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503 名称 新 闻 传 播 学
主要研究方向
一、 新闻学专业
1、新闻理论和新闻史 2、新闻业务 3、广播电视新闻
二、 传播学专业
1、大众传播和社会 2、文化产业 3、媒介融合发展
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 称
是否博导
主要研究
方 向
备 注
江建文
男
1938.6
教 授
否
商娜红
女
1969.10
教 授
否
黎明洁
女
1964. 02
教 授
否
吴海荣
男
1970.08
副教授
否
李庆林
男
1968.01
副教授
否
刘 洪
男
1962.01
副教授
否
岳晓华
男
1965. 10
副教授
否
李 勤
女
1956. 12
副教授
否
汪 磊
男
1961.01
副教授
否
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思想素质:应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业务素质:掌握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具备在本学科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从事新闻传播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性。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 36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 必修 3 门 共 7 学分
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 必修 5 门 共 10 学分
非学位课 须修 7 门 共 14 学分
必修环节: 社会实践 共 2 学分
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 共 1 学分
发表论文 共 1 学分
四、 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
课内
时数
学
分
开课
时间
学
位
课
程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36
2
2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40
2
1
Selected Reading of Marxism
3
基础英语
150
3
1、2
Fundamental English
4
新闻学理论研究
40
2
1
Studies of Journalistic Theory
5
传播学理论研究
40
2
2
Studies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6
新闻传播史专题研究
40
2
1
Studies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History
7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40
2
2
Research Method in Journalistic & Communication Theory
8
新闻传播实务专题研究
40
2
1
Monographic Studies of Journalistic Practice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中英文)
课内
时数
学
分
开课
时间
非
学
位
课
程
1
中国传统文化
40
2
1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2
新闻传播心理学
40
2
2
Journalistic Psychology
3
新闻传播法规和伦理研究
40
2
2
Studies of Journalistic Laws and Moralities
4
西方新闻传播思想研究
40
2
4
Studies of West Journalism Thoughts
5
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专题研究
40
2
3
Studies of Mass Media & Public Culture
6
文化产业专题研究
40
2
2
Culture Industry
7
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40
2
3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Media
8
广播电视专题研究
40
2
2
Monographic Studies of Radio-Television
9
新闻发言人制度理论和实务专题研究
40
2
3
On News Spokesman Institution
10
传播美学
40
2
4
Aesthetic of Communication
11
新闻名家和名作评析
40
2
1
On Famous News Authors and Writings
12
舆论学研究
40
2
1
Studies of public opinion
13
广告理论和实务专题研究
40
2
3
Studies of Advertisement
14
媒介融合发展理论专题研究
30
1.5
2
On Media Merge
15
公共关系研究
40
2
2
Studies of Public Relation Theory
16
大众传播和社会专题研究
40
2
4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17
纪录片专题研究
40
2
3
On Documentary film
18
媒介制作技术
40
2
2
On Method of Operation of Media
19
媒介策划研究
40
2
4
On scheme of Media
20
新媒体研究
40
2
3
Studies of New Media
21
文化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40
2
3
Studies of the typical case on Culture Industry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课内
时数
学
分
开课
时间
补
本
科
课
程
1
新闻理论
1
2
新闻采访和写作
1
3
传播学概论
2
4
中国新闻史
1
五、 实践环节(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为本科教学实践,亦可以在教师下指导进行和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
1.教学实践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次本科教学实践,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及评改作业,原则上第二学年进行。课前应认真备课,试讲后经教研室或指导老师同意方可正式讲授。评改作业及辅导也须认真、细致和耐心。教学实践须完成课堂讲授20学时或完成相当于助教一个月教学工作量的教学工作。最后由指导老师考核,考核结果为通过和不通过两个档次。
2.社会实践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1—2次社会实践,原则上第二学年进行。内容可根据专业方向需要,围绕课程及毕业论文安排到新闻单位实习或搞社会调查,时间约为一个月。实践前,指导老师应和学生共同制定实践方案,硕士研究生应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方案规定的内容,实践完成后须并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有较高价值的调查报告。如为结合课程进行者,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予以评分;如为结合毕业论文进行者,指导教师可根据完成情况予以表扬或责令重新进行。
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者记2学分;不通过者应重新进行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 学术活动(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考核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四次以上的正式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师生、同学间不定期进行学术研讨活动。参加会议应递交学术论文,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则应积极发言或参和论辩,在校期间起码要有一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言,或在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中作主题发言,交流论文或发言稿交研究生秘书备案。不具备此条件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达到要求者记1学分。
七、 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研究生必须阅读的学术著作、学术期刊:
本学科研究生须根据培养目标及课程需要,阅读导师、任课老师指定的参考书,并阅读以下所列的学术期刊,阅读时应作文摘及写读书札记。
必须阅读的学术著作:《新闻学》 《中国报学史》 《实际应用新闻学》
《大众传播社会责任》 《大众传播理论》 《理解媒介》《报刊的四种理论》 《舆论学》
《新闻采访方法论》 《新闻写作方法论》《广播电视新闻学》
必须阅读的学术期刊:《新闻和传播研究》《新闻大学》《新闻战线》《新闻记者》
《中国记者》《新闻界》《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传播》 《新华文摘》
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时间 力求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尽可能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成为导师科研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所选课题的份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研究生论文的准备工作应尽早开始,在导师指导下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等,一般应在第三学期确定论文选题,提交文献综述、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经所属教研室或指导小组确认选题合适及计划切实可行者,始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2)文献综述应尽可能检索和论文有关的文献,对拟定研究方向作较全面的历史回顾,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作较深入讨论,所列参考文献不少于25篇(本)。
论文选题报告应对课题来源、选题意义、拟定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题或方法的创新所在及日程安排作全面说明 。
文献综述应在3000—5000字之间,开题报告不应少于3000字,获通过者记1学分。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须具备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以证明能力和水平的标志)
1、应全面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协助导师或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2、开展学术研究应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严禁抄袭剽窃,有此行为并经教育不改者,取消论文答辩资格。
3、在校期间所作文摘及读书札记不应少于10万字,导师、任课老师应对文摘及读书札记进行不定期检查,未达到要求者不准参加论文答辩。
4、研究生必须根据专业研究方向撰写学术论文,在校期间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
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一篇以上,作者身份属广西大学,排名在前二名的学术论
文, 若没有满足此项要求,在符合学位论文答辩其他要求情况下,可申请进入论文答辩
程序,通过论文答辩者,可先予毕业,但暂缓授予学位。发表论文者记1学分。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包括学术水平和工作量要求):
学位论文主要反映本人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中通过独立的科学研究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并表明本人已掌握了该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该学科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字数不少于3.5万字,英文提要不少于500个单词。
。
9 /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