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 员 工 转 正 定
姓 名 单 位
一、 选择题〔共15分,1分/题〕
1、化学肥料的特点:〔 D 〕
A、养分含量高 B、肥效快 C、产量大且本钱低 D、肥效持久
2、以下不属于根底化肥的是:〔 A 〕
A、BB肥 B、尿素 C、氯化钾 D、过磷酸钙
3、以下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方式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B 〕
A、截获 B、叶面施肥 C、质流 D、扩散
4、水稻移栽后〔 C 〕天可以第一次追肥
A、7-10d B、15-20d C、10-14d D、20-25d
5、以下不属于新型肥料的是:〔 C 〕
A、缓效肥料 B、叶面肥 C、二元复合肥 D、微生物肥
6、植物的磷营养临界期大概在:〔 A 〕
A、幼苗期 B、成熟期 C、开花期 D、拔节期
7、掺混复肥的特点:〔 C 〕
①、针对性强,肥料利用率高 ②、对根系影响小
③、方便微量元素的参加 ④、增加肥料的功能、省事、易运输与施用
⑤、物理性状好 ⑥、浓度高
⑦、肥效持久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8、土壤中P、K养分迁移到根表的途径主要是:〔 D 〕
A、质流 B、离子交换 C、截获 D、扩散
岗 应 知 考 试 试 题
时 间 成 绩
9、施用以下哪种氮肥易引起土壤板结:〔 C 〕
A、尿素 B、碳铵 C、氯化铵 D、硝铵
10、以下元素中不是植物营养三要素的元素是:〔 C 〕
A、N B、K C、C D、P
11、有机肥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C 〕
A、促进无机化肥肥效增长 B、促进营养元素的释放
C、改进土壤构造 D、防治病虫害
12、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 A 〕
A、Ca B、K C、S D、Mg
13、水田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 D 〕
A、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
14、pH影响磷酸根的有效形态,一般在〔 B 〕的范围内土壤磷的有效性最高
15、植物体内某种养分的在利用程度及其缺素部位有密切关系,以下元素缺乏时植物缺素部位首先出现在幼嫩器官的是〔 A 〕
A、Fe B、N C、Mg D、K
二、 填空题〔共35分,1分/空〕
1、 以土壤测试、肥料田间试验为根底,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用各种单质肥料与〔或〕复混肥料为原料,配置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点那个作物品种的肥料,称之为配方肥料
2、 复合肥的开展总趋势是高效化、液体化、多成分与多功能化方向开展
3、 堆肥的堆制原理:包括矿质化与腐质化过程,高温堆肥的堆制过程包括发热阶段、高温、降温、腐熟、保肥四个阶段
4、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阳光、温度、水分、通气、土壤pH
5、 复合肥的造粒技术包括:转鼓造粒、喷浆造粒、挤压造粒、圆盘造粒、团聚造粒等
6、 目前国内研制的两大类缓效氮肥是:合成有机氮肥、包膜氮肥
7、 复合肥的主要优点:养分含量高、种类多、副成分少、施用方便
8、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三、 名词解释〔共20分,2分/题〕
1、 肥料利用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2、 养料回收率:是指作物〔包括根系〕吸收的某种养料及土壤中作物终止前与收获后〔或一段时期内〕这种养料数量增减的代数与及所施肥料中这种养料数量的比值
3、 协同作用:两种或多种物质协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之与大得多的
现象。
4、 拮抗作用: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同时存在的另一种物质所抵消的现象。
5、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促使为根底,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
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根底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与施用方法。
6、 配方肥料:以土壤测试、肥料田间试验为根底,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
用各种单质肥料与复混肥料为原料,配置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品种的肥料。
7、 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的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
显不良的那段时期
8、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不管是在
绝对数量上还是吸收速度上都是最高的,此时施用肥料起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也最显著。
9、 不可代替律: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
10、 最小养分律:指土壤缺少某种元素时,其他养分含量虽然多,植物仍然不能良好生长,而
且随植物的生物量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元素的增减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四、 论述题〔共10分、3分/题〕
1、 土壤养分与肥力的关系。
答: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数量的有效养料与水分的能力就叫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根本属性与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方面,供给与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养分是肥力的组成因素,养分含量的多少放映土壤肥力的大小。
2、 土壤质量及评价。
答: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涯ixitong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及人类安康行为的能力,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与提高水、气质量以及支撑人类安康及生活的能力。土壤质量是土壤中退化性过程与保持性过程的最终平衡结果,土壤质量要考虑土壤的多重功能。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了解土壤质量的广泛内涵,以便解释不通自然与管理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质量的变化或演化,应该从土壤系统组分、构造及功能过程,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以及从时间、空间及状态等的变化多方面来考察土壤质量。
3、 影响根外营养的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养分的浓度与种类;
2〕、养分溶液的pH;
3〕、气候条件与施用时间;
4〕、喷施部位与次数;
5〕、作物种类与生育期。
4、 阐述复合肥的成肥过程。
答:原料根据配方投入搅拌池中,机械搅拌。经皮带运输至破碎机破碎,进入造粒机。在造粒机内利用蒸汽融化原料,使其充分混合造粒。经皮带运输至枯燥机,在枯燥机内采用煤燃烧热气加热蒸发水分。出枯燥机后经提升机进入冷却机,利用冷空气冷却,由提升机进入大筛。在大筛中进展粗选,未过筛的重新返回破碎机破碎,再造粒;过筛的进入中筛,为提高产品合格率,再将未过中筛的肥料颗粒在成品筛上筛选,之后经皮带运输至包膜机;通过中筛与成品筛的大多数为粉尘,经皮带运输至造粒机,再造粒。在包膜机内,经喷入的复混肥防结块剂包裹后,进入成品车间,通过自动计量漏斗、包装机包装,封袋,库存。
5、 复合肥生产中合理选择根底肥料的原那么是什么?
答:1〕、物料可配性;
①、理化可配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混合时应不产生养料损失的原那么;
②、植物营养化学可配性:是指根底肥料混配制成掺混复肥后,其组成成分在植物营养化学上的效应应是互相协同而不是互相拮抗。
③、土壤化学可配性:是指根底肥料混配制成掺混复肥施入土壤后,及他们单独施用比拟,不相互降低有效性或甚至造成养料损失,不降低土壤的菲利性状。
2〕、工艺可行性:在选择根底肥料是要注意工艺可行性,否那么既会影响生产效率,又会造成养料损失。
3〕、经济合理性:在物料可配性、工艺可行性的原那么上,要选择市场上最廉价的根底肥料,以便降低制造本钱,在价格竞争上去的主动。一般情况下,尽量利用浓度高,价格相对较低化的成复肥。
6、 阐述影响肥料结块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答:1〕、影响因素:
①、贮存温度:贮存温度高,加速了话费内部的化学反响,使所含的水分蒸发,化肥晶粒就会重结晶,导致结块。
②、贮存压力:肥料在较长时期贮存中,贮存压力是引起肥料结块的重要因素。
③、粒度与硬度:粉状或小粒化肥,增加了颗粒间的接触点面,因而增大了结块的倾向性;相反加大颗粒,那么结块的倾向性减少。
④、肥料的含水量:是影响肥料结块最重要的因素。
⑤、贮存时间:贮存时间越长,由于颗粒与空气的温度反复变化,从而使溶解与干净交替出现,导致结块。
⑥、化肥的化学成分:含有杂质的化学肥料中,各种化合物的饱与蒸汽压是不一样的,水蒸气可以从一种盐扩散到另一种盐,并在颗粒间的液膜中发生复分解反映,生成不溶物或产生结晶,引起肥料的结晶与团聚。
2〕、防治措施:
①、正确选择肥料品种;
②、增大肥料颗粒;
③、肥料包装前充分冷却;
④、在化肥中参加防结块剂等。
7、 比拟有机肥及化学肥料的特性。
答:l〕、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与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
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
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7〕、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导致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8、 比拟复合肥及单元素肥料的优缺点。
答:1〕、复合肥料及单元肥料的相比优点:
①、养分种类多,含量高,一次施用能同时供给两种以上的主要养分,又能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促进作用;
②、副成分减少或没有副成分;
③、贮存。运输、施用费用省;
④、配比多样化,便于选择。
2〕、复合肥料的缺点:
①、化与复合肥料养分固定,不能满足各种土壤各种植物的不同需求;
②、难于满足施肥技术的要求,各种养分施在同一时间同一深度,为了充分发挥复合肥的优越性,应研究适合当地土壤与植物需求的专用复合肥
9、 有机肥料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增加土壤有机质;
②、改善土壤构造;
③、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④、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10、 论述植物缺乏常用营养元素的表现部位及病症〔以氮、磷、钾为例〕。
答:1〕、氮:
①、缺氮时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还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枯槁,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②、缺氮时叶片发黄,由下部叶片开场逐渐向上,这是缺氮病症的显著特点。
2〕、磷:
①、缺磷会影响细胞分裂,使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花果脱落,成熟延迟;缺磷时,蛋白质合成下降,糖的运输受阻,从而使营养器官中糖的含量相对提高,缺磷时叶子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
②、缺磷的病症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并逐渐向上开展。
3〕、钾:
①、缺钾时,植株茎杆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降低,叶片失水,蛋白质、叶绿素破坏,叶色变黄而逐渐坏死。缺钾有时也会出现叶缘焦枯,生长缓慢的现象,由于叶中部生长仍较快,所以整个叶子会形成杯状弯曲,或发生皱缩。
②、钾也是易移动可被重复利用的元素,故缺素病症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