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7019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4.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小儿贫血,*,第六章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教学内容,1,、能量及营养素的需要,2,、小儿喂养,3,、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制,4,、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5,、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能量及营养素的有关概念、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熟悉,小儿对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掌握,母乳喂养和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婴儿喂养的方式,2,、母乳喂养的优点、辅助食品的,添加原则,3,、营养不良的病因和临床表现,4,、营养不良的护理,难点,:,1,、婴儿奶量的计算、配制,2,、营养不良程度的评估,第一节 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能量,人体依靠三大物质供能:,碳水化合物,16.8kJ(4kcal)/g,,供能,50%,60%,蛋白质,16.8kJ(4kcal)/g,,供能,10%,15%,脂 肪,37.8kJ(9kcal)/g,,供能,25%,30%,基础代谢,:占总能量的,50%-60%,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占总能量的,6%,活动所需,:约占总能量的,15%,生长所需,:约占总能量的,25%-30%,,为小儿所特有。,排泄的消耗,:,不超过总能量的,10%,小儿能量需要包括,小儿总需能量计算,年龄 每天所需能量(,kcal/kg),1,周,60,2-3,周,100,2-6,月,110120,1,岁以内,110,15,岁成人,5060,每增加,3,岁减少,10Kcal/kg.d,营养素的需要,1,蛋白质,2,脂肪,3,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5,矿物质,6,水,7,膳食纤维,蛋白质,来源,:动、植物(奶、蛋、肉、鱼、豆、禽),作用,: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组成各种激素,运输蛋白、酶类、免疫球蛋白,意义,:不足:营养不良、感染、水肿,生长发育迟缓,脂 肪,来源:,乳、肉、油类,作用:,提供能量,提供必需脂肪酸,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防止散热,机械的保护作用,。,意义:,不足:营养不良,过多:肥胖,消化不良,碳水化合物,来源:,乳、谷、水果蔬菜类,作用:,供能:主要的供能物质,储存能量(糖元),构成组织细胞(如:糖蛋白),意义:,过少:低血糖、营养不良,过多:肥胖,营养不良性水肿,非产能营养素,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C,、叶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分为:,宏量元素:(,Ca,、,P,、,Mg,、,Na,、,K,等),微量元素:(,Fe,、,Cu,、,Zn,、,I,等),非产能营养素,水:,占体重的,70%-75%,婴儿每天需水,150ml/kg,每增加,3,岁,减少,25ml/kg,膳食纤维,:,分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非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一,.,母乳喂养,WHO,规定人乳分为,母乳的成分,:,初乳,:,产后,4,天内乳汁。,过渡乳,:51,4,天的乳汁,成熟乳,:1,4,天以后的乳汁,晚乳,:10,月以后的乳汁,母乳特点,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奶凝块小,乙型,乳糖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钙:磷为2:1,,牛磺酸丰富,2、缓冲力小,,PH3.6;,肾脏溶质负荷低。,3、免疫成分:,SIgA;,免疫活性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母乳含有较多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占,2/3,),有利于婴儿消化。,含有较多的必需氨基酸,,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脂肪颗粒小,,易于消化、吸收。,乳糖中约,90%,为乙型乳糖,,可促进双歧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繁殖,使婴儿很少发生腹泻。,矿物质含量较低,,减轻了婴儿肾脏的负担,且吸收率远高于牛乳,如铁的吸收率为,50%,,牛乳仅为,10%,。钙、磷比例适宜,为,2,:,1,,易被吸收,母乳喂养的优点,2.,增强免疫,母乳中提供了较多的免疫因子,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分泌型,lgA,等,初乳中含量丰富,故能有效地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喂养的优点,3.,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4.,增进母婴感情,利于婴儿的心理、智力健康发展,5.,有利乳母产后恢复,减少乳癌发生,.,母乳喂养的方法,1,、,尽早开奶:,产后,15,分钟,-2,小时内,满月前,按需哺乳,婴儿,2,月内每,23,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奶时间,15-20,分钟,,,34,月每,4,小时一次,。,母乳喂养的方法,2.,喂哺技巧,喂奶注意事项,1,注意个人卫生和奶头清洁,2,孕母精神愉快,生活规律,3,加强营养,禁烟酒,禁用通过乳汁排泄的药物,4,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或重症精神疾病,不,宜喂乳,喂奶注意事项,5,患乳腺炎、乳头有裂口、硬块,暂停喂乳,6,每次喂乳应先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有利于乳汁分泌,7,哺乳结束后应将婴儿竖抱,头靠母亲肩上用手掌轻拍背部,帮助空气排出,防止发生溢乳,8,禁止含空乳头睡觉,断奶时间,自,46,个月开始添加辅助食品,减少喂哺次数,1012,个月逐渐完全断奶,最多可延至,1.52,岁,补授法:量不足,代授法:量足,二,.,混合喂养,三,.,人工喂养,配方奶粉:,牛奶经改造,模拟母乳而成。,按不同年龄段选用。,婴儿用配方奶粉,,20,g/Kg.d,,加7倍水即可。,牛奶,配制:全奶加糖,8%,每,100ml,热能,100kcal,计算:按婴儿每日总需能量及水量计算,如:一婴儿体重为,8kg,每天需要总能量,:,110kcal/kg,8=880kcal,每天需要的牛乳总量:,880ml,每天需水量:,1508=1200ml,牛乳以外需水量:,1200,880=320ml,全脂奶粉,按比例稀释即成全奶,1,份重量奶粉,+8,份重量水,1,份容量奶粉,+4,份容量水,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奶瓶、奶头,2,、新鲜配制,3,、正确的喂养方法,4,、定时、定量喂养,5,、因人而异,随时调整乳量,目的,:,1),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2),改变食物的性质,为断奶作准备,3,)培养小儿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原则:,少,多、稀,稠,细,粗、一种,多种,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四,.,添加辅食,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教学内容,1,、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2,、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预后和预防,3,、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预后和预防,2,、,熟悉,各种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掌握,各种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营养不良的病因,2,、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3,、营养不良的护理,难点,:营养不良程度的评估,概述,概念: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概述,临床分三型,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消瘦,-,浮肿型,介于上二者之间,长期摄入不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消化吸收障碍,病因,需要量增多,消耗量过大,1.,新陈代谢异常,蛋白质不足负平衡,低蛋白性水肿,脂肪,肝内代谢,肝脏脂肪浸润、变性,血糖低,昏迷、猝死,病理生理,水、盐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钙,体温调节,体温偏低,病理生理,2.,各系统功能低下,消化系统消化功能,低下、腹泻,循环系统心收缩力心搏出量,BPP,细 弱,泌尿系统重吸收功能,低比重尿,体重,不增,体重下降,身高,低于正常,皮下脂肪,按一定,顺序减少,,最终消失,皮包骨状,或可低蛋白水肿。(,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严重病例出现,器官系统功能低下,萎靡、反应差,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脉搏细弱,心音低钝,体温偏低,食欲低下甚至消失,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常伴各种感染而成恶性循环。,轻 度,中 度,重 度,体重低于均值,15%,25%,25%,40%,40%,腹壁皮脂厚度,0.8,0.4cm,0.4cm,消失,身长,/,高,正常,稍低于正常,明显低于正常,肤色、弹性,正常或苍白,稍苍白、弹性差,多皱纹、弹性消失,肌张力肌肉,基本正常,降低、松弛,明显降低、萎缩,精神,正常,烦躁不安,萎靡、反应低下、烦躁与抑制交替出现,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营养性贫血:,最为常见,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缺乏,和锌缺乏。口角炎、齿龈出血、佝偻病、角膜干燥、软化或溃疡等,并发症,并发症,各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中耳炎、肺炎、肠炎、肾盂肾炎等,自发性低血糖,:多在夜间发作,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辅助检查,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为最具特征的改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诊断营养不良的较好指标。,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等缺乏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潜在并发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4,、,知识缺乏,(家长)与患儿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有关。,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水肿、皮肤抵抗力降低及长期卧床有关,1,、,供给营养物质,:根据病情轻重和消化功能调整食物的量及种类,原则:,少,多、稀,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直到恢复正常,饮食要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护理措施,能量:,从小量开始,(,轻者可从,6080kcal/kg.d,开始,中、重度从,4055kcal/kg.d,开始,逐渐增加,可增至,120170kcal/kg.d,),据病情调整;,蛋白质:,可从,1.52g/kg.d,逐步增加到,34.5g/kg.d,避免引起腹胀和肝肿大。,护理措施,护理措施,2,、促进生长发育:,舒适的生活环境、营 养素的摄入、记录出入量,3,、观察病情:,患儿出现低血糖的表现时,应,立即静脉注射,25%-50%,的葡萄糖,抢救,。,4,、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措施,5,、预防褥疮的发生,6,、防止感染的发生,7,、健康教育,思考题,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2,、简述营养不良常见的临床表现,3,、列出营养不良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定义,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病因,能量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因素,其他,临床表现,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动作笨拙,易疲劳,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脂肪丰满分布均匀,皮肤紫纹,扁平足,膝外翻,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肥胖的诊断:,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39%,为,中度肥胖,;超过,40%-59%,为,重度肥胖,;超过,60%,以上者为,极度肥胖,。,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辅助检查,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肝脏超声常有脂肪肝,治疗要点,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消除心理障碍,配合药物治疗,综合措施,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自我形像紊乱,社交障碍,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护理措施,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第五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nu,)症,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定义,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病因,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光照射不足,生长速度增加,维生素,D,摄入不足,疾病与药物的影响,何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母体,天然食物,日光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来源,少量,主要来源,2,周,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后遗症期,三大主征,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神经兴奋性改变,初期,激期,恢复期,临床分期,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一般从,23,个月,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可出现,枕秃,。,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激期:,1,、以骨骼改变为突出,.,头部,颅骨软化,6,个月,以下婴儿,.,乒乓球样感觉,.,方颅,78,个月,以上小儿,头围增大、鞍状或十字形颅,.,前囟,扩大:,6,个月,不缩小,闭合延迟:,18,个月,尚未闭合,牙:出牙延迟,12,个月,尚未出牙,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肋骨串珠,鸡胸,郝氏沟,漏斗胸,上述畸形均使胸腔变小,影响呼吸功能,.,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四 肢,腕踝,6,个月以上小儿,手镯、脚镯,下肢,1,岁以上小儿,“O”“X”,型腿,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脊 柱,6,个月以上小儿,前凸、后凸、侧弯,骨 盆:前后径变短扁平骨盆。,2,、肌肉松弛,全身肌张力,骨骼肌:(坐、站、走晚),平滑肌,腹肌,蛙腹,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肋骨串珠,手镯、脚镯,O,型腿(膝内翻),X,型腿(膝外翻),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神经兴奋性改变,大脑皮层功能减低的表现,条件反射形成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4,、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且易迁延、反复。,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血生化改变,血,Ca,稍下降,血,P,明显下降,25,(,OH,),D,3,1,,,25,(,OH),2,D,3,2,、,X,线改变,:,长骨,骨骺软骨明显增宽,2mm,干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骨干可有弯曲,或骨折,CaP,明显下降,明显,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辅助检查,正常下肢,长骨,X,线,佝偻病下肢,长骨,X,线,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三)恢复期:经日照或治疗后。,1,、临床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消失。,2,、血钙、血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月降至正常。,3,、,X,线,:,经治周后,骨骼异常明显改善。,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四)后遗症期:,、,3,岁以上的小儿多见。,、,无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线无活动性病变。,、,可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要点,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口服维生素,D,治疗,(,治疗量至预防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物,坚持户外活动,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治疗,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一)维生素,D,制剂:,口服法,维生素,D,20004000 IU/d,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 IU/d,),。,肌注法:适合重症、不能口服者。,VitD,3,:,2030,万,IU,初期:,1,次,激期:,23,次,间隔,24,周,23,月后,给预防量。,注意同时用钙剂,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钙剂治疗,肌注,VitD,时,有搐搦者,食物中钙量不足者,适应症,(三)矫形治疗,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见护理诊断,/,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有感染危险,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措施,户外运动,补充维生素,D,加强护理预防感染,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加强体育锻炼,健康教育,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定义,由于维生素,D,缺乏致,血钙降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属于中医“惊风”范畴。,发病机制,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低血钙不能恢复,血清总钙量,1.88mmol,或钙离子,1.0mmol,时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典型发作,惊厥,手足抽搐,(,芭蕾舞足,),喉痉挛,隐匿型,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最常见,症状,),为最常见的发作形式,无热惊厥。,常无发热或无其它原因;,突发四肢抽动,两眼上窜,面肌震颤,神志不清;,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可数日发作,1,次,或,1,日发作数次;,发作轻时仅有短暂的眼球上窜和面肌抽动,神志清楚。,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典型发作),手足搐搦(,最特异,症状,),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典型发作),(1),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2),突然发生手或足强直痉挛抽搐,意识清醒,;,手足抽搐的特点,:,“,助产士手”,“芭蕾舞足”,喉痉挛(,最严重,症状,),婴儿多见;,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发绀、严重缺氧,甚至死亡。,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典型发作),其它,常表现出汗、睡眠不安、易惊、哭闹等神经兴奋症状。,此外,患儿不发作时,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引出以下体征:,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典型发作),1,、,面神经征,以指尖或叩诊锤轻叩患儿颧骨与口角间面颊部,出现眼脸和口角抽动者为阳性。,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陶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充气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之内出现手痉挛症状者为阳性。,3,、,腓反射,叩诊锤叩击腓神经,引起足向外展者为阳性,。,临床表现(隐匿型),治疗要点,急救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钙剂治疗,尽快给予钙剂,缓慢,静脉注射或滴注,维生素,D,治疗,急诊情况控制后,采用维生素,D,治疗,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有窒息的危险,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护理措施,控制惊厥、喉痉挛,防止窒息,定期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健康教育,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注射钙剂注意事项,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注射或静滴,不可皮下或肌注,避免皮下组织坏死。并监测心率,避免血钙骤升,发生呕吐甚至心搏骤停。,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