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09748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与计算  一、整数数位顺序表:   相关知识点: 1、要明确数级、数位与计数单位三者含义: 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我们现在学到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 三者一定要区分清楚,做题时才不会混淆。 易错题目如:亿级中所包含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万级中所包含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判断题,如: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十。〔√〕 〔2〕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十。〔×〕  3、看数位表说一说数组成: 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与家长练一练、说一说。 4、举例说一说大数组成。 如: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与861个一组成。 5、读大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0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几个都读零。 具体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写起,写完亿级,要加“亿〞字,写完万级要加“万〞字——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比大小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数就大。数位一样从左比,数字大数就大。数字一样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8、用一些数字排列最大数或最小数: 做题诀窍:〔1〕排列最大与最小数时,遵循规律是:没有0时,最大数直接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最小数直接从小到大排就行了。如果有0时,最大数不受影响,0肯定是最小数,排在最后一位;但是排列最小数时,就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那么我们只需把除0以外数字中最小数放在最高位,紧接着排0,后面数再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就能得出最小数了。 〔2〕如果遇到条件中有读几个0要求,那就需要在遵循大规律前提下,适当调整0位置,到达题目中读零要求。    9、大数改写与求近似数。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数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3〕、准确数与近似数特点。 准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4〕用四舍五入法保存近似数方法。 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找准数位很重要,关键还看下一位,四舍五入要分清,不满5时就舍去,满了5后就进上。最后别忘加单位。 注意“=〞与“≈〞区别,如: 7580000=758万     7584300≈758万 900000000=9亿     874900000≈9亿 10、近似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 如: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之后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做题诀窍:最大数要考虑“四舍〞情况,最小数那么要考虑“五入〞情况。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5万,那么这个数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四舍〞后是5万,二是“五入〞后是5万。 先想“四舍〞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5,个级千位上数要保证“四舍〞,最大只能是4,那后面百位、十位与个位上数都应该是最大一位数9,想到这,你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大数:54999。 再想“五入〞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4,个级千位上数要保证“五入〞,最小只能是5,那后面百位、十位与个位上数都应该是最小一位数0,想到这,你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小数:45000。 二、自然数相关知识:  1、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自然数。自然数个数是无限。 2、还要记住0不能作除数。如:5÷0不能得到商,因为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是得5;再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斗得0。 三、乘法中积变化规律与除法中商变化规律:  积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积与因数变化是一致】 商变化规律:   1、两数相除,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除数不变,商也随着乘〔或除以〕几。【商与被除数变化是一致】 2、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几。【商与除数变化是相反】 四、乘法中积不变规律与除法中商不变规律:  积不变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两个因数变化是一致,积不变】 商不变规律: 两数相除,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被除数与除数变化是一致,商不变】 五、判断除法中商是几位数: 先要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有两种情况: 一是前两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商最高位就在十位上,这时商就是两位数; 二是前两位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那就需要用前三位去除以除数,商最高位就在个位上,这时商就是一位数。 六、根据余数大小求被除数: 做题诀窍:在有余数除法中,根据余数不同,被除数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最大,二是最小。余数中最小数就是1,当余数是1时,被除数最小。当余数是最大数时〔即比除数少1数〕,被除数也是最大。再根据商×除数+余数,就能求出相应被除数了。同学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情况,再遇到这类题时,要好好审题,看看是求最大,还是最小。 七、了解被除数、除数与商之间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为验算做好准备。 八、口算、估算、笔算与简算:    1、口算做题诀窍:牢记确保口算全对方法:做口算题时,一定要看清楚数与符号后再算,能口算直接口算,要特别注意乘法与除法中末尾带0情况;口算有困难一定在草稿本上笔算一下,再把结果填到试卷中。 2、估算做题诀窍:估算题中,乘法估算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方法。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准确值。 除法估算那么要考虑能不能整除问题。先按四舍五入方法,如果不能整除,就需要上下浮动一下,找出最接近能整除数就行了。解决实际问题中估算要注意: 3、笔算做题诀窍:笔算题中,做完每一个题都要按照“三步检查法〞检查每一步,才能确保准确无误。此外审题时要注意题中是否有需要验算题目,千万别漏下。 【三步检查法】: 第一步——看数有没有抄错; 第二步——检查计算过程有没有错误,有验算是否验算了; 第三步——检查横式得数写对不对。 三位数乘两位数方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与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与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再把两次相乘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几个0。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 〔1〕、从被除数最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前几位,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就要多看前一位。 〔2〕、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3〕、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面写0。 〔4〕、每次除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体验改商过程,掌握改商方法。在试商时候,如果把除数变大了〔五入法〕,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四舍法〕,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商与除数乘积大于被除数时候,那么商要调小。〕 4、简算: 〔1〕根据商不变性质计算150÷25   800÷25   2000÷125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4、8。 〔2〕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积等于连续除以这两个数性质简算。 九、计算工具认识:算盘,计算器 1、2000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1000多年前,中国人创造了算盘;17世纪初,英国人创造了计算尺;17世纪中期,欧洲人创造了机械计算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创造了电子计算器。 2、目前,速度最快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3、算盘 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算盘各局部:框、樑、档、上珠、下珠、定位点。 4、计算器〔目前人们广泛使用计算工具〕 ON/C〔开关及去除屏键〕 AC(去除键) OFF〔关〕 M+〔存〕 MR〔提取〕 MC〔去除〕 MRC〔按第一下提取,按第二下去除〕 十、1亿有多大?  100张纸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绕地球3圈半 空间与图形 一、直线、射线与线段: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长度。 二、角定义与相关知识: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图形叫做角。  2、量角大小,要用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角大小是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角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1份所对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单位。  3、角大小与两条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系。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4、量角器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另一边所对量角器刻度。 看角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角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5、角种类: 锐角:小于90°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直角:90°     平角:180° 〔角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      周角:360°〔角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 从小到大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从大到小排: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6、周角、平角与直角之间关系: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7、角画法:操作时根据儿歌步骤进展。 儿歌:先画顶点再画边,量角器转过来,点对点、线对边〔两合〕,从0开场找度数,铅笔尖、点上去(一看),从顶点、开场画,两点成线就是边。画完后、标度数,量一量、不出错。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与一个顶点组成,所以在画角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8、两个锐角与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两个较小锐角与还是锐角,如20°+ 20°=40°; 第二种:两个锐角与如果是90°,那就是直角,如30°+ 60°=90°、45°+ 45°=90°; 第三种:两个较大锐角与是钝角,如60°+ 60°=120°;【如图】 9、三角尺上角:三角尺中有四种度数角:30°、45°、60°与90°,用一副三角尺能画出十一种不同度数角:30°、45°、60°、90°、75°、105°、120°、135°、150°、180°、15°。  三、平行与垂直: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平行关系。如:AB∥CD。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垂线,这两条直线交点叫做垂足 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关系。如:OA⊥OB。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几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几条直线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最短,它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距离。  6、平行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平行线间垂直线段是平行且相等。 7、画垂线与平行线窍门与方法: 画垂线时,先要审清题意,看看过不过点,如果是画直线垂线都是过点;一般遇到实际情况像修路、修水渠等,都是不过点;要区分清楚。然后再按照儿歌步骤操作:边对线、边对点,直角符号别漏下。  画平行线时,先要审清题意,看看是画谁平行线,然后再按照儿歌步骤操作:边对线〔画谁平行线就把三角尺一条直角边对准这条线〕、直尺上,三角尺、要平移,平行线、画出来。 8、画直线平行线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没有点限制,随意画直线平行线,答案是:无数条。 第二种——有点限制,如下列图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平行线,答案是:只能画1条。 9、画直线垂线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没有点限制,随意画直线垂线,无数条。  第二种——有点限制,过直线外一点或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垂线,只能画1条。 四、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定义: 有四条线段围成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四边形内角与是360°。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与正方形属于特殊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四边形之间关系图:〔略〕 3、普通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与正方形特点: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相等。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有4个直角。 4、高定义与相关知识: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与垂足之间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高,垂足所在边叫做平行四边形底。梯形中从上底到下底引垂线叫做梯形高。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同长度高,梯形只有一种不同长度高。        5、动手操作画平行四边形或梯形高。 边背儿歌边画高就不会出错了:边对底、边对点,虚线高、画出来,直角符号要标上,还有“高〞字别漏下。 6、四边形拼组:     做题诀窍:因为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梯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三角形,还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小平行四边形,所以我们就能推出下面三句话: 两个完全一样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普通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与正方形〕 7、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与等腰梯形都是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普通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图形。 8、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不稳定性〕;三角形特性:稳定性。 人们利用平行四边形易变形性制作了电动门。 9、捏住长方形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动得到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周长相等,平行四边形高小于长方形宽。 熟记数量关系 1、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关系 速度 × 时间 = 路程          路程 ÷ 速度 = 时间   路程 ÷ 时间 = 速度  2、总价 、单价、数量之间关系 单价 × 数量 = 总价           总价 ÷ 单价 = 数量 总价 ÷ 数量 = 单价 3、利用上面关系式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讲出意义并能掌握速度两种表示方法。 如:列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小林步行速度是60米/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米。 面积单位 1、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区别: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短或封闭图形一周长度,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外表或封闭图形大小。 注:面积与周长是不能相比拟;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2、比拟两个图形面积大小,要用统一面积单位来测量与比拟。 3、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测量土地面积,用公顷作单位;计量比拟大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 作单位。 边长1厘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 边长1分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边长1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边长100米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亩≈667平方米 4、面积单位间换算关系: 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数乘进率;〔根据进率增加0〕 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小单位前面数除以进率。〔根据进率去掉0〕 5、使用面积单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面积单位。 6、鸟巢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月40公顷;故宫72公顷;水立方约6公顷;香港约1100平方千米;中国约960万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亚洲约4400万平方千米。 统计与数学广角相关知识 一、统计图:  做题诀窍:看图例认真画,数量一定要找准,画完后标上数,后面问题更重要,认真审题看表格,选对数不出错。 二、烙饼问题: 1、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正面,接着烙1号饼反面与3号饼正面,最后烙2,3号饼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饼张数是双数,2张2张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饼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如:妈妈用平底锅烙饼,烙一个饼一面用3分钟,锅中每次最多能放2张饼,要烙7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解题思路: 第一步——先明确烙饼问题计算最短时间公式: 最短时间=张数〔1张除外〕×每面所需时间 第二步——然后分析题意:张数是7张,锅里最多放2张饼得出每次烙面数就是2面,烙一个饼一面需要3分钟得出每次需要时间就是3分钟。 第三步——最后套公式计算:7×3=21〔分钟〕 2、假设每次不是烙2张,每面时间不同,解题思路与上同,但不能套用以上公式。 三、合理安排事情、节省时间问题:    儿歌应用:先后顺序要分清,同时做要找全。       如: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分钟。 解题思路:一定要在卷子中画出流程图,然后列式计算。    儿歌应用:如果不能同时做,从小到大省时间。     如:四〔1〕班3个同学甲、乙、丙各拿一只水桶去接水,水龙头给3只桶注满水所需时间分别是4分钟、3分钟、1分钟,现在只有1个水龙头可以接水,怎样安排能使他们总等候时间最短?这个最短时间是多少?  解题思路,分两步:  第一步——先要画出排列顺序与他们每个人等待时间【如图】     第二步——在列式计算:1×3+2×3+4=13〔分钟〕 做题诀窍:做这种题时,窍门是:从小到大排列最省时间。最短时间需要等待3个,中间时间需要等待2个,最长得时间只需要等待1个。最后套公式〔前提是三个时间〕: 四、“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五、报数游戏。 “数学游戏〞,让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每人报数连续相加起来,最后一个报数使与为10人就是获胜者。 策略:10÷〔1+2〕=3......1 有余数1,先报1,然后每次报3-对方报数,肯定赢。 假设无余数,让对方先报,自己后报每次报3-对方报数,肯定赢。 第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