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2月份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诸葛亮主张的读书方法是( c )A.不求甚解 B.提要钩玄 C.观其大略 D.无疑求疑2公共需要的主要特点是( c )A.主观性 B.权威性 C.社会性 D.政治性3. 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 ) A.公共组织 B.政府组织 C.事业单位 D.社会团体4在人类社会早期,各种管理都笼统归属于(a )A.公共事务管理 B.公共事业管理 C.公共管理 D.行政管理5.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称之为( d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C.社会学理论 D.官僚科
2、层制理论6在美国被认为是有划时代企业管理学巨著是( c ) A.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B.企业再造 C.Z理论 D.第五项修炼7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思想家是( b )A.泰勒 B.韦伯 C.梅奥 D.麦克雷格8. 权力属于( c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人身需要9. “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适应于( a ) A.准公共物品 B.纯公共物品 C.物质性公共物品 D.精神性公共物品10. NPO一词发源于( a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澳大利亚11商务咨询类和社会公益类中介组织,其行为方式主要为( d )A.合法介入 B.协商协调 C.依法
3、裁决 D.居间媒介 12事业单位的产权属于( a )A.国有资产 B.非国有资产 C.私有资产 D.民间资产13实行改革以前,中国全部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a )A.30以上 B.20以上C.50以上 D.40以上14我国启动“全国社区建设”是在( b )A.1986年 B.1991年 C.1999年 D.2001年15. 下列属于监督市场活动的社会中介组织是( b ) A.律师事务所 B.消协 C.广告公司 D.人才交流中心16. 自治模式的社区管理模式属于( d )A.市场主导型 B.政府主导型C.企业主导型 D.社会主导型17. 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原则是( b )A
4、政企分开 B.政事分开C.政社分开 D.政资分开18. 公共事业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属于( d )A.纯公共物品 B.公共财物C.私益物品 D.准公共物品19. 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科研究、信息统计、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公共卫生服务、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社会福利等单位属于( b )A.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 B.纯公益类事业单位C.准公益类事业单位 D.经营类事业单位20.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是( d ) A.不营利 B.不需要营利 C.不必要营利 D.不以营利为目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 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
5、强调( ABCD )A“全员学习” B“全过程学习” C“团体学习” D“终身学习” E“继续教育学习”2香港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模式( ABCD ) A“公办公营式” B“公办商营式” C“专利经营式”D“私商经营式” E“私商公营式”3“非政府组织”也叫( ABCDE ) A“民间组织” B“公共事业部门” C“第三部门” D“非营利组织” E“公民社会组织”4“ 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 ABCD )A.政府决策的失误 B.政府组织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 C.权力寻租 D.公众对政府主导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意愿的怀疑 E“搭便车”现象的存在5按照分类管理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分成的类
6、型是(ABCE )A.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 B.纯公益类事业单位 C.准公益类事业单位D.营利类事业单位 E.经营类事业单位 6. 属于营利性社会的中介组织是(ABCDE )A.律师事务所 B.会计师事务所 C.资产评估事务所D.公证事务所 E.职业介绍所7. 社区管理的机制有(ABC )A.法律机制 B.社团机制 C.道德机制 D.编制和经费 E.权力机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公共物品包括作为硬件的公共产品、作为软件的_公共服务_和自然资源。 2.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公共事务_。 3. 非营利机构(NPO)是不以_营利_为目的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
7、组织。 4. 通过市场价值规律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效率最高的情况,被称作“_市场失灵_”。5. 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_受益的非排他性_。6. _非营利性_是NPO文化精神的核心。7. 混合物品包括_拥挤性的公共物品_和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两类。8. 美国经济学家韦斯伯德1974年提出了“市场失灵”理论和 “_政府失灵_”理论。9. 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_社会化_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管理。10. 改革前,中国全部事业单位的数量达130多万个,纳入政府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近_3000_万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
8、24分)1. 事业单位的特征。1. 事业单位的特征。第一, 从事社会专业服务的实体。如教育科研第二, 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的组织,提供的服务以精神和知识为主。第三,以精神产品和知识产品为主要价值形态。第三, 以前绝大多数依附于党政机关,实行条条管理。第四, 以创造、创新为主要职能。第五, 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2. 政府公共物品管理中的改革。(1)应有进有退,以进为主(2)完善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3)实现公共物品生产主体多元化(4)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工,完善物品的提供机制(5)推动公共物品服务的产业化,提高其的使用效率(6)公改革某些公共物品的经营形式和属性。 (7)原则上由政府统一管理纯
9、公共物品。 3.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途径。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途径。A.一直存在但由党直接领导类似党的一个部门的社会组织,如工会、学会等。B.原先作为政府的一种职能或政府职能部门之下属部门,如各种行业协会。C.原先有过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取消或改变性质的,如商会、各种基金会。D.原先属于国营的事业单位有了民办性质的,如学校、诊所、社会服务机构。五、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共22分)1. 新公共管理学派的核心要点。(10分)1. 新公共管理学派的核心要点(10分)(1)结果为本:从注重行政过程转向注重 行政结果(2分)(2)责任政府:管理者应当担负政治责任(2分)(3)
10、回应性政府:强调顾客至上(2分)(4)多中心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政府管理引入多中心竞争机制(2分)(5)绩效型政府:以“三E”指标(即Economy经济、Efficiency效率、Effectiveness效益或有效性)来衡量政府工作业绩。(2分)2. 论述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12分)(1)行政支持类。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有执法收费职能的单位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依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编制,严格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进行管理。(3分)(2)纯公益类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增长幅度。在控制总量和编制规模的同时,参照国家
11、有关标准,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3分)(3)准公益类事业单位。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进行收费,收不抵支时,政府核拨一定经费予以支持。要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几涉及由财政支持的单位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3分)(4)经营类事业单位。按照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的要求,从有利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由地区编办审批后,其内设机构编制调整均实行备案制。对这类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由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取代机构编制行政审批。(3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