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理解重点句。
2.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 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 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教学重点】
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出示图片:列夫·托尔斯泰
问:这个名字熟悉吗?谁来介绍有关他的一些情况?
3.我还知道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哪些人物?请你按照主次依次说一说?(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围绕这三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三、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1.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读了很多遍,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让我们来试着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穷人的 “穷”。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交流探究成果,多角度感悟穷人的“穷”。
学生或谈看法,或朗读,充分体会穷人的“穷”。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把握下面几个要点:
(1)从“屋内装饰”看出“穷”。
相关句子: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b.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从“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①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②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③“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请你把这一部分读一读。谁来点评一下能否突出桑娜的家境贫穷?
3.相机引导学生反复读描写恶劣环境的句子,反复品读夫妻的对话。然后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桑娜、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2.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
一、回顾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穷人一课,齐读课题。
1.谁来用一、二句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仍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一件事。)随机板书:桑娜、渔夫、西蒙,而他们的贫穷,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先来回顾一下,请大家完成填空练习。
出示一: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____鱼。而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习填空。
3.从上面的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贫穷的,那谁能读出他们的贫穷?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二、解读桑娜
(一)多角度理解“忐忑不安”
1.贫穷的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板书:忐忑不安)
2.请大家默读课文的9~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划划,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
▲这是我按照课文的顺序提取了五句桑娜的心理活动,请大家来思考思考,这是正常的思维顺序吗?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维,那先后顺序应该是——(学生交流)
▲出示二:
1.他会说什么呢? 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2.这是闹着玩的吗? 2.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3.这是闹着玩的吗?
4.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4.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5.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5.他会说什么呢?
▲为什么课文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因为桑娜心里很紧张,生怕丈夫会揍她。)
▲因为此时的桑娜心里慌张、不安、思绪很乱。用“忐忑不安”来形容是最准确的,那谁能看着屏幕来读出桑娜的忐忑不安来。
出示三:9、11自然段
3.让我们把这些句子放回课文,请你再来读读,你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桑娜的“忐忑不安”?
(桑娜脸色苍白……;是他来了,不,没有人;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4.你还能从哪里看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省略号。
(因为桑娜连想都是断断续续的;还有她的幻想。门嘎吱一声……)
5.请大家再深入地读读这 t一部分,你读出了桑娜怎样的内心活动?
【害怕(板书)。桑娜家本来已经有五个孩子,孩子们一年四季赤着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再多两个孩子,桑娜很害怕,怕渔夫会揍她一顿。】
【紧张。(板书)抱回了两个孩子,桑娜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渔夫说。】
【勇敢、坚定(板书)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担心。(板书)又多了两个孩子,意味着以后的生活会更加艰苦了。】
6.此刻,桑娜的心里是既担心、害怕、又坚定、勇敢,这么复杂
的内心活动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忐忑不安。那请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份忐忑不安吧。
同桌练习朗读。指名读。师生评价。
7.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着,她不停地问自己,“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要抱回这两个孩子”。
▲这里的“受”意思是?(够他忙的了。够他苦的了。够他干的了。够他熬的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担心养不活他们;生活更加艰难了;桑娜很关心他的丈夫。)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所以她才会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呢?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呢?谁知道?(西蒙是寡妇,现在西蒙死了,再也没有人来照顾这两个孩子了,桑娜很同情这两个孩子,所以把她们抱回来了。)
▲出示四,完成句式练习,填空:
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这边是爱,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那边也是爱,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桑娜想:宁可( ),也要( )。
8.在这忐忑不安地想之前,她就已经抱回了那两个孤儿,并且她觉得她非这样做不可。这是源自什么?(母爱、良心、……善良,板书:善良)
9.善良的桑娜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之后,带着紧张、担忧、自责,久久地坐在床前。这时候,门突然开了,渔夫回来了……
三、解读渔夫
1.请大家快速默读12~27自然段,找到一句最能打动你的渔夫的话或者渔夫讲的哪个字让你听后感动了?——熬 出示五: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2.能给“熬”换个词吗?(挺——坚持——挨——撑)
3.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善良、伟大、坚强……)
4.将来的日子将更苦,渔夫想到了吗?(想到了。)
5.但他宁可以后自己再苦点,也要做这个决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渔夫皱起眉头,他的脸色变得很严肃,忧虑;他搔搔后脑勺;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6.这个结局是微笑中带着泪光,泪光中透着微笑的。
四、点题提升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起告诉我——穷人。而课文中却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为什么?
出示六: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人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生:因为他们的心灵是富有的。
生:因为他们的心灵是可爱的,美丽的。
生:他们的穷是表面的,但他们的内在心灵却是高贵的,高尚的。
2.穷人不穷,改个课题。 生:好人。
3.结束: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穷 桑娜 渔夫
抱 忐忑不安 熬
担忧 害怕 坚定
人 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第三课时】
一、激趣入境
1.昨天我们学习了《穷人》,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样?(写得非常感人,成功地表现了桑娜夫妇的高尚人格。)
2.的确,这是一篇世界名著的作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列夫·托尔斯泰并未把它写完,事隔多年这位伟大的作家再次诞生了。他,就在我班教室内。生(纷纷问)是谁?
3.就你们自己!(学生欢笑)今天,你想把自己的著作继续写完并公诸于世吗?(齐)想。
二、放飞思维
1.能有幸和各位大作家一起学习、探讨,本人深感荣幸。(学生欢笑)下面就请各位追忆往昔。谈一谈当时的社会本质及桑娜一家。
生(1):当时社会黑暗,穷人命运悲惨。
生(2):桑娜一家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生活穷困潦倒,但心地善良。
生(3):他们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2.在以后的生活中,桑娜一家又会发生哪些事呢?
学生独立思考。
(生活越来越艰难,可他们对西蒙的孩子特别关心,总是先让他俩吃饱,自己仅喝一点汤;西蒙的孩子病了,桑娜日夜守候,精心照顾。当孩子退烧时,桑娜——一位贤妻,一位慈母终于倒下了……桑娜的五个孩子也非常关心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西蒙的大儿子捡到一颗大珍珠,卖了好价钱,渔夫开了一间小鱼铺,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三、合作研究
1.续写时除了要把握想象内容的合理化之外,你们认为还应注意什么?(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它们能融为一体。)
2.非常感谢您的指导。(学生欢笑)下面请各位大作家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并结合课文,在小组中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
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师:你们有了什么新发现?
(我们发现他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得生动细腻,如(略);我们认为他的语言十分朴实,没有追求华丽的词采,而是用真情来打动读者;作者运用了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即:利用描写桑娜一家多么的穷苦,还去收留邻居之子,表现桑娜夫妇平凡中的伟大。)
四、个性创作
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昔日的《穷人》已经流芳百世,相信今天的续写,一定会风云再起,你们有信心吗?(齐)有!
学生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