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年级传统文化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82654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8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传统文化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年级传统文化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课程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学校 班级 任课教师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陶渊明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点难点 教学重 教学重点:诵读,在诵读中引导、点拨学生进行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陶渊明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陶渊明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  回顾导入 二、  [引导] 学生看课文注释(1),了解作者情况和有关背景 补充:(1)自号“五柳先生”      (2)《宋书*陶潜传》中关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赋《归去来》”的事 三、辞的文体特点 四、布置自读课文 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1、能解释常用文言字词 2、能翻译课文词句 3、能判断特殊文言句式 4、思考: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讨论] 检查自读效果 (检测试题见活页) 六、[引导] 点拨课文内容,指导背诵 诵读指导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李白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积累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 点难点 教学重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李白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课文】古人宴集为欢,喝酒,喝的是美酒;赏景,赏的是美景;他们也咏而歌,吟咏诗文,唱唱歌(可不像我们一路上唱的是什么《一只小雨伞》,没诗可吟,回来的路上一起大声背诵《将进酒》。)他们的宴集让今人感受到文雅才情以及纵兴释怀的欢乐,不禁让人心生羡慕之情。今天我们要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一次“夜宴”。下面让我们进入课文,感受他们的“夜宴”诗情。 二、共同协作,完成课文解读 【疏通字词】投影文段,疏通字词,涉及典故简单讲解。“以诗为文”语言凝练富有美感的特点;用典自然不加雕饰,灵活运用不凝滞。 【归纳总结】赏美景、序天伦、高谈转清、饮酒赋诗 【自主赏析指导】前段时间我们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我们共同归纳出三个赏析诗文的角度,一是作者;二是诗文反映的文化特征;三是诗文中的情感基调。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的情感基调作为赏析的方向。 三、对比探究    通过课文的解读,我们看到李白和他的弟弟们在他们的筵席上,没有轻歌曼舞,没有繁管急弦,而只是观花赏月,吟诗论文,说理谈玄,所以这是一场纯属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运用诗一样的语言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齐读文章,感受直观的诗文情意。)  【提问】同学们在完成课文的解读以及诵读之后,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归入什么性质的。(积极还是消沉的?) 【合作探究】请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提示】可以从时代背景、作者个人情况等方面入手 【交流成果】小组之间交流成果,与老师交流体会 四、总结全文,阅读与写作 1.阅读分发的材料,石崇的《金谷诗序》,有评论家认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谷诗序》的影响,你能从中找出一些佐证吗? 2.自己走过的十八年,以《春》为蓝本,摹写一次印象深刻的集会。 3.光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500左右,抒发你对时光的理解和感悟。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杜甫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掌握互文手法。 点难点 教学重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互文手法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杜甫 孤独——欣喜——兴奋(高潮)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 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二、 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 介绍写作背景,指出诗中如何体现“家贫” 明确:蓬门(蓬门荜户  蓬筚生辉) 四、鉴赏 1、 解题:“喜崔明府相过”中的“相过”如何理解? 明确:拜访我 2、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寂寞孤独    分析: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3、“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花径?    明确:是说没人光顾 4、如何理解颔联?    明确: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 主人下马客在船 (2) 秦时明月汉时关 (3)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请写出此联含义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 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客开。 (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 5、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歉疚 6、诗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这些,何以见得?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 友情深厚 7、尾联的正确标点应该是?    明确:肯与临翁相对饮?(酒兴渐增,邀临翁对饮,达到兴奋的高潮)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第八课  三孔1、孔府2、孔林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孔府。 使学生了解孔林。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孔府。 使学生了解孔林。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名胜佳境 第八课  三孔1、孔府 2、孔林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孔府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孔林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3、孔庙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孔庙。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孔庙。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孔庙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第九课   长江 1 长江之歌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 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2  巴山蜀水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巴山蜀水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阅读诗画揽胜。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  陈子昂)、《上三峡》(唐  李白)。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欣赏陈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3 古楚风光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3 古楚风光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4 吴越音韵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有关的古诗词。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有关的古诗词。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3 古楚风光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赵维烈《南乡子  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诗配画。 2、搜集三首与南京、扬州、镇江这三处地方有关的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第四单元  艺术乐园 第十课  谜语1 字谜课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准 备 教 学 搜集部分字谜。 板 书 设 计 艺术乐园 第十课  谜语1 字谜课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艺海拾贝 猜两个谜语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丁(潘  何)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张)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谜语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试猜字谜 三星斜带一钩月(心)       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 点水蜻蜓款款飞(汗)       驴高栏低(骗) 2、搜集字谜,互相考一考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2  画谜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画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画谜的兴趣。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画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画谜的兴趣。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画谜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艺海拾贝 猜三个谜语 ①春节    ②一触即发    ③汆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画谜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故事《秦少游猜谜》,猜谜底 2、读《唐伯虎卖画》,猜字谜 3、学生自己试着出画谜。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第十一课   谚语1 农谚篇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农谚的特点,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农谚的特点,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第十一课   谚语1 农谚篇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艺海拾贝 读原文,了解什么是农业谚语。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谚语的定义。 知道农业谚语与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广角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读读背背几个农业谚语。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3、交流整理搜集到的谚语。 一月菠菜才发青。   二月栽的羊角葱。   三月芹菜出了地。   四月竹笋出圪莛。   五月黄瓜大街卖。   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向下。   八月蓁椒满树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   十月萝卜上秤称。   十一月白菜家家有。   十二月蒜苗人人称。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2  学志篇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制作谚语卡片。 点难点 教学重 使学生了解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制作谚语卡片。 准 备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学志篇 教 后 感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等) 个性化设计 一、艺海拾贝 朗读文中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谚语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谚语,谈感想 2、讲故事,背谚语 3、制作谚语卡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