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9486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化 学 试 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中,非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卷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Fe 56 Cu 64 Ba 13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均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杵磨成针 B.木已成舟 C.死灰复燃 D.积土成山 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工具。右图是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表示, 下列有关镁元素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是12 B.它是金属元素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305% 3.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质量一定相等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相等 4.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正确 5.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6.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3- 、SO42-、Fe3+、H+、X,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42-) :n(Fe3+) :n(H+) :n(X)= 2 :3 :1 :3 :1,则X 可能为 ( ) A.Fe2+ B. Mg2+ C.Cl- D.Ba2+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Fe3++3H2O Fe(OH)3(胶体)+3H+ B.一小块钠投入水中:Na+2H2O=Na++2OH-+H2↑ C.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HCO3-+OH-=H2O+CO32- D.Na2CO3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H+=CO2↑+H2O 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Fe3+、NH4+、Cu2+、SO42-、SO32-、CO32-、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 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 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NH4+、SO42-、CO32-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K+、SO32-、Br-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若步骤④改用BaCl2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9.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酸性:HCl>H2S,所以,非金属性:Cl>S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一定相同 D.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0.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 ( )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 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 ⑤两种不同分子; 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⑦两种不同阳离子; ⑧两种不同阴离子; ⑨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 A.①③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⑦ D.全部都是 11.下表列举的各组事实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 选项 陈述Ⅰ(原因) 陈述Ⅱ(结果) A O3能吸收紫外线 大气层中的O3被称为地球保护伞 B 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铝少 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C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酸性:氢碘酸强于盐酸 D N2+3H22NH3是放热反应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在高温下进行 12.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同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C两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ⅥA族 B.C、D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能够反应生成一种强电解质 C.B、D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D.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C > D > B 13.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X、Y在同一周期,X+与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4.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①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SO2 + 2H2O – 2e-→ SO42-+ 4H+;②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Cl2 + 2e-→ 2Cl-,在①和②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 A.NaClO B.HClO C.ClO2 D.NaClO4 15.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一样,六价铬的毒性最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K2Cr2O7可以还原乙醇,故可用来鉴别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B.污水中铬一般以Cr3+存在,与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可被氧化为六价铬 C.人体内六价铬超标,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1mol Cr2O72-得到6mol电子时,还原产物是Cr3+ 16.2006年10月有关部门就某品牌的9种化妆品被检出含有禁用物质铬Cr和钕Nd一事,召开新闻发布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pH=0时,Cr2O72-、SO32-、Fe2+、I-、Na+不能共存 B.14360Nd的中子数,电子数和质子数总和是203 C.由Cr的转化关系CrCl3→Cr(OH)3→NaCrO2,说明Cr(OH)3具有两性 D.CrO3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空气中的SO2消除酸雨 17.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未测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18.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ω= ②C= ③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Cl-) > c(NH4+) > c(H+) > c(OH-)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将NaCl和NaBr的混和物mg溶于足量的水配成500mL的溶液A,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蒸发至干,得干燥晶体(m-2)g,则A溶液中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为 ( ) A.3︰2︰1 B.3︰1︰2 C.3︰1︰4 D.4︰3︰1 20.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 B、49.0g C、还有D生成,已知D的式量为106。现将20.0g A和11.0g 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 ( ) A.1.00mol B.0.500mol C.0.275mol D.0.250mol 2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 NA B.1cm3铁所含的铁原子数是ρ·NA/56(ρ是铁的密度,单位为g·cm-3) C.2.24LCO2与足量的Na2O2反应,Na2O2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为0.1NA D.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2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D C B A E E X A.若D与盐酸反应,可生成A和B,则X一定是H2O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C.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 均可与X反应生成D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 或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 23.(8分)K2Cr2O7(橙色)、Cr2(SO4)3(绿色)、K2SO4、H2SO4、C2H5OH、CH3COOH和H2O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该反应原理可以用于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司机酒后开车,检测仪器内物质显示出 色。 (3)在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从 价变为 价。 (4)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如果在反应中生成1mol氧化产物,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 24.(10分)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Z位于ⅦA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能说明Z的非金属性比X的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举一例)。 (2)W、Y和氢3种元素所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75%(体积分数)的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化合物在中学实验室的一种用途 。 (3)电解NaZ水溶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工业上,以上述反应的阳极产物和Ca(OH)2为原料,制备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298K时,金属钠与Y2气体反应,生成1 mol Na2Y固体时,放出热量414 kJ;生成1 mol Na2Y2固体时,放出热量511 kJ。由Na2Y固体与Y2气体反应生成Na2Y2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5.(10分)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 + B C + D +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D均可用于消毒,且C是家家户户的厨房必备的物质之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A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日常生活常见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A为黑色固体,C是黄绿色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若A为亮红色单质,B为第二周期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A、B、C、D中只有D是气体,若D无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只用 或 (任写两种试剂的名称)就可以鉴别C、D两种气体。 26.(12分)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右下图所示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四种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有两种元素。A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主要原料之一;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作火箭燃料;C是工业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用于工业制取硝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的化学式是 ,E分子中含有 键和 键。 (3)B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B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于制取某种常见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与E反应可生成单质G和一种常见的液体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的另一种用途 。 27.(14分)实验室需要0.80 mol/L NaOH溶液475 mL和0.40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贮存溶液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8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定容时,有少许蒸馏水洒落在容量瓶外,则所得溶液浓度 0.8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 mL、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28.(18分)1,3,5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如图Ⅰ~Ⅳ所示。 (1)若用实验Ⅳ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能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的实验现象是 。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其中能够说明泡沫灭火器中选择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制CO2而不选择碳酸钠的实验是 。 (3)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采用实验Ⅲ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其计算所需的数据 ;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 实验二、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1)当石灰水过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实验三、检验“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是否混有食盐和小苏打。 (1)检验纯碱中是否混有食盐的试剂是 ; (2)证明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的实验方法是 。 29.(12分)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限选用的试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 式,下同)。 假设2: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1和假设2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1方案: 。 假设2方案: 。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 (填“假设1”或“假设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 1.C 2.D 3.C 4.A 5.C 6.B 7.A 8.B 9.D 10.B 11.A 12.B 13.B 14.C 15.A 16.D 17.D 18.D 19.C 20.D 21.B 22.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 23.(8分)(1)C2H5OH(1分)(2)绿色(1分)(3)+6(1分),+3(1分) (4)2K2Cr2O7 + 3C2H5OH + 8H2SO4 =2Cr2(SO4)3 + 3CH3COOH + 2K2SO4 + 11H2O (2分) ( 5)2.408×1024或4NA(2分) 24.(10分)(1)(1分)酸性强弱;HClO4>H3PO4(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CH3CH2OH(1分)CH3CH2OH+3O2 2CO2+3H2O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2H++2e-=H2↑(1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分) (4)Na2O(s)+1/2 O2(g)=Na2O2(s);△H=-97 kJ/mol (2分) 25.(10分)(1)Cl2 + 2OH-=Cl-+ ClO-+ H2O (2分) (2)CaCO3 +2CH3COOH=(CH3COO)2Ca+CO2↑+H2O (2分) (3)MnO2+4H++2Cl-Mn2++Cl2↑+2H2O (2分条件没写扣1分) (4)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分) (5)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2分) 催化剂 高温 26.(12分)(1)4NH3+ 5O2 4NO +6H2O (2分) (2)Si3N4(1分)极性(1分)非极性(1分) (3)H2O2HO2-+H+(1分)2H2O2MnO2 2H2O+O2↑(2分) (4)2H2O2+N2H4 = N2↑+4H2O(2分)(5)2C + SiO22CO+ Si(2分) 27.(14分)(1)A、C(2分)烧杯、玻璃棒(2分)(2)C、E、F(3分) (3)16.0 (2分)大于(1分)等于(1分)(4)10.9(2分)15(1分) 28.(18分) I.(1)NaHCO3(1分);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分) (2) ⅡⅢⅣ(3分)Ⅱ(1分) (3)能(1分),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或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2分) II.(1)Ca2++OH-+HCO3-=CaCO3↓+H2O(2分)(2)Na2CO3(2分) Ⅲ(1)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2分) (2)取少量样品制成溶液,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加入盐酸,若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说明纯碱中混有小苏打。(2分) 29.(12分)(1)【提出假设】Br2 (1分)Fe3+(1分) 【设计实验方案】假设1方案:向黄色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2分) 假设2方案:向黄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2分) (2)假设2(1分)不可行(1分)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2分) (3)2Fe2++4Br-+3Cl2=2Fe3++2Br2+6Cl-(2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