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查漏补缺。
1、科学家为了明白一个事物的真象与原理,就要不断地 ,直到弄清楚为止。
2、描述玩具时,可以从 、 、 、 等方面进行描述。
3、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 ,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 与方向。
4、科学就是 ,然后想办法 的过程。科学就在我们 。
5、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有 、 、 、 等;校园里的植物有 、 、 、 等。
6、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起点。
二、明辨是非。
1、科学研究没有一定的程序,科学家的发明也是巧合的结果。 ( )
2、用手指顶住坐在椅子上同学的头,该同学站不起来,是因为他的力气小。( )
3、玩具是学生童年的伙伴。 ( )
4、汽车做成流线形是为了好看。 ( )
5、一棵树上的叶子虽然很多,仔细观察却没有一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 ( )
6、为了研究玩具的秘密,有时要把玩具拆开进行研究。 ( )
7、冬青的叶子是圆形的。 ( )
8、吹气时,用漏斗的宽口对着蜡烛的火焰,蜡烛容易灭。 ( )
9、蚂蚁是靠触觉认路的。 ( )
10、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 )
三、珠海拾贝。
1、有了 ,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A 、科学研究 B、 大胆的猜测 C 、科学幻想
2、在阳光下,我们发现肥皂泡是 色的。
A、没有颜色 B、五颜六色 C、不确定
3、下面 的做法好。
A、从树上采一些叶子观察 B、捡几片叶子观察 C、把花从盆中拔出来观察
4、冬天不落叶的植物是 。
A、杨树 B、柳树 C、松树
5、下面对人们有害的动物是 ( )。
A 、蚜虫 B、 七星瓢虫 C 、燕子
四、我的科学实验。
实验名称:“吹蜡烛”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课本、文具盒、砖块等。
我的猜想 。
我的方案:
隔着瓶子、木板、硬纸板、文具盒等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观察现象。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时要注意(1)物体要与蜡烛保持相等的距离;(2)要正对着物体吹,吹的力气一样大。)
我的发现:
(1)隔着 、 能吹灭蜡烛,隔着 吹不灭蜡烛。
这是因为 。
(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 能吹灭蜡烛。
这是因为 。
(3)你能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吗?汽车、轮船、飞机等为什么要做成流线形的?
这是因为
五、实验探究题。
用两根吸管能吸到饮料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一、查漏补缺。
1、做实验
2、大小 形状 颜色 性能
3、猜测 目标
4、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身边
5、鸡 狗 鱼 兔子 冬青 杨树 柳树 月季(答案不唯一)
6、解决问题 走向创新
二、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珠海拾贝。
1、B 2、B 3、B 4、C 5、 A
四、我的科学实验。
我的猜想:隔着瓶子、木板、硬纸板、文具盒等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不能吹灭。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不能吹灭。
我的发现:
(1)隔着瓶子、漏斗能吹灭蜡烛,隔着木板、硬纸板、文具盒 吹不灭蜡烛。
这是因为隔着瓶子吹起时,因为空气流动越快,气压越低。空气沿着瓶子四周流动形成低压区,外部气体迅速流入低压区,正是这种空气流动吹吹灭了蜡烛。
(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不 能吹灭蜡烛。
这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
五、实验探究题。
用两根吸管能吸到饮料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可能吸不到。
我的方案:口含两根吸管,一根插到一只装有饮料的杯子里,另一根漏在杯子外面,观察能否吸到饮料。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