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物学根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关于细胞构造及主要化学成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拟核与质粒主要成分是DNA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与蛋白质
C.各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与果胶
D.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与蛋白质
2.正常状态下,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 。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C.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D.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扩张
3.以下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
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 肾上腺④脑垂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植物种子萌发出土前的代谢方式是 。
A.自养、厌氧 B.异养、需氧
C.自氧、需氧 D.异氧、厌氧与需氧
5.以下关于细胞周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与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6.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生态系统的构造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差异
C.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的系统,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其自动调节能力大小有关
7.以下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
A.藓类叶片 B.黄杨叶横切片
C.菠菜叶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 D.种子植物的叶片
8.以下有关核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核酸的根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染色体中的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
C.人体中的遗传物质是DNA与RNA
D.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分子式是
9.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CA、、③14%、④16CA:的小麦,分别储存于条件一样的四个粮仓中,在储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以下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以下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细胞分化使生物体内各种细胞的遗传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各不一样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与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意义的
C.细胞分化只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展的
12.以下表达中说明动物细胞正在进展有丝分裂的是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C.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加
13.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通常有两类:一是化学法,需要7~99g/L的NaOH溶液,在70~80℃条件下进展12h,褪浆率仅为50 %一60%;另一类是加酶法,用少量的细菌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时,仅用5min褪浆率即到达98%。这一事实说明 。
A.酶具有多样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具有生物活性
1 4.关于光合作用的实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光能→化学能(ATP)→化学能( )
B.无机物 →有机物
C.光反响只有能量变化,暗反响只有物质变化
D.光能的变化发生在光反响,糖类的生成发生暗反响
15.以下各项中,不能作为人体内水的来源的是 。
A.饮料中的水落 B.食物中的水
C.有氧呼吸产生的水 D.无氧呼吸产生的水
16.大田中种植的大白菜,由于土壤中缺乏某种大量的矿质元素而出现枯心现象:最可能是缺乏以下 元素。
A.C B.Fe C.0 D.Ca
17.蛋白质、脂肪与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植物性食物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
B.儿童与病愈者的膳食应以蛋白质为主
c.三大营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能量来源与贮存物质
D.胰岛素缺乏时,可能出现高血脂
l 8.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因为
①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②有利于分解者的活动,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③有利于圆褐固氮菌的活动,增加肥力与促进植物生长;④抑制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减少氮素损失;⑤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 。
A.①②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 9.生物界最根本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是 。
A.光合作用 B.化能合成作用 c.新陈代谢 D.呼吸作用
20.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 。
A.促进染色体加倍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伸长 D.种子生根发芽
21.以下生理现象中,属于生殖的是 。
A.竹芽长成竹 B.变形虫进展分裂
c.蝌蚪变成蛙 D.种子长成幼苗
22.被子植物与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在幼体形成阶段 。
A.起点不同:前者的幼体由顶细胞发育而成,后者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细胞分裂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有丝分裂,后者是卵裂
C.分化状况不同:前者不存在细胞分化,后者需经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与系统
D.幼体细胞全能性的大小不同:前者细胞的全能性大.后者的全能性小
23.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中,在细胞质中进展的是 。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转录与翻译
24.一位动物饲养员让两只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一胎所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
A.75%的黑色,25%的白色 B.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C.有些黑色,有些白色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25.一女子的父亲为血友病患者.一男子的父亲也有血友病,他们两人结婚后,其子女发生血友病的情况是 。
A.所有子女均安康 B、儿子安康,女儿中有一半患血友病
C.所有子女均患血友病 D.女儿安康,儿子中有一半患血友病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多项选择、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26.生物的根本特征是 。
A.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B.生物体都有生长与发育的现象
C.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D.生物体都能生殖
E.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
27.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形成的一般包括以下过程 。
A.减数分裂受阻 B.细胞染色体加倍 C.产生加倍的配子
D.形成加倍的合子 E.有丝分裂受阻
28.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变异是不定向的
C.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根底 D.变异是定向的
E.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积累就可以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29.以下关于生态系统捕食链中能量与物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是单向流动,是不循环的 B.物质是单向流动,是可循环的
c.能量是单向流动,是不循环的 D.能量是单向流动,是可循环的
E.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F.能量不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30.为了解决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开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B.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与谐开展
c.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E.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三、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7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31.在能够遗传的变异中,根据来源不同,主要分为 、 与
三种类型。
3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与 。
33.孢子植物主要依靠 来繁殖后代,并且受精过程需要 。
34 . 是细胞进展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是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场所. 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5.ATP是细胞内一种普遍存在的、重要的高能化合物。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转变为ADP时, 能量;ADP转变成ATP时, 能量.
36.高等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经过 、
等阶段.发育成为 。
3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 保护、 保护以及加强教育与法制管理等.
四、判断题(正确画“√ ’.错误的画“×〞,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面的空白处。本大题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38.鱼类在水中产卵与精子,但在体内完成受精。 ( )
39.生活在人体内的大肠杆菌,能够为人体提供维生素K。 ( )
40.真菌都是多细胞个体,都具有细长的菌丝。 ( )
41.微生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真菌等细胞内。 ( )
42.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相比之下,豌豆需水量比玉米的少。 ( )
43.不同的植物对N、P、K等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小麦对P的需要量比拟多,大豆对K的需要量比拟多。 ( )
44.水稻浸种子催芽时,要用温水淋种.并且时常翻动,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度与促进通气。 ( )
45.小麦、豌豆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玉米、苹果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 )
46.一般来说,公畜比母畜的性成熟较早一些,处于温暖气候条件下与营养状况好的性成熟会早一些。( )
47.苹果、梨的果实纯粹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 )
48.番茄开花结果时,适当地摘除一些花与果实.可以延长营养生长 ( )
49.用三碘苯甲酸的溶液喷施大豆植株,可以使植株变矮,分枝增多,结荚率提高.
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 ( )
50.当小脑受到损伤时,就会出现肌肉无力、站立不稳、行走摇晃。 ( )
51.大气中一氧化碳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
5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柄类与水生动物非常少。 ( )
五、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填人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
题3分.共15分)
53.种内关系
54.分裂间期
55.同化作用
56.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57.反射
六、实验题(请将答案填人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58.洋葱在欧美被誉为“蔬菜皇后〞,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类8.5%,那么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复原糖同学们做了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材料:洋葱、所需试剂与仪器(略)
(4)实验步骤:
I.鉴定可溶性复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mL注入试管;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mL注入试管;
③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假设:如果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只有可溶性复原糖而不含淀粉,那么实验结果是 。
②假设:如果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只有淀粉而没有可溶性复原糖,那么实验结果是 。
七、简答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59.DNA分子的空间构造是什么DNA分子的构造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60.何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生命活动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八、分析应用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61.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展了初步调查,局部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年均:l 93mg(干重)/L
年均:1.02mg(干重)/L
lOl3~1015个/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哪一组成成分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构造中的哪一个营养级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说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什么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是从哪儿来的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是什么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哪儿的浮游藻类的种类与数量
62.以下图甲为孟德尔做的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乙为高等动物的生活史。分析答复:
(1)图甲中A植株为黄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的纯种豌豆。B植株为绿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的纯种豌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经过图示处理,A植株形成有种子的豆荚,其豆荚的颜色可能是什么色子叶的颜色可能是什么色第二年将经过处理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在自然条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豌豆豆荚为黄色的占多少比例其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AABb的占总数的多少
(3)假设图乙中亲本(♀)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亲本(♂)正常.后代中患病的几率为多少
(4)假设图乙中的亲代表示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色盲(基因型为rrxhY)的男孩,问他们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是色盲、色盲兼白化病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C 2.C 3.B 4.D 5.D 6.A 7.D 8.C 9.A 10.D l】.B 】2.C 13.B 14.A 15.D 16
D 17.D 18.C 19.A 20.C 21.B 22.D 23.C 24.D 25.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26.ABCD 27.BC[)E 28.BCE 29.BCE 30.ABE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3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32.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
33.孢子水
34.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35.释放储存
36.卵裂囊胚原肠胚幼体
37.就地迁地
四、判断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38.×39. √40.x 41. √42.×43.×44. √45. √46.x 47.× 48. √49. √50.√51.x 52.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5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54.分裂间期:是指从这一次分裂完毕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55.同化作用:生物体将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同时储存了能量.这个变化过程叫做同化作用。
56.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指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传递
规律.
57.反射:是指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与内部的各种刺激的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响。
六、实验题(本大题l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58.(1)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复原糖 (4)实验步骤:
I.鉴定可溶性复原糖:
②参加斐林试剂2m[,,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
Ⅱ.鉴定淀粉:
②谪加1~2滴碘液
(5)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步骤I有砖红色沉淀;步骤Ⅱ没有蓝色出现
②步骤I没有砖红色沉淀;步骤Ⅱ有蓝色出现
七、简答题
59.(1)DNA分子的空间构造是规那么的双螺旋构造。 (2.5分)
(2)DNA分子的构造的主要特点有:
① DNA分子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5分)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联结,排列在外侧,构成根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二 (2.5分)
③DNA分子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配对联结的,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即:A—T、G—c配对: (2.5分)
60.(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主要是叶片)的外表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4分)
(2)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
①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体吸收与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2分)②蒸腾作用促进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分)
③防止植物体(特别是叶片)因温度过高而遭到灼伤, (2分)
八、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61.(1)生产者(2分);第一营养级(2分); (2)自动调节(或自净化) (3分); (3)真菌、
细菌的分解作用(3分);异养厌氧型(2分); (4)入水口(3分)
61.(1)黄色(2分);黄色(2分);O(2分);l/8(2分) (2)100%、(3分) (3)l/2(2分);
1/8(2分)
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