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分泌性腹泻主要表现为()?
A: “痢疾样”综合症
B: “霍乱样”综合症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常发生于()?
A:抗菌治疗过程中
B:停药后1~2周内
1) 迁延性腹泻病的病程为:
A. ≥2天,≤ 2周
B. ≥2周,≤ 2月
C. ≥2月
D. ≥2年
2) 以下属于调整肠道菌群药物的是:
A. 双歧三联活菌
B. 甲硝唑
C. 万古霉素
D. 阿奇霉素
3) 腹泻病患者每日大便次数为: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4) 引起成人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主要为:
A. 腺病毒
B. 诺如病毒
C. 轮状病毒
D. 星状病毒
5) 散发性感染性腹泻常发生于:
A. 社区
B. 医院
C. 饭店
D. 学校、老人院
6) 艰难梭菌相关性肠炎腹泻患者腹泻时,水样便持续时间一般为:
A. 12小时至24小时
B. 24小时至36小时
C. 超过36小时
D. 超过48小时
感染蛔虫不会对儿童产生哪些危害?
A: 营养不良
B: 肠穿孔、肠梗阻
C: 牙齿脱落
D: 发育障碍
下列属于蛔虫的治疗原则的是?
A: 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后的秋冬季
B: 学龄儿童可集体服药
C: 高感染区建议3~6个月服药驱虫一次
D: 以上都是
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史克肠虫清服用量是
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口服2片
2岁以下儿童应少服
1) 下列说法对土源性线虫表述错误的是:
A. 土源性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
B. 虫卵或幼虫主要在土壤里发育到感染期
C. 蛲虫不属于土源性线虫
D. 蛲虫卵不需在土壤中发育
2) 蛔虫幼虫移行到肺引起的临床表现有:
A. 蛔虫性肺炎
B. 肺部出血
C. 哮喘
D. 以上皆是
3) 感染蛔虫不会对儿童产生哪些危害?
A. 营养不良
B. 肠穿孔、肠梗阻
C. 牙齿脱落
D. 发育障碍
4) 我国土源性线虫2005年感染人数是多少:
A. 1.29亿
B. 3亿
C. 2.29亿
D. 以上皆不是
5) 哪些人群的肠道寄生虫发生率最高?
A. 妇女和儿童
B. 老年人
C. 青少年
D. 成年人
6) 蛲虫幼虫在人体哪个部位发育为成虫:
A. 结肠
B. 肛周
C. 十二指肠
D. 盲肠
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正确的是:
A: 消毒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 终末消毒属于预防性消毒
下列关于半污染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外走廊属于半污染区
内走廊属于半污染区
1) 下列传染病,可不采用严密隔离的是:
A. 霍乱
B. 鼠疫
C. SARS
D. 艾滋病
2) 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病房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B. 清洁区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C. 医护值班室、配膳室、库房属于清洁区
D. 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外走廊属于半污染区
3) 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些项是错误的?
A. 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B. 工作人员密切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
C. 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 病人之间可以交换用物、书报等
4) 麻疹采用的隔离方式是:
A. 消化道隔离
B. 血液体液隔离
C. 呼吸道隔离
D. 虫媒隔离
5) 伤寒病人应采取哪种隔离方式:
A. 血液体液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消化道隔离
D. 虫媒隔离
6) 采用虫媒隔离的传染病是:
A. 乙脑
B. 乙型肝炎
C. 甲型H1N1流感
D. 霍乱
感染HBV后的转归和感染者的免疫状态有关,若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则易发展为:
A: 急性肝炎
B: 重型肝炎
目前预防和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是
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隔离病人
1) 下列情形中,不会导致HBV传播的是:
A. 性接触
B. 共用注射器
C. 共用剃须刀
D. 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
2) 某医生抗HBs小于10mIU/ml,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宜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 碘酒消毒
B. 注射乙肝疫苗
C. 注射丙种球蛋白
D. 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
3)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的检查指标中,反映其传染性大小的是:
A. ALT
B. 胆红素
C. HBV-DNA
D. HBeAg
4) 乙型肝炎疫苗的最主要接种对象为:
A. 新生儿
B. 婴幼儿
C. 医务人员
D. 器官移植患者
5) 乙型肝炎病毒的完整病毒颗粒为:
A. Dane颗粒
B. 小球形颗粒
C. 管状颗粒
D. HBV-DNA
6) 下列因素中,和HBV感染后慢性化几率关系密切的是:
A. 感染的年龄
B. 感染途径
C. 临床类型
D. 肝功能
对于密切接触者应采取的管理方法为()?
检疫、预防接种、药物预防
治疗、管理、观察
医生和护士办公室属于()?
A: 半污染区
B: 污染区
1) 狂犬病需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A. 消化道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严密隔离
D. 接触隔离
2) 病人洗浴间属于:
A. 清洁区
B. 半污染区
C. 污染区
D. 半清洁区
3) 手足口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4) 以下传染病中,需进行消化道道隔离的是:
A. 伤寒
B. 流脑
C. 麻疹
D. 水痘
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6) 鼠疫需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A. 消化道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严密隔离
D. 接触隔离
无临床表现但可产生免疫是哪种感染的表现形式()?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天然屏障属于哪种免疫()?
A: 非特异性免疫
B: 特异性免疫
1)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动物宿主
D. 易感人群
2) 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为:
A.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B. 病原携带者
C. 被感染的动物
D. 以上皆可
3) 法定传染病主要分为哪几类:
A. 甲、乙、丙三类
B. 甲、乙、丙、丁四类
C. Ⅰ、Ⅱ、Ⅲ三类
D. Ⅰ、Ⅱ、Ⅲ、Ⅳ四类
4) 以下感染的表现形式中,特征为体内有病原体存在,但是不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 病原携带状态
C. 潜伏性感染
D. 显性感染
5) 传染病常见症状和体征为:
A. 发热和皮疹
B. 毒血症状
C.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D. 以上皆是
6)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
A. 病原体的侵袭力和毒力
B. 病原体的数量
C. 病原体的变异性
D. 以上皆是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殊中毒症状中,“三痛”指的是:
骨骼痛、肌肉痛、关节痛
头痛、腰痛、眼眶痛
艾滋病常继发的恶性肿瘤以什么最多见()?
A: 卡波希肉瘤
B: 胃癌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异充血现象表现为“三红”,指的是:
A. 面、上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B. 面、上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C. 上肢、下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D. 上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
2) 我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哪型汉坦病毒感染所致:
A. Ⅰ型和Ⅱ型
B. Ⅰ型和Ⅲ型
C. Ⅱ型和Ⅲ型
D. Ⅱ型和Ⅳ型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为:
A. 早期发现
B. 早期休息
C. 早期治疗、就近治疗
D. 以上皆是
4) 以下不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中"三红"的是:
A. 尿液红色
B. 面红
C. 上胸部皮肤红
D. 颈红
5)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哪种病原体感染所致:
A. 汉坦病毒
B. 肠道杆菌
C. 脑膜炎双球菌
D. 黄病毒
6) 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有哪五期经过:
A. 发热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B. 发热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期、感染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C.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D.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感染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急性普通型菌痢患者大便的性状为()?
粘液脓血便
呈红色果酱样
霍乱被我国列为()?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1)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分为哪3型:
A. 普通型、发热型和休克型
B. 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
C. 普通型、轻型和休克型
D. 普通型、发热型和中毒型
2) 流脑应和以下那些疾病相鉴别:
A.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B. 流感杆菌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
C.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D. 以上皆是
3) 流脑应采取的隔离方法为:
A. 严密隔离
B. 消化道隔离
C. 呼吸道隔离
D. 血液隔离
4) 霍乱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5) 肺结核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6) 爆发型流脑主要分为哪3型
A. 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
B. 休克型、颅内高压型和混合型
C. 休克型、败血症型和混合型
D. 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败血症型
一共2道题,每页2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患者,女性,35岁,已婚,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自认为“感冒”,未予重视,1天前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遂来门诊就诊。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 760 U/L,总胆红素54 μmol/L,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入院。该病人的医疗诊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急性黄疸型肝炎
C. 甲型病毒性肝炎
D. 乙型病毒性肝炎
2) 患者,女性,35岁,已婚,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自认为“感冒”,未予重视,1天前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遂来门诊就诊。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 760 U/L,总胆红素55 μmol/L,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入院。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
A. 腹部B型超声
B.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C. 血常规检查
D. 胸部X片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最恰当的饮食是:
A: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B: 适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饮食
1)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预防措施是:
A. 管理传染源
B. 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
C. 预防血液传播
D. 疫苗接种
2)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预防措施是:
A. 管理传染源
B. 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
C. 预防血液传播
D. 疫苗接种
3) 下列表现中,不属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典型临床表现的是:
A. 食欲不振
B. 乏力和肝功能异常
C. 消瘦
D. 肝脏肿大
4)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类型是: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5) 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来讲,下列流行病学资料不重要的是:
A. 输血史
B. 注射史
C. 饮食卫生
D. 预防接种史
6)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 卧床休息
B. 保肝药物
C. 抗病毒药物
D. 维生素类药物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暴露源中体液包括
A: 唾液、汗液、泪液、尿液、粪便、呕吐物及鼻腔分泌物
B: 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液、胸腹腔积液、心包液、羊水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正确的是
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从伤口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
1) 下列人群容易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是:
A. 实习护士和护士
B. 针头回收员
C. 医生和检验员
D. 以上均是
2)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服药的疗程为:
A. 2周
B. 4周
C. 6周
D. 8周
3)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服药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A. 24小时
B. 36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4) 导致艾滋病职业暴露的体液不包括:
A. 阴道分泌物
B. 脑脊液
C. 尿液
D. 羊水
5) 暴露级别为二级,暴露源的病毒载量级别为重度时,应采用:
A. 不进行预防服药
B. 基本用药方案
C. 强化用药方案
D. 鸡尾酒疗法
6) 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随诊的时间不包括事发后:
A. 0周
B. 8周
C. 6个月
D. 12个月
Noro 病毒感染性腹泻多发于:
冬季
夏季
Noro病毒的最主要的传播途为:
A: 粪-口传播途径
B: 呼吸道传播
1) Noro 病毒感染发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A. 4-8小时
B. 12-48小时
C. 3-5 天
D. 一周左右
2) 关于Noro病毒的病原学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A. 直径约为27nm
B. 病毒抵抗力较强,耐乙醚、酸
C. 煮沸1~2分钟病毒失活
D. 病毒对乙醚、酸较敏感
3) Noro 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为:
A. 抗生素治疗
B. 适时补液
C. 对症治疗
D. 止呕
4) 诺沃克病毒的传播途径通常不包括:
A. 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B. 血液传播
C. 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D. 直接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件
5) 关于Noro 病毒感染后的症状,说法错误的:
A. 腹泻是常见症状
B. 通常不会发热
C. 有3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出现
D. 老年人症状通常严重
6) Noro 病毒感染补液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 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宜口服补液
B. 口服补液量:丢1份补1份
C. 静脉补液的液体类型有生理盐水、乳酸盐林格液。胶体液
D. 频繁呕吐、意识障碍者不宜口服补液
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用的消毒方法为()?
A: 蒸气消毒30分钟
B: 用过氧乙酸熏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采取的报告制度为()?
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报告
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告
1) 对于丙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 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 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 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 不必报告
2) 细菌性痢疾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3) 手足口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丙类传染病
D. 丁类传染病
4) 对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时,每1000ml排泄物和呕吐物应加漂白粉的量为:
A. 5g
B. 10g
C. 50g
D. 100g
5) 对于甲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 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 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 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 不必报告
6) 以下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 霍乱
B. 炭疽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 艾滋病
SARS主要的传染源是?
A: SARS病人,尤其是第一代病人
B: 潜伏期患者
下列哪种发热病人可以排除SARS?
A: 急性发热且无明确原因者
B: 长期发热,且和其接触人员无发病者
1) 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支原体主要是:
A. 肺炎支原体
B. 解脲脲原体
C. 人型支原体
D. 生殖道支原体
2) 针对SARS的隔离措施包括:
A. 一线工作人员、病人及有可能被感染者均要戴口罩
B. 落实防护措施,如消毒空气及污染的环境
C. 对SARS病人及可能被感染者严格隔离并观察2周
D. 以上均是
3) 对SARS患者采用激素治疗的指征不包括:
A. 有严重中毒症状
B. 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
C. 有急性肺损伤
D. 高热1日不退
4) 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有:
A. ELISA检测抗体
B. 免疫荧光(IFA)检测病毒抗体
C. PCR检测病毒基因序列
D. 以上均是
5) 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如果该患者经病毒检测确诊SARS,该患者经治疗后,解除隔离,可以出院的标准:
A. 未用退热药,体温正常7天以上
B.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C. 胸部影像学明显改善
D. 同时具备三条才可出院
6) 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可排除的诊断是:
A. 慢性支气管炎
B. 大叶性肺炎
C. 非典型肺炎
D. 支气管肺炎
痢疾三联征包括下列哪些
A: 黏液脓血便、痉挛性腹痛和里急后重感
B: 发热、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最为凶险的菌痢类型为?
A: 急性菌痢
B: 中毒性菌痢
1) 一患者,半年前患急性菌痢口服黄连素后好转,近三个月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时好时坏,口服抗菌素效果不佳,予以药物灌肠治疗时除用抗生素外,还应加用:
A. 酮康唑
B. 甲硝咪
C. 强的松
D. 利福平
2)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 福氏痢疾杆菌
B. 宋内氏痢疾杆菌
C. 鲍氏痢疾杆菌
D. 志贺氏痢疾杆菌
3)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 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 腮腺炎脑膜炎
D. 脑型疟疾
4)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为提高细菌性痢疾病人大便培养的阳性率,采集大便标本时应注意:
A. 取新鲜粪便
B. 取粘液脓血便
C. 用抗生素之前取粘液脓血便
D. 取任何时候的大便
5) 所致菌痢恢复期排菌时间长,易变成慢性的菌群是:
A. 志贺痢疾杆菌
B. 福氏痢疾杆菌
C. 宋内氏痢疾杆菌
D. 鲍氏痢疾杆菌
6) 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A. 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B. 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 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 以上均是
鼠疫的传染源有哪些?
A: 鼠类动物
B: 鼠疫病人和啮齿动物
鼠疫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A: 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
B: 淋巴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
1) 患者,男,29岁,内蒙人,因两日来右侧腹股沟部剧痛,高热而就诊。患者于3日前内蒙来京,途中突然发病。查体:T 41℃,P 130次/分,R 30次/分,BP 90/70mmHg,重病容,烦躁不安,脉细弱。右腹股沟部淋巴腺约5cm,边界不清,明显红肿,周围组织明显水肿,拒按。无波动。该病人如果被确诊为腺鼠疫,其关键治疗是:
A. 早期应用抗生素
B. 对症治疗
C. 局部治疗
D. 免疫治疗
2) 患者一周前曾到过鼠疫流行区,突发寒战,发热达39℃,伴头痛、恶心、查体有粘膜充血,第二天腋下淋巴结肿并迅速增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 腺鼠疫
B. 急性淋巴结炎
C. 丝虫病
D. 肺炎
3) 鼠疫在我国传染病法中为哪一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已经消灭,故没有列为我国传染病法中规定的传染病
4) 鼠疫的传播途径包括:
A. 经鼠蚤叮咬传播
B. 经皮肤传播
C. 经呼吸道传播
D. 以上都是
5) 腺鼠疫的常侵犯的部位是:
A. 肺部
B. 肝脏
C. 脾脏
D. 淋巴结
6) 对怀疑为腺鼠疫的患者,选择下列哪种检查最好:
A. 尿培养
B. 淋巴结穿刺液培养
C. 粪培养
D. 痰培养
流脑的发病高峰在()?
3~4月
7~9月
乙、丙、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 体液传播
B: 粪-口传播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A. 冠状病毒
B. 汉坦病毒
C. 脑膜炎双球菌
D. 肠道杆菌
2) 褐家鼠传播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高峰为:
A. 11月份至次年1月份
B. 3~5月份
C. 7~9月份
D. 9~11月份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
A. 蚤类
B. 蚊子
C. 鼠类
D. 螨虫
4) 目前国内流行的痢疾杆菌主要为:
A. 志贺菌
B. 福氏菌
C. 鲍氏菌
D. 宋内菌
5)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
A. 性接触传播
B. 血液传播
C. 垂直传播
D. 以上皆可
6)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A. 冠状病毒
B. 汉坦病毒
C. 黄病毒
D. 柯萨奇病毒
以下哪个途径可能会传播艾滋病?
A: 性接触
B: 拥抱、握手
艾滋病会导致以下哪种情况?
A: 梅毒
B: 机会性感染
1)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哪几期:
A. 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
B. 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慢性感染期
C. 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艾滋病期
D. 无症状携带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2) 艾滋病传播途径:
A. 性传播
B. 母婴传播
C. 血液传播
D. 以上都是
3) 患者,男性,37岁,有吸毒史,食欲不振,盗汗,消瘦,反复咳嗽咳痰半年。查体:T37.5℃,P78次/分,R18次/分,BP107/72mmHg。神清,颌下淋巴结肿大1cm×1.2cm左右,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可活动,左肺可闻及湿啰音。化验:WBC3.8×10\super 9\nosupersub /L,淋巴细胞总数1200/ml。尿蛋白++。胸部X线显示间质性肺炎。如该病人被确诊为艾滋病,导致感染艾滋病的最可能途径为:
A. 不良性行为
B. 针刺吸毒
C. 母婴传播
D. 输注受染血制品
4) 关于艾滋病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
B. 艾滋病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性,大量吞噬、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
C. 广泛存在于感染者及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D. 艾滋病病毒在紫外照射下可以杀灭
5) 男性,37岁,采购员,曾去泰国旅游,回国后感乏力,低热约3个月,近日干咳,查体发现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流行病学史无明确记录。患者曾患淋病现已治愈。为除外HIV感染应作哪些检查以确诊:
A. ELISA法查两次抗-HIV
B. HCVRNA-PCR
C. WB法查抗-HIV
D. A+C
6)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 消化系统
B. 免疫系统
C. 循环系统
D. 骨骼系统
1) 患者,男,25岁,参加抗洪抢险时,下肢经常出现红色小丘疹并伴有瘙痒,2个月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自午后升高,上午体温正常,同时伴有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黏液脓血。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黄疸,肝肋下2.5cm ,脾肋下侧位可及边缘。化验:WBC13×10 9/L,嗜酸性粒细胞12%。该患者如确诊为血吸虫病,治疗常首选:
A. 蒿甲醚
B. 吡喹酮
C. 溴乙酰胺
D. 甲硝唑
2) 急性血吸虫病早期诊断,除有疫水接触史及临床表现、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外,主要依据:
A. 结肠镜检查
B. 免疫学检查,包括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
C. 在粪便中找到日本血吸虫卵
D. 血沉增快
3) 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A. 发热
B. 腹泻
C. 腹痛
D. 咳嗽
4) 一血吸虫病患者,40岁,在发现时曾服用吡喹酮治疗一次,最近2个月出现乏力、腹胀,刷牙时易出血,查体:慢性病容,无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5.0cm,血常规化验:WBC:3.5×109/L,N:0.6, L:0.4,Plt:55×109 /L,Hb:100g/L。该病人主要病变部位在:
A. 肝脏
B. 回肠下段
C. 乙状结肠和直肠
D. 脾脏
5) 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为:
A. 吡喹酮
B. 青蒿琥酯
C. 五氯酚钠
D. 氯硝柳胺
6) 一血吸虫病患者,40岁,在发现时曾服用吡喹酮治疗一次,最近2个月出现乏力、腹胀,刷牙时易出血,查体:慢性病容,无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5.0cm,血常规化验:WBC:3.5×109 /L,N:0.6,L:0.4,Plt:55×109 /L,Hb:100g/L。对该患者诊断和治疗最有意义的化验是:
A. 直肠粘膜活检
B. 粪便直接涂片
C. 粪便直接涂片加沉卵孵化实验
D. 环卵沉淀实验
下列哪个特征是传染病学的精髓?
A: 传染性
B: 病原体
传染病治疗中哪种治疗是最主要的
A: 病原学治疗
B: 合并症的治疗
1) 某单位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了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为: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传播媒介
D. 带菌者
2)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 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B. 易感人口的迁入
C. 免疫人口死亡
D. 新生儿增加
3) 隐性感染增加时:
A. 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 显性感染增加
D. 免疫人群过大
4)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B. 病毒、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C. 传染源、蚊虫传播和易感者
D. 细菌、传播途径和免疫力低下者
5) 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属于病毒的是:
A. 霍乱
B. 麻疹
C. 鼠疫
D. 结核
6) 判断某病是否为某类传染病的金标准是:
A. 疾病发作的季节性
B. 发现和确定致病原
C. 疾病的地区分布情况
D. 疾病的临床表现
目前我国发生的霍乱主要属于什么型?
A: 埃尔托生物型
B: O139型
霍乱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
A: 病原治疗
B: 液体治疗
1) 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 剧烈腹痛和腹泻
B. 腹泻伴里急后重
C. 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 发热伴腹泻
2) 霍乱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A. 通过水
B. 通过食物
C. 通过日常接触
D. 通过苍蝇媒介
3) 对和霍乱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措施:
A. 严密隔离
B. 注射疫苗
C. 严密检疫5天,留便培养,服药预防
D. 严密检疫10天并做便培养
4) 抗生素治疗霍乱的主要作用是:
A. 减轻毒血症
B. 减少排菌量,缩短排菌期和病程
C. 预防并发症
D. 控制血压
5) 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 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C.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D. 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6) 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
A. 痉挛性腹痛伴呕吐
B. 恶心伴呕吐
C. 头痛伴呕吐
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