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电网公司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客户侧能量管理及信息增值服务业务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编号: )
V1.0
(征求意见稿)
XX公司/新业务开发事业部
2016年11月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受控编号:
密级:
版次:Ver
修改状态:
总页数
正文
附录
架构师:
审核:
批准:
文档修改记录
版本
日期
修改页
作者
批准人
V1.0
目 录
1. 概述 6
1.1. 背景 6
1.2. 总体目标 6
1.3. 编制说明 6
1.3.1. 编写目的 6
1.3.2. 术语与定义 6
1.3.3. 参考资料 7
2. 主要依据 7
3. 现状分析 7
3.1. 业务现状分析 7
3.2. 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7
4. 业务描述 8
4.1. 业务目标 8
4.2. 管理模式 8
4.3. 组织单元 8
4.4. 业务流程 8
4.4.1. 流程清单 8
4.4.2. 业务流程图 9
4.4.3. 业务流程分项说明 10
4.5. 业务活动 11
4.5.1. 业务活动清单 11
4.5.2. 业务活动分项说明 12
4.6. 业务信息 12
5. 共享融合需求分析 13
5.1. 共享融合需求一 13
6. 附录 13
6.1. 业务信息详单 13
6.2. 需求跟踪矩阵 14
图 表
图1 XX 跨网省调动管理流程 9
图2 设备主数据维护_非项目新增 10
图3 <网上营业厅>业务活动层级图 11
表 格
表1名词解释 6
表2 引用的制度及规范 7
表3 组织机构表 8
表4 流程清单 8
表5 活动清单 10
表6 XXX开具行政介绍信 11
表7 <网上营业厅>业务活动清单 12
表8 <电量电费>业务步骤清单 12
表9 业务信息清单 13
表 10共享融合需求 13
表11 国网公司系统内人员调动备案表 14
1. 概述
1.1. 背景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节能减排已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还关系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2012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引导和规范;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建设节能型社会号召,公司也相应制定了具体的配套规定,以促进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客户能量管理和增值服务,为用户创造新的服务价值,支撑企业节能减排,提高电网企业服务质量。
本系统通过监测水、电、气、热等能耗监测,发现能耗使用中的漏洞,保证用能安全。通过能源监控、分类分项能源统计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监控、能耗费率分析等多种手段,使管理者对能源成本比重和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掌握,制定有的放矢的节能策略,并将节能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使节能工作责任明确。通过对客户侧能量管理及信息增值服务的试点应用,能够为电力用户提供对能源使用、能源设施运行等管理功能,在现有售电业务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支撑能源的精细化、可视化管理,辅助用能管理决策。
1.2. 总体目标
本系统通过对客户侧用能信息的全面采集、监测和分析,支撑客户侧能量精细化、可视化管理,帮助企业评估能效状况,挖掘节能潜力,促进节能减排,辅助用能管理考核,支持能源管理决策。
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实现如下具体目标:
1、开展全面用能采集,支撑能量精细化管理
选择典型用户,建立用户能效分析模型,通过对用户水、热、电、气等能耗多维度监测、分析,支撑能源全面化、精细化管理,促进用能合理安排。
2、提供精准能效诊断,推动企业节能改造
基于所采集的企业用能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能效水平、设备运行经济性等进行评估和诊断,针对性地提供能源替代建议等增值服务,推动企业节能改造,以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辅助能源管理决策,促进目标责任落实
结合能量、成本、环境等数据,为管理者提供用电预测等决策支持;并通过节能项目评估和责任考核,促进企业节能目标的落实。
1.3. 编制说明
1.
1.1.
1.2.
1.3.
1.3.1. 编写目的
本业务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的编写目的,是为用户及软件开发方双方充分理解业务需求而编写的。它阐述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客户侧能量管理及信息增值服务系统的开发背景、总体目标、业务现状,详细描述了业务目标、管理模式、组织单元以及业务流程,明确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的业务流程分析,从而使双方对软件的业务相关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为该系统的需求定义、分析、设计、开发与测试的提供指导。
1.3.2. 术语与定义
【编写说明】
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及原意。
【示例】
表1名词解释
序号
名词
相关解释
1
人力资源规划
狭义定义指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广义定义指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按规划期限可以分为长期(五年以上)、短期(一年及以内),介于两者的中期计划。按内容可以分为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等。本文所指人力资源规划指在一段时间内对人力资源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
2
劳动计划管理
通过对劳动计划的编制、申报、审批、执行、调整、考核进行全过程管理,合理调控用工总量和工资分配,保障培训经费投入、提高劳动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本文所指劳动计划是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对主要计划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年度预期目标和实施方案。
1.3.3. 参考资料
1)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客户侧能量管理及信息增值服务试点应用项目建设大纲
2)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 主要依据
表2 引用的制度及规范
序号
依据名称
相关描述
1
国务院2012《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该《规划》分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保障措施,规划实施6部分
2
国家发改委2012《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3
国网公司2013《关于开展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完善工作的通知》
4
国家电网公司2013《国网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加强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通知》
5
国网2016《配用电大数据典型应用研发与试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客户侧能量管理及信息增值服务试点应用项目建设大纲
3. 现状分析
3.1. 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节能减排已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还关系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2012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引导和规范;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建设节能型社会号召,公司也相应制定了具体的配套规定,以促进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
在电力内部,传统电力较多重视电网的生产、输送、分配环节,而忽略了与用户关系最重要的消费环节;而需求侧管理则需要通过提高能效、节省能源和需求相应三个关键技术在用户侧的实施,使得最终用户在智能电网中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为了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更好地“弥补能耗漏洞、创建节约型用户”,针对客户侧用能特点,提供一套客户侧能量管理及信息增值服务应用,实现客户侧的能量全局监测、异常及时报警、能耗提前预警、能耗全方位分析、设备智能化控制、采集全过程,通过监测电、水、气等能耗考核指标,发现能耗漏洞,挖掘节能潜力,并在现有的售电业务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支撑能源的可视化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效率。
2.
3.
3.1.
3.2. 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目前,在营销领域已经建立的业务系统中,对本系统建设可以提供业务和数据支撑的系统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系统、电能服务平台、营销基础数据平台、国网大数据平台等,其简单关系图如下所示:
其中:
1)营销业务系统:提供本系统的企业用户的档案信息(包括用户基本信息,企业用能单元信息等),电量电费信息等;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本系统企业用户的电量、日负荷采集信息等;
3)电能服务管理平台:提供本系统已改造或者准备改造企业的用能信息、考核信息、告警信息等;
4)营销基础数据平台:提供本系统需要从营销系统中获取的基础交换信息;
5)国网大数据平台:提供本系统需要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所需的资源,同时,像天气、经济指标等外部数据的获取也需从此平台获取。
在以上系统中,对企业用户的基本信息、用电信息、节能改造信息等已经进行了覆盖,但节能改造企业相当数量较少,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还没有进行节能改造,对这些企业进行分析筛选,找到有潜力、有需求的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中,往往依据经验和宏观信息进行改造企业选择,依赖政府或者人工推动,效果和效率都较低,在目前信息系统中也没有相关功能进行后台支持和推动,是一个盲点,其原因主要是收集的企业信息单一,没有新的突破性技术进行支持等。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营销业务数据规模的积累,以上问题都具备了实现可能,可基于营销业务数据和外部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持重点企业用户的能耗精细化管理,挖掘其节能改造潜力,提高筛选节能改造潜力企业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推动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4. 业务描述
4.1. 业务目标
【编写说明】
描述本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以及本系统的业务范围。须明确用户覆盖层级,确定每一层次需达到的目标,
不同用户层级需求区别明显时须按用户层级编写业务需求规格说明书分册。
4.2. 管理模式
4.3. 组织单元
【编写说明】
对系统涉及到的组织单元逐层详细描述,采用树状的组织机构图进行表达,层次深度须达到最基层用户层级(如总部、省级公司、地市公司、区县公司、班组)。每个组织单元的职责需要进行简单的描述。如果本系统涉及到客户或者供应商,也需要对客户或者供应商的组织单元进行描述。
表3 组织机构表
用户层级
组织单元名称
职责描述
所属父组织单元
4.4. 业务流程
【编写说明】
如果需求不涉及业务流程逻辑,则不进行描述。
业务流程应该通过跨职能流程图或事件驱动流程图(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进行描述,遵循BPMN规范。
4.
4.1.
4.2.
4.3.
4.4.
4.4.1. 流程清单
【编写说明】
如果流程比较多,建议按照父级流程分开子章节进行编写。
表4 流程清单
流程编号
业务流程名称
父级流程编号
业务职能名称
BP-XX
跨网省调动管理流程
若总体架构设计中已有,直接引用,如果没有,则需要定义
BP-XX
设备主数据维护_非项目新增
4.4.2. 业务流程图
4.4.2.1. 跨网省调动管理流程
图1 XX 跨网省调动管理流程
流程的活动说明请见4.4.3.1跨网省调动管理流程活动清单。
4.4.2.2. 设备主数据维护_非项目新增
图2 设备主数据维护_非项目新增
4.4.3. 业务流程分项说明
4.4.3.1. 跨网省调动管理流程活动清单
【编写说明】
梳理流程中所有的活动,对于每一活动进行编号,并列出业务活动名称。
表5 活动清单
活动编号
业务活动名称
BP-XX
开具行政介绍信
4.4.3.2. 活动示例:开具行政介绍信
【编写说明】
对于上一章节中每一活动,采用下面表格进行描述。
表6 XXX开具行政介绍信
活动编号
XXX
活动名称
功能1
使用组织单元
国网公司、网省
使用岗位编号
1001,[人资管理员,对应上述岗位定义]
活动描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该编号需要与章节4.6中业务信息编号进行对应】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该编号需要与章节4.6中业务信息编号进行对应】
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1.调取人员信息;2.核对人员信息;3.同意调转申请;4.开具行政介绍信
非功能要求
4.5. 业务活动
采集管理是指对用户档案、采集档案进行维护管理,并通过任务或接口方式实现数据采集。包括〖用户档案管理〗、〖采集档案管理〗、〖采集任务管理〗、〖外部数据获取〗、〖用户信息视图〗等业务。
4.5.
4.5.1. 业务活动清单
图3 <网上营业厅>业务活动层级图
表7 <网上营业厅>业务活动清单
业务活动编号
业务活动名称
使用岗位编号
依赖业务活动编号
业务活动内容描述
前置条件
BA01
用户档案管理
1002
用户档案管理是指对用户基础信息、用能单元信息进行录入、分类、整理等维护。
营销系统中的正常用电客户
BA02
采集档案管理
1002
采集档案管理是指对采集装置和监测点档案进行管理。
已安装采集设备
BA03
用户信息视图
1002
用户信息视图是指通过整体页面的形式展示或浏览用户的基础档案、用能单元、设备等信息。
用户档案信息、用能单、设备已维护
BA04
采集设备监测
1002
对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并对运行可靠性进行分析,诊断及排除故障。
已具备相应的接口及网络通讯服务
4.5.2. 业务活动分项说明
4.5.2.1. 能耗分析
本业务项是通过对能耗数据的汇总统计及多维度分析,为用户展示能源利用的各项指标和变化趋势,帮助用户全面掌握能源使用的状况。包括〖历史能耗分析〗、〖能耗指标分析〗、〖能源成本分析〗、〖能效对标分析〗、〖峰谷用电分析〗、〖假日能耗分析〗、〖阶段用电分析〗、〖用电行为分析〗、〖用电预测〗、等活动分项。
图4 <能耗分析>业务活动层级图
表8 <能耗分析>业务活动清单
业务活动编号
业务活动名称
使用岗位编号
依赖业务活动编号
业务活动内容描述
前置条件
BA01
历史能耗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对建筑内各环节能耗状况按照时间范围进行统计分析,为用户提供能耗状况的历史查询。
无
BA02
能量平衡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通过锅炉正能量平衡、反能量平衡,厂区能量平衡的分析展示企业用能指标。
无
BA03
能耗指标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对建筑、楼层、房间、部门、设备等单元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空调面积能耗、单位人口能耗等指标进行查询及统计。
无
BA04
能源成本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根据各能源价格对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进行成本核算并对建筑内各楼层、部门、房间及设备进行能源成本排名。
无
BA05
能效对标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将建筑的年度指标与本地、本省或全国的指标进行对标,使用户能够准确定位自身能源利用水平,初步评估节能潜力。
无
BA06
峰谷用电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对用户在不同费率时段的用电量进行统计展示,并为用户提供对不同计费模式下电费的评估。
无
BA07
假日能耗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针对节假日的能耗、昼夜比、能耗比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其它时间段进行对比。
无
BA08
阶段用电分析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根据年份、月份、单元等条件分析、展示用户负荷曲线和趋势情况,统计用户电源中的谐波含量数值、用户或各线路的电压合格率等。
无
BA09
用电行为分析
1001、1002、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根据聚类等算法对用户行为模式进行评估和仿真,分析量化的用户用电水平,并诊断用户在用电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意见。
无
BA10
用电预测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基于预测算法,对用户短期电量预测、中长期电量预测以及重点设备用电预测负荷预测 并展示用户负荷的预测曲线。
无
<历史能耗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9 <历史能耗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历史能耗总量统计
无
无
a) 根据不同能源类别和时间范围,统计用电企业能耗总量,并生成报表。
b) 根据不同能源类别和时间范围,展示用电企业能耗总量的同比、环比增长量,并生成报表。
无
BS0102
历史能耗趋势分析
无
无
c) 根据不同能源类别和时间范围,统计企业能耗量的变化曲线,预测其发展趋势,并生成报表。
无
BS0103
能源分类占比
无
无
d) 根据能源分类分项和日期范围,统计企业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占比情况,并生成报表。
无
BS0104
碳排放分析
无
无
e) 根据能源折算公式,将各类能耗量折算成碳排放量。
f) 根据日期范围统计企业碳排放的数据,并生成报表。
无
备注:
1. 能源分类分项包括:水、电、供热、燃气等
2. 日期范围:日、周、月、季度、半年、年、3年、5年等
3. 能源折算碳排放:参见GB2589-2008T《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能量平衡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0 <能量平衡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锅炉正能量平衡分析
无
无
按照锅炉正平衡公式,输入锅炉的各项参数,计算并展示锅炉能量平衡情况。
无
BS0102
锅炉反能量平衡分析
无
无
g) 按照锅炉反平衡公式,输入锅炉的各项参数,计算并展示锅炉能量平衡情况。
无
BS0103
厂级能量平衡分析
无
无
h) 按照厂区能量平衡公式,输入厂区各设备的参数,计算并展示厂区能量平衡情况
无
备注:
1.锅炉。正反平衡公式:
锅炉的热效率的测定和计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正平衡法
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叫正平衡法,又叫直接测量法。正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可用下式表示:
热效率=有效利用热量/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100%
=锅炉蒸发量*(蒸汽焓-给水焓)/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100%
式中 锅炉蒸发量——实际测定,kg/h;
蒸汽焓——由表焓熵图查得,kJ/kg;
给水焓——由焓熵图查得,kJ/kg;
燃料消耗量——实际测出,kg/h;
燃料低位发热量——实际测出,kJ/kg。
上述热效率公式没有考虑蒸汽湿度、排污量及耗汽量的影响,适用于小型蒸汽锅炉热效率的粗略计算。 通过正平衡试验只能了解锅炉的蒸发量大小和热效率的高低,不能找出原因。
2)反平衡法
通过测定和计算锅炉各项热量损失,以求得热效率的方法叫反平衡法,又叫间接测量法。此法有利于对锅炉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热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热效率的途径。反平衡热效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热效率=100%-各项热损失的百分比之和
=100%-q2-q3- q4- q5-q6
式中 q2——排烟热损失,%;
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5——散热损失,%;
q6——灰渣物理热损失,%。
大多时候锅炉采用反平衡计算,找出影响热效率的主因。
<能耗指标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1 <能耗指标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单元建筑面积能耗分析
无
无
i) 根据用户的耗能总量、建设面积参数,计算并展示企业最近的用户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
j) 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无
BS0102
单位空调面积能耗分析
无
无
k) 根据用户的耗能总量、空调面积参数,计算并展示企业最近的用户单位空调面积能耗指标;
l) 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无
BS0103
单位人口能耗分析
无
无
m) 根据用户的耗能总量、企业人口数参数,计算并展示企业最近的用户单位人口能耗指标;
n) 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无
BS0104
单位产值能耗分析
无
无
o) 根据用户的耗能总量、企业产值参数,计算并展示企业最近的用户单位产值能耗指标;
p) 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无
BS0105
单位产品能耗分析
无
无
q) 根根据用户的耗能总量、产品梳理参数,计算并展示企业最近的用户单位产品能耗指标;
r) 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无
备注:
1. 用户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标煤)=全部能源消耗/建筑面积,
1)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按标准煤折算,单位为:KG/㎡
2) 用电量折算标准煤:1.229(t/万KWh)
3) 用水量折算标准煤:0.857(t/万m)
4) 用天然气折算标准煤:12.143(万km³)
5) 用热折算标准煤:0.03412(10³MJ)
各折算参见《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标准》。
<能耗成本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2 <能耗成本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能源成本占比分析
无
无
s)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各能源的成本计算各类能源在这段时间内的费用及占比情况。
无
BS0102
用电费用分析
无
无
t)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用电数据,计算用电费用统计及费用的变化情况,支持阶梯电价、时段电价等。
无
BS0103
用水费用分析
无
无
u)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用水数据,计算和展示用水费用及费用的变化情况。可以图表方式显示,并可打印。
无
BS0104
燃气费用分析
无
无
v)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燃气数据,计算和展示燃气费用及费用的变化情况。
无
BS0105
供热费用分析
无
无
w)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供热数据,计算和展示供热费用及分析费用的变化情况。
无
BS0106
能源综合成本分析
x)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各用能数据,计算和展示各类能源的折算系数换算综合成本;
y) 分析综合成本的变化趋势。
无
备注:
1. 能源分类分项包括:水、电、供热、燃气等
2. 日期范围:日、周、月、季度、半年、年、3年、5年等
3. 能源折算碳排放:参见GB2589-2008T《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能耗对标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3 <能耗对标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能效指标计算
无
无
z) 基于企业的用能总体情况,根据综合能效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和展示用户综合能效指标。
无
BS0102
指标对比分析
无
无
aa) 基于企业的各类能效指标与地区先进值、一般值及落后值进行对比评价,并进行记录。
无
BS0103
对标足迹
无
无
bb)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对用户历史的对标结果查询和展示
无
BS0104
对标结果公示
无
无
cc)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展示企业各类能效指标和用户能效水平评价等集中对标公示内容。
无
备注:
1. 能源分类分项包括:水,煤,电,气,油、其他;
2. 综合能效指标: 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等;
3. 地区先进值、一般值及落后值:从标杆库中获取;
4. 能源折算碳排放:参见GB2589-2008T《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峰谷用电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4 <峰谷用电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峰谷时段电量统计
无
无
dd)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基于企业的各用能单元的电量情况根据峰谷时段进行统计;
ee) 展示总体、各用能单元的用电量的峰谷统计结果。
无
BS0102
峰谷电量占比计算
无
无
ff)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各用能单元的电量情况在峰谷时段的统计数据,计算和展示总体、各用能单元各时段电量的占比情况。
无
备注:
1. 时间范围:日、周、月、季度、半年、年、3年、5年等;
2. 峰谷时段定义:各省(市)不同,例如:江苏规定 高峰 8:00-12:00 17:00-21:00 平段 12:00-17:0021:00-24:00 低谷 0:00-8:00;上海; 单一制:峰时段(6-22时),谷时段(22时-次日6时);两部制非夏季:峰时段(8-11时、18-21时),平时段(6-8时、 11-18时、21-22时),谷时段(22时- 次日6时);两部制夏季:峰时段(8-11时、13-15时,18-21时),平时段(6-8时、11-13时、15-18时,21-22时),谷时段(22时- 次日6时)
<假日能耗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5 <假日能耗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典型假日能耗统计
无
无
gg)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能耗书记,按照各区域、各行业在往年节假日进行分类计算,形成统计报表。
无
BS0102
假日能耗对比分析
无
无
hh)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能耗的统计结果,计算节假日与其他日期的能耗量对比情况,并用曲线展示。
无
BS0103
假日负荷特性对比分析
无
无
ii)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负荷数据,展示节假日与其他日期的负荷曲线进行对比情况,并可形成对比曲线进行展示。
无
BS0104
节假日维护
无
无
jj) 对节假日参数进行新增录入操作,并可保存。
kk) 对节假日参数进行修改,并保存。
ll) 对节假日参数进行删除,并保存。
mm) 根据时间范围,对节假日参数进行查询。
无
备注:
1. 时间范围:周、月、季度、半年、年、3年、5年等;
2. 节假日: 以每年国家发布的节假日为准,这部分信息从国网下发的统一数据中获取;各地特殊节假日以当地公布信息为准,需可通过录入维护。
<阶段用电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6 <阶段用电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年/月度负荷特性分析
nn) 以月、年为分析基准,根据节能单元类型,计算和展示企业年/月用户负荷曲线的特征。
无
BS0102
月度负荷曲线展示
无
无
oo) 以月、年为分析基准,根据节能单元类型,计算和展示用户用度负荷曲线,并显示当日最大负荷、最小负荷。
无
BS0103
谐波含量分析
无
无
pp)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企业电源中的谐波数值,计算和展示用户电源中的谐波含量统计值。
无
BS0104
单日谐波分析
无
无
qq) 以日为单位,根据企业电源中的谐波数值,计算和展示用户电源中的谐波含量统计值
无
BS0105
电压合格率统计
无
无
rr) 以日为单位,根据企业总体以及各线路的电压数据,统计其合格率数据。
无
BS0106
历史用度数据曲线分析
无
无
ss) 以日为单位,根据企业总体或各用能单元的历史用电数据,统计和分析企业的历史用电数据曲线。
无
BS0107
年/月度用电量趋势分析
无
无
tt) 以月、年为分析基准,根据企业用电量数据,计算和展示用户每年/月的用电量曲线图和用电量趋势。
无
备注:
1. 时间范围:月、年、3年、5年等;
2. 用电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
3. 负荷曲线:负荷频率一般为96。
<用电行为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表17 <用电行为分析>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901
行为模式聚类
无
无
uu) 基于企业用户的用电量、电负荷、水消耗量、气消耗量、热消耗量、节假日、宏观经济数据等数据,按照用能行为特征,利用大数据分析的聚类算法,将用电企业分为不同的用电行为模式。
无
BS0902
用电行为模拟仿真
无
无
vv) 对不同行为模式的用户群体,根据用电特征数据,模拟其用电情况,并生成报表。
ww) 通过对基础用电数据的分析,研究用电习惯与季节(夏、冬)、温度(高、低)、节假日、灾害天气、电价等因素的关联关系,分析各因素对各模式用电行为的影响。
无
BS0903
用电水平综合利用评估
无
无
xx) 将企业实际用电情况与其所属行为模式的用电水平进行比较,给出量化的数据评估,并生成报表。其中企业所属行为模式由大数据分析得出
无
BS0904
用电行为诊断
无
无
yy)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系统根据用户所属行为模式,自动匹配模式算法进行诊断;对企业的用电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无
备注:
1. 行为模式详细信息:包括行为模式ID、名称、形成时间、在总模式中的比例、特征曲线等。
2. 仿真信息:包括负荷曲线、负荷用电特性、峰谷特征、用电量曲线、分项用电信息等。
3. 用电模型影响因素:根据具体模型设计和验证确定。
4. 行业范围:引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代码与名称。
5. 时间范围:日、月、年等。
6. 地区范围:参见《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GB/T2260-2007)。
<用电预测>业务步骤清单
表9 <用电预测>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1001
预测算法管理
无
无
zz) 对算法信息进行新增操作,支持批量导入或手工方式;
aaa) 对算法信息进行修改;
无
BS1002
短期电量预测
无
无
bbb) 根据历史基础用电量数据,基于企业大数据用电模型,对用电企业当年的日用电量进行预测。
无
BS1003
中长期电量预测
无
无
ccc) 根据历史基础用电量数据,基于企业大数据用电模型,对用电企业的月用电量、年用电量进行预测。
无
BS1004
重点设备用电预测
无
无
ddd) 基于历史基础用电数据,在一定时间时间范围内,基于企业大数据用电模型,对重点设备的用电量、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无
BS1005
负荷预测
无
无
eee) 基于历史用电负荷数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一定时间时间范围内,对用电企业的用电负荷情况进行预测。
无
备注:
1. 算法信息:算法ID、算法名称、录入时间、应用时间、录入人员、算法介绍、适用场景和算法值等。
2. 时间范围:时、日、周、月、年。
3. 设备类型:包括空调、锅炉、配电系统、电机、电梯、热泵、照明、电蓄冷、建筑等重点类型
4.5.2.2. 能效诊断
根据用能设备参数及用能行为数据,建立能效模型,诊断设备或用能系统的能效水平,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节能建议。包括〖综合能效评价〗、〖锅炉诊断〗、〖空调能效诊断〗等活动分项。
图5 <能效诊断>业务活动层级图
表18 <能效诊断>业务活动清单
业务活动编号
业务活动名称
使用岗位编号
依赖业务活动编号
业务活动内容描述
前置条件
BA01
综合能效评价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对不同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根据综合能效进行打分。
无
BA02
锅炉诊断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按照工业锅炉系统能效评价的方法和综合能效等级划分原则对建筑内的锅炉设备或锅炉房进行能效诊断。
无
BA03
空调能效诊断
1010、1011、1012、1021、1022、1030
针对建筑内的空调设备进行能效水平和耗电模式的分析,从而发现节能改进的潜力。
无
<电动机能效诊断>业务步骤清单
表19 <电动机能效诊断>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经济运行判定
无
无
fff) 在一定时间段内,根据企业电动机用电情况,基于电动机经济性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并评价其运行的经济性。
无
BS0102
峰谷用电诊断
无
无
ggg) 在一定时间段内,将电动机的用电情况以峰谷时段进行统计,形成对比曲线,分析电动机运行的时间与峰谷时段的关系,并给出诊断结论。
无
BS0103
运行优化建议
无
无
hhh) 根据电动机运行经济性和峰谷用电情况,给出该企业的电动机运行的优化建议。
无
备注:
1. 时间范围:日、周、月、季度、半年、年、3年、5年等;
2. 峰谷时段定义:各省(市)不同,例如:江苏规定 高峰 8:00-12:00 17:00-21:00 平段 12:00-17:0021:00-24:00 低谷 0:00-8:00;上海; 单一制:峰时段(6-22时),谷时段(22时-次日6时);两部制非夏季:峰时段(8-11时、18-21时),平时段(6-8时、 11-18时、21-22时),谷时段(22时- 次日6时);两部制夏季:峰时段(8-11时、13-15时,18-21时),平时段(6-8时、11-13时、15-18时,21-22时),谷时段(22时- 次日6时)
<空调能效诊断>业务步骤清单
表20 <空调能效诊断>业务步骤清单
业务步骤编号
业务步骤名称
输入业务信息编号
输出业务信息编号
业务步骤内容描述(业务步骤/业务规则)
前置条件
BS0101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