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摄影摄像课程设计
1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摄影摄像》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摄影摄像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学时:68学时
4.总学分:4学分
5. 适用对象: 新闻采编和影视多媒体第三学期
《摄影摄像》课是新闻采编和影视多媒体专业的专业课。本门课以摄影、摄像技术为指导,使学生不但对视觉文化有更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了解摄影、摄像技术工作,使其成为真正符合媒体需求的,全面复合型数字媒体人才。本课程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不同照相机、摄像机的能力和摄影技艺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多媒体创作工作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
一、技能目标
1、摄影摄像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
2、职业判断能力
3、自学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摄影摄像的基本技术
2、实现能力目标所必须的摄影摄像基本理论知识体系
三、素质目标
1、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2、严谨精确的工作作风
3、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总体目标
《摄影摄像》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具体目标
在理论知识方面,经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和现状的详细讲述,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及未来发展方向。
实践技能方面,利用大量的操作科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以至用,完成学校课程。
第二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标准:
编号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时
作业成果
1
摄影摄像导论
① 摄影导论
② 摄像导论
知识:
① 摄影概念
② 摄像概念
4
掌握摄影摄像中的一些理论概念
技能:
①能够掌握摄影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②能够掌握摄像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2
摄影摄像器材
① 摄影器材
② 摄像器材
知识:
①摄影各类器材的种类和概念;②摄像各类器材种类和概念
4
掌握摄影摄像器材的种类和掌握摄影摄像器材的初步用法
技能:
①了解摄影器材的种类的概念 学会摄影器材的初级使用
②了解摄像器材的种类的概念 学会摄像器材的初级使用
3
摄影摄像基本操作
① 摄影基本操作
② 摄像基本操作
知识:
① 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② 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8
掌握相机、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技能:
①学会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②能够掌握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4
影像美学基础
① 影像与视觉
② 光线与形态
③ 色彩的形式
知识:
① 视觉概念以及跟影响关系
② 光线与形态的关系变化
③ 各种不同色彩的形式特点
8
能够运用各种不同形式形态的概念进行创作
技能:
视觉 光线 色彩 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摄影摄像操作
5
取景与构图
① 画面的景别
② 拍摄的角度和方向
③ 画面的构图
知识:
① 不同景别的概念和运用
② 拍摄角度方向的不同产生的效果
③ 不同的构图方法
4
理解景别的概念,拍摄的角度及方向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的不同在哪,学会构图
技能
景别、拍摄角度方向、构图方式的运用方法
6
摄影摄像艺术创作
摄影摄像拍摄技巧与艺术创作
知识:
摄影摄像拍摄技巧的种类及所产生的各种艺术效果
4
在画面构成的基础上培养其创作能力,开拓其创作思维
技能:
提高创作手法
7
摄影实践
① 人像摄影
② 风光摄影
③ 纪实摄影
④ 其它摄影
知识:
人像、风光、纪实等种类摄影的技巧
28
在掌握各种拍摄手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升华创作
技能:
掌握人像、风光、纪实等种类摄影的技巧
8
影像后期制作 图像、视频处理
① 图像后期处理
② 视频后期处理
知识:
图像后期处理技术 泛指图片照片处理PS软件
视频后期处理技术 泛指视频处理 PREMIERE视频剪辑软件
8
理解图像,视频软件的操作 掌握其进行再升华创作
技能:
PS软件在图像后期的运用
PREMIERE软件在视频后期的运用
9
影像艺术文化
① 作品欣赏、分析、评价
② 黑白的艺术
③ 作品的命名
知识:
黑白摄影摄像的艺术手法及其它作品欣赏
4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格修养
技能:
增加自己作品的艺术成份
《摄影摄像》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能力训练项目综合设计表
编
号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相关支撑知识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结果
1
相机的基础操作
①学会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②能够掌握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1.1
摄影用光
能够运用各种不同形式形态的概念进行创作
④ 视觉概念以及跟影响关系
⑤ 光线与形态的关系变化
⑥ 各种不同色彩的形式特点
视觉 光线 色彩 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摄影摄像操作
项目
1.1作业
1.2
取景与构图
理解景别的概念,拍摄的角度及方向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的不同在哪,学会构图
1不同景别的概念和运用
2拍摄角度方向的不同产生的效果
3不同的构图方法
景别、拍摄角度方向、构图方式的运用方法
1.3
摄影摄像艺术创作
在画面构成的基础上培养其创作能力,开拓其创作思维
摄影摄像拍摄技巧的种类及所产生的各种艺术效果
提高创作手法
项目1.3作业
2
摄影实践
在掌握各种拍摄手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升华创作
2.1
人像摄影
掌握各种拍摄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人像拍摄
人像类摄影的技巧
掌握人像类摄影的技巧
项目2.1作业
2.2
风光摄影
掌握各种拍摄手法的基础上进行风光拍摄
风光类摄影的技巧
掌握风光类摄影的技巧
项目2.2作业
2.3
纪实摄影
掌握各种拍摄手法的基础上进行纪实拍摄
纪实类摄影的技巧
掌握纪实种类摄影的技巧
2.4
其它摄影
在掌握各种拍摄手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升华创作
人像、风光、纪实等种类摄影的技巧
掌握各种种类摄影的技巧
项目2.4作业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表二(单项)
取景与构图练习
单项编号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相关知识点
实现的能力目标
1.2.1
画面的景别
不同景别的概念和运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理解景别的概念,拍摄的角度及方向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的不同在哪,学会构图
. 在画面构成的基础上培养其创作能力,开拓其创作思维
1.2.2
拍摄的角度和方向
拍摄角度方向的不同产生的效果
(角度——平拍·俯拍·仰拍;方向——正拍·侧拍·背拍·斜侧拍)
1.2.3
画面的构图
不同的构图方法(构图方式的运用,常见构图方式——井字法·中心法·对称·对角线·三角形·S形等)
课程进度表
单元序号
学时
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单元标题
能力目标
能力训练项目编号
知识目标
课程主要内容
考核内容和方法
1
4
摄影摄像导论
①能够掌握摄影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②能够掌握摄像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摄影概念
摄像概念
③ 摄影导论
④ 摄像导论
课堂抽查理论掌握情况
2
4
摄影摄像器材
①了解摄影器材的种类的概念 学会摄影器材的初级使用
②了解摄像器材的种类的概念 学会摄像器材的初级使用
1
①摄影各类器材的种类和概念;②摄像各类器材种类和概念
③ 摄影器材
④ 摄像器材
课堂抽查对摄像机种类的掌握
3
8
摄影摄像基本操作
①学会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②能够掌握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1
①学会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②能够掌握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③ 摄影基本操作
④ 摄像基本操作
掌握熟悉自己的相机和摄像机
4
8
影像美学基础
视觉 光线 色彩 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摄影摄像操作
1.1
⑦ 视觉概念以及跟影响关系
⑧ 光线与形态的关系变化
⑨ 各种不同色彩的形式特点
④ 影像与视觉
⑤ 光线与形态
⑥ 色彩的形式
实践操作拍摄各类光源和色温的照片
5
4
取景与构图
景别、拍摄角度方向、构图方式的运用方法
1.2
④ 不同景别的概念和运用
⑤ 拍摄角度方向的不同产生的效果
⑥ 不同的构图方法
④ 画面的景别
⑤ 拍摄的角度和方向
⑥ 画面的构图
实践拍摄各种景别角度的构图照片及视频
6
4
摄影摄像艺术创作
提高创作手法
1.3
摄影摄像拍摄技巧的种类及所产生的各种艺术效果
摄影摄像拍摄技巧与艺术创作
7
28
摄影实践
掌握人像、风光、纪实等种类摄影的技巧
2
人像、风光、纪实等种类摄影的技巧
⑤ 人像摄影
⑥ 风光摄影
⑦ 纪实摄影
⑧ 其它摄影
实践拍摄人物及风光纪实等
8
10
影像后期制作 图像、视频处理
PS软件在图像后期的运用
PREMIERE软件在视频后期的运用
图像后期处理技术 泛指图片照片处理PS软件
视频后期处理技术 泛指视频处理 PREMIERE视频剪辑软件
③ 图像后期处理
④ 视频后期处理
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剪辑完成视频的合成输出
9
2
影像艺术文化
增加自己作品的艺术成份
黑白摄影摄像的艺术手法及其它作品欣赏
④ 作品欣赏、分析、评价
⑤ 黑白的艺术
⑥ 作品的命名
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课程结业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课程结业考核占总成绩的4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过程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态度(30%):主要包括出勤率、听课情况、课堂讨论、发言、提问、作业等。
(2)岗位技能操作(40%):主要包括任务准备、操作规范程度、熟练程度、成果等。
(3)单元测试(30%):教师可采用单元项目内容由完成应用成果;也可采用单元测试题库组织进行。
摄影与摄像课程考核评价如下表所示。
摄影与摄像课程考核评价表
教学单元
过程评价
终结评价
课程总体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人
环境要求
单元权重要求
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情况
团队协作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
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其它针对课程特色的考核情况
单元一:
摄影摄像导论
摄影的定义和特征
0.5
0.2
0.1
0.2
师评: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作业评价
0.03
课后评价
期末综合考评占0.4
各单元综合评价占0.6
期末综合考评占0.4
摄影的历史
0.5
0.2
0.3
0.02
摄影的分类和常见表示手法
0.3
0.2
0.1
0.2
0.2
作业评价
0.03
单元二:
摄影摄像器材
照相机
0.5
0.2
0.1
0.1
0.1
师评: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学习团队互评
作业、成果评价
0.05
镜头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6
胶片和滤光镜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5
常见照明设备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4
单元三:
摄影摄像基本操作
各类相机操作要领
0.4
0.1
0.2
0.2
0.1
师评: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学习团队互评
作业、成果评价
0.02
布光技巧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4
曝光控制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1
单元四:
摄影的画面构成
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0.4
0.1
0.2
0.2
0.1
师评: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学习团队互评
作业、成果评价
0.04
摄影画面的主要形式法则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5
构图的具体技巧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2
线条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7
主体和陪体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4
影像美学基础
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比较
0.4
0.1
0.2
0.2
0.1
师评: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学习团队互评
成果评价
0.02
数码摄影系统设备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2
色彩的形式
0.5
0.2
0.1
0.1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2
光线与形态
0.5
0.2
0.1
0.1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2
影像与视觉
0.5
0.2
0.1
0.1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2
单元六:
摄影摄像艺术创作
吸光反光和透明物体
0.4
0.1
0.2
0.2
0.1
师评:授课教师、
学习团队互评
成果评价
0.01
食品
0.4
0.1
0.2
0.2
0.1
成果评价
0.01
手表和首饰
0.4
0.1
0.2
0.2
0.1
成果评价
0.01
皮件和时装
0.4
0.1
0.2
0.2
0.1
成果评价
0.02
摄影摄像拍摄技巧与艺术创作
0.4
0.1
0.2
0.2
0.1
成果评价
0.01
单元七摄影实践
人像摄影
0.4
0.1
0.2
0.2
0.1
师评:授课教师、
学习团队互评
作业、成果评价
0.02
风光摄影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2
纪实摄影
0.4
0.1
0.2
0.2
0.1
作业、成果评价
0.02
其它摄影
0.5
0.2
0.1
0.1
0.1
作业评价
0.02
单元八:影像后期制作 图像、视频处理
图像后期处理
0.5
0.2
0.1
0.2
师评: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学习团队互评
作业评价
0.03
视频后期处理
0.3
0.2
0.1
0.2
0.2
作业、成果评价
0.03
单元九:影像艺术文化
作品欣赏、分析、评价
0.4
0.1
0.2
0.2
0.1
师评: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学习团队互评
成果评价
0.02
黑白的艺术
0.4
0.1
0.2
0.2
0.1
成果评价
0.02
1.课堂学习情况:考勤、回答问题、学习准备(资料、工具、笔记等),评价方法:师评等;
2.团队协作情况:自评、互评等;
3.作业完成情况:完整性、独立性、正确性、规范性、图表美观、整洁、自我完善情况等,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等;
4.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单元能力目标(教学设计中细化表),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
5.其它:应自行设计针对课程特色的考核方式、内容,评价方法:自行设计针对课程特色的评价。
第一次课设计
一、 说明课程总体安排,介绍课程目标、考核要求,推荐书籍网址(10分钟)
除了说明以上的情况以外,还要提起学生对摄影摄像这门课的兴趣,让大家明白这门课程对以后其它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二、进入正题(30分钟)
1·摄影/摄像导论 摄影/摄像的概念,能够掌握摄影的概念和发展方向,摄影/摄像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摄影的历史(摄影的产生及发展 到现在的经历的变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了解摄影的分类和常见的表现手法(这个是这节课的重点)
4·学习摄影师的职业素质(摄影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这里只需要浅尝辄止。)
三、根据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要求,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描述摄影摄像的定义摄影的分类和常见表示手法。(5分钟)
《摄影摄像》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摄影用光
授课班级
略
上课时间
2学时
上课地点
略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视觉光线色彩 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摄影摄像操作
1·光线的基本感念
2·光线与形态的关系变化
3·各种不同光源色彩的形式特点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 以案例(照片)为导向,进行正反对比,熟悉光源概念以及能影响视觉的各种光源。光线在画面中的控制,如何利用好的光线拍摄出绚丽的照片;各种色温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2. 在拍摄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拍摄时各种辅助工具的使用。
3. 独立完成和小组完成一组图片/视频的拍摄。
参考资料
1. 《现代摄影技艺》 刘成新 褚晓红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9月
2. 《摄影技艺教程》 颜志刚 复旦大学出版社 1月
3. 《数字摄影技艺教程》 罗勇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月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学习内容:回顾上节课关于摄像机基本操作的知识和点评上一次课后作业的情况,指出比较具有共性的问题。
讲述启发
归纳
PPT
学生发言
8分钟
引入(任务项目)
拿出一组或多组照片(视频)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评选出直接觉得最好的照片(视频),以此引入正题。阐述这些照片的好与坏的评论标准,审美标准。视觉感受等(从网络,微博,电视新闻上寻找相应图片或视频播放),以此引入出下一个步骤中的案例。
讲述
归纳
提问
PPT
多媒体
学生发言
12分钟
操作(掌握基本能力)
提问:你们觉得要拍摄出这样漂亮的照片(视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操作上能完成到什么地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分析。
小组实践个人发言
案例展示
各小组自由讨论实践
20分钟
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提问:为什么别人能拍摄出比我们要精致的多的照片,原因在哪儿,是我们相机的成像质量,亦或是焦距,光圈,快门的运用不合理?
结论:画面的表现力与视觉美感分辨能力的提高,学会光,影,色彩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拍摄出高质量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画面。
讲授
提问
归纳
案例展示
PPT
小组自由讨论小组间辩论
10分钟
归纳(知识和能力)
能力1:美的属性的产生,与自身的美学修养有关。
能力2:总结光线与形态的关系变化各种不同色彩的形式特点。
提问讨论归纳
分组讨论
小组发言
15分钟
训练(巩固,创新,检验)
给出训练内容及要求:按各教学小组分开练习拍摄一组静物(水晶/不锈钢/陶瓷)照片。练习光线在拍摄中的处理能力和色彩的把握能力。再由老师打分。
实践辅导
分组实践
小组实践操作
20分钟
总结
强调光线和颜色对于画面成像的作用;总结归纳在拍摄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各种辅助工具的使用。
归纳
讨论
相互点评
4分钟
作业
1. 小组继续完善静物拍摄练习的图片。
2. 个人完成一组人物图片的拍摄。
讲解要求
PPT
记录
1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