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例1.有公共顶点C的△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
(2)如果将△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任意角,还成立吗?
推广:四边形和都是正方形,连结,如果将绕点A旋转一个任意角,问和有何关系.
例2.课本例题推广:
(1)如图,在四边形中,=,∠∠90°,且四边形的面积36,求线段和的和.
(2)已知:在五边形中,=,+=,∠+∠=180°.
求证:是∠的平分线.
(3)如图,在梯形中,∥,且>;∠D=90°,==12,∠=45°.若=10,求的长.
A
D
B
F
C
E
M
例3.已知E、F分别在正方形边和上,1,∠45°.求△的周长.
例4. 已知:在△中,∠=90°,=,D、E
在边上,且使得∠=45°.求证:、、三条线段确定的数量关系
练习:
1. 在△中,,如图,∠90°,∠45°,2,3 .
求的长.
拓展: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
(1)P是三角形内的一点,且∠∠.求证:.
(2)D是三角形内一点,若∠>∠.求证∠>∠.
(3)若P为正方形内一点,∶∶1∶2∶3.试证∠135°
2.(正方形中的三角形旋转)已知:如图,E是正方形边上任意一点,平分∠交于F,试说明.
拓展:已知:在正方形中,E、F分别是、上的点,
(1)如图(1),若有,求:∠的度数.
(2)如图(2),若有∠ =45º.求证:.
(3)如图(3),若∠45º,⊥.求证:.
(4)如图(4),若正方形边长为1,△的周长为2.求∠的大小.
(5)如图(5),若,且∠30º,∠15º,求△的面积.
(6)如图(6),正方形被两条和边平行的线段、分割成4个小矩形,P是和的交点,若矩形的面积恰是矩形面积的2倍.试确定∠的大小,写出推导的过程.
(1) (2) (3)
(4) (5)
练习:(答案)
1.在△中,,如图,∠90°,∠45°,2,3 .求的长.
拓展: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
(1)P是三角形内的一点,且∠∠.求证:.
(2)D是三角形内一点,若∠>∠.求证∠>∠.
分析: 将△以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一角度∠,到△的位置.连,由∠>∠,得 ∠>∠.又 ∠∠,相减,得 ∠>∠.
∴ >.
即 >,从而∠>∠.
拓展(3)若P为正方形内一点,∶∶1∶2∶3.试证∠135°.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特点设法经过旋转使、、相对集中,为简单起见不妨设1, 2,3.绕B点顺时针旋转90º,使△到△的位置,这时2,3,∠90º→,∠45º.又
∴ ∠90°.于是 ∠135°.
拓展(4)在等边三角形内有一点P.连接P和各顶点的三条线段的长为3、4、5.求正三角形的边长.(答案:)
分析:将△旋转到△′B,连接′,延长,过A作⊥.易知△′是直角三角形,因为∠′=60º,所以∠30º,则2,.
旋转讲解2
例1:(05大连)如图1,操作:把正方形的对角线放在正方形的边的延长线上(>),取线段的中点M.(1)探究:线段、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③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
①的延长线交于点N,且;②将正方形绕点C逆时针旋转45°(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③在②的条件下,且2.
(3)将正方形绕点C旋转任意角度后(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线段、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图2
A
B
C
D
F
M
G
E
A
B
C
D
F
M
G
E
A
B
C
F
M
G
E
图1
图3
D
图1
练:1.(08北京)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在菱形和菱形中,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线段的中点,连结、.若∠=∠=60°,探究和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交于点H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请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和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2)将图1中的菱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菱形的对角线恰好和菱形的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图1中∠=∠=(0°<<90°),将菱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的值(用含的式子表示).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x+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A.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顶点D和点C重合,如图1所示.把三角板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为,使B点恰好落在上的B'处,如图2所示.
(1) 求图1中的点B的坐标;
(2) 求的值;
(3) 若二次函数y=2+3x的图象经过(1)中的点B,判断点B'是否在这条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
练:1.如图9,若△和△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的中点,易证:,△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绕A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绕A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并求出当2时,△和△及△的面积之比;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图9 图10 图11
图8
2.已知正方形中,E为对角线上一点,过E点作⊥交于F,连接,G为中点,连接,.
(1)求证:;
(2)将图①中△绕B点逆时针旋转45º,如图②所示,取中点G,连接,.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
F
B
A
D
C
E
G
图①
F
B
A
D
C
E
G
图②
D
F
B
A
C
E
图③
图1
(答案)练:1.(08北京)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在菱形和菱形中,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线段的中点,连结、.若∠=∠=60°,探究和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交于点H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请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和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2)将图1中的菱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菱形的对角线恰好和菱形的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图1中∠=∠=(0°<<90°),将菱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的值(用含的式子表示).
【解答】(1)线段和的位置关系是⊥;.
(2)猜想:(1)中的结论没有发生变化.
证明:如图,延长交于点H,连结、.
∵ P是线段的中点,
∴ = .
由题意可知 ∥.
∴ ∠∠ .
∵ ∠∠ ,
∴ △≌△.
∴ , .
∵ 四边形是菱形,
∴ ,∠=∠=60°.
由∠=∠=60°,且菱形的对角线恰好和菱形的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得 ∠=60°.
∴ ∠ =∠.
∵ 四边形是菱形,
∴ .
∴ .
∴ △≌△.
∴ ,∠=∠.
∴ ∠+∠=∠∠120°.
即 ∠=120°.
∵ ,,
∴ ⊥,∠=∠60°.
∴ .
(3).
6.(2007海淀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x+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A.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顶点D和点C重合,如图1所示.把三角板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为,使B点恰好落在上的B'处,如图2所示.
(4) 求图1中的点B的坐标;
(5) 求的值;
(6) 若二次函数y=2+3x的图象经过(1)中的点B,判断点B'是否在这条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
解:(1)∵直线y=+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A,∴点A的坐标为(0,),点C的坐标为(2,0). ∵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顶点D和点C重合,∴2,.过点B作⊥于M.∴.∴1,.∴点B的坐标为(1,1);
(2)∵,2,,∴∠30°.过点O作⊥于E. ∴1.
∵在ΔB'中,'=,1,∴∠B′45∘.∴∠90∘.又∵∠60∘,∴∠30∘.∴=30∘;(3)判断:点B'在这条抛物线上. ∵点B'在直线上,∴点B'的坐标为(A,+).∵A2+(+)2 ='2,∴A2+(+)2=()2.解方程,得A1=,A2=(不合题意,舍去).∴点B'的坐标为(,). 又∵二次函数y=2+3x过B(1,1),∴M=-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3x. 把代入y=-2x2+3x,得.∴点B'在这条抛物线上.
20、(2009年常德市)
图9 图10 图11
图8
如图9,若△和△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的中点,易证:,△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绕A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绕A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并求出当2时,△和△及△的面积之比;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提示:(1)抓住不变量易解,
F
B
A
D
C
E
G
图①
F
B
A
D
C
E
G
图②
(2)能证得△ 和 △是直角三角形,再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21、(2009东营)
已知正方形中,E为对角线上一
点,过E点作⊥交于F,连接
,G为中点,连接,.
(1)求证:;
(2)将图①中△绕B点逆时针旋转45º,如图②所示,取中点G,连接,.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
D
F
B
A
C
E
图③
提示:考查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全等、矩形的性质等。(2)作适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也可连接,得,过点G作的垂线,证.
y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