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图纸审核制度一、 审核图纸的目的项目部在接收设计文件、 图纸后须及时组织开展全面审核,并应分专业、 分单位工程进行审核后组织进行会审;通过审核图纸要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工程的整体情况和设计意图, 明确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2、找出图纸上存在的差、错、漏等问题和错误;3、结合施工现场调查,提出施工部署、 施工安排、 资源配置的初步意见, 作为编制施工计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4、根据设计图纸的内容,确定应收集的技术资料、标准、国家规范、实 验规程等内容,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5、建立正确的工程数量台帐,确定计量内外控制线 ;二、 审查的内容对设计图纸进行分专业、分单位工程进行审核后组织进
2、行会审 ,一般由 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结构物设计、标准图、数据表、土建 工程、盾构工程、装修工程等几部分组成 ; 图纸审查包括内业复核和外业复 核 ;1、内业复核内业复核主要寻找差、错、漏等问题和错误;1 审查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2 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3 平面图所标注坐标、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4 复核工程各部位的尺寸、 量纲、 高程、 线型及所用材料标准是否正确 ;2、外业复核外业复核主要是对照图纸查看核对现场原地面、构造物原地面、工程地 质、征地拆迁、大小临工程、构造物设置的位置、规模、数量等情况;三、
3、 审查方法设计图各部分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在图纸审查时应把各部分结合 起来,整体地了解工程全貌,该工作由项目总工负责统一协调 ;1、 审查图纸时,首先仔细阅读设计说明;在设计说明中,设计者一般对总 体设计思想、设计标准、设计中的难点重点、设计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施 工人员应注意的问题等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在审图时要引起足够重视;2、 图纸审查工作量大,时间紧,可先主后次分阶段审核,但相关的内容要 一次性审核完 ,如地铁车站结构和结构配筋及建筑结构同时审核 ,每阶段审 核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十天完成;3、在线路平面图中应了解路线的走向、转角、曲线情况,结构物设置情 况,线路附近地表、地貌、市政
4、管线等情况;在纵断面图中应了解线路竖曲线 设置、线路纵坡设计、线路纵向排水设计等, 了解基坑填挖方及结构混凝土、 钢筋的需用量;在横断面图中应了解结构横断面设计、 各层结构设计等情况 ; 在平面与纵断面读图时应结合结构物设计 , 了解结构物在道路上的位置 , 了 解结构物的类型规模,重点了解楼房、建筑物及市政管线等结构的内容;4、图纸审查时要同时绘制一些辅助性图表,如线路平面缩图、构筑物及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等 ;通过绘制这些图表 ,进一步熟悉图纸 , 了解工程内容 ,同时提炼出简单、清楚、有指导作用的内容 ,供决策者、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使用 ;5、图纸审查时应对主要工程量、主要设计内容,如大
5、型构筑物设计等进 行必要的计算,对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6、 当现有的施工条件难以满足某设计,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 时,要提出修改意见;四、 责任人及执行程序图纸审查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进行 ;独立审查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完成 ; 内部会审时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内业技术人员、质 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都要参加 ;1、 自审;接到图纸后,项目总工及时安排或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审查, 按工程内容、施工区段划分, 由各专业如盾构、装修技术人员分别审图,提出 问题; 图纸经自审后,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2、 交叉审;对重要工程项目, 由各专业技术人员交叉审查,通过
6、交流互相 补充,并提出审查记录 ;3、 内部会审;针对自审、互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组织内部会审 ,进行 讨论;会审结果要与工程量清单相比较 ,多余数量及时入库 ,建立正确的工程 数量台帐 ;4、提出审查报告;根据会审结果汇总整理出书面的审查报告 ;主要内容 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存在的问题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修改 完善设计的建议及要求以及设计、建设、监理单位予以答复的其他事项 ;提 出的处理意见和变更要求依据要充分,计算要正确 ;5、 设计及建设单位对图纸会审提出的问题回复后, 由项目总工或工程部 长对项目技术及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并形成书面文件下发 ;五、有关要求1、 审图人员应对设计方法有一定了解,并了解与工程有关的专业知识及 相关的工程实例,有同类技术管理经验,工作认真细致 ;2、图纸审查要有成果 ,如图纸审查报告,设计图纸存在问题、疑点一览 表及辅助性图表等,供有关人员参考, 同时也可作为今后工作参考的资料;3、审图人员应注意征求计划、物资、设备等各方面的经验 ,集思广益, 提出较为全面、切实可行的意见;4、向设计、建设单位提出的问题力求在技术交底会上能得到解决并形成纪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