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 年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
2025 年 1 月
目录
前言 1
一、政务微博发展趋势与建议 2
(一)传承与创新并重,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二)融合多元文化精髓,构建全域文旅新格局 4
(三)加强科普教育与传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5
(四)展现前沿科技力量,AI 赋能微博发展新路径 7
(五)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焕发乡村新活力 9
二、政务微博榜单指标说明 11
三、政务微博影响力分榜 14
1. 全国二十大中央机构微博 14
2. 全国十大机关报及网站微博 15
3. 全国十大财政微博 15
4. 全国十大残联微博 16
5. 全国十大城管微博 17
6. 全国十大党政新闻发布微博 17
7. 全国十大发改委微博 18
8. 全国十大法院微博 19
9. 全国十大妇联微博 20
10. 全国十大服务中心微博 21
11. 全国十大公安微博 21
12. 全国十大工会微博 26
13. 全国十大供销微博 27
14. 全国十大工信微博 28
15. 全国十大广电微博 28
16. 全国十大国资央企微博 29
17. 全国十大海关微博 30
18. 全国十大基层微博 31
19. 全国十大纪委监察微博 32
20. 全国十大检察院微博 32
21. 全国十大交通运输微博 33
22. 全国十大教育微博 37
23. 全国十大科学技术微博 38
24. 全国十大民政微博 38
25. 全国十大科协微博 39
26. 全国十大农业农村微博 39
27. 全国十大气象微博 40
28. 全国十大人大微博 42
29. 全国十大人社微博 42
30. 全国十大商务微博 43
31. 全国十大审计微博 44
32. 全国十大生态环境微博 44
33. 全国十大市场监管微博 45
34. 全国十大水利微博 45
35. 全国十大税务微博 46
36. 全国十大司法行政微博 47
37. 全国十大体育微博 47
38. 全国十大统战部微博 48
39. 全国十大团委微博 48
40. 全国十大卫健微博 50
41. 全国十大文旅微博 53
42. 全国十大文明办微博 56
43. 全国十大信访微博 57
44. 全国十大应急系统微博 58
45. 全国十大园林环卫微博 61
46. 全国十大政法委微博 62
47. 全国十大政协微博 62
48. 全国十大住建微博 63
49. 全国十大自然资源微博 63
50. 全国十大组织部微博 65
51. 全国十大融媒体微博 65
四、政务微博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66
1. 政务微博地区榜单指标说明 66
2. 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 67
3. 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 TOP100 69
附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务微博影响力 74
1. 四川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74
2. 山东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79
3. 北京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85
4. 江苏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90
5. 安徽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95
6. 河南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01
7. 浙江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07
8. 陕西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12
9. 湖北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17
10. 辽宁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23
11. 甘肃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29
12. 广东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34
13. 江西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40
14. 云南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45
15. 湖南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51
16. 河北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56
17. 上海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61
18. 福建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66
19. 黑龙江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71
20. 内蒙古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77
21. 天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83
22. 重庆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87
23. 广西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92
24. 山西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198
25. 贵州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203
26. 新疆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208
27. 吉林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214
28. 海南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219
29. 宁夏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224
30. 西藏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229
31. 青海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榜 233
前言
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务微博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关键平台,在做好主题宣传、主动引导舆论、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增强国家凝聚力、提升社会正能量、促进文化繁荣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 年,政务微博主持的近 800 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其中暖新闻话题热
搜超 400 个。累计热搜话题阅读量突破 900 亿,讨论量达 2.2 亿。这些数字不仅代表了话题的热度,更映射出社会的关切与时代的呼声。从#五四青年节#、#最高检新闻发布会#到#男童 30 万耳蜗丢失全城合力找回#、#民警为群众找回两万元钱开怀大笑#,政务微博的议题设置既覆盖了国家大事、节日节点、重要政策,也挖掘了基层故事,通过身边暖心事传递政府的责任与情怀。
2024 年以来,政务微博结合节日节点热点,搭建主题传播场景,开展创新策划,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联动,显著提升了政务微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灾害时,多地#城市服务台#不断发布服务信息,并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线上互助通道。在面对哈尔滨冰雪热、甘肃麻辣烫出圈等大众兴趣热点时,积极联合媒体、名人等多元主体引领线上互动传播热潮,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助力。同时,政务微博充分洞察年轻人兴趣热点,重点聚焦传统文化、非遗传承,链接多方资源,通过与媒体、公益机构、明星、大 V 及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紧密合作,线上线下全方位打造新媒体非遗生态。此外,政务微博积极开辟跨界合作新路径。政法、消防、文旅、三农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微博平台“影音剧综”生态,借势热播剧集综艺节目和星力量,为专业知识和正能量传播搭建场景。
本报告的第一部分将对 2024 年政务微博行业及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探讨在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强化政务微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报告第二至第四部分将通过数据模型计算出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从传播力、服务力、互动力、认同度入手,客观评判本年度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力求从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评价政务微博账号表现,让政务微博成为更加权威的信息发布
25
和解读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平台,推动全国政务新媒体规
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政务微博发展趋势与建议
(一)传承与创新并重,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是 2024 年国家在文化政策导向中的核心精神,为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担负起新的文化责任、努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微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具备了文化内容生产的良好基础。截至 2024 年底,全国文旅系统政务微博总数达 4000 余个,涵盖中央部委机构如@文旅之声、@中国文博,以及各地文旅局、博物馆等。2024 年 10 月,@南京博物院 开通官微,实现了全国省会城市博物馆微博全覆盖。此外,微博上还包括文化文旅行业媒体、业内专家及兴趣领域大 V 等。这些机构与个人共同奠定了微博平台文化领域的用户生态和内容生态,为当前网友的文化消费需求提供主要支撑。
政务微博联合启动“焕新非遗计划”,让非遗文化“活”起来。2024 年 3月,微博联合@文旅之声、@中国妇女报、@中国民族报、@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等媒体和机构共同启动#焕新非遗计划#,通过携手明星、垂直大 V、企业、公益机构,链接非遗传承人,为非遗文化提供更多社会资源与载体。该计划目前已经扶持超过 100 位非遗传承人开通微博账号、发布内容,吸引了超过 200位有影响力的大 V 博主成为非遗传播合伙人,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截至目前,相关活动话题阅读量累计超 18 亿,#焕新非遗计划#IP 衍生非遗相关热搜超 100个。2024 年 11 月,微博联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委网信办举办“2024微博焕新非遗·天府之夜”活动,为在非遗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机构颁发荣誉,@李子柒 荣获“微博焕新非遗计划匠心守护大使”,作为其复更后的线下首秀,@李子柒 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非遗文化的支持。“2024 微博焕新非遗·天府之夜”累计 26 个话题登上热搜榜及实时榜单,新增阅读量总 6.8 亿,现场直
播观看量总计超 3300 万;人民日报、中新网等 90 多家媒体及自媒体结合盛典及李子柒的亮相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充分肯定了微博在非遗传承方面的重要价值。此外,微博还与全国 31 个省市合作,举办“非遗百科”、“非遗主题月”等活动,推广地方非遗文化,进一步扩大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曼行国道·219”行走国之大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国家民委重点推出“道中华”边疆行之“曼行国道·219”文化传播品牌活动。2024年 5 月至 9 月,道中华平台约请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分三段走完 219 国道全程,以全流程报道的全程传播、全方位宣传的全息传播、全社会参与的全员传播、全平台覆盖的全效传播等一系列全媒体整合传播实践。这次全媒体整合传播活动锚定新目标、运用新表达、打造新体验、组合新传播,创新网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形态。@道中华 在微博发起#曼行国道#、#道中华边疆行#等话题活动,联动微博大 V,通过线下参与活动、线上话题互动,吸引大量网友关注和讨论,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 3 亿。此外,@新疆发布、@网信西藏、@云南发布等“曼行国道”沿途地区政务微博积极参与,助力民族文化传播。
政务微博联动热播剧集,借力“影音剧综”传递非遗力量。2024 年以来,政务微博与《非遗里的中国》、《小巷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等十多部经典热门剧综合作,促进非遗的广泛传播。11 月,微博携手热播@电视剧珠帘玉幕联合发起#珠帘玉幕里的中国非遗#话题活动。活动联动@水韵江苏、@广西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博物馆等官博,详细介绍剧中出现的合浦南珠、螺钿首饰、琉璃器皿等非遗元素。12 月,《蜀锦人家》热播,微博联合@四川文旅、@蜀锦人家电视剧 共同发起#看蜀锦人家逛安逸四川#话题活动,邀请网民跟随电视剧一同探索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目的地。同时还发起#蜀锦人家微博专业品鉴团 #话题活动,邀请 30 多位微博非遗合伙人及大 V 科普剧中的蜀锦文化,推广蜀锦打卡目的地。活动期间,#谭松韵蜀锦人家开播排面#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相关话题累计讨论量超过 5000 万。
2024 年,政务微博依托于微博平台丰富的垂直作者生态和社交媒体属性,
汇聚多方资源,通过打造系列主题活动,为非遗技艺搭建更多载体和展示场景,
以多元创新形式将非遗文化与年轻群体有效连接起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融合多元文化精髓,构建全域文旅新格局
2024 年,文旅行业持续火爆,哈尔滨、天水等多个城市,借力微博等社交平台,紧抓网络热点话题,打造独特城市标签,迅速成为现象级旅游目的地,为地方文旅行业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各地文旅官微借势互动引流。2024 年初,哈尔滨凭借“花式宠游客+真诚必杀技+冰雪特色”强势出圈,成为年度首位顶流。微博政务联合@文旅之声 发起#尔滨的风吹向全国#系列活动,全国各地 200 多个文旅、外宣政务微博参与,策划及推广 100 多个相关话题,携手 20 位明星联合推广,
50 多个话题上榜全国热搜,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超 18 亿。期间,广西“小砂糖橘”被“尔滨”疯狂宠溺,引燃舆论场。广西政务官微及时上线互动,共同传播跨地域暖心活动的同时,也宣传了本地文旅资源与项目。广西“小砂糖橘”的赴哈之旅,还按下了各地#交换冬天#的按钮,@湖北文旅、@四川文旅、@天津文旅纷纷奔赴各地,由点到面开启全国文旅#交换冬天#。
甘肃天水麻辣烫走红网络,微博多元宣传延续话题热度。2024 年 3 月,甘肃天水麻辣烫以其独特的火辣风味,让甘肃天水成为了继淄博、哈尔滨之后的文旅新宠。期间,微博联合@微游甘肃、@文旅之声、@中国三农发布、@中国旅游报等行业官微发起#厚道甘肃#、#全国麻辣烫大 PK#等系列活动,助力甘肃和全国麻辣烫出圈,200 余个政务官微及大 V 参与讨论,超 20 个话题登上同城热搜榜,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超 4.2 亿。此外,微博携手热播综艺《种地吧》节目组、相关艺人@种地吧赵小童、@种地吧何浩楠 参与互动讨论,邀约@贾乃亮、@黄轩 等 5 位明星推荐甘肃麻辣烫,帮甘肃文旅上分。同时联动@中国旅游报 发起#天水观察#话题活动,@小荣说文旅、@卜希霆 等业内专家,讨论天水麻辣烫出圈背后的底层逻辑,探讨城市品牌传播与发展的新趋势。
《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地方文旅紧贴热点宣传地方文化与旅游。2024年 8 月,国内首款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游戏中实地取景的中国古建
筑与景区成为游戏一大亮点,受到国内外社会关注。期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发布、@广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等 50 余个文旅厅(局)及景区发布#跟着悟空游山西#、#黑神话悟空中的四川元素#等内容,分享各地方与悟空的渊源,欢迎“天命人”前往打卡。同时,针对游戏中被广泛讨论的灵吉菩萨的头是不是在大英博物馆的相关内容,@中国历史研究院 发起#那些灵吉菩萨的头都去哪了 #话题活动,引导网民一同守护国宝。
微博引导跨界合作,促进地方文旅融合“娱乐生态”。2024 年,微博与《玫瑰的故事》、《承欢记》、《奔跑吧•茶马古道篇》为代表的多部剧综合作,实现了跨圈合作。6 月,电视剧《玫瑰的故事》热播期间,“北京到底有谁在”成为网络热梗。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文旅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 等官方账号也积极参与宣传北京特色景点。此外,@无锡市文广旅游局、@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 等官微也借网络热梗宣传本地文旅资源。10 月,综艺《奔跑吧•茶马古道篇》受到观众期待,微博策划组织#奔跑吧茶马古道教科书式官宣#等系列话题活动,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普洱文旅、@大理文旅发布厅 等云南本地文旅官微,@李晨、@郑恺、@沙溢 等奔跑吧“兄弟团”全员,共邀网民以“打卡”教科书封面的方式一同宣传茶马古道。主话题#奔跑吧茶马古道教科书式官宣#及合作衍生话题#宋雨琦人在上班心在云南#等均登上微博热搜榜单,成功将云南的茶马古道等文旅资源推向全国。
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交媒体渠道,不仅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而且也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增长,帮助地方“引流”。未来,微博平台还可持续探索社交平台与文旅场景新的融合点,促进旅游宣传推广破圈传播,共促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科普教育与传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上各类“信息”横飞,民众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来辨别海量信息的真与伪。微博凭借其广泛的覆盖面、高效的传播速度和强大的互动性,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开展科普工作、普及专业知识的重要阵地。
国家部委邀请专业人士入驻,微博成为普及科学知识的首选平台。2024 年 6 月,第 34 个全国土地日之际,@自然资源部 邀约中国工程院院士@殷跃平、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悠到点儿-四川、北京师范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院长及教授@姜广辉-bnu 等八位自然资源行业院士、专家入驻微博,持续以专业视角为网民解读土地政策,为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宣传添砖加瓦。9 月,全国科普日期间,@应急管理报 携手微博共同启动了#安全星探大挑战#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君子蟹、@抖织里、@Aliiiino 等四位应急科普领域的达人入驻微博,普及应急避险知识及日常安全小贴士。此外,为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卫健部门在微博开展形式丰富的线上活动,将健康科普常态化、机制化。2024 年,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等 62 位卫生健康不同领域的专家,召开 13 场“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发布会,12 场系列科普直播,介绍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科学知识,相关阅读量 2550 万。同时,在第十三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期间,蔻德罕见病中心特邀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与肿瘤诊疗中心的@竺晓凡 ZXF、@万扬 WY、@杨文钰 YWY 等六位罕见病血液相关领域专家入驻微博,普及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对罕见病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为推动罕见病领域的科学普及和医学进步贡献力量。
微博矩阵联动优势显现,科普助力引导热点话题讨论更趋理性。2024 年夏季,多地遭受极端天气影响,气象灾害等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气象局联合微博发起#气象科普团#活动,首批邀请@中央气象台、@气象北京、@河北天气 等十多个气象官微,@中国气象爱好者、@气候行动先生、@风云探秘刘红武 等二十多位专家、博主共同参与,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深度解读天气气候变化,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与应对能力。国庆节期间,哀牢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在网上迅速走红,引发众多网民热议和打卡期待。微博携手当地政府官微 @新平文旅 发起了“做自然的朋友”系列之#走进哀牢山神秘生物世界#活动,邀请@植物眼、@深一度、@编辑态等二十多位动植物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科普,帮助公众深入了解哀牢山的真实面貌,增强对哀牢山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未来,微博将持续加强与各方力量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普传播体系,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持续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展现前沿科技力量,AI 赋能微博发展新路径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科技创新能力正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微博平台成为展现大国重器、前沿科技,彰显强国风范,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舆论场。同时,微博也在积极探索 AI 技术在信息生产、政务互动服务、舆论引导等多方面的应用。
设置专题栏目,展现中国科技新成就。2024 年 7 月,微博联合@国资小新开启#上新了大国工程#IP 栏目,旨在全面展现我国持续上新的尖端重器装备,讲好大国故事。截至 11 月,《上新了大国工程》栏目已成功推出了十三期精彩内容,微博联合@中国能建、@中国建筑、@中国船舶 等众多重量级央国企业官微,深度揭示了 34 项彰显国家雄厚实力与创新精神的标志性重器,话题总阅读量超
1900 万,讨论量达 3.3 万。
紧跟科技热点,彰显中国硬实力。2024 年 1 月,@中科院之声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研制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成功发射#,并成功获取了由我国自主研制设备观测到的首张全天 X 射线天图。10 月,该卫星正式命名为“天关”卫星,@中科院之声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的在轨交付仪式暨成果发布会上进行了权威发布,详述了“天关”的探测成就,并科普了其技术特点及国际合作成果,体现了中国在超新星爆发观测记录方面的深厚渊源和对世界天文学的卓越贡献。2024 年 5 月,#福建舰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中国船舶 全面介绍此次航行试验任务及后续的工作计划,并联动@国资小新 分享福建舰首航 4K 高清大片,视频播放量达 433 万,相关话题登上全国热搜榜第 2,阅读量过亿,实现航母科技的破圈传播。2024 年 6 月,#嫦娥六号携月背土壤回家#引发全网热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农民日报 发布科普视频,带领大家领略航天科技的魅力。随后,中国科学院多家单位科研人员采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多项科研进展,@中科院之声 权威发布独立研究成果,科学揭示月球背面火山活动历史及古磁场信息,
为人们了解月球演化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并为认识月球磁场演化过程设立了关键锚点。2024 年 10 月 30 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发起#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话题活动,超过二十个政务官微、国资央企共同传播。2024 年 11 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 @自然资源部、@中国船舶 等围绕#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入列#热点进行深度解读及科普,展现中国科技实力,激发网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AI 赋能政务发展,打开政务服务新篇章。2024 年以来,AI 技术迅猛发展,多地政务官微开始试水以 AI 技术赋能政务微博发展。@荆州市检察院 开设“荆检 AI 播报”专栏,通过 AI 人物“荆小检”播报检察资讯,方便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的同时,还提高了信息制作效率。截至目前,该栏目已推出 13 期,凭借新颖的法治新闻播报形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成都大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成都发布 与区(市)县协同合作,通过 AI 拟人化的概念,生动展现成都各区
(市)县的特色产业、辖区景点、著名地标等,邀请大家来成都“打卡”,通过科技展现成都地域文化,成为其城市形象传播的有力推手。同时,@天津博物馆携手微博创新推出“AI 小助手”,带领网民云端漫步博物馆,介绍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即时解答网民的各类疑问。“AI 小助手”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与网友的交流体验,还通过个性化、高效的服务,为网友带来了更加贴心与便捷的博物馆之旅。值得一提的是,微博平台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将大模型与搜索相结合,打造出微博“智搜”工具,为热搜话题提供全面的总结式信息,以便让网民迅速了解热点事件全貌。在应对诸如南方暴雨等紧急救援事件以及“哀牢山”等社会热点时,微博“智搜”迅速总结事件概要、提炼公众关注焦点,精确传递官方权威信息,助力官方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认同。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场景必然会更加丰富多样,其使用路径将不断拓展和延伸,但是其背后的内容风险也不容小觑,如虚假信息、诈骗信息、涉政有害信息等。未来,在防范虚假信息传播、保证数据信息安全、避免意识形态纷争等领域,都需要继续探索与研究。
(五)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焕发乡村新活力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为深入落实这一政策,政务微博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探索“三农”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三农+综艺,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借力央视总台三农频道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的热播效应,在高考期间,@微博三农 邀请央视三农主持人@郭嘉宁、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连线《出道吧!科技小院》中的@古生村科技小院金老师、@古生村科技小院-小韩同学 等师生,共同分析报考三农学科的优势和未来就业前景,此番直播吸引了超 52 万观众在线观看。通过三农与综艺行业的深度合作,不仅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内涵与外延,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三农”事业的关注与热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动力。
三农+非遗文化,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2024 年 8 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携手其@百美村庄 项目,与微博#焕新非遗计划#强强联合,共同开启#村儿里的非遗#公益线下探访活动,邀请博主亲身体验乡村振兴“标杆”项目【百美村宿】,与河北、贵州等乡村非遗传承人、非遗技艺进行零距离接触。截至 2024 年 12 月,探访博主相关视频播放量超 1500 万。“三农+非遗”的深度结合,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创新动力,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和谐共生之美。
三农+茶文化,共筑乡村振兴新桥梁。2024 年 5 月,国际茶日期间,@微博三农 联合文旅部@文旅之声、@中国三农发布、@农民日报 等部委、媒体、机构共同发起#微博寻茶记#活动,通过线上科普、线下探访等形式助力茶文化传播。春茶时节,江西政务官微开展“享靖安生活·品靖安白茶”开春主题活动,邀请 @旅游约吗、@朱毅、@杨建国 等博主组成春茶品鉴团,记录采茶制茶过程,科普靖安白茶制茶工艺,推广茶文化等。此次“三农 x 茶行业”的紧密合作,不仅促
进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为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生机,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政务微博积极开辟“三农+”综艺、非遗、茶文化等多行业合作新路径,不仅促进了城乡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互鉴,提升了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有力推动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乡村特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未来,政务微博持续整合资源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迈向新高度。
二、政务微博榜单指标说明
“2024 年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由微博出品,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提供学术支持,评价对象包括全国所有通过微博认证的机构官方微博,评价体系包括四个维度:传播力、服务力、互动力和认同度。数据统计周期为 2023 年 1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
排行榜综合考察的指标有:
(一)传播力指标
“传播力”表征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传播情况,传播力指标越高,说明政务微博的内容被越多的网民看到。该项指标依据微博阅读数和视频播放量来计算。
微博阅读数: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微博被阅读数量的总和。
视频播放量: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原创视频被播放数量的总和。
(二)服务力指标
“服务力”表征政务微博一对一服务网民、为民办事的情况,服务力指标越高,说明政务机构通过微博平台服务了越多的网民。该项指标依据发博总数、原创发博数、视频发博数、专业发博数、主动评论数、主动转发数、私信数来计算。
1. 发博总数: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微博总数。
2. 原创发博数: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原创微博总数。
3. 视频发博数: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视频微博总数。
4. 专业发博数: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微博内容与专业性相关的微博数量。
5. 主动评论数:统计周期内该政务微博用户主动回复评论的数量(包括在该政务微博用户所发微博及其他用户所发微博中的所有评论)。
6. 主动转发数:统计周期内该政务微博用户主动转发普通用户微博的数量,
同一个账号对同一个用户进行多次转发,一天只计一次。
7. 私信次数:统计周期内该政务微博发给其他用户的私信数(包括主动发私
信及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网民私信)。
8. 私信人数:统计周期内该政务微博发送私信的用户人数(包括主动发私信及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网民私信)。
(三)互动力指标
“互动力”表征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影响情况,互动力指标越高,说明政务微博的内容引发了越多的网民响应。该项指标依据微博被转发数、被评论数、被 @数、收私信数计算。
1. 被转发: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微博的被转发数(仅统计可信用户),同一个账号对同一个用户进行多次转发,一天只计一次。
2. 被评论: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微博的被评论数(仅统计可信用
户),同一个账号对同一个用户进行多次评论,一天只计一次。
3. 被@: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的被@次数(仅统计可信用户),同一个
账号对同一个用户进行多次@,一天只计一次。
4. 收私信数:统计周期内该政务微博用户收到的私信数量(仅统计可信用户),
同一个账号收到同一个用户的多条私信,一天只计三次。
(四)认同度指标
“认同度”表征网民对于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认同情况,得分越高,说明网民对于该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认同度越高。该项指标依据微博被赞数和微博阅读数计算。
被赞:政务微博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所发微博的被赞数(仅统计可信用户),
同一个账号对同一个用户进行多次赞,一天只计三次。
“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旨在促进网络政务信息传播力的全面提升。粉丝数是构成传播力的重要前提,但是,粉丝越多,并不意味着影响力越大。此榜单更注重考察政务机构的“活跃粉丝”“可信粉丝”。政务机构发布的信息能被多少“可信粉丝”阅读,才体现出政务信息的实际传播力。
“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旨在促进政务机构服务力的提升,也就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回应公众关切、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的能力。榜单鼓励更多的政务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切实服务公众、服务社会。
“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旨在促进网络政务互动力的提升。网络政务不应
当是单纯的信息发布、自说自话的网络平台,更应当成为政府解疑释惑、回应关
切的渠道,成为政府和公众互动交流的桥梁。此榜单的评价体系中,对互动力的考量,除了“被动互动”,也就是政务发布带来的评论、点赞,更注重考量政务机构主动回复、双向互动的能力。
三、政务微博影响力分榜
1. 全国二十大中央机构微博
排
名
微博
认证信息
传播
力
服务
力
互动
力
认同
度
总分
1
中国消防
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
91.06
84.85
80.20
87.34
86.90
2
中国警方在线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
93.59
76.86
83.32
86.80
86.83
3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
90.22
55.73
84.36
86.43
81.39
4
中国反邪教
中国反邪教官方微博
87.34
74.21
71.08
77.78
79.55
5
中国长安网
中央政法委新闻网站官方微博
85.55
76.20
75.16
74.06
79.30
6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微博
86.95
60.89
77.87
75.53
77.64
7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
78.43
82.77
69.29
65.20
77.45
8
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
78.86
77.10
69.95
71.53
75.26
9
公安部交通管
理局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
85.31
66.87
66.05
61.47
73.00
10
中国交通
交通运输部 官方微博
70.20
63.83
81.76
78.82
72.96
11
国资小新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75.36
68.27
71.17
70.39
72.11
12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政府网
运行中心
84.42
53.26
72.31
63.57
71.60
13
公安部刑侦局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博
82.54
55.00
66.16
65.31
70.31
14
中国大学生在线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官方微博、教育官微联盟成员
74.32
81.81
59.06
61.62
70.23
15
中国禁毒在线
公安部禁毒局、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官方微博
78.10
76.30
56.13
59.66
69.65
16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微博
77.14
55.53
69.04
66.67
69.10
17
科普中国
中国科协官方微博
77.91
68.38
60.26
58.10
68.51
18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82.67
43.15
67.94
65.42
68.37
19
警民携手同行
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官方微博
78.32
61.78
61.01
56.25
67.13
20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官方微博
81.93
38.73
55.69
62.18
64.09
2.全国十大机关报及网站微博
排
名
微博
认证信息
传播
力
服务
力
互动
力
认同
度
总分
1
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是全国妇联
机关报
89.21
72.57
76.98
84.19
77.94
2
中国警察网
中国警察网官方微博
78.30
81.79
69.91
73.40
76.34
3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官方微博
79.81
80.52
61.95
69.90
75.60
4
公安部新闻传
媒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官方微博
73.55
81.99
63.85
62.59
71.11
5
正义网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主办——正义网官方微博
75.97
71.32
63.58
62.79
69.93
6
检察日报
《检察日报》官方微博
74.66
74.78
64.20
61.15
69.89
7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官方微博
79.99
62.05
57.38
60.89
68.06
8
人民法院报
《人民法院报》微博
73.26
60.18
60.37
62.26
65.87
9
中国体育报
中国体育报官方微博
73.00
63.45
60.20
65.13
64.88
10
交通发布
中国交通报微博
72.07
71.84
43.81
52.96
64.39
3.全国十大财政微博
排
名
微博
认证信息
传播
力
服务
力
互动
力
认同
度
总分
1
陇南财政
甘肃省陇南市财政局官方微博
36.41
39.69
30.79
21.19
35.41
2
陇南康县财政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财政局官
方微博
39.75
33.67
17.33
13.67
29.62
3 禹王台财政 开封市禹王台区财政局官方微博
35.12 27.36 21.31 20.66 27.91
4
杞县财政局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财政局官
方微博
35.74
24.98
19.69
19.00
25.48
5
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财政局
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财政局官方微博
29.71
18.94
25.34
20.37
24.81
6
顺河回族区财
政局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财政局官方微博
31.54
23.19
18.33
17.67
24.45
7
陇南市两当县财政局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财政局官方微博
33.06
22.10
26.54
13.97
24.37
8
江门财政
广东省江门市财政局官方微博
34.21
18.48
30.40
14.10
23.57
9
文明祥符财政
开封市祥符区财政局官方微博
32.41
20.70
24.07
18.07
23.45
10
安徽财政
安徽省财政厅官方微博
38.97
13.77
27.93
14.50
21.72
4.全国十大残联微博
排
名
微博
认证信息
传播
力
服务
力
互动
力
认同
度
总分
1
四川残联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官方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