、生产技术科负责外协件的设计图样,标准要求,设计图样经 会签和审批、提交供销科。二、供销科场据图样和有技术资料的要求,联系加工方,要对加 工方的条件和业绩进
9、行审查,选择有条件的外协单位,起草外协加工 合同,经评审后,正式签定外协加工合同。三、质量检验科对入厂的外协加工件进行检验,检验的依据是外 协件的图样和相关标准技术要求,合格后方准入库。四、仓库保管人员对外协件的名称、规格、数量进行认真核实, 确认无误,填写入库单。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 4一、工厂环境1、工厂环境卫生由办公室负责管理,监督有关部门搞好环境卫生。2、各个部门对职工进行文明生产教育,使职工认识到文明生产对提高职工素质,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3、厂区内的物品堆放要划区,布局合理,保持道路通畅。4、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要划出固定位置放置。二、车间、仓库卫生1、车间仓库卫生由各单位的负责,
10、厂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2、仓库内不得吸烟,油漆等易燃品存放处要有禁烟防火标志。3、车间、仓库内的设备,物资排放整齐,并有标记,有防潮,防 火措施,布局合理,道路通畅。4、配电盘要固定良好,导线排列有序,接触良好。5、职工要作到自学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严守岗位,认真按 操作规程进行文明生产。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 5一、工厂的物资采购、运输、存放统一是供销科负责物资存放仓 库和区域,由工厂领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作到人流、物资分开。二、扣件产品属于产品量大,原材料消耗多的产品,原材料和产 品周围转量大,所以合理存放,科学规划对改善厂容厂貌,文明生产 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原材料的存放要做到各有其位的原则,所用焦炭、废钢、铸 铁,回炉铁等,分类堆放,要有标识。四、物资仓库应干燥通风,有防潮、防火、防水措施,物品尽量 上架,通道畅通,要有禁止烟火的标志。五、所用工具定点定位存放,工具箱要排列整齐,外表清洁,内 部工具放置,避免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