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技术指导原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887265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4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技术指导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技术指导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导原则编号:□□□□□□□□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二零一零年一月十八日 目 录 一、 前言 二、 适用范围 三、 基本要求 (一) 产品的技术资料 (二) 风险管理 (三) 注册产品标准 (四) 对起搏器性能指标和特性的要求 (五) 起搏器的生物效应 (六) 电磁兼容要求 (七) 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八) 软件 (九) 硬件可靠性 (十) 动物试验 (十一) 临床试验 (十二) 随机文件 (十三) 包装 (十四) 电池 (十五) 货架有效期 四、 名词解释 五、 参考文献 六、 起草单位 七、 附录 附录I: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风险管理 附录II:和起搏器相关的生物效应 附录III:电磁兼容要求 附录IV:对起搏器软件的要求 附录V:对起搏器动物试验的要求 附录VI: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研究 八、 编制说明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技术指导原则》 一 前言 本指导原则是对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一般性要求,制造商应依据其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资料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判断指导原则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用于在特殊临床情况下使用的起搏器,可以不完全符合本指南的要求。但是制造商需要在技术文件中说明产品的特征及不符合的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明资料证明其安全和有效性(包括非临床试验及临床试验相关资料)。 本指导原则是对制造商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它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在本指导原则中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简称为起搏器。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治疗心动过缓、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本原则不适用于单纯性的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但是对具有感知和起搏功能的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本指导原则的内容可供参考。原则中提及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是指其脉冲发生器部分,不包括电极导线及附件(密封塞、转矩扳手、引导器、引导钢丝等)的要求。 三、基本要求 (一)产品技术资料: 制造商需要提供关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技术说明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对产品技术特征的说明。对同一注册单元申报的多个型号产品可以提交不同型号技术特征的对比表,也可提交申报产品和已上市产品的对比信息,说明产品的特点。 1. 提供对起搏器的结构、电路及工作特性的描述,包括: ⑴ 起搏器电路的组成: 提供起搏脉冲发生器总体框图及各单元模块的电路框图、流程图,简述各模块的功能等 ⑵ 起搏特性:可采用的起搏模式(国际通用标识码)、基本起搏参数 ⑶ 起搏定时电路及时序图 ⑷ 脉冲输出及调控电路:包括输出波形、输出极性、脉冲宽度、输出幅度调控等 ⑸ 感知及调控电路: 包括输入网络、放大、频带、滤波电路、感知阈值调控电路等 ⑹ 出厂设置 ⑺ 基本功能特性:产品必须具有的功能特性。 包括:起搏、感知、程控功能;遥测及数据传输功能;电池余量指示功能;安全起搏功能 ⑻ 特殊功能(如有):如运动反应功能;心室 /心房节律管理功能;核磁(MRI)兼容、远程监护功能等 ⑼ 保护电路:除颤保护电路,抗干扰保护电路,如:滤波电路、奔放保护、起搏模式转换、程控信号识别技术等 ⑽ 采用的起搏能源(电池等)及其工作特性、预期工作年限等 ⑾ 物理特性:尺寸、重量等 ⑿ 内腔接口的设计尺寸及允差 2. 对直接接触人体组织的植入材料,如外壳、接头、黏合剂等进行描述。提供材料的种类、成分、商标(如有)等技术要求。 3. 说明电池的特征,包括: ⑴ 电池类型 ⑵ 电池标称电压、电池总容量、可用容量、设计容量 ⑶ 电池参数: 起始电压和内阻、放电终了电压和内阻、更换指示时对应的电压及剩余电能。 ⑷ 不同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特征曲线 ⑸ 适应的温度范围 4.提供对关键元器件的规格和来源的描述,包括电路芯片、绝缘引出端子、数控及通讯芯片、存储器、传感器等关键电子元器件。 5. 说明起搏器的货架有效期。 6. 说明产品的灭菌方式和采用的灭菌标准。 7. 说明产品的预期用途和禁忌症,参考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关于《植入型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及起搏方式选择的建议》。 (二) 风险管理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作为风险等级高的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它的风险管理对保证器械的安全有效是至关重要的。起搏器的设计应能够保证,当单个元件、部分或软件发生故障时,不会引起不能接受的危险。应对由单个故障条件引起的,并和设备各功能有关的危害需加以识别。对于每种危险,其产生伤害的可能性都应进行评估,要考虑各种危险控制,以及对各故障条件引起的伤害可能性进行评估。制造商应在起搏器的研制阶段,已对产品的有关可能的危害及产生的风险进行了估计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降低风险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对所有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全部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 对于各种可能的危险,应建立有关危险控制和伤害可能性评估、设计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文件。制造商应参照YY/T 0316-2008建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风险管理文档,对产品注册的风险管理文档要求包括: l 风险管理可接受度准则 l 风险管理计划 l 风险管理报告 2. 风险管理活动要求应贯彻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并非只有在产品上市前时需要考虑风险管理,对于上市后的产品,仍然需要进行生产和生产后的风险管理,制造商至少要建立以下程序文件来保证风险管理的持续性: l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l 设计或者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l 市场监督和反馈出来程序,以便从不同来源收集信息如使用者、服务人员、培训人员、事故报告和顾客反馈 l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制造商需要每年例行的根据以上程序的执行状况,重新进行一次风险管理的总结,管理层需要在管理评审中评审,并形成记录并在重新注册时,提交以上资料。 3. 和起搏器相关的具体风险管理内容见附录I 。 (三)注册产品标准 我国现行有效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标准是GB 16174.1-1996,但是在国际上GB 16174.1-1996等同采用的ISO 5841-1标准已经由ISO 14708.2替代,因此在本指导原则在编制时同时参考了ISO 14708.1和ISO14708.2中相应的内容。 在注册产品标准中制造商可以仅引用GB 16174.1-1996。对于本指导原则中要求符合的GB/16174.1-1996之外的试验要求,如需要增加到注册产品标准中的将会在本原则中明确注明。 1. 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相关的主要国标和行标有: l GB/16174.1-1996心脏起搏器 第1部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l YY/T 0491-2004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用小截面连接器 l GB/T 16886系列标准 l GB/T 19633-2005 最终灭菌的医疗器械的包装 2. 对注册产品标准内容的建议: l 起搏器物理特性和结构的描述 l 起搏器的基本电性能指标和功能特性的说明 l 关于起搏器直接接触人体的植入材料的说明,包括涂层(若有) l 起搏模式、出厂设置、货架有效期 l 软件名称及版本 l 和灭菌相关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l 在本指导原则中建议增加到产品标准中的其他内容 (四)对起搏器性能指标和特性的要求 1. 电性能参数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电性能参数和功能指标包括: ⑴ 基本电性能指标,主要包括: l 起搏模式 l 脉幅(V) l 脉宽(ms) l 基本脉冲频率(ppm)、磁频率、干扰转复频率 l 感知灵敏度(mV) l 不应期(ms) l 逸搏间期(ms) l 输入阻抗(Ω) 以下指标适用于双腔起搏器 l 房室间期AVI(ms) l 室后房不应期PVARP l 空白期(ms) l 上限跟踪频率(双腔) ,文氏点频率 ⑵ 功能指标,主要包括: l 电池余量指示(开机抽测) l 噪声转换 l 除颤保护 l 防奔放(开机抽测) l 停振防护功能(开机抽测) l 磁铁反应 l 紧急起搏模式 l 程控和遥测 l PMT抑制功能 起搏器制造商必须对起搏器的电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并提交注册检测报告和/或测试数据。在测试时需对每一种电性能指标的最小值、中间值和最高值进行测试。对于双腔或三腔的起搏器,心房和心室的性能都应进行测试。 测试需要在37℃±2℃温度环境下进行,连接一个500±1%欧姆的负载,并设置为制造商推荐的标准设置。基本电性能指标和基本功能指标是起搏器必有的,必须进行测试的。制造商需提供对负荷、温度和电池电量最坏组合条件下的电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 ⑶ 特殊功能: 对制造商增加的起搏器特定的附加功能和特性参数进行验证试验是制造商的责任。制造商需对标称的特殊功应以规范试验和方法进行,并在申报时提供相关资料和结果。例如: l 运动反应功能; l 心室 /心房节律管理功能 l 远程监护功能等 l 其他特殊功能 2. 脉冲发生器上标记 ⑴ 脉冲发生器的标记必须符合GB16174.1中4.6.1的要求,永久性的、清晰的标注制造商的名称、地址、型号、序列号、最主要起搏模式(见GB16174.1的附录A)以及下列内容: 如果有一个以上输入/输出连接器端 口,则每个连接器应根据下列内容识别: l 心室端口标记“V” l 心房端口标记“A” l 根据“S”确认感知端口 ⑵ 脉冲发生器的无损伤识别:必须符合GB16174.1的4.6.2的要求。 3. 连接器 ⑴ 起搏器采用的IS-1连接器应符合YY/T 0491-2004标准的要求。如采用非IS-1的特殊连接器,制造商应提交对该连接器的设计参数、尺寸的详细描述,并且制造商应制定对该特殊连接器的技术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需要同时提交对试验方法的验证资料。 ⑵ 密封性:制造商应说明连接器密封的原理,提供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对连接器密封性和防腐蚀性的验证资料。 4. 对环境影响的防护 必须确保起搏器在正常操作、运输、存储和临床使用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达到制造商标称的技术指标。 ⑴ 对环境应力的防护要求 应按照GB16174.1-1996中5.1.2、5.2.2、5.3.2规定的方法对起搏器进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完成测试程序并重新激活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参数(见GB16174.1-1996中4.4.5h)1)~6)的要求)应和制造商标称的数值一致。 ⑵ 避免因大气压变化造成的损坏 起搏器的构造应能够承受运输期间或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气压上的变化。 制造商应提供相关的设计分析和评估的试验研究资料,包括试验规程和试验方法,以此确认是否符合要求。试验研究要检测历时至少1小时的70 kPa + 5%和150 kPa + 5%绝对压力所导致的起搏器外壳变形效应。 5.避免对患者造成热伤害 当植入时,并且当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处于正常操作状态下或处于单一故障情况下时,该起搏器的外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37℃的正常人体温2℃以上。 制造商需提供相应的设计分析及数据来证明产品不会造成热伤害。 6. 起搏器的表面物理特性 脉冲发生器的植入部分不应有导致超出植入手术所致范围以外的反应过度或发炎的表面特征,比如锐角或锐边等,或不应有医疗器械正常发挥作用所必须避免的粗糙表面。 在注册产品标准的要求中增加要求并通过检查确认符合性。 (五)起搏器的生物效应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外壳、接头等材料直接和人体组织接触。对于所有直接接触组织和/或体液的已灭菌的脉冲发生器的材料需进行全面生物学评价。制造商应提交对植入材料信息的详细说明,如外壳、接头、黏合剂等材料的类型、成分、商标(如有)等信息。制造商应提交生物学评价报告证明植入材料的安全性。此外当起搏器按照制造商指定的用途使用时,产品中任何可能和体液接触的材料均不许释放颗粒物质。 对起搏器的生物效应和释放颗粒的评价要求见附件II。 (六)电磁兼容(EMC)试验 由于GB16174.1-1996的6.3条对电磁兼容(EMC)仍在考虑中,鉴于电磁兼容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临床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本指导原则中考虑要求制造商提供对产品的电磁兼容试验的要求。国际上GB16174.1-1996等同采用的ISO5841-1标准已经由ISO14708-2替代,因此本指导原则对ISO14708-2中电磁兼容的相关内容进行引用。关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电磁兼容试验要求和方法详见附件Ⅲ。 (七)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对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应进行以下干扰源的抗干扰评价,应符合特定的设备设计要求: 1. 避免直接作用于病人的高能电场改变起博器 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应被设计成当其它手术器械(手术热透疗法)产生的杂散高频电流流过人体时不会永久性地影响器械,前提是植入式脉冲发生器不是直接位于切割和反向(高频接地)电极之间。 l 测试:使用rf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50Ω)。测试信号频率为500kHz,开放环路测试信号脉幅20Vpp。 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应设置为非同步化,起搏频率60次/分。每个输入或输出端口都通过一个100Ω的电阻和信号发生器的有源端口连接(见图126)。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外壳应直接和信号发生器的另一个端口相连,除非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外壳被绝缘物质覆盖,这时应将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浸泡在金属容器盛放的9g/l的盐溶液中,而金属容器应该直接和信号发生器的另一端口相连。 图126-抗手术器械产生的高频电流的测试设置 发放10个脉宽1秒的测试信号,每个信号之间的恢复期为5秒。 l 符合性确认:如果完成测试程序并重新激活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参数和制造商指定的数值一致,则可以确认符合性。注册产品标准应包括此项要求并通过实验室测试。 2. 避免外部除颤器损坏起博器 起搏器脉冲发生器的设计应保证,在除颤电极不和起搏器电极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患者除颤不会对起搏器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通过GB16174.1-1996的6.1.2的试验予以验证。对结果必须进行分析以确保心脏起博器达到产品说明书和设备标签载明的要求。注册产品标准应包括此项要求并通过实验室测试。 3. 避免其它医疗措施对有源可植入医疗器械的影响 起搏器的设计和构造应能够保证施加诊断超声波能量不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l 试验:在室温下,将有源可植入医疗器械的植入部分(电极导线和导管除外)在水浴中浸泡1个小时,并接受在空间峰值时间平均模式下500 W/m2 + 25W/m2的超声波能量。采用50%+10%的工作周期发送信号。所选频率应选择在2MHz和5MHz之间。 l 符合性确认:制造商应提供由试验研究数据支持的文件,检查试验是否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4. 进行动物试验验证:参见指导原则中关于动物试验的部分。 (八)软件 起搏器程序软件和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严重相关,软件对设备控制的某个错误或故障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这些错误/故障不管是直接的(即软件出现故障,无法按临床要求工作)还是间接的(即对感知信号作出不准确的诊断并作出不适当的行动),都会造成重大的或危及患者生命的危害。本部分适用于首次注册的新产品,也适用于任何对已上市设备的软件的更改。对于起搏器软件进行的任何更改都应该重新进行分析和验证。 对起搏器软件的详细要求见附录IV。 (九)硬件可靠性 心脏起搏器脉冲发生器部分的硬件主要由电路模块、电池、金属密封外壳和内含电极连接器的高分子材料顶盖等部件组成。制造商提供的硬件可靠性评价材料应能从设计分析、过程控制和试验验证等方面说明各主要部件及产品的可靠性。 对于封装工艺的可靠性评价,制造商可以根据本产品实际采用的零部件、材料和封装工艺,从设计分析、过程控制和可靠性试验结果等方面说明该封装工艺的可靠性。 如果起搏器厂家所使用某些部件(如电池)是外购的,可以引用部件供应商的有关可靠性评价材料作为该部件可靠性评价的依据。 有关电路模块的可靠性分析和预测,本指导意见建议参考国际的相关标准进行。为了提高预测的可信度,电路模块中选用的主要零部件都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可靠性数据。对于少数无法从供应商获取可靠性数据的零部件,可由起搏器制造商通过加速寿命试验取得数据或引用来自文献的试验结果和/或数据。 脉冲发生器电路和整机的可靠性试验除应满足本指导原则中有关环境应力防护功能条款的要求外,还必须包括加速寿命试验或寿命试验。有关电路模块的加速寿命试验和结果分析方法,本指导意见建议参考国际的相关标准进行。 对于新研制的起搏器,本指导原则强烈建议研制厂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对脉冲发生器整机进行寿命试验。一种供考虑的方法是:对新研制的脉冲发生器抽样,连同导管电极浸入37±2℃ 的生理盐水中内,按默认出厂参数持续工作。抽样的数量应能保证从试验开始至递交产品注册材料之日,其寿命试验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说明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大于15年。制造商所递交的加速寿命试验或寿命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材料和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和讨论等较完整的内容。 (十)动物试验要求 对于新研制的起搏器,在进入人体临床试验之前进行动物试验是必要的。 动物试验目的主要是评价起搏器的有效性、生物稳定性、电特性、生物相容性。 对于重新注册产品中涉及的发生改变的模式或特征,由动物实验可以验证设备的功能、特性时可以进行动物试验。 对起搏器的动物试验内容要求和分析评价及结论要求详见附录V。 (十一)临床试验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试验应满足《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5号令的要求。对起搏器的临床试验应和风险管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 1.根据法规规定如果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需进行临床试验,可参考附录VI中对临床试验的要求提交临床试验资料。 2. 对临床试验样本数量和规模的最低要求如下: l 对每个注册申请,首次注册时需至少递交对50个植入设备最少180天的研究数据,即临床方案中的最少样本量至少应大于等于50。以上试验可视为起搏器I期临床的试验要求。 l 首次注册通过后,制造商需要向审评审批部门提交对起搏器的II期临床试验报告,至少递交对100个植入设备最少90天的临床试验数据。参考附录VI中的要求提供临床试验报告。 3. 制造商对已注册产品进行技术改进或增加了新的功能特性的,在重新注册时需要考虑改变对临床使用的影响程度,需要确认改变不会降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⑴ 对于改变中涉及的某些普遍使用的模式或特征,或其有效性在制造商之前已经注册的同类产品中经过临床试验评价的,可进行适当的评价试验(如动物试验)证明其安全有效性。 制造商需要提交和已注册同类产品的技术对比资料。对比资料应能说明起搏器的增加或修改的模式/特征是普遍使用的成熟技术或其有效性在其已上市的同类设备中经过临床试验验证。技术资料中应明确对比的同类产品,并且包括对模式或特征涉及的工程技术的详细说明和分析。 制造商应对以上要求的资料进行综合形成产品的临床评估报告,临床评估报告内容参考附录VI的要求。 ⑵ 起搏器采用了新的感知、起搏技术及新增的功能特性对临床使用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时,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制造商应考虑进行动物试验(参见附录V)并进行针对性的专家临床评估以证明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专家临床评估的要求参见附录VI。 如果起搏器预期用途、主要结构及特性、软件结构系统等发生影响产品临床安全有效的重大改变的应按照第一条的内容进行临床试验。 4. 对起搏器进行的国内临床试验或专家临床评估应在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下完成,独立第三方应具备卫生部门批准的相关的资质。 (十二)对起搏器随机文件的要求 1. 随机文件符合GB16174.1中4.4的要求,GB16174.1中规定随机文件必须包括: l 临床医师手册 l 登记表 l 病人识别卡 l 取出记录表 l 专用技术信息卡 2. 随机文件中还应包括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可和临床医师手册合并),起搏器说明书必须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包装、标签管理规定》,此外还需包括以下内容: l 对起搏器的描述 l 存储和运输要求 l 潜在的不良反应,包括: 和患者有关的术后潜在不良反应 和起搏器有关的术后潜在不良反应 l 和电极导线的兼容性 l 随附文件应提供关于医疗器械使用的警告标志,包括关于由于植入式医疗器械和可能在其它临床手术或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其它设备之间互相干预所导致的危险的信息 l 应包括一些警告,关于当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处于本指导原则中有关测试未涉及的环境电场、电磁场和磁场中时的危险。另外,还应包括一些建议,便于临床医生可以考虑告知病人一些特殊器械的潜在影响,如防盗器械、移动电话等。如果需要从体外对已植入有源医疗器械的患者施以有电流通过的治疗,则在随机文件中应警告医生要么对该医疗器械临时关闭,要么在治疗的初期阶段密切监视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的操作情况。 3. 建议制造商提供面向患者的病人手册,手册中需要包括病人在起搏器植入后在日常活动中应知道必要信息,以减少发生和病人活动相关的问题。 (十三)包装 根据GB 16174.1-1996中的规定起搏器的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贮存包装、无菌包装。起搏器的包装应符合GB16174.1-1996中的相关要求。参考ISO 14708-1、ISO 14708-2的内容,本指导原则中增加以下对起搏器包装的相关要求。 1. 贮存包装 (1)贮存包装上的标记: 除符合GB16174.1-1996的4.3.1的要求外贮存包装还应当包含以下信息: l 如果是频率应答型器械,应该指出该植入式脉冲发生器为频率应答型;还应列出最全面的频率应答模式和用于感应器的类型。 l 出厂时的感应、起搏配置(双极、单极、自动调整)。 l 对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非编程特征,应增加以下项目: u 不应期(毫秒) u AV间期(毫秒) l 注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是涂层或是非涂层的。 l 识别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所必需的其它资料和相关特征。 贮存包装应注明起搏器的生产年份和月份。 贮存包装上的标记应对包装内的附件加以识别,如果贮存包装上没有足够的地方,则应在贮存包装内对包含的附件加以识别。 如果起搏器需连接到除本包装内部件以外的医疗器械或附件上,则该贮存包装应注明所需连接器类型和配置要求。 在注册产品标准的要求中增加以上内容并通过检查确认符合性 (2)贮存包装的构造 贮存包装的内部构造应能够对医疗器械提供良好的保护,承受如制造商规定的在存储或操作期间发生的掉落(冲击)、堆垛(压缩)、振动和温度引起的危险。 ① 应给予贮存包装足够的保护,以避免在贮存或操作期间受到潮湿的影响,导致包装、标记、标签或随机文件出现明显的损坏。 试验方法:应将贮存包装在试验腔内放两天。试验腔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0℃+2℃。试验腔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3%+3%。 ② 贮存包装上的标记应为永久性标记。 试验方法:将贮存包装上的标记朝上,保持水平,然后在标记中心洒上10毫升水,1分钟后,用柔软湿布将表面的水擦拭干净。进行上述试验后,若标记仍然保持清晰可见,表明符合要求。如果标记在标签上,则用于固定标签的胶粘剂不应有松脱的痕迹,且标签无论在各边上都不应卷曲。 注:仅提供贮存包装上的标记中指定信息以外信息的可去除胶粘条,不需要按照本要求进行检查。 在注册产品标准的要求中增加以上内容并通过检查确认符合性或由制造商提供验证记录确认符合要求。 2. 无菌包装 (1)无菌包装的标记 除符合GB16174.1-1996的4.5.2的要求外,无菌包装还需要包含以下信息: l 如果是频率应答型器械,应该指出频率调制为“开”或“关” l 出厂时的感应、起搏配置(双极、单极、自动调整) l 对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非编程特征,应增加以下项目: u 不应期(毫秒) u AV间期(毫秒) l 说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是涂层或非涂层的 l 识别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所必需的其它资料和相关特征。 应在无菌包装上注明起搏器的生产年份和月份。 通过无菌包装上的标记应能识别内容物,透明的可看见所装内容物的无菌包装除外。 如果起搏器需连接到除本包装内部件以外的医疗器械或附件上,则该灭菌包装应注明所需连接器类型和配置要求。 在注册产品标准的要求中增加以上内容并通过检查确认符合性 (2)无菌包装的构造 无菌包装应符合GB/T19633-2005《最终灭菌的医疗器械的包装》的要求。建议在注册产品标准中增加此条要求,并经过实验室检测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无菌包装的设计应能保证一旦被打开后,能明显看出被打开过的痕迹,即使打开后又重新密封,也能明显看出以前被打开过。 非重复使用包装上的标记应为永久性标记,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验证: l 试验方法:将包装上的标记朝上,保持水平,然后在标记中心洒上10毫升水,1分钟后,用柔软湿布将表面的水擦拭干净。执行上述试验后,若标记仍然保持清晰可见,表明符合要求。如果标记在标签上,则用于固定标签的胶粘剂不应有松脱的痕迹,且标签无论在各边上都不应卷曲。 注:仅提供无菌包装上的标记中指定信息以外信息的可去除胶粘条,不需要按照本要求进行检查。 在注册产品标准的要求中增加以上内容并通过检查确认符合性或由制造商提供验证记录确认符合要求。 制造商对产品包装的性能参数、接收准则、试验方法、试验过程都应形成文件。 制造商需提供对包装材料的描述,包括对外盒、盖、粘合剂材料的说明,对内包装材料的说明。试验前包装需按程序组装并进行灭菌。 (十四)电池 根据GB16174.1-1996的要求,制造商应在随机文件中给出电池耗尽指标,并按GB16174.1附录C标明电池耗尽指标的特性变化。并且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必须提供至少一个电源指示,用于警告建议更换时间。 GB16174.1中并没有给出对起搏器寿命验证的试验要求和方法。制造商应当提供相关的设计分析验证文件,设计分析验证文件应包括计算方法、计算数据和相关测试实验的数据结果。起搏器的延长服务期(PSP)应该根据制造商指定的条件确定,但必须至少为3个月。 计算最大内部耗用电流条件时的预计使用寿命,脉冲发生器的设置应尽量接近表1中的数值。设置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脉幅设置应尽量为第一次计算时选择的脉幅的两倍,并重复进行以上计算。、 表1-确定预计使用寿命时的设置 功能 设置 起搏模式 最全面 脉幅(所有通道) 2.5V 脉宽 0.5ms 基础频率 70次/分 起搏比例 100% 起搏负载 500Ω±1% 传感器状态 开启 适用于起搏模式的数据储存或其它诊断功能 开启 通过计算建议更换时间之前(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在⑶指定的条件下工作)可利用的电源容量和延长服务期(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在制造商指定的条件下工作)内可利用的电源容量之和来计算电源的有效电容量。制造商应提交电池的放电曲线特性资料和对电池性能的验证资料。电池性能包括: l 开路电压 l 建议更换时间(RRT) l 服务终止(EOS)电压 l 有效容量 l 电池内阻曲线 (十五)货架有效期 制造商制定货架有效期必须考虑起搏器植入后能保证合理的临床使用时间。 根据GB16174.1-1996的4.4.要求的条件,制造商至少保证在最长货架有效期时植入后,在起搏器处于随机文件中制造商公布的标称使用寿命的工作条件下,能保证公布的起搏器预期使用寿命。 起搏器的货架有效期可参考《货架有效期指导原则》。 四、名词解释 GB16174.1-1996中的术语适用于本指导原则。 风险管理: 用于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视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其实践的系统运用。 货架有效期: 制造商能保证起搏器用于适当的预期用途的存储期限或时期。 专家临床评估: 由一定资质的专业临床医师及相关专家对医疗器械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 延长服务期(PSP) 超过建议的更换时间后,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继续保持制造商指定的原有功能,延长基本的慢些心律失常起搏,这一时期称为延长服务期。 服务终止(EOS) 指延长服务期结束的时间,此后无法确保设计的规格性能 建议更换时间(RRT) 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电源指示到达制造商设定的状态时,建议更换。(该指示标明已进入延长服务期) 预计使用寿命 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植入开始至建议更换期(规定条件下)之间的时间 电池可用容量 在“服务终止”之前植入式脉冲发生器能从电源电化学能量中使用的那一部分容量 五、参考文献 《植入型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及起搏方式选择的建议》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ISO 14708-1 Implants for surgery—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Part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marking and for information to be provided by the manufacturer ISO 14708-2 Implants for surgery —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Part 2:Cardiac pacemakers 90/385/EEC :COUNCIL DIRECTIVE of 20 June 1990 on the approximation of the laws of the Member States relating to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OJ L 189, 20.7.1990, p. 17) 《Implantable pacemaker testing guidance》——FDA 《Guidance for the Content of Premarket Submissions for Software Contained in Medical Devices》 《Shelf Life Of Medical Devices Guidance》 六、起草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一处 七、附录 附录I :风险管理 起搏器的设计应能够保证,当单个元件、部分或软件发生故障时,不会引起不能接受的危险。应对由单个故障条件引起的,并和设备各功能有关的危害需加以识别。对于每种危险,其产生伤害的可能性都应进行评估,要考虑各种危险控制,以及对各故障条件引起的伤害可能性进行评估。 一、心脏起搏器在设计开发中的风险管理 1. 在心脏起搏器设计开发的可行性评审阶段,应对心脏起搏器所有的可能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初步拟定风险控制措施。该阶段的风险分析结果需作为产品设计输入的一部分。 该阶段风险识别的方法是: l 根据产品的心脏起搏器的预期用途和安全性特征,识别出可能的风险 l 分析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和心脏起搏器有关的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文件,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 l 分析心脏起搏器的可能生物学危害,并评估它的风险。 2. 在心脏起搏器的系统架构评审,或者是设计开发图纸评审阶段,应进行风险管理活动。该阶段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采用DFMEA (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PHA、FTA、HAZOP或者HACCP的方法,针对设计零件或系统模块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 3. 在心脏起搏器的设计开发工艺评审阶段,应进行风险管理活动。该阶段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采用PFMEA (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PHA、FTA、HAZOP或者HACCP的方法, 从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于每一加工步骤,列出可能的故障模式并分析它们对患者或操作者的危害。 二、和起搏器特性相关的风险 制造商应从起搏器的诊断功能、起搏特性、输入、输出、安全特性、偶然因素、印刷电路板等方面对起搏器的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判别。分析可能导致产品风险的硬件/组件、软件可能的故障模式,并制定解决的措施。以下是对心脏起搏器可能风险的举例但并不限于以下风险: l 输送的脉幅或脉宽自编程值下降超过可接受范围 l 过度感知/欠感知 l 不适当的起搏频率 l 过度电流输送到心脏。 l 可导致错误起搏治疗、处方或临床干预的误导性信息。 l 由于特殊算法失效或者两个或多个算法相互作用导致的输出意外减少 l 在选取时间内(如3秒)没有开始输送被标记为应急用途的治疗 l 意外禁用起搏治疗 (模式转换、安全起搏、频率失控保护等)或者互锁(上限频率大于下限频率等)。 l 意外输送旨在终止心动过速的治疗。 l 没有输送所需要的旨在终止心动过速的治疗。 三、和起搏器相关的的潜在危险 下面列出了起搏器常见的潜在危险,但并不限于以下危险: 1. 产品产生的能量危险 l 电能,过高的漏电流会对患者产生危险 l 热能,引起人体组织过热或导致烧伤 l 电磁场,起搏器向外辐射的电磁场影响其他医疗器械 2. 由使用产品引起的生物危险 l 非无菌起搏器导致患者感染或死亡 l 植入材料生物不相容性 l 错误输出,不能正确起搏或导致患者伤害或死亡 l 对心脏或主要血管的损伤,和电极导线不能输送超过需要的电流造成患者伤害 l 由于废物或装置处置引起的污染 3. 工作/储存环境引起的危险 l 由于静电放电引起起搏器故障导致患者损伤 l 电磁干扰会导致起搏器误动作 l 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外储存/工作的可能 l 因碰撞、自由跌落或振动引起的意外机械损伤 l 材料不能保持生物稳定性,植入材料在产品寿命期内出现降解 l 传输的数据发生破坏,导致错误的感知、起搏和程控,必须保证传输信息和命令的准确 4. 和使用装置相关的危险 l 错误操作 l 标签不足或不正确 l 技术规范不完善 l 警告信息不全或不恰当 l 培训(材料可用性、要求等) l 和成功完成预定的医疗手术所必要的其它装置、产品等不兼容 5. 由于装置维护和老化引起的危险 l 无法指示装置寿命终止 l 包装不合适性使装置受到污染、劣化、损坏等的保护 附录II:和起搏器相关的生物效应 一、植入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制造商可参考国食药监械[2007]345号文件《关于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出具《生物学评价报告》。 1.关于《生物学评价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化学分析数据和毒性数据,应提供来源于供应商的材料成分、规格和对起搏器的所有接触材料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此外,还应提供试验的所有的方法、结果和控制材料,以便于对研究的结论进行独立的评估。试验浸提的方法应详细描述,如果从提取物中获得了毒性反应,则接下来应该进行对提取物的化学分析以确定毒性化合物的成分。 如果制造商在《生物学评价报告》说明一种材料已经在目前市售的起搏器上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可要求不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制造商有责任提供足够的理由和证据证明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生物相容性试验。制造商可以以出版物或其他合法资料的形式提交可用的信息和数据,这些出版物和资料必须能够证明在和本附录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