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超重梁模板及支撑架施工方案
17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目录
1、工程概况 3
1.1、总体概况 3
1.2、设计概况 3
1.3、施工概况说明 4
2、编制依据 6
2.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规程 6
2.2、相关设计图纸 7
2.3、其他 7
3、施工计划 7
3.2、材料工具计划 7
3.3、机械设备计划 9
4、施工工艺技术 10
4.1、模板及支撑架设计表 10
4.2、梁模板设计 11
4.2、工艺流程 30
4.3、施工方法 31
4.4、检查验收 35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3
5.1、组织保障 43
5.2、技术措施 46
5.3、应急预案 50
5.4、监测与监控 52
6、劳动力计划 55
6.1劳动力计划 55
6.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56
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58
7.1梁500x18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58
7.2 梁700x11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65
7.3 梁800x12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72
7.4 梁1000x12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79
7.5梁900x15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86
7.6梁500x1800梁侧模板计算书 93
7.7梁1000x1200梁侧模板计算书 99
7.8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次龙骨木方) 104
7.9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次龙骨方钢管) 110
8、方案附图 115
1、工程概况
1.1、总体概况
—— 工程名称:港滨路项目B地块
—— 工程地址:滨海新区港滨路东侧,南至规划大连东道,北至铁路用地,东至规划绿地,西至空地。
—— 建设单位:天津滨海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
—— 设计单位: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监理单位: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质量监督单位:中心商务区建管中心
—— 施工总承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合同承包范围:港滨路项目B地块工程
—— 合同质量目标:国家质量验收合格标准
1.2、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港滨路项目B地块地块工程,共包括1#~11#住宅楼及其地下车库。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65123.12㎡。建筑层数为地上24-33层,地下一层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类别:一类高层建筑 ,耐火等级一级。结构形式:基础采用下反柱墩式筏板基础。主体地库部分框架结构,楼座部分采用剪力墙结构。
地下车库及地下车库范围楼座概况如下:
单体
结构
耐火
层数
建筑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m² )
地下空间
名称(#)
类型
等级
地上
地下
高度(m)
(m² )
地上
地下
建筑用途
1、11
剪力墙
一级
24
1
70.1
353.84
8151.87
2、10
29
1
84.6
363.45
10126.69
3、9
30
1
87.5
353.84
10175.13
4
30
1
87.5
363.45
10473.87
5、7、8
33
1
96.2
363.45
11515.41
6
33
1
96.2
363.45
11580.27
地下车库
框架
1
1
3.6/4.0
34110.65
96.24
36004.5
车库、设备、用房管线、战时人防
地库内搭设的满堂架碗扣架支撑体系基础为混凝土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450mm、500mm厚。
序号
项目
结构设计概况
1
结构形式
基础、住宅:桩基+防水板;商业、地库:桩筏板+防水板; 主体:住宅(剪力墙); 商业、地库(框架)
2
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烈度:7度
3
构件
基础
墙(地下室外墙抗渗P6)
梁、板
柱
C45
C40
C35
C30
C25(机房层)
C35
C30
C25(机房层)
1#、11#
C40抗渗P6
-2~10
11~17
18~21
21~24
0
-1~22
23~24
2#、10#
-2~7
8~16
17~22
23~26
27~29
-1~8
9~27
28~29
3#、9#
-2~7
8~16
17~22
23~26
27~30
-1~8
9~27
28~30
4#
-2~7
8~16
17~22
23~26
27~30
-1~8
9~27
28~30
5#~8#
-2~12
13~19
20~25
26~29
30~33
-1~13
14~30
31~33
配建1~6#、幼儿园
C35
C30
C30
地库
C35抗渗P6
C40(抗渗P6)
C40
1.3、施工概况说明
(1)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模板概况
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 ]87号”中的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要求,本工程地下车库部分结构梁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本工程专家论证部位为地下车库一层位置的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的超重梁,具体位置详见方案后附图,超重梁截面尺寸具体如下:
地下车库范围结构梁高大模概况(一)
序号
b(梁截面宽度)
h(梁截面高度)
集中线荷载(Kn/m)
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
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1
400
600
9.43908
400
700
10.816215
400
800
12.19335
400
1453
21.18604155
√
400
1800
25.9647
√
2
500
600
11.7986475
500
700
13.5 25
500
800
15.2414175
√
500
900
16.9628025
√
500
1300
23.8483425
√
500
1800
32.4552675
√
3
600
800
18.289485
√
600
900
20.35512
√
600
1100
24.48639
√
600
1200
26.552025
√
地下车库范围结构梁高大模概况(二)
序号
b(梁截面宽度)
h(梁截面高度)
集中线荷载(Kn/m)
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
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4
700
700
18.9276675
√
700
800
21.3375525
√
700
900
23.7474375
√
700
1000
26.1573225
√
700
1100
28.5672075
√
700
1200
30.9770925
√
700
1300
33.3869775
√
700
1500
38.2067475
√
5
800
800
24.38562
√
800
1000
29.89389
√
800
1100
32.648025
√
800
1200
35.40216
√
900
1100
36.7288425
√
900
1400
46.0239975
√
900
1500
49.1223825
√
6
1000
1100
40.80966
√
1000
1200
44.252295
√
方案中未表述的超限梁部分均按方案中要求进行施工。
本工程地库部分其它结构概况
结构工程概况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部位
地下车库结构梁
梁截面(B×h)mm
具体尺寸详见上表
集中线荷载
具体尺寸详见上表
层高(m)
非人防3.65、人防4.05
顶板厚(mm)
非人防300、人防400
基础
筏板基础,C35混凝土,人防部位(500mm),非人防(450mm)
跨度(m)
5.2、5.4、5.7、6、8、8.1
模板支撑架基础
地库碗扣架支撑体系下垫150*150*15mm木模板,地库高支模梁底主承重立杆下垫50x100木方
2、编制依据
2.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规程
序号
名 称
编 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 )
2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5-
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50009-
5
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6
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JGJ130-
7
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
DB29-203-
8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
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
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393号令
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 ]87号
12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住建部建质[ ]254号
13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1-22
14
《天津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建质安总[ ]11号
15
《天津市建设工程重大风险点位施工条件验收办法》
建质安总[ ]74号
1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
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18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
DB29-113-
19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00-
2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2、相关设计图纸
名 称
编 号
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港滨路项目B地块》结构、建筑图纸
2.3、其它
2.3.1港滨路项目B地块工程总承包工程施工合同
2.3.2 港滨路项目B地块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3、施工计划
3.2、材料工具计划
(1)材料准备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备 注
1
墙柱模板
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
25000m²
2
梁、顶板模板
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
0m²
3
木方
40×90mm
40000m
100×100mm
15000m
4
碗扣架(φ48×3.5)
0.6米横杆
5000根
0.9米横杆
8000根
2.4米立杆
30000根
0.9米立杆
0根
1.5米立杆
0根
1.8米立杆
0根
3.0米立杆
30000根
5
扣件
100000个
6
穿墙螺栓
Φ14
0根
7
海绵条
模板拼缝及接头部位使用
8
U托
36(丝杆直径)
9
塑料薄膜
混凝土养护
10
长钢管
4.0米
0米
2米、3米
10000米
(2)材料质量控制
1要求严格材料的进场验收。木胶模板必须符合GB/T17656-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标准。面板要求平整,厚度一致,不允许有脱胶。平整度控制在≯1.5/1000,板厚偏差小于0.2mm。
2其它木材要求达到国家II级木材标准。
3制作防水穿墙螺栓所有钢材,必须经试验达到GB701- 《低碳热轧圆盘条》的技术标准。
4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 )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 )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5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6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明,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疏松或其它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扭力矩一般应为40~50N·m。
7支撑体系剪刀撑、拉杆等辅助杆件采用φ48.0×3.0钢管,壁厚最小值不得小于3.0mm。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必须涂有防锈漆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其完好。旧钢管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钢管上严禁打洞。
8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形螺纹》GB/T 5796.2- 的规定。
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和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 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9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10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①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②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③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④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⑤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⑥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施工中应对每批次进场的模板、钢管、扣件、可调支座(或U托)、木方等材料进行进场验收,进场材料应符合上述材料要求,对不合格的材料应该立即进行退场。
3.3、机械设备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塔式起重机
TCT6012
台
7
2
电焊机
BX1-300
台
6
3
平刨
MB513
台
8
4
压刨
台
8
5
电锯
MJ105
台
8
6
镝灯
台
8
7
经纬仪
台
2
8
全站仪
台
2
9
水准仪
台
2
10
卷尺
把
4
11
扭矩扳手
把
2
4、施工工艺技术
4.1、模板及支撑架设计表
(1)楼板支撑体系表
范围
部位
板厚(mm)
支撑高度(m)
底模
支撑
水平刚性连接
面板mm
次肋mm
主肋mm
支撑形式
立杆横、纵间距(mm)
立杆步距(mm)
地下车库楼板
非人防部位
300
3.35
15厚覆膜多层板
40×40×2.75方钢管或40x90木方
C48x3.0双钢管
碗扣脚手架
900、600
1200
中间水平横杆位置一道抱柱连接
间距200
间距900
人防部位
400
4.05
15厚覆膜多层板
40×40×2.75方钢管或40x90木方
C48x3.0双钢管
碗扣脚手架
900、600
1500、1200
中间水平横杆位置一道抱柱连接
间距200
间距900
非人防立杆组合2.4+0.6米或1.8+1.2米;人防部位立杆组合2.1+1.2米。
4.2、梁模板设计
梁模板设计梁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做面板915×1830mm。以下未标注单位的均以mm为单位。以下梁截面尺寸为b(梁宽)×h(梁高~梁高),表示为bxh如下。
(1.1)400×(500~7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腹板高度方向居中设置,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1米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一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1.2)400×(800~9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2道对拉螺杆,两道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8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1.3)400×1453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下口设置一道对拉螺杆,两道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6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1.4)400×18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侧模板共设置4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45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2.1)500×(600~8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下底部设置一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10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2.2)500×9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下底部设置2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8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2.3)500×13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3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6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2.4)500×18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4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9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3.1)600×(800~9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下设置一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8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2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3.2)600×(1000~12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2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0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4.1)700×(700~9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下设置1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2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4.2)700×(1000~11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2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6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90(8根木方),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4.3)700×12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2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90(8根木方),主龙骨双钢管,双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3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4.4)700×(1300~15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3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3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450,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5.1)800×8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下设置1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短钢管延梁跨度方向@90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900,梁两侧立杆间距13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5.2)800×(1000~12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2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0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双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450,梁两侧立杆间距13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6.1)900×(1100~15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900x(1100~1400)梁上设置2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900x1500梁上设置3道对拉螺杆。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0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双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450,梁两侧立杆间距15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
(7.1)(950~1000)×(1000~1200)梁模板支设:
梁侧模板为梁两侧次龙骨40x90木方@150,主龙骨双钢管+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梁距板底200位置设置,梁上设置2道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延梁跨度方向@500设置。
梁底模板为梁下次龙骨40x90木方@100,主龙骨短钢管,短钢管下立杆油托顶紧固定,梁底主龙骨双钢管延梁跨度方向@450,梁底2根主承重立杆,立杆延梁跨度方向@450,梁两侧立杆间距1500,立杆下油托自由端伸出长度不得超出200,梁下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00,立杆伸出最上部水平杆到油托顶支撑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板下双钢管顶紧梁侧双钢管或木方。
梁两侧设置钢管斜杆顶部采用油托顶紧梁中部位侧模板龙骨,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角顶紧,斜杆延梁跨度方向@1.8米在梁两侧对称设置。
以上梁底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撑体系底部水平杆距地不得高出200,剪刀撑采用钢管扣件式剪刀撑,在架体周边及内部纵横向4.5米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在钢管扣件支撑体系的每个梁跨中部位底部水平杆位置和最顶部水平杆位置设置2道水平剪刀撑。
以上梁两侧立杆延梁跨度方向间距同梁底主承重立杆延梁跨度方向间距,超限梁部分均按此施工。
以上梁下立杆可使用为钢管立杆或为碗扣立杆,碗扣立杆和横杆扣件连接固定,超重梁下垫板采用50x200mm截面木跳板。梁下立杆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
对于高宽比大于2.5的大梁两侧设置斜杆加油托顶撑间距延梁跨度方向@1.8米设置,斜杆顶地面,与地面成45~60度角,抗倾覆斜杆支撑。
5)、楼板模板设计
模板采用碗口式脚手架加U托,现浇楼板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选用40×40×2.75方钢管间距200mm,主龙骨为C48双钢管,间距900mm。支撑系统采用φ48×3.5mm满堂碗扣式脚手架,支撑间距为900×900mm,采用600横杆进行调模,最上一步横杆至U托底自由端不得超过700mm(规范要求),
丝杆露出钢管顶不得超过200mm,水平杆采第一道距地不得大于350mm,步距要求为1500mm。非人防部位采用2.4+0.6米或1.8+1.2米立杆组合,人防部位采用1.5+1.8米或2.1+1.2米组合,立杆下垫15mm厚150x150mm木模板。
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中的要求,在满堂架设置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4.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杆件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4.2、工艺流程
1、梁模板
1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弹线→搭设梁板满堂脚手架→调整标高→检查、验收→铺梁底模模板→安装梁侧模→安装龙骨→铺顶板模板→校正标高→预检→梁、板钢筋绑扎
2)梁模板施工要点:
在柱子砼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并复核。
立杆采用碗扣架,间距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施工。
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
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2施工要点:
1)在竖向结构构件上抄好标高后,根据楼板厚度、模板厚、木方厚、梁高调整好搁放木方的水平钢管,然后铺模板。
2)严格控制梁板模板的起拱率,支模时跨中起拱2L/1000。
3)梁模板的定位前,先复查柱中心是否准确,无误后可利用弹在柱侧面的中线或轴线作为梁定位控制线,梁底模的标高按弹在墙、柱上的标高线进行控制。
4)模板安装按梁侧模包底模、顶板模压梁侧模。
5)模板接缝要求加工严密,表面错缝平整。
2、顶板模板
1)顶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安装主次龙骨→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2)顶板模板施工要点:
a.支架搭设前应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对支柱底座进行调整,并垫上木方,要求坚实稳固。支架的立杆从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完成支架搭设后安装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支柱间距为900mm。
b.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支柱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的高度,将木楞找平。
c.铺设多层板: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在各跨中铺设平模。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拼缝间加塞海绵条。
d.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及楼板底标高,一旦有误差立即进行校正。
e.可调支托插入立杆内长度不小于150mm,外露尺寸不大于200mm。
3)顶板模板起拱
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