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行道调研报告
2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人行道调研报告
目 录
1.引言 1
2.人行道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1
2.1人行道面层材料 1
2.1.1人行道面层材料的要求 1
2.1.2人行道面层材料分类 2
3.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 11
3.1普通人行道铺装结构 11
3.2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15
4.人行道铺装材料优缺点 16
5.站石 19
5.1站石高度的确定 19
5.2站石材料分类 19
6.盲道的材料种类 20
7.结语 22
武汉市城市道路人行道结构材料调研报告
1.引言
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人行道结构层组合设计
人行道结构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面层、找平层(根据面层材料选定)、基层(含底基层)、垫层(根据情况选定)。
2.1人行道面层材料
2.1.1人行道面层材料的要求
人行道设计要有整体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的比较,对人行道面层材料色彩、材质、形式、风格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谐性、相容性要做充分的论证,不但要集色彩化、美观化、高档次为一体,更要对人行道面层材料的抗滑性、渗透性、耐久性都有明确的要求。近几年,人行道面层材料越来越高级,一些人行道由普通地砖换成了彩色大理石或彩色釉面花砖拼出各种图案,增加了城市的色彩,看上去很美观,但一旦遇上有雨、雪天气就会变得很滑,行人走在上面,不得不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摔跤。路面需要美观,更需要安全。为了给人们创造良好的出行条件,达到防滑要求,更要考虑人行道面层材料的摩擦力,选用具有一定粗糙表面的面层材料 。
2.1.2人行道面层材料分类
常见的人行道铺装材料可分为三大类:石材类、铺砖类、混凝土类。
2.1.2.1普通人行道铺装材料
1.石材类
是相对高档的铺装材料,成本比较高。价格从100元到几百元每平米.进口石材可达上千元.石材常见的有花岗岩、大理石、板岩、砂岩等几大类。石材又分为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
1)天然石材
指从天然岩中开采出来,并经加工成块状或板状材料的总称。其代表为花岗岩。
花岗岩:质地坚硬、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耐光照、耐冻、耐摩擦、耐久性好,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代表规格:600×600×30mm。
2)人造石材
是模仿大理石、花岗岩的表面纹理加工而成,具有类似的机理特点,物理力学性能等于或优于天然石材,但在色泽和纹理上不及天然石材美丽自然柔和,价格较天然石材便宜。如仿石拉丝步砖、仿石新型PC等。
a.仿石拉丝步砖:常见规格有230×115×50mm、200×400×20。
b.仿石新型PC:是一种水泥型人造石材,以各种水泥为胶结材料,砂、天然碎石粒为粗细骨料,经配制、搅拌、加压蒸养、磨光和抛光后制成的人造石材。配制过程中,混入色料,可制成彩色水泥石。水泥型石材的生产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但其装饰性较差。水磨石和各类花阶砖即属此类 。常见规格有600×600×(30~60)mm。
2.砖铺类
砖铺地面施工简单,形式多样,不但色彩丰富而且形状规格可控,是一种给人以亲切感觉的铺装材料,许多特殊类型的砖还能够满足特殊的铺贴需要,创造出特殊的效果。地砖还是用于小面积的铺装小路等小尺度空间及不规则边界或石块、石板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增加趣味性,效果与众不同,且造价相对较低,一般在20元左右每平米。
a.广场砖:属于耐磨砖的一种。主要用于休闲广场、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屋顶美观、花园阳台、商场超市、学校医院等人流量众多的公共场合。其砖体色彩简单,砖面体积小,多采用凹凸面的形式。具有防滑、耐磨、修补方便的特点。
b.混凝土砖: 普通C30混凝土彩色步砖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铺装材料,特点为适度粗糙,色彩多样,常见形状有长方形、方形、菱形及连锁砖等。常见规格200×100×60(80)mm、200×200×60mm、100×100×60mm、300×300×60mm。
c.烧结砖:常见的有粘土砖、岩土砖、仿古青砖等,特别较为常见的以仿古青砖居多,仿古青砖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自然、宁静的美感,具有透气性、吸水性、抗氧化、净化空气等特点,是路面装饰的一款理想装饰材料。用规格有230×115×50mm、230×115×40mm、230×100×50mm。
d.混凝土植草砖:混凝土植草砖是由混凝土、河沙、颜料等优质材料经过高压砖机振压而成,完全免烧砖,达到环保生产的要求,经过科学系统的养护,混凝土植草砖具有很强的抗压性,铺设在地面上有很好的稳固性,绿化面积广,能经受行人、车辆的辗压而不被损坏,同时绿草的根部是生长在混凝土植草砖下面,不会因此而令到草根受到伤害,因此混凝土植草砖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很多大小城市也正在使用混凝土植草砖,如广州、长沙、武汉等等,从而混凝土植草砖也得到一些方面的认可,它既能够方便人们出行,又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从而改进的空气。混凝土植草砖的规格一般有400×200×80mm、400×200×100mm两种,厚度最大是120mm,最小是40mm。
e.塑料植草砖:也叫草坪铺垫,是基于草坪上不能走路,不能停车等条件下而研发的新型路面草坪保护设施。为HDPE材质制成品。规格200×200×37。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常见颜色为绿色、黑色、白色,其它颜色能够定做。具有抗老化、耐腐蚀,可重复使用。
3.混凝土类
a.普通水泥混凝土:现浇混凝土人行道路面,是早期的人行道路面,有整体强度高、平整度好的优点,但因色调单一、景观效果比较差。
b.艺术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防水、防滑、防腐的绿色环保地面装饰材料,是在未干的水泥地面上加上一层彩色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然后用专用的模具在水泥地面上压制而成。经过一些简单的工艺,如染色、喷漆、蚀刻、艺术印压等稍作处理的彩色混凝土能使水泥地面永久地呈现各种色泽、图案、质感,逼真地模拟自然的材质和纹理,随心所欲地勾划各类图案,而且愈久弥新,使人们轻松地实现建筑物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理想。
2.1.2.2透水人行道铺装材料
都市建设与发展造成大量不透水面,不但降低了地下水回收功能,暴雨形成时地面径流量增大,亦将带来淹水问题,因此人行道铺面采用适当且有效的透水性设计,不尽能减少都市的径流量,并能缓和都市高温化现象,确保都市生态平衡。
一般所指的铺面可分为表层及基层,表层一般为“耐磨材”,如砖材、石材等面材,而基层一般为“承载层”,如砂石、级配、混凝土等。而所谓“透水铺面”是指由表层至基层均有良好的透水性,因此表层采用孔隙率高且抗压强度足够之材料,并以透水性良好的骨材粒料为基层,则降水可由表层面材间的缝隙渗入地表下,而形成良好的透水性能。
采用透水铺面设计的适用范围:
1)透水铺面的设计需考虑当地地质条件,透水人行道下的土基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土的渗透系数≥0.001mm/s,且渗透面距离地下水应>1.0m;在渗透系数<0.00001mm/s或膨胀土等不良土基、水源保护区,不宜修建透水人行道。
2)人行道下方管线埋设深度需足够,且回填土应确实夯实,否则透水铺面的基层有沉陷之虞。
3)人行道下方管线是否经常维修或增设,会直接影响透水铺面施工法的选择。
1.砖铺类
新型透水砖:材料为预制水泥混凝土透水砖。最为重要的指标是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抗压强度是透水砖承载能力的保证,要求材料致密、孔隙少;透水系数是指体现透水砖渗透能力的指标,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两者相互矛盾,又缺一不可。在结构设计时,应在上述两项指标中取得平衡,而不应片面追求抗压强度或透水系数。
根据透水砖行业标准透水砖的抗压强度等级为C30~C60,透水系数≥0.01mm/s。根据工程实际应用经验,对于专供行人行走的情况透水砖的抗压强度等级可选取C30,透水系数应≥0.03mm/s;对于有少量小型机动车停放或行驶的情况,透水砖的强度等级可选取C40,透水系数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但透水系数应≥0.03mm/s.
透水砖相对于普通铺砖具有透水性、保水性、行走安全性、降噪音、高耐磨高强度耐风化的特点。使地砖铺装的美观与环保完美的结合,代表规格:200×100×60mm。
2混凝土类
1)透水水泥混凝土:又称多孔水泥混凝土,也可称排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系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缺陷,开发制成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吸音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铺装材料。有景观要求时,可在水泥胶结料中掺加颜料,并采用彩色石料,拌制彩色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30,当人行道有上车要求可提高到C40。
2)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为排水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一般采用OGFC-10,有景观要求时,可采用无色沥青,在胶结料中掺加颜料,并采用彩色石料,制成各种色彩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但能够与道路周围的建筑艺术更好地协调,而且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和诱导交通的作用。
透水沥青混合料一般应采用小型机械摊铺和碾压;机械施工困难的特殊部,可采用人工摊铺和碾压。
2.1.3找平层
1.普通人行道找平层
普通石材类、砖铺类人行道找平层一般采用3~5cm厚1:3水泥砂浆、3~5cm厚M10混合砂浆。
2.透水人行道找平层
砖铺类人行道一般采用3~5cm厚中粗砂,用来调平基层顶面为道砖的铺砌提供理想的表面,提供适量的变形促进道砖的初期嵌锁,同时提供一定的渗透能力,为了避免中粗砂堵塞透水基层的孔隙,找平层下应铺设一层针刺无纺土工布。
2.1.4人行道基层、垫层材料
人行道基层可采用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或柔性基层。
1.一般人行道基层、垫层
常采用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水泥混凝土(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半刚性基层)这三种材料。
1)级配碎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粗、细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时,称为级配碎石。级配型集料能够用做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做路基改进层。在排水良好的前提下,级配型集料可在不同气候区用于不同交通等级的道路上。在潮湿多雨地区使用级配型集料特别有利。
2)水泥混凝土为刚性基层,形成强度快,结构强度较高,在人行道部位施工简便,受外界条件限制小,平整度较好。但混凝土造价昂贵,四季温差变化影响结构寿命,具有不透水性,地表水很难下渗,对城市的地下水难以进行补充。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初期强度高,整体性好,而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泥稳定碎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同时稳定后强度较高,能承受重型荷载的作用, 大大延长了人行道的使用寿命。
在以下情况下,应在基层下设置垫层:
a.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
b.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c.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
2.透水人行道基层、垫层。
透水人行道基层应选用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能良好、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多采用级配碎石(柔性基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刚性基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半刚性基层),基层厚度宜为15cm ~30cm。
级配碎石基层适用于土质均匀、承载能力较好的土基,如旧沉积土。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适用于一般土基。垫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能良好、水稳定性好的透水材料,如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宜为10cm ~15cm。
1)透水步砖:可根据承载能力的要求,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低时,基层可与垫层合并采用25cm厚相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可采用15~18cm厚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或10~15cm厚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和10cm厚级配碎石垫层。土基应整平夯实。
2)透水水泥混凝土: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低时,基层可与垫层合并采用25cm厚相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高时,采用15~18cm厚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10cm厚级配碎石垫层。土基应整平夯实。
3)透水沥青混凝土:可采用15~18cm厚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12~15cm厚C20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垫层一般采用10cm厚级配碎石。土基应整平夯实。
3.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
3.1普通人行道铺张结构
1.石材类
1)花岗岩新建结构为:①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3cm厚M10混合砂浆+3cm厚花岗岩;②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础+3cm厚M10混合砂浆+3cm厚花岗岩(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2)仿石拉丝步砖新建结构为:①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3cm厚M10混合砂浆+6cm厚仿石拉丝步砖;②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础+3cm厚M10混合砂浆+6cm厚仿石拉丝步砖(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3)仿石新型PC新建结构为:①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3cm厚M10混合砂浆+2cm厚仿石新型PC;②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础+3cm厚M10混合砂浆+2cm厚仿石新型PC(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2.砖铺类
1)广场砖新建结构为:①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3cm厚中粗砂找平层+3cm厚广场砖;②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础+3cm厚中粗砂找平层+3cm厚广场砖(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2)预制C30彩色步砖新建结构为:①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3cm厚M10混合砂浆+6cm厚预制C30彩色步砖;②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础+3cm厚M10混合砂浆+6cm厚预制C30彩色步砖(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3)植草砖新建结构为:①25cm厚级配碎石+3cm厚中粗砂找平层+8cm厚植草砖;②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3cm厚中粗砂找平层+8cm厚植草砖;③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础+3cm厚中粗砂找平层+8cm厚植草砖(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3.混凝土类
1)水泥混凝土新建结构为:①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15cm厚C30水泥混凝土;②25cm厚级配碎石+15cm厚C30水泥混凝土(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3.2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1)透水步砖新建结构,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低时为:①25cm厚级配碎石+针刺无纺土工布+3cm厚中粗砂+6cm厚透水步砖;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高时为:②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针刺无纺土工布+3cm厚中粗砂+6cm厚透水步砖或③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C20透水水泥混凝土基础+针刺无纺土工布+3cm厚中粗砂+6cm厚透水步砖(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2)透水水泥混凝土新建结构,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低时为:①25cm厚级配碎石+15cm厚透水水泥混凝土;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高时为:②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5:95)+15cm厚透水水泥混凝土。
3)透水沥青混凝土新建结构为:①10cm厚级配碎石+18cm厚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础+4cm厚OGFC沥青混凝土面层;②10cm厚级配碎石+15cm厚透水水泥混凝土基础+4cm厚OGFC沥青混凝土面层(也可做局部维修结构)。
4.人行道铺装材料优缺点
各类人行道到铺装材料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如下: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石
材
类
花
岗
岩
1.装饰性能良好; 2.热膨胀系数小,不易变形;
3.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风化,能耐酸、碱及腐蚀气体侵蚀;
4.使用广泛,维护较方便。
1.不透水,防滑性差;
2.价格较贵,厂家不多; 3.单块较重,人工作业不方便;
4.对基层要求高,局部基层不稳固也会导致较大面积的破损。
市政人行道、
小区人行道、
景观道路等。
仿石拉丝步砖
1.施工简单,价格低;
2.强度较高,防滑耐久; 3.维护方便;
4.厂家较多,使用广泛 。
1.透水性差,不生态环保;
2.色彩单一,美观性差;
3.整体性相对差,对基层要求较高,易破损。
市政人行道、
小区人行道、
景观道路等。
仿石新型PC
1.坚固、耐久、防滑性能好;
2.无辐射,环保绿色;
3.花色可按需制作,且表面多样。
1.新材料,新工艺,造价较高;
2.不透水、不生态环保;
3.生产厂家较少,维护不方便。
建筑、
室内装修、
园林景观、
市政工程等。
砖
铺
类
广
场
砖
1.整体性强、抗压、抗折、强度高;
2.不变色、不粉化、耐磨、经久耐用;
3.系列品种丰富,颜色规格多样、美观;
4.防滑、补修方便。
透水性差,不生态环保;
属于抛光砖、防滑性能较差;
容易凹陷、蹦壳。
休闲广场、
市政工程、
园林绿化、
屋顶美观、
花园阳台等。
普通彩色步砖
1.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2.生产门槛低,厂家较多;
3.更换方便,维护简单;
4.单砖规格和色彩丰富,组合多样,较为美观。
1.透水性差,不生态环保;
2.步砖间有空隙,整体性较差,容易产生松动、空鼓、翘曲现象。
市政人行道、
小区人行道、
景观道路等。
烧
结
砖
价格低廉、工艺简单、设计和施工技术成熟;
有一定的强度,较好的隔热、隔声性能,不会出现结露现象;
透气性、吸水性、抗氧化。
1.容易出现盐析现象;
2.石灰爆裂;
3.自重大,生产能耗高;占用耕地土。
建筑工程、
市政人行道、
小区人行道、
景观道路等。
透
水
步
砖
1.环保透气,透水性好,能发挥土壤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的作用,维护城市地表生态平衡;
2.高强度:整体强度可大于50MPa,耐久性好; 3.安全性:路面不积水,即使是雨天步行者也不易滑倒; 4.吸收车辆行驶所产生的噪音;
5.预制透水砖规格和色彩丰富;
6.价格经济,生产厂家较多,维护方便简单。
1.整体性差,长期车辆碾压容易脱落、凹陷; 2.价格较贵,空隙堵塞后不易清理。
市政人行道、
小区人行道、
景观道路、
城市广场、
停车场等。
混
凝
土
类
水
泥
混
凝
土
1.生产、施工简单,价格便宜;
2.承载能力高,结构整体性好;
3.耐高温、耐腐蚀,疲劳寿命长。
1.不透水、不生态环保;
2.档次低,不美观;
3.刚性较大,平整度舒适性较差;
4.工期较长,维修不易。
自行车道、
人行道、
小区硬化路面、
体育场、
城市广场、
停车场等。
透水水泥混凝土
1.高透水性,抗冻融,耐磨经用; 2.承载能力好,优于一般透水砖;
3.高散热性,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保;
4.结构整体性好,施工较为简便,造价较低。
1.灰白色透水混凝土景观效果不佳;彩色透水混凝土造价较高; 2.养护要求细致,维护时需使用高压水枪冲刷,以解决空隙阻塞问题。
人行道、
自行车道、
园林景观道路、
城市广场、
停车场等。
透
水
沥
青
1.透水性、高温稳定性好,耐久;
2.防滑降噪,行走舒适;
3.色彩稳定;视觉效果好;
4.适用范围较广。
1.原材料价格、施工要求较高,综合成本高;
2.经营门槛高,须精于生产及施工,周边厂家少;
3.不耐脏,不易维护清洗,特别淡彩色沥青混凝土。
路面抗滑磨耗层彩色沥青路面、
自行车道、
体育场。
城市广场、
操场等。
5.站石
5.1站石高度的确定
人行道的站石是分隔车行道与人行道的界限,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的作用。站石高度可不能设计成一成不变的。在一般情况下,站石宜高出车行道边缘10 ~20c m。而在人行道的交叉口,交通信号口、停车区接合处及交叉点,为了以便于儿童车、轮椅和残疾人经过,则需用站石坡道做过渡处理, 站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cm 。
5.2站石材料分类
站石是车行道与人行道( 绿岛) 区分的重要标志,对行人、行车起到了参照与提示的作用,可抵抗车行道和人行道的侧压力以及行人、行车的撞击与磨损。这就要求站石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色彩应较明显。站石形态包括普通站石,s型站石,弧形站石,异形站石。
按材料的不同,站石主要有预制水泥混凝土、石材、砖砌三大类。
1)预制C30水泥混凝土站石: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材质,由于选购容易、价格低廉,常被作为首选材料,但制造工艺的参次不齐,养护不到位,能够导致强度不高。规格大多长为50cm、100 cm;宽度有12cm、15cm;高度多大为30cm、45cm等。
2)花岗岩站石:美观、强度高、耐磨性好,但价格昂贵选购困难;常见的是各种花岗岩材质。规格大多为一米长,宽度有10cm、12cm、15cm、20cm,高度多大为15cm、20cm、25cm、30cm、35cm、40cm等,这些规格尺寸较为常见。
3)砖砌站石可塑性好,但强度低,整体效果差。
经过比较可见,每种材质各有长短,对于交通量大、车辆行人穿行较多的路段宜采用石材站石,虽然单价高,但有利降低维修频率,减少养护成本; 对于次干道支巷,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品,强度既能满足要求,价格又适中;步行街区地形不规则、变化大,可采用砖砌。必须把各种材料的特性和道路的使用功能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选材,才能做到经济长效。
6.盲道的材料种类
盲道砖是为盲人安全提供的行路方便道路设施。一般由三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方向引路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砖,或盲道方向引路砖;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砖,或盲道方位引路砖;最后一类是盲道危险警告引路砖,圆点较大,警视不要超越,前面危险。
盲道的颜色应与相邻的人行道铺面的颜色形成反差,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宜采用中黄色,因为中黄色比较明亮,更易被发现。
当前使用较多的盲道材料可分为5类:预制混凝土盲道砖、花岗岩盲道板、大理石盲道板、陶瓷类盲道板、橡胶塑料类盲道板、其它材料(不锈钢、聚氯乙烯等)盲道型材。
1)预制混凝土盲道砖
2)花岗岩盲道板
3)陶瓷类盲道板
4)橡胶塑料类盲道板
5)不锈钢盲道
7. 结语
中国是人口稠密的国家,人行道在城市道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的扩张,对人行道的需求更为明显。只有充分利用人行道,精心设计,认真施工,合理选材,发挥其效能,才能为行人创立出最好的出行条件及良好的人居环境,营造出美丽动人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