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加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2、“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4、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5、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室→心房 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 D.心室→动脉→心房
6、下列关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B.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只有小肠能够化学性消化脂肪
C.脊髓中有多个神经中枢,可以独立的完成部分调节活动而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对肺具有保护作用
7、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完好的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因此都要通过鳃进行呼吸
D.马铃薯通常采用带芽的块茎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8、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9、一株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秦冠”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
10、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
11、人在屈肘时(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12、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
A.蜜蜂 B.家蚕 C.家燕 D.蝗虫
13、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有肛门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1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5、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
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
16、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17、鱼不断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这样做的意义是( )
A.使身体能运动 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C.散发体内的热量 D.完成呼吸和取食
18、某农场因连降大雨发生水涝,导致大豆发芽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时( )
A.温度过低 B.光照不足 C.缺少空气 D.肥料过多
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利用霉菌制作泡菜 B.利用醋酸菌酿醋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20、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1、将手握成拳,你可以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B.管壁较薄、弹性小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22、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24、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
A.染色体,基因,DNA B.DNA,染色体,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2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繁殖后代
C.能进行反射活动 D.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和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
2、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的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所以运动中要加强关节的保护。
3、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________的脊椎动物。
4、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的、含磷的和含___________的无机盐.
5、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每块骨骼肌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骨骼肌收缩或舒张时,牵引________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躯体运动。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______作用,促进了物质循环。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______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和______;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1)登山者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_____的调节作用。
(2)登山者攀登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_____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现象,说明皮肤具有_____等功能。
(3)登山时手臂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写出痛觉产生的过程:_____。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_____作用的结果。
(4)登高望远,远处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_____的折射,在[]_____形成视觉。
(5)图中1、2、4、7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
3、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______呼吸。
(2)B是一种农业害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3)C的幼体生活在______中。
(4)D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______。
(5)与D相比,E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
(1)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1所示。
①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的开始时间_______ (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
②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分別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破浓度(%)
0.1
0.03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代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
②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得快,说明_______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
(3)温室的塑料棚内出现了大量水珠,为验证其中一部分水来自番茄植株的蒸腾作用,图2是两位同学分別设计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________(填图2装置字母代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B
3、C
4、D
5、C
6、B
7、B
8、C
9、C
10、D
11、B
12、C
13、B
14、C
15、B
16、B
17、D
18、C
19、A
20、B
21、C
22、A
23、D
24、C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氮 磷 钾
2、脱臼
3、陆生
4、氮 钾
5、肌腹 肌腱 骨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生产 分解 呼吸 吃与被吃 竞争 温度 水分 自动调节
2、G小脑 H脑干 排泄和调节体温 5→4→3→2→E 血小板 B晶状体 F视觉中枢 由神经纤维构成
3、鳃 外骨骼 水 翼 胎生哺乳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早于 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 A、C 二氧化碳 A
9 /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