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887909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形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观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 第1题.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A. 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 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 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 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第2题.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展,是在清代〔〕年间。  A. 乾隆  B. 同治  C. 嘉庆   D. 光绪 第3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   〕  A. 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B. 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 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第4题.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         A. 加涅  B. 皮亚杰  C. 布鲁纳    D. 布鲁姆 第5题.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展科学教学的是〔 〕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孔子 主观题    共19题〔总分值90分〕 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 第6题. 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      _教育目标与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科学、能力方法 第7题.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开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_  承受科学教育。     家庭中 第8题. 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历与认知开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到达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___要求。  启蒙性 第9题. 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_       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以季节为主线 第10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构造,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层次。                                                                  年龄阶段目标 第11题. 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即“           〞 2049方案 第12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展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第13题. 科学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历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开展。 第14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一般是指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所要到达的目标。 第15题. 系统性原那么  系统性原那么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第16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开展目标。 第17题. 技术  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历与自然科学原理而开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与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第18题. 科学经历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经历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与第一手的经历,这些经历因其是有关自然事物与现象的,因此就被命名为科学经历。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 科学经历与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又严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历的获得,科学经历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第19题. 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答复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答复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创造新产品的过程。 第20题.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第21题. 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构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构造,也可以称之为纵向构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等。 第22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那么是什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主要有以下六个根本原那么:     〔1〕科学性:指所选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     〔2〕启蒙性: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历与认知开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努力能够到达教育目标,,即能够理解与承受。     〔3〕系统性: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有具体到抽象、由到未知的认识规律编排。     〔4〕时代性:指要求根据时代开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开展,面向现代化。     〔5〕地方性: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     〔6〕季节性: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23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展环境保护教育; 〔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与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五、论述题〔共1题,每题18分〕 第24题. 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那么。 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原那么: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季节性原那么: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季节性的原那么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所谓的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我们认为,地方性与季节性的要求,不仅应该在选择内容时有所表达,更应该在编排内容时有所表达。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材料,而要注意从当地的自然与社会资源中,挖掘与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的情况差异很大,因此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适性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体系,即使有的地方形成的比拟成熟的内容体系,也不可能适合其他地区。因此,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幼儿园都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当地的资源中选择内容,努力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地方课程或本园课程。在编排教育内容时,那么要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安排教育内容的方案。我国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幼儿园教育方案的制定都要根据本地的季节特点,选择适宜的时机。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由近及远的安排教育内容。我们提出地方性与季节性的要求,不等于是一定要认识当地课件的事物。当地没有的事物也可以认识,但要遵循有进及远的顺序,即先认识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在扩展到较远的、不常见的事物。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