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湖南**********机房
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消防工程
设
计
方
案
说
明
8月
一、 项目概述
在网络主机房、 配电室分别设有一套柜式GQQ120/2.5和一套柜式GQQ40/2.5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来自动保护计算机房的设备。
本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共分为两个防护区。各设置产品为无管网灭火装置( 药剂236kg) 。产品为知名厂家湖南省金鼎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为了保证气体灭火系统的稳定性, 与机房气体灭火系统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为一个单独的自动灭火系统, 采用大型火灾报警设备专业生产厂家的气体灭火专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单区控制柜壹套。
二、 执行依据和标准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
2.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 )
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 )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 50116-98)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 )
6. 湖南金鼎消防GQQ90/2.5和GQQ70/2.5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及配套火灾自动报警-气体灭火控制系统的产品说明书
三、 系统组成及功能
1. 本工程GQQ120/2.5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有2组, GQQ70/2.5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有1组,共计气体钢瓶3个。每一组均配有瓶头阀、 单向阀、 压力软管、 管路、 喷头、 压力开关以及电子阀与配套火灾自动报警-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2. 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均设置在保护区内最长距离的墙两边的中间位置 , 保证每个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的喷头保护半径在7.5米以内。
3. 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气体灭火控制系统其火灾探测器采用( 编码) 感烟型和感温型( 编码) 。本系统包含气体灭火系统所需的全部联动设置。网络主机房一个防护分区, 配电室一个防护分区, 采取两级报警, 烟感动作后, 非气体防护区的声光报警器动作, 温感动作后, 相应的气体防护区的声光报警器动作。
⑶ 在防护分区控制器上均设对应一个区, 完成该分区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气体灭火系统控制。并能够显示及控制各气体灭火分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的动作。该处安排消防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 随时监视火警, 及时处理火警。特别是准备随时到气体灭火控制间, 紧急手动施放灭火气体进行灭火或警急切断误动作对灭火剂释放的启动。
⑷ 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在保护区设置感烟探测器( 每个保护40M2面积) 及感温探测器( 每个保护20M2面积) 探测火警。在每一个火警探测区都能产生两路互相独立的火警信号。在一个气体灭火保护区内任何一个火警探测区内出现感烟探测器报警信号时, 该区的声报警器报警, 同时, 消防中心的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并指示出火警部位。
⑸ 消防联动
① 在一个火警探测区内只出现感烟探测器报警信号时, 控制器指令该区发出声报警。并能够联动本机房外其它消防主机使本层及相邻楼层发出声光报警, 停本层及相邻楼层空调, 截断本层及相邻楼层非消防电源, 并接收显示反馈信号。
② 在一个气体灭火火警探测区内出现感温探测器报警信号时, 控制器立即指令该区的声光报警器报警。在设定的时间隔后, 控制器打开相应启动瓶电子阀、 启动瓶启动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柜式装置向所在气体灭火保护区施放七氟丙烷气体进行灭火。此时, 控制器根据喷气压力开关的动作, 显示出七氟丙烷气体的释放, 点亮气体释放灯。
四、 主要设备、 材料表
1、 气施: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柜式七氟丙烷装置
GQQ120/2.5
套
2
含电磁阀、 压力开关、 金属软管、 集流管、 喷嘴、 机柜等。
2
柜式七氟丙烷装置
GQQ40/2.5
套
1
3
七氟丙烷气体
HFC-227ea
kg
236
2、 电施: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1
火灾报警联动主机( 含打印机)
LD128EN(M)
台
1
2
气体灭火驱动盘
LD5501EN-2
台
1
3
紧急启停按钮
LD1200A
个
2
4
声光报警器
BJ
个
2
5
编码声光报警器
BJ B
个
1
6
放气指示灯
LW5606
个
2
7
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LD3000EN
只
4
8
点型光电感温探测器
LD3300EN
只
6
9
探测器底座
LD10EN
个
10
10
信号输入输出模块
LD6800E-1
个
1
11
模块底座
LD60(N)
个
1
12
电池( 用于报警主机)
14V/12AH
节
2
五、 系统安装
1、 施工流程( 说明: [] 号内的项目需协调施工顺序)
⑴ 气体灭火系统
[风管、 下水管]→火灾探测器管线→火灾探测器→气体灭火控制器→[消防电源]→系统调试( 模拟喷气) →消防联动统调
⑵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吊顶内线管→线管、 防锈处理、 端子箱→穿线、 装金属软管→[吊顶龙骨及不燃板, 墙面装修]→探测器、 紧急启停按钮、 声光报警器、 放气指示灯→[防火门、 防火卷帘门、 气体灭火系统、 防排烟系统]→、 控制主机→[消防电源] →系统调试→报警联动统调
2、 施工方法
⑴ 气体灭火系统
① GQQ型灭火装置施工全面遵守《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② GQQ型瓶组安装
a. 单瓶GQQ型储瓶重120kg。
b. 运输: 场外用平板汽车, 可人力装卸( 必须小心轻放, 不碰撞) , 室内人力运输。
c. 安装前检查:
l 先检查主附件外观情况, 不得有碰伤, 附件不得有扭曲; 瓶气压力显示清楚。
l 瓶及附件型号、 规格、 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 GQQ储瓶组安装
l 先装柜式装置: 按设计图中位置固定在地板上。
l 将钢瓶一个一个按编号顺序装在柜式装置内卡稳。
l 连接压力软管, 接头必须拧紧。
l 安装气动管, 丝扣连接必须缠生料带拧紧。
l 装启动瓶、 压力开关、 启动管路。
③ 喷嘴安装
a. 安装前检查喷嘴型号、 规格、 孔径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b. 系统管道试压吹扫合格, 支吊架牢固, 方可安装。
④ 模拟喷气试验
气源采用2.5MPa氮气瓶一个。
模拟喷气试验结果应满足: 试验气体能进入设定防护区, 并从该区的各喷嘴喷出; 相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 相关声、 光报警信号正确; 气体灭火系统设备、 管道无明显晃动, 无机械性损坏。
⑤ 控制系统调试
a.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完毕后, 进行检查.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 进行自动灭火装置的调试及联动运转。
b. 自动灭火联动方案见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⑵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 参见本工程总体施工组设计)
①系统安装
a. 按GB 50166-92 第 2.2.1-2.2.13 布线。根据所采用FAS器材的性能, 信号线采用单色或多色的双绞或多绞线。
b. 采用金属线管。预埋黑铁管, 管内涂沥青漆。 管接头焊接。 线盒处, 应按照国家建筑标准图集86D468焊接跨接线, 保证机械强度和电气连通。 用焊接保证系统全部线管及线盒电气连通。按规定安装线槽接地扁钢。按规定完成接地。必须保证全系统良好屏蔽, 良好接地。 线管贴顶贴梁安装。 借用全楼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桥架。
c. 用细焊条、 小电流焊接薄壁器材。
跨接线要求:
公称直径( mm)
跨接线( mm)
30
Φ6
≤25
≤32
焊接长度
扁钢
圆钢
钢管
电线管
40
Φ8
32
40
50
Φ10
40~50
50
50
25×4
70~80
d. 按GB 50166-92 第 2.3.1-2.3.8 安装火灾探测器。
e. 按GB 50166-92 第 2.4.1-2.4.3 安装手动报警按钮。
f. 按GB 50166-92 第 2.5.1-2.5.5 安装火灾报警控制器。当火灾报警控制器高度偏大, 按第2.5.1条安装后不便操作时, 其安装高度应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g. 按GB 50166-92 第 2.6.1-2.6.4 安装联动控制设备。
h. 按GB 50166-92 第 2.7.1-2.7.4 安装接地装置。
②系统调试
按照GB 50166-92 第三章及相关设备说明书, 以合理的顺序对要求的各项报警、 联动功能进行统调。联动逻辑符合GBJ116-88。
六、 保证质量措施
1.1质量保证措施
1.1.1执行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标准,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 并派专人监督这两个文件的准确实施, 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反馈, 并进行整改。
1.1.2挑选水平高、 素质好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程质量的好坏, 首先取决于施工人员的素质,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本公司将选派专业水平高、 业务能力强、 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 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熟悉的技术工人组织施工, 人员的配备和组成将根据工程特点并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对质量保证体系人员进行职责分工,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制定各项操作规程, 加强岗位职责检查; 督查各级人员的施工质量, 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工作质量, 以确保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 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1.1.3遵循监理程序
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 遵循工程监理程序, 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
1.1.4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关系到工程能否如期开工以及开工后能否按计划进行, 工程质量能否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 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的审查及技术交底工作,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 及时保证”三通”, 按计划组织材料进场, 进行施工测量、 放样, 为工程开工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1.5控制材料质量
所有设备材料必须符合要求, 由质量稳定的供货厂家提供, 并经业主、 监理工程师抽检认可合格后方能使用。
1.1.6坚持自检、 互检、 交接检制度
每道工序完工后, 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经验收合格得到批准,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 质检人员、 试验人员按技术规范要求的方法和检测频率对各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测, 发现不合格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7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和关键工艺流程的质量
对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工艺流程加强质量控制, 由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和各施工队的质检组分别检查各施工队的作业情况, 监督施工按技术规范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 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1.1.8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从现场指挥部到项目经理部, 至各施工队及班级组, 由上到下建立适合本工程特点的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 做好施工的一切监督检验工作。
项目经理部建立由项目部经理为组长, 技术负责作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各班组建立QC小组。
七、 保证安全措施
1.1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共包含以下十一个方面)
管理职责;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用品的采购; 分包方的控制; 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检查、 检验和标识; 事故隐患的控制; 收正和预防措施; 教育和培训; 安全记录。
1.2施工现场安全纪律
1.2.1热爱本职工作, 努力学习, 提高政治、 文化、 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积级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 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 搞好安全生产。
1.2.2遵守劳动纪律, 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 工作时集中思想, 坚守岗位, 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 严禁酒后上班,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 动火。
1.2.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不得违章指挥和建章作业, 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 并有责任制止她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1.2.4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 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好安全带, 高处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不得往下投掷物料,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 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1.2.5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 不得攀登脚手架、 井字架、 龙门架和随吊盘上下。
1.2.6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 对各种防护装置、 防护设施和警告、 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随意挪动。
1.3做到”十不盲目操作”
新工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 复工换岗人员未经安全岗位教育, 不盲操作; 特殊工种人员、 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 无有效安全上岗操作证, 不盲目操作; 施工环境和作业对象情况不清, 施工前无安全措施或作业安全交底不清, 不盲目操作; 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材料、 新岗位无安全措施, 未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交底, 不盲目操作; 安全帽和作业所须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落实, 不盲目操作; 脚手、 吊篮、 塔吊、 井字架、 龙门架、 外用电梯、 起重机械、 电焊机、 钢筋机械、 木工平刨、 圆盘锯、 搅拌机、 打桩机等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 搭设安装后, 未经验收合格, 不盲目操作; 作业场所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 安全隐患不排除, 威胁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时, 不盲目操作; 凡上级或管理干部违章指挥, 有冒险作业情况时, 不盲目操作; 凡上级或管理干部违章指挥, 有冒险作业情况时, 不盲目操作; 高处作业、 带电作业、 禁火区作业、 易燃易爆作业、 爆破性作业、 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和科研实验等其它危险作业的, 均应由上级指派, 并经安全交底; 未经指派批准、 未经安全交底和无安全防护措施, 不盲目操作; 隐患未排除, 不自己伤害自己, 自己伤害她人, 自己被她人伤害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时, 不盲目操作。
1.4”十不准”要求
不准从正在起吊、 运吊中的物件下经过; 不准从高处往下跳或奔跑作业; 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墙和外壁板等建筑物上行走; 不准站在小推车等不稳定的物体上操作; 不准攀登起重臂、 绳索、 脚手架、 井字架、 龙门架和随同运料的吊盘及吊装物上下; 不准进入挂有”禁止出入”或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区域、 场所; 不准在重要的运输通道或上下行走通道上逗留; 未经允许不准私自进入非本单位作业区域或管理区域, 特别是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严禁在无照明设施, 无足够采光条件的区域、 场所内行走、 逗留; 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1.5防止机械伤害”一禁、 二必须、 三定、 四不准”
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摆弄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应完好, 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机电设备停电、 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关机, 按要求上锁; 机电设备应做到定人操作, 定人保养、 检查; 机电设备应做到定机管理、 定期保养; 机电设备应做到定岗位和岗位职责; 机电设备不准带病运转; 机电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转; 机电设备不准在运转时维修保养; 机电设备运行时, 操作人员不准将头、 手、 身伸入运转的机械行程范围内。
1.6防止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的十项基本要求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着装整齐, 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 高跟鞋,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 高处作业人员严禁相互打闹; 攀登用具结构必须牢固可靠; 各类手持机具确保安全牢靠; 不得攀爬脚手架等; 进行悬空作业时, 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高处作业时, 所有物料应该堆放平稳, 保持作业走道畅通, 高处作业时, 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物料和工具等物件; 拆卸作业要在设禁区、 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7安全用电, ”装得安全、 拆得彻底、 用得正确、 修得及时”, 非电工严禁拆接电气线路;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要检查线路、 插头、 插座、 漏电保护装置等是否完好; 电气线路或机具发生故障时, 非电工不得自行修理或排除故障; 搬迁或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金属物时, 严禁触碰到电线。
1.8加强车辆管理, 按交通规则的要求驾驶车辆。
1.9按照使用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电动工具。
1.10正确使用电焊机
电焊机外壳应完好无损, 有防雨、 防晒措施; 遇恶劣天气( 如: 雷雨、 雪) 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在潮湿地工作, 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或木板上; 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 焊钳与把线绝缘良好, 连接牢固; 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操作者不准穿化纤质服装。
1.11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1.11.1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内容主要是查思想、 查制度、 查机械设备、 查安全设施、 查安全教育培训、 查操作行为、 查劳保用品使用、 查伤亡事故处理等。
1.11.2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工地(项目)每周或每旬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定期的安全大检查; 生产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由班组长各安全值日人员组织的班前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和安全专职人员、 安全值日人员等组织季节劳动保护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和日常的安全检查。
1.11.3安全检查的要求
明确检查内容、 标准及要求; 明确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 内容及检查标准、 重点关键部位; 检查记录要认真、 详细; 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进行处理; 按照”三定”( 即定人、 定期限、 定措施) , 立即落实进行整改。
八、 文明施工现场措施
1.1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
1.1.1项目部负责制, 主要检查内容
工地围档规范、 执行总体平面布置、 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 材料堆放、 现场住宿。
1.1.2现场防火
食堂、 厕所、 饮水、 保健急救、 现场标牌、 治安综合治理、 社区服务。
1.2加强工地施工现场管理, 落实管理要求
1.2.1各类临时设施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
1.2.2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 生活、 办公区域) 严格分隔;
1.2.3场容场貌整齐、 整洁、 有序、 文明;
1.2.4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1.2.5建材在固定地点整齐堆放, 确保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场地平整。
1.3加强工地环境卫生的管理
1.3.1应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牌和责任区包干图;
1.3.2按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作业要求,设施生活”五有”设施, 即食堂、 宿舍( 更衣室) 、 厕所、 医药急救箱、 茶水供应点;
1.3.3宿舍统一使用DC36V低压电, 日常见品力求统一, 现场办公, 生活场所要有专人管理, 定期清扫, 生活垃圾及时清运, 保持整齐清洁;
1.3.4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 控制”四害”孳生。
1.4加强工地的文明建设
1.4.1施工现场工地的宣传标语;
1.4.2加强外业民工的管理, 必须五证齐全: 身份证、 劳工证、 暂住证、 健康证、 上岗证。
1.4.3加强治安综合管理, 做到目标管理, 制度落实;
1.4.4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努力做到施工不扰民, 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1.4.5防火防爆、 落实防火制度和措施;
1.4.6竣工后及时将工地及四周环境清理整洁, 做到工完, 料净、 场地净。
1.4.7统一着装, 佩戴工号牌。
九、 图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