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
单选题(共800题)
1、在集合、三角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五个内容中,属于高中数学必修课程内容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 C
2、设 n 阶方阵 M 的秩 r(M)=r<n,则它的 n 个行向量中( ).
A.任意一个行向量均可由其他 r 个行向量线性表示
B.任意 r 个行向量均可组成极大线性无关组
C.任意 r 个行向量均线性无关
D.必有 r 个行向量线性无关
【答案】 D
3、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答案】 D
4、设f(x)=acosx+bsinx是R到R的函数,V={f(x)∣f(x)=acosx+bsinx,a,b∈R}是线形空间,则V的维数是( )。
A.1
B.2
C.3
D.∞
【答案】 A
5、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
B.原淋+幼淋占10%
C.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
E.成堆及散在血小板易见
【答案】 B
6、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水肿的是
A.选择性IgA缺陷病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C.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D.慢性肉芽肿病
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答案】 C
7、使用口服抗凝剂时PT应维持在
A.正常对照的1.0~1.5倍
B.正常对照的1.5~2.0倍
C.正常对照的2.0~2.5倍
D.正常对照的2.5~3.0倍
E.正常对照的3倍以上
【答案】 B
8、细胞膜型Ig合成中恒定区基因所连接的外显子是( )
A.Cμ
B.S
C.MC
D.σ
E.Cγ
【答案】 C
9、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
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C.MCV112~159fl
D.MCH32~49pg
E.MCHC0.32~0.36
【答案】 B
10、提出“一笔画定理”的数学家是( )。
A.高斯
B.牛顿
C.欧拉
D.莱布尼兹
【答案】 C
11、已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X(μ,σ2),假设随机变量 Y=2X-3,Y 服从的分布是( )
A.N(2μ-3,2σ2-3)
B.N(2μ-3,4σ2)
C.N(2μ-3,4σ2+9)
D.N(2μ-3,4σ2-9)
【答案】 B
12、血小板生存期缩短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维生素K缺乏症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蒙特利尔血小板综合征
D.血友病
E."蚕豆病"
【答案】 B
13、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
A.IgG
B.IgA
C.IgM
D.Ig
E.IgD
【答案】 A
14、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 )。
A.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B.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C.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推理
D.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
【答案】 A
15、下列哪种疾病做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红白血病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答案】 C
16、导致Ⅰ型超敏反应皮试试验出现假阴性的原因,错误的是
A.受试者正使用抗排斥药
B.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C.受试者正使用抗组胺类药或激素类药
D.注射部位过深或注射量太少
E.变应原抗原性丧失或浓度过低
【答案】 A
17、《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体现了下列哪项教学原则?( )
A.启发式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 A
18、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
A.Ⅹ
B.Ⅷ
C.因子Ⅸ
D.Ⅻ
E.ⅩⅢ
【答案】 D
19、诊断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哪项异常最有意义( )
A.白细胞计数2×10
B.白细胞计数20×10
C.原始细胞27%
D.分叶核粒细胞>89%
E.中性粒细胞90%
【答案】 C
20、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
B.原淋+幼淋占10%
C.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
E.成堆及散在血小板易见
【答案】 B
21、下列关于椭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轨迹是椭圆
B.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大于1的动点轨迹是椭圆
C.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射线,经椭圆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
D.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
【答案】 C
22、移植排斥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正确
【答案】 D
23、抗原抗体检测
A.CPi-CH50
B.AP-CH50
C.补体结合试验
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E.B因子
【答案】 C
24、《九章算数注》的作者是( )。
A.刘徽
B.秦九韶
C.杨辉
D.赵爽
【答案】 A
25、男性,29岁,发热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85g/L,白细胞数3.5×10
A.骨髓活检
B.淋巴结活检
C.淋巴细胞亚群分型
D.骨髓常规检查
E.NAP染色
【答案】 B
26、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提示下列哪一组凝血因子缺陷( )
A.因子Ⅷ,Ⅸ,Ⅺ
B.因子
C.因子Ⅱ,Ⅴ,Ⅶ,Ⅹ
D.因子Ⅴ,Ⅶ,Ⅷ
E.因子Ⅸ,Ⅹ,Ⅶ
【答案】 C
27、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Fc受体
B.TCR
C.SmIg
D.小鼠红细胞受体
E.C3b受体
【答案】 C
28、男性,30岁,常伴机会性感染,发热、咳嗽、身体消瘦,且查明患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初步怀疑为艾滋病,且HIV筛查试验为阳性结果。如果患者确诊为HIV感染,那么下列行为具有传染性的是
A.握手
B.拥抱
C.共同进餐
D.共用刮胡刀
E.共用洗手间
【答案】 D
29、男性,10岁,发热1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量113g/L:白细胞数8×10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上呼吸道感染
D.恶性淋巴瘤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案】 B
30、某男,42岁,建筑工人,施工时不慎与硬物碰撞,皮下出现相互融合的大片淤斑,后牙龈、鼻腔出血,来院就诊。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功能筛查实验APTT、PT、TT均延长,3P试验阴性,D-二聚体正常,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血浆FDP增加,PLC减低。该患者主诉自幼曾出现轻微外伤出血的情况。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友病
B.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
C.肝病
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E.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答案】 D
31、外伤时,引起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自身成分改变
C.与抗体特异结合
D.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答案】 A
32、性连锁高IgM综合征是由于( )
A.T细胞缺陷
B.B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D.活化T细胞CD40L突变
E.白细胞黏附缺陷
【答案】 D
33、一级结构为对称性二聚体的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C
34、编制数学测试卷的步骤一般为( )。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试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明确测试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
C.明确测试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D.明确测试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制定命题原则
【答案】 B
35、人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B
36、原红与原粒的区别时,不符合原红的特点的是( )
A.胞体大,可见突起
B.染色质粗粒状
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
D.胞浆呈均匀淡蓝色
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答案】 D
37、某女,30岁,乏力,四肢散在瘀斑,肝脾不大,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1.06×10
A.粒细胞减少症
B.AA
C.巨幼红细胞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答案】 B
38、造血干细胞出现的表面标志是
A.CD34、CD38、Thy-1
B.CD34、CD36、c-kit
C.CD34、CD38、c-kit
D.CD33、CD34、Thy-1
E.CD33、CD34、c-kit
【答案】 A
39、通常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粒红比例减低( )
A.粒细胞缺乏症
B.急性化脓性感染
C.脾功能亢进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溶血性贫血
【答案】 B
40、抗病毒活性测定主要用于哪种细胞因子的测定
A.IL
B.INF
C.TNF
D.SCF
E.MCP
【答案】 B
41、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I-Ⅵ卷)的我国数学家是( )
A.徐光启
B.刘徽
C.祖冲之
D.杨辉
【答案】 A
42、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 )。
A.标准
B.认知规律
C.基本保证
D.内涵
【答案】 C
43、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有理数集对于乘法运算封闭
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
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
D.有理数集不是复数集的子集
【答案】 D
44、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Fc受体
B.TCR
C.SmIg
D.小鼠红细胞受体
E.C3b受体
【答案】 C
45、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
A.凝固法
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学法
D.发色底物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C
46、B细胞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由于
A.分泌大量IL-2的能力
B.表达MHC-Ⅱ类抗原
C.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
D.在肠道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存在
E.吞噬能力
【答案】 B
47、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有理数集对于乘法运算封闭
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
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
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
【答案】 D
48、内源凝血途径和外源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B.启动方式不同
C.启动部位不同
D.启动时间不同
E.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答案】 A
49、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自身成分改变
C.与抗体特异结合
D.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答案】 B
50、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特征
A.常有淋巴结肿大
B.常伴有肾功能异常
C.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增多
D.小于40岁患者也较易见
E.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答案】 B
5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这四个目标是( )。
A.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
D.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创新、情感态度
【答案】 A
5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粒红比缩小或倒置
B.血红蛋白尿
C.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D.血红蛋白电泳异常
E.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明显增高
【答案】 D
53、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
A.排斥抗原性异物
B.清除自身突变、衰老细胞的功能
C.识别并清除从外环境中侵入的病原生物
D.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抗感染而不患病或传染疾病
【答案】 D
54、抛物线C1:y=x2+1与抛物线C2关于x轴对称,则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 )。
A.y=-x2
B.y=-x2+1
C.y=x2-1
D.y=-x2-1
【答案】 D
55、关于APT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B.受检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
C.APTT测定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D.在中、轻度FⅧ、FⅨ、FⅪ缺乏时,APTT可正常
E.在DIC早期APTT缩短
【答案】 C
56、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的是
A.均质型
B.斑点型
C.核膜型
D.核仁型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
57、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
A.纤维蛋白收缩
B.PF3的作用
C.红细胞的叠连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GPⅠA/ⅡA复合物
【答案】 D
58、Ⅱ型超敏反应
A.由IgE抗体介导
B.单核细胞增高
C.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
D.T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导致的炎症反应
E.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
【答案】 C
59、NO是
A.激活血小板物质
B.舒血管物质
C.调节血液凝固物质
D.缩血管物质
E.既有舒血管又能缩血管的物质
【答案】 B
60、标准定值血清可用来作为
A.室间质控
B.室内检测
C.变异系数
D.平均值
E.标准差
【答案】 B
61、日本学者Tonegawa最初证明BCR在形成过程中( )
A.体细胞突变
B.N-插入
C.重链和轻链随机重组
D.可变区基因片段随机重排
E.类别转换
【答案】 D
62、男性,10岁,发热1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量113g/L:白细胞数8×10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上呼吸道感染
D.恶性淋巴瘤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案】 B
6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禁忌证是
A.脂质沉积病
B.肝硬化患者
C.脾功能亢进
D.晚期妊娠的孕妇
E.化疗后肿瘤患者
【答案】 D
64、DIC诊断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PT延长,Fbg低于2g/L。如果这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必须补做哪一项纤溶指标
A.3P试验
B.PRT
C.血小板抗体
D.因子Ⅷ
E.血小板功能试验
【答案】 A
65、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剂是
A.卡介苗
B.明矾
C.弗氏佐剂
D.脂多糖
E.吐温-20
【答案】 C
66、男,45岁,因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血沉50mm/h,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IgA12g/L、IgM0.2g/L。目前最常用的鉴定M蛋白类型的方法为
A.免疫固定电泳
B.免疫扩散
C.ELISA
D.比浊法
E.对流电泳
【答案】 A
67、( )著有《几何原本》。
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得
C.泰勒斯
D.祖冲之
【答案】 B
68、《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答案】 A
69、细胞因子诱导产物测定法目前最常用于测定
A.IL-1
B.INF
C.TNF
D.IL-6
E.IL-8
【答案】 A
70、Ⅱ型超敏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又可称为
A.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C.迟发型超敏反应
D.速发型超敏反应
E.Ⅵ型超敏反应
【答案】 B
71、肝素酶存在于
A.微丝
B.致密颗粒
C.α颗粒
D.溶酶体颗粒
E.微管
【答案】 D
7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树突状细胞属于
A.组织细胞
B.淋巴细胞
C.辅佐细胞
D.杀伤细胞
E.记忆细胞
【答案】 C
73、免疫标记电镜技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
A.对细胞超微结构完好保存
B.保持被检细胞或其亚细胞结构的抗原性不受损失
C.选择的免疫试剂能顺利穿透组织细胞结构与抗原结合
D.以上叙述都正确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D
74、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 )
A.因子Ⅷ
B.因子Ⅹ
C.因子Ⅻ
D.因子
E.因子Ⅺ
【答案】 C
75、患者,男,28岁,患尿毒症晚期,拟接受肾移植手术。移植器官的最适供者是
A.父母双亲
B.同卵双生兄弟
C.同胞姐妹
D.同胞兄弟
E.无关个体
【答案】 B
76、义务教育课程的总目标是从( )方面进行阐述的。
A.认识,理解,掌握和解决问题
B.基础知识,基础技能,问题解决和情感
C.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
【答案】 D
77、细胞核内出现颗粒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显示的是
A.均质型
B.斑点型
C.核膜型
D.核仁型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B
78、Arthus及类Arthus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正确
【答案】 C
79、提出“一笔画定理”的数学家是( )。
A.高斯
B.牛顿
C.欧拉
D.莱布尼兹
【答案】 C
80、适应性免疫应答
A.具有特异性
B.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h
C.吞噬细胞是主要效应细胞
D.可遗传
E.先天获得
【答案】 A
81、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
A.分布情况
B.储备情况
C.破坏情况
D.消耗情况
E.生成情况
【答案】 A
8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83、细胞因子测定的首选方法是
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
B.NBT法
C.ELISA
D.MTT比色法
E.RIA
【答案】 C
84、MBL途径
A.CPi-CH50
B.AP-CH50
C.补体结合试验
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E.B因子
【答案】 D
85、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导致凝血障碍,体内因子减少的是
A.Ⅱ、Ⅶ、Ⅸ、Ⅹ
B.Ⅱ、Ⅴ、Ⅶ、Ⅹ
C.Ⅲ、Ⅴ、Ⅶ、Ⅹ
D.Ⅳ、Ⅴ、Ⅶ、Ⅹ
E.Ⅳ、Ⅶ、Ⅸ、Ⅹ
【答案】 A
86、实验室常用的校准品属于
A.一级标准品
B.二级标准品
C.三级标准品
D.四级标准品
E.五级标准品
【答案】 C
87、下列关于椭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轨迹是椭圆
B.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小于 1 的动点轨迹是椭圆
C.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射线,经椭圆反射后通过椭圆另一个焦点
D.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
【答案】 C
88、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剂是
A.卡介苗
B.明矾
C.弗氏佐剂
D.脂多糖
E.吐温-20
【答案】 C
89、单核巨噬细胞的典型的表面标志是
A.CD2
B.CD3
C.CD14
D.CD16
E.CD28
【答案】 C
90、男性,30岁,常伴机会性感染,发热、咳嗽、身体消瘦,且查明患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初步怀疑为艾滋病,且HIV筛查试验为阳性结果。其确诊的试验方法选用
A.ELISA法
B.免疫扩散法
C.免疫比浊法
D.免疫印迹法
E.化学发光法
【答案】 D
91、贫血患者,轻度黄疸,肝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14.32μmol/L(80μg/dl),ALT正常;Coombs试验(+)。诊断首先考虑为
A.黄疸型肝炎
B.早期肝硬化
C.缺铁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肝炎合并继发性贫血
【答案】 D
92、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定是无理数的是( )。
A.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B.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
C.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D.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差
【答案】 A
93、使用口服抗凝剂时PT应维持在
A.正常对照的1.0~1.5倍
B.正常对照的1.5~2.0倍
C.正常对照的2.0~2.5倍
D.正常对照的2.5~3.0倍
E.正常对照的3倍以上
【答案】 B
94、下列数学概念中,用“属概念加和差”方式定义的是( )。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有理数
D.集合
【答案】 B
95、纤溶酶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B.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C.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D.使谷氨酸纤溶酶转变为赖氨酸纤溶酶
E.水解补体
【答案】 B
96、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
A.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
B.血小板的激活
C.凝血系统的激活
D.收缩反应增强
E.局部血黏度增加
【答案】 A
97、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受色浅淡,骨髓铁染色发现细胞内、外铁消失,为进一步确定贫血的病因,宜首选下列何项检查
A.血清叶酸、维生素B
B.Ham试验
C.Coomb试验
D.铁代谢检查
E.红细胞寿命测定
【答案】 D
98、编制数学测试卷的步骤一般为( )。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试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明确测试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
C.明确测试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D.明确测试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制定命题原则
【答案】 B
99、设f(x)与g(x)是定义在同一区间增函数,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f(x)+g(x)是增函数
B.f(x)- g(x)是减函数
C.f(x)g(x)是增函数
D.f(g(x))是减函数
【答案】 A
100、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
A.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
B.全血细胞减少
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
D.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 A
101、NO是
A.激活血小板物质
B.舒血管物质
C.调节血液凝固物质
D.缩血管物质
E.既有舒血管又能缩血管的物质
【答案】 B
102、诊断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哪项异常最有意义( )
A.白细胞计数2×10
B.白细胞计数20×10
C.原始细胞27%
D.分叶核粒细胞>89%
E.中性粒细胞90%
【答案】 C
103、MBL途径
A.CPi-CH50
B.AP-CH50
C.补体结合试验
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E.B因子
【答案】 D
104、数据分析是高中数学学科素养之一,数据分析过程主要包括( )。
A.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进行推断,获得结论
B.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进行推断,获得结论
C.收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进行推断,获得结论
D.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构建模型,进行推断,获得结论
【答案】 B
105、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应该是
A.愈小愈好
B.先进设备
C.室内质控
D.在允许误差内
E.质控试剂
【答案】 D
106、光学法包括
A.光学法
B.黏度法
C.电流法
D.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D
107、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3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0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00×10
A.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B.骨髓增生性疾病
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答案】 C
108、男性,30岁,黄疸,贫血4年,偶见酱油色尿。检验:红细胞2.15×10
A.Coomb试验
B.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C.Ham试验
D.尿隐血试验
E.HBsAg
【答案】 C
109、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与上述有关的自身免疫病是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抗磷脂综合征
C.重症肌无力
D.原发性小血管炎
E.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
【答案】 C
110、患者,女,35岁。发热、咽痛1天。查体:扁桃体Ⅱ度肿大,有脓点。实验室检查:血清ASO水平为300U/ml,10天后血清ASO水平上升到1200IU/m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介导的抗体是IgM、IgG
B.介导的抗体包括IgE
C.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
D.肥大细胞脱颗粒
E.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答案】 A
111、( )是中国古典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
A.《九章算术》
B.《孙子算经》
C.《数书九章》
D.《代数学》
【答案】 A
112、细胞介导免疫的效应细胞是
A.TD细胞
B.Th细胞
C.Tc细胞
D.NK细胞
E.Ts细胞
【答案】 C
113、患者,女,35岁。发热、咽痛1天。查体:扁桃体Ⅱ度肿大,有脓点。实验室检查:血清ASO水平为300U/ml,10天后血清ASO水平上升到1200IU/m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尿蛋白电泳发现以清蛋白增高为主,其蛋白尿的类型为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答案】 B
114、“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数学家( )于1981年提出的。
A.华罗庚
B.柯朗
C.怀尔德
D.王见定
【答案】 C
115、男,17岁、发热、牙跟出血15d,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2.2×10
A.ITP
B.AA
C.急性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CML
【答案】 D
11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下列疾病,其中哪项不正确
A.败血症
B.肌肉血肿
C.大面积烧伤
D.重症肝炎
E.羊水栓塞
【答案】 B
117、贫血伴轻、中度黄疸,肝功能试验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是
A.晚期肝硬化
B.脾功能亢进
C.溶血性贫血
D.ITP
E.急性白血病
【答案】 C
118、下列数学概念中,用“属概念加和差”方式定义的是( )。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有理数
D.集合
【答案】 B
119、抗病毒活性测定主要用于哪种细胞因子的测定
A.IL
B.INF
C.TNF
D.SCF
E.MCP
【答案】 B
120、患者男性,60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Hb85g/L,白细胞3.6×10
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B.浆细胞白血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尿毒症
E.急淋
【答案】 C
121、新课程标准对于运算能力的基本界定是()。
A.正确而迅速的运算
B.正确运算
C.正确而灵活地运算
D.迅速而灵活地运算
【答案】 B
122、男性,29岁,发热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85g/L,白细胞数3.5×10
A.多发性骨髓瘤
B.急性白血病
C.恶性淋巴瘤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答案】 C
123、以下哪些不属于学段目标中情感与态度方面的。()
A.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B.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C.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D.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答案】 D
124、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SB(-),AS-D-NCE(-),α-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
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B.组织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E.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 B
125、经台盼兰染色后,活细胞呈
A.蓝色
B.不着色
C.紫色
D.红色
E.绿色
【答案】 B
126、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C
127、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B.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D.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单一化评价
【答案】 D
128、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是
A.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B.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
C.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
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 A
129、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应该是
A.愈小愈好
B.先进设备
C.室内质控
D.在允许误差内
E.质控试剂
【答案】 D
130、利用细胞代谢变化作为增殖指征来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的方法称为
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
B.NBT法
C.细胞毒测定
D.MTT比色法
E.免疫化学法
【答案】 D
131、Ⅰ型超敏反应
A.由IgE抗体介导
B.单核细胞增高
C.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
D.T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导致的炎症反应
E.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
【答案】 A
132、下列哪些不是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
A.数感
B.空间观念
C.数据处理
D.推理能力
【答案】 C
13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是
A.血栓收缩蛋白
B.ADP、血栓烷A
C.α
D.GPⅡb或GPⅠa
E.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抑制物
【答案】 C
134、定量检测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方法是( )
A.间接血凝试验
B.双向琼脂扩散
C.单向琼脂扩散
D.外斐试验
E.ELISA
【答案】 C
135、人类的白细胞分化抗原是( )
A.Lyt抗原
B.Ly抗原
C.CD抗原
D.HLA抗原
E.黏附分子
【答案】 C
136、“三角形内角和180° ”,其判断的形式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答案】 A
137、《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答案】 A
138、原红与原粒的区别时,不符合原红的特点的是( )
A.胞体大,可见突起
B.染色质粗粒状
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
D.胞浆呈均匀淡蓝色
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答案】 D
139、男性,28岁,农民,头昏乏力半年有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可见反甲症。检验: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7.70μmol/L(43μg/dl),总铁结合力76.97μmol/L(430μg/dl);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其贫血诊断为
A.珠蛋白生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肾病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感染性贫血
E.维生素B
【答案】 C
140、设?(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常考)
A.?(x)在[a,b]上有最大值
B.?(x)在[a,b]上一致连续
C.?(x)在[a,b]上可积
D.?(x)在[a,b]上可导
【答案】 D
141、设 a,b 为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易错) (1)a×b 垂直于 a;(2)a×b 垂直于 b;(3)a×b 平行于 a;(4)a×b 平行于 b。 正确的个数是( )
A.0 个
B.1 个
C.3 个
【答案】 C
14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哪几种课程?( )
A.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C.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
D.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
【答案】 B
143、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受色浅淡,骨髓铁染色发现细胞内、外铁消失,为进一步确定贫血的病因,宜首选下列何项检查
A.血清叶酸、维生素B
B.Ham试验
C.Coomb试验
D.铁代谢检查
E.红细胞寿命测定
【答案】 D
144、3~6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A.骨髓
B.脾脏
C.卵黄囊
D.肝脏
E.胸腺
【答案】 D
145、免疫学法包括
A.凝固法
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学法
D.发色底物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B
146、细胞因子诱导产物测定法目前最常用于测定
A.IL-1
B.INF
C.TNF
D.IL-6
E.IL-8
【答案】 A
147、设?(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常考)
A.?(x)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