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2021学年度朗洞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
测 试 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我会选〔每题2分,共50分〕请将每题符合题意序号填写在后面的答题栏上
1、以下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能生长与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以下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构造 B.能生长与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反响
3、假设某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三种生物,它们的捕食关系如右以下图所示,那么该生态系统中的杂食性动物是
A.甲 B.乙 C.丙 D.甲与丙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C.生物改变环境
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C.繁殖
7、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A.事先设计好调查表 B.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他忽略
C.将调查的植物叶采摘下来留作纪念 D.你在小组单独进展调查
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9、以下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10、为人类提供饮水、灌溉以及工业用水的生态系统是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1、以下表达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具有细胞构造 B.能使动物与植物致病
C.能够繁殖后代 D.由蛋白质与遗传物质组成
1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榕江县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
榕江县县城局部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展调查分析
榕江县农村局部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展调查分析
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榕江县所有的初中学生进展调查与统计
榕江县农村与县城局部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展调查与分析
13. 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14、以下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15、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与其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17、以下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减少生物的种类; B、减少生产者的数量
C、增加生物的种类; D、增加消费者的数量。
1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
19、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 B.司马迁 C.达尔文
20、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
A.超出了生物圈 B. 在大气圈 C. 在岩石圈 D.在水圈
21.在以下各种现象中,属于及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
A.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B.仙人掌叶变成针刺状
C.蛾类的夜间活动 D.养在小瓶中的鱼都浮向水面
22.以下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
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 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23.以下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养鸡场中的人及鸡 B.麦田中的小麦及杂草
C.草原上的儿狼及鹿 D.花园中的蝴蝶及蛾
24、在稻田中大量捕杀青蛙,可能造成水稻减产,主要原因是
A.食物链破坏 B.物质不能循环 C.植被被破坏 D.杂草疯长
2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这个实例说明
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 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50分〕
26.如果把鱼从池塘中捞出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如果池塘中的藻类等饵料大量减少,鱼类同样也会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如果池塘中的鱼数量过多,也会造成有些鱼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一定的。
27.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答复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假设: 。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与 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是 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与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施方案: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如实 。
5).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时间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亮
3
2
2
2
2
2
3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8
17
18
19
18
6).结论: 。
请问:①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②实验完毕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
28.在广阔的地球外表,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及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 及其 的总与,是一个统一 ,是地球上最大的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生物及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不断 ,适应环境。它们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 。
29、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这说明动物间存在 与 关系。我们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这说明植物间存在 关系。
30、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
31.图中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根据图示请答复以下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 者, 是消费者 ,细菌、真菌〔图中没有标出〕那么是 者,兔,狐,鹰,蛇,鼠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 局部,没有标注的阳光空气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 局部;
〔2〕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是吃及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流动着 与 ;
〔3〕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请你推测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4) 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 ,如阳光,水等;另一种是 因素,比方 鼠等。
32.有一次小红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翻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红觉得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与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 下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3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 与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是这种能力是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 。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A
D
B
A
B
D
A
C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B
C
B
D
A
A
B
B
A
B
二、我会填
26.氧气 营养 生存空间
27.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阴暗 明亮
3〕①10只
4〕记录
6〕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①光
②放生
28.草原 湿地等 生物 环境 整体 生物圈 进化 生物圈
29.吃 被吃 竞争
应环境 影响环境
31.〔1〕生产 动物 分解 生物 非生物
〔2〕5 草→鼠→蛇→鹰 物质 能量
〔3〕草
〔4〕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
32.〔1〕光
〔2〕光
〔3〕阳光 阴暗
〔4〕变 不变
〔5〕光
33.数量 所占的比例 自动调节能力 有限 遭到破坏
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