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75959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 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教育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 *市教育委员会*市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区 全面加强*区教育系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 特制定 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 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和 强化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功能,充分发 挥学生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逐步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心理自助 与助人能力的学生队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努力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担

2、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角色定义心理委员是为班级同学提供心理健康相关帮助与服务的班干 部。 与其他班干部相比, 心理委员有着特殊的身份和职责, 在班级 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角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班级同学的心理观察者。这是指心理委员作为一个旁观者需 要时刻关注周围同学的言行举止,及时了解、发现同学中可能出 现的心理状况和问题,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班级同学的心理帮助者。心理委员不仅需要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还应该发挥同伴及同龄人的优势,积极帮助班级同学解决 心理困惑和问题。班级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借助丰富多彩 的活动来实现, 而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心理委员的参与、配合。

3、 通过心理委员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传播者。心理委员要想有效地开展工 作,发挥作用,必须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I。在学习的 过程中,不仅提升心理委员对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也为心理委员成为心理健康知识传播者奠定了基础。老师与学生间的心理信息传递者。心理委员是学校与班级学 生之间的联结点,是信息上下沟通和传递的通道,即向上汇报同 学的心理动态,向下传达学校的有关要求和信息。这不仅是学校 心理安全预警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三、心理委员的设置选拔(一)每班设置 1-2 名心理委员。

4、二)心理委员的选拔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或推荐的方式确定人选。(三)心理委员尽可能长期担任,中途原则上不更换。四、心理委员的素质要求(一)为人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二)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三) 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 责任心强, 具有服务奉献意识。(四)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乐于助人。(五)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六)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七) 对心理学感兴趣, 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积极参与 相关培训。五、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一) 积极、 主动地向本班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在心理 老师指导下,在班级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二)协助班主任和心理老师了解同学的心理动态,主动、 客观地收集学生心理信息,每周以书面形式向心理老师汇报本班 学生心理状况。(三) 在老师的指导下, 对遇到心理困惑的同学及时实施初 级的心理干预,并将干预结果上报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四) 当发现同学中出现下列不良情况时, 应在第一时间报 班主任及心理老师, 并配合老师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 1.情绪 不稳定, 行为反常; 2. 因心理问题不能坚持正常地学习; 3,离校出 走、 离家出走; 4. 出现自残、 自杀或实施其它过激行为, 或有实施 这些行为的倾向; 5.遭遇诸如失恋、家庭变故、疾病等突发事件 等。(五) 积极协助班级的心理健康工作

6、 配合学校开展心理普 查、“525”心理素质训练周等活动。(六)注重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注意加强心理知识积累。(七)严肃对待工作,尊重他人,恪守工作伦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六、心理委员的工作原则(一)保密原则保守秘密是心理委员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遵守保密原则, 要求心理委员做到:1 .不传播同学的隐私,不擅自透露同学的心理问题。2 .不得以任何形式私自保留反映同学心理信息的资料 ,包括 报告同学心理问题在内的所有材料应该交由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 保管。3 .不得泄露学校有关部门和教师向心理委员传达的、 需要保 密的相关信息。(二)限制原则心理委员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 把握

7、心理委员工作边界,做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不懂得量力而 行, 就会好心办错事、 坏事。 心理委员有助人的职责, 也接受过一 定的业务培训、掌握了一些助人技能,但不等于可以帮助同学解 决所有的心理问题。一些同学的心理问题,若其性质和严重程度 已经超越了心理委员助人的职责范围和能力限度,心理委员就应 该及时转介和报告。(三)及时报告原则心理委员要切实承担起“心理气象员”的职责,发现异常心 理现象, 尤其是疑似心理危机和抑郁症、 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一定 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心理老师及班主任老师报告。通常,心理委 员及时报告比自己直接去干预更有价值、更为必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具有强烈的报告意识,是心理委

8、员基本和重要的“职业” 素养。由于受专业能力的限制,心理委员不具有诊断心理问题的 能力和资格,因此不要求心理委员在确诊同学的心理问题后再做 报告。 只要觉察到异常, 发现可疑, 就应该立即报告。 允许可疑错 报, “小题大做”多报, 避免漏报, 不可对同学的心理问题掉以轻 心。(四)助人自助原则心理委员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要注意自我保护。 在帮助同学时,要避免将自己卷入当事人的关系中。有些接受帮 助的同学会过度依赖心理委员,甚至对心理委员提出不合理的要 求,心理委员要懂得“拒绝”。心理委员会较多地接触到同学中 的各种负面情绪,要避免使自身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如 果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或者在工作中遇到无法应对的心理问 题,心理委员要及时向专业老师寻求帮助。心理委员要注意自身 的心理调节, 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果心 理委员工作给自身心理健康带来了损害或者严重妨碍了自己正常 的学习和生活,虽经努力也无法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就应该主动 向老师说明原因,辞去心理委员工作。七、心理委员的考核奖励(一)心理委员作为班级干部成员,享受班干部待遇。(二)每学期评选 20% 的优秀心理委员,予表彰和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