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集(第四册)
第一单元 好习惯
不懂就问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
3、让学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调查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读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给认读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3、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
4、分析生字的写法。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孙 诵 私 利 刚 吗 鸦 养 良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 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 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不懂就问
不懂的事情
就主动的问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字典大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掌握“典、楼、造”的写法。
2、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3、知道字典的重要。
4、养成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查字典的好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查字典是一种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会想到去找谁?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字典。它可以让你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二、认识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开展组词比赛活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字典大楼
典 楼 教 科 品 造 血 识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2、个别读。
3、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二、理解内容
1、让学生说说字典大楼每小节讲了什么。
2、教师小结查字典的好处:第二段写字典可以帮助我们认字。第三段写字典可以帮助我们写不会写的字,这两段同时说明,字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知识。
三、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帮助指导完成。
四、扩展活动
用你的经验说说经常查字典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字典大楼
可以帮助我们写不会写的字
字典
可以帮我们认字,帮我们理解字义
语文天地(复习)
教学目的:
1、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一、、、不、、、”的词语
3、学习逗号和句号。
4、积累描写动词的词语
教学方法:练习法、 朗读法
学法指导: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比一比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使他们真正获得声旁表声的“感性认识”,而不是接受教师传受的知识。
二、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组织学生口语练习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重音变化引起所表达的意思的变化,不必让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
三、照样子说一说
四、学习逗号和句号
1、让学生体会句号和逗号不一样。
2、说说为什么用逗号或句号?
3、教师讲解。
第二课时
一教学自读课文
1、认生字。
2、使学生知道习惯有好坏之分。
3、朗读。
二说说你准备改掉自己的哪些坏习惯。
三、改错字
让学生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错别字的。
第二单元 妈妈
共两篇课文《妈妈的爱》、《儿子们》这单元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要爱自己的亲人,尊重家长。
课时安排:妈妈的爱 两课时
儿子们 两课时
语文天地 三课时
妈妈的爱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
2、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适合自读,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中。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母爱是无私的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妈妈无私的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妈妈对我们的爱。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练读。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可以给它口头组词。
3、对简单的生字直接听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4、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妈妈的爱
q o s n n n p j z q n q i
清 校 伞 深 暖 评 睛 责 亲 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个别读。
3、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4、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合适自读,指导学生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五个生活片段。
2、讨论妈妈做这些小事容易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说说讨论的情况
让学生说说自己讨论的情况,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扩展活动
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样爱护你和关心你的?
布置练习写日记: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儿子们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写法。
2、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问什么老爷爷说我好象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当中来学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二、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让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在哪里见过。
3、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4、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请大家找自己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儿子们
j o t t t l i
井 巧 呢 提 桶 痛 累 像 吧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个别读课文。
2、其它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妈妈夸孩子时骄傲的神气,还有文中几处问话的地方。
4、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扩展活动
请大家说说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和体谅妈妈的。
板书设计: 儿子们
一个翻跟头
儿子 们 一个唱歌
一个提水
语文天地(复习)
教学目的
1、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声字
2、词语搭配练习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近字
教学方法: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照样子写一写
1、让学生说出自己组成的字
2、组词
3、延伸:让学生区别每组字
二、词语搭配练习
1、练习课文中的内容
2、延伸:让学生换修饰语。
三.照样子说一说
1.让学生读文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师给学生强调造的句子要把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
4.学生互评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自读<塘鹅妈妈>
1.让学生自己认字
2.大声朗读.
3.引导学生下课尝试,闭紧嘴巴,别人怎么诱惑自己都不张嘴的滋味,体会塘鹅妈妈的心情.
二.夸夸我们的妈妈
1.让学生想妈妈的优点.
2.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妈妈。
三.给妈妈过节
1.了解三八节的常识.
2.为妈妈做件事.
3.练习写留言条,写祝词.
第三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有认识声旁表音的功能,能运用声旁猜字。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组形近字,认识声旁表音的功能
2.练习运用看声旁猜字的认字方法,辨析形近字.
3.学习利用声旁认字
教学重点
学习利用声旁认字
教学难点
练习运用看声旁猜字的认字方法,辨析形近字.
教学方法:猜字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给字编故事来帮助区别,记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
2.说说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法来区别:“肖.霄.捎.梢稍"这几个字.
3.教师对大家的办法进行评价.
二.学习生字
1.教师对简单的生字,如:消灭.削.拥抱直接听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2.让学生互相讨论,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让学生给生字口头组词.
4.指导书写.
三.读词语
1.让学生知道肖做声旁时,一般用来表韵母,包做声旁时一般也用来表韵母.
2.读词语时用猜字法.
3.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词语.
4完成猜加点字的读音
板书设计:丁丁冬冬学识字
o o o b o p o b o Y
肖 消 灭 削 捎 梢 饱 泡 抱 拥
第二课时
一、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1、让学生试着读认读生字
2、 让学生注意区别“苍、抡、创、论”。
3、小组讨论用怎样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4、学生汇报讨论的情况。
二、初读课文内容
1、让学生读课文中的词语。
2、教师读。
3、让学生说说自己哪个不会读。
4、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三、教学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3、让学生说说你怎样区别:“狠、恨”,“苍、创、抡、论”。
4、学生给生字组词。
5、教师指导书写。
四、练习
完成选字填空
教师检查
狼狗 姑娘 冻疮 痛苦
讨论 开创 晴朗 抡刀
很好 抢先 车轮 凶狠
板书设计:丁丁冬冬学识字
g l h n h n c l n l n t o
姑 娘 朗 狠 恨 苍 创 抡 论 讨
第三课时
一、认一认组词
1、给青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清、晴、请、睛、蜻。
2、给尚加偏旁组成新字
堂、躺、趟、淌、棠、敞。
3、给争加上偏旁组成新字:“挣、睁、筝、静、净。
二、认读、记忆
1、让学生观察这些字,讨论怎样区别它们。
2、教师针对这些字给它们编故事,帮助学生记忆。
3、练习给这些字组词。
三、教学读一读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试着读课文。
3、说说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学习生字。
5。说说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6、教师重点指导:“插、脖、鼓”的写法。
四、理解短文
1、说说你读了短文,有什么收获?
2、巨人比蚂蚁要有力气的多,他为什么不爬树?
3、蚂蚁那么小它为什么有信心爬那棵通天树。
4、你想对小蚂蚁说什么?
五、练习
序编故事:上天的蚂蚁
通天树 巨人不爬
小蚂蚁爬
第四单元 植树
教学目标: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都是与植树和爱护小树有关的,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让学生明白植树的重要性,懂的保护小树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思想行为。
教学课时:《植树的季节》两课时
《杨树之歌》两课时
《一片树叶》两课时
语文天地 两课时
植树的季节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植树。
3、懂得植树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4、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春天里我们应该植树。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树木和人类是好朋友。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来说明树木对人类的好处。
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植树有什么好处的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 导课
小朋友们,现在是几月?在这个季节里,你喜欢干什么?
说说自己喜欢做的。
二、教学认读生字
评价学生的说法
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结合生活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三、教学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1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2、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准备生字卡片
四、初读课文
教师评价学生朗读的情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放课文朗读录音
板书设计:植树的季节
植 场 扛 培 齐 队 荒 葱 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熟读课文
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1、 让学生 模仿录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放课文录音
二、理解课内容
1、 教师小结同学搜集的资料。
2、 理解“仿佛、培土、青葱翠绿、泛滥”的意思。
让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植树的好处的资料。
出示教学挂图帮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哪些植树的好处?
2、 你想对小树说些什么?
3、 明天就是植树节了,你准备做些什么?
对教师的问题说自己的想法。
四、再读课文
总结课文。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植树的季节
大地有了绿色的屏障
植树的好处 风沙就会被制服
空气就会新鲜
泥土就不会被冲走
河水就不会泛滥
课后回顾:
这篇课文,我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植树的好处,同学们通过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很直观的看到植树的确能带来很多好处,每个人都认为在这个植树的季节,大家都应该行动起来。
扬树之歌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 懂得扬树虽然普通,但它在默默的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
3、 让学生能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扬树的品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想象人们在扬树下快活的生活的情景。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让学生想象情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内容的录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听到过什么唱歌?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听听扬树的歌声。
组织教学
自己试着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
1、 出示认读生字
2、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3、 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蝴蝶、陪、聊、染”
4、 汇报讨论结果。
启发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来说
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
2、组织教学
1、 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2、 进行组词比赛。
3、 指导书写。
准备生字卡片
四、初读课文
放课文内容的录音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放课文内容的录音 。
板书设计: 扬树之歌
生字:扬 之 亮 伴 陪 爽 掌 感 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精读课文,进入情境
1、 指导学生看图。
2、 评价学生的想象。
3、 指导朗读。
1、 说人们在扬树下干什么?
2、 想扬树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唱些什么?
3、 让学生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1、出示教学挂图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结课文内容:第一部分说了扬树的可爱形象,二、人们在扬树下的快乐生活。三、大叶扬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1、 让学生说说课文四部分分别说了什么?
2、 你懂得了扬树为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放课文内容的录音
三、扩展活动
1、 你喜欢扬树的什么品质?
2、 你想对它说点什么?
3、 自己试着给课文配上
4、 自己熟悉 的曲调,并唱出来。
让学生根据自己定的曲调来唱,教师可以加音乐伴奏。
四、小结课文
教师小结扬树的品质。
让学生说说你通过学习扬树之歌这篇课文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扬树之歌
学生书写扬树还会唱些什么
课后回顾:
学习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象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会在杨树下做些什么,你想对杨树说些什么?通过自己的话表达对杨树的喜爱之情。
一片树叶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
2、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懂得文中小动物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保护小树,保护环境。
4、 让学生懂得树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表演法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小动物的头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 导课
小朋友小黄牛栽了一棵小椿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长的怎么样?
组织教学
听录音
用课文内容的录音
二、教学认读生字
1、 指导学生记“嫩、攀、醉”
2、 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
3、 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4、 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记这些字。
三、教学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指导书写
1、 学生说一说。
2、 学生自己评价哪种方法好。
3、 给生字组词。
生字卡片
四、初读课文
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1、 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片树叶
哟 漂 欣 赏 味 滋 接 伙 呆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课文
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学生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课文录音
二、理解课文内容
1、 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小猴子、小熊在走过小椿树时是怎么做的。
当它们夸小椿树时怎样?
三、说一说
这篇课文易于朗读和表演,我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每个小动物心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觉的他们做的对不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课堂气氛很活跃。
第五单元 青青的山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篇主题课文,根据季节天气变化,让学生了解山水的环境特征。第一篇《山寨》是描绘了上山寨路上的景象,从上山这个角度写出了山寨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写出了山路的曲折蜿蜒绵长,写出了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语言简单,内容理解起来却有一定难度;第二篇是《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说明性散文,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本文的语言与内容和谐一致,采用比喻和整齐的对句,简洁而明丽,适于朗读。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山寨》《美丽的武荑山》让学生了解风景名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山寨》两课时
《美丽的武夷山》两课时
语文天地 两课时
山 寨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认清读音、分析字型、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成性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山寨环境的美;上山路的奇;想象山寨的样子。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理解体会诗意,诗的意境
[教法指导] 谈话法、演示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间] 2 课 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辅助教学
初识本课生字
1出示写有本课生字词的小黑板(检查预习)
1、 认读
2、 组词
小黑板
学习生字
1、 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字?
2、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这些字的
3、 指导书写
重点:弯、亏、飘
1、 学生自由发言
2、 自由说
3、 小组学习: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 汇报
巩固理解
1、指名进行听写
1、 听写
2、 带读
3、 练写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
1、 出示单元主题“青青的山”
2、 板书课题
1、 读题目
2、 将划线部分词语更换来说一说
出示放有本课的录音
出示录音,整体感知
1、 出示录音
2、指名读
1、 录音
2、 自由读,读准字音
3、 自己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师生配合,理解课文内容
1、 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听、读,你知道了什么?
2、 再黑板上根据学生所描述的画画
(引导:先画——再画——最后画)
3、 理解“到处林遮树掩”,“小路七拐八弯”
4、 指导朗读
1、 自由说一说
2、 和老师配合把自己所知道的说出来让老师画
3、 重要地方指名上黑板帮老师一起完成
4、 评一评,说一说还缺什么?
5、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巩固练习
1、指导背诵
1、 自由有感情的朗读
2、 背诵
课后回顾:
这篇课文我让学生看图,直观的看到山寨的美丽景色,并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居住的地方周围的环境怎样?引导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
美丽的武夷山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生字词,认清读音、熟记字型、理解字义、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性目标: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通过观看碟片,朗读,让学生感受武夷山的美,体会那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学习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武夷山的美与奇,体会“入诗入画”的感觉
[教法指导] 谈话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 观察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电视机、影碟机
[教学时间] 2 课 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辅助教学
初识生字
1、 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卡片)
1、 认读
2、 说一说自己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学习生字
1、 巡回指导
2、 出示本课生字
3、 指导书写
重点:绕、爬、觉
1、 采取自学
同桌合作,查字典,一字多组,记字的方法
2、 汇报
3、 由学生带读
4、 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复习巩固
1、 指名听写
2、 评议
1、 上黑板听写
2、 全班评
3、 书写练习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都知道什么山?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
1、 自 由 答
2、 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录音
1、 听录音
2、 自读
3、 说一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放本课课文录音
感受武夷山的美
1、 放《美丽的武夷山》风景碟片
2、 提出要求——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3、 指导朗读
你觉得读时应注意什么?怎么读?
1、 观看录象
2、 自由说一说
3、 你还可以想象它是什么样的?
4、 自己试读
5、 同桌合作比赛读
6、 站起来在全班读
7、 学生评议
放《美丽的武夷山》的影碟
巩固理解
1、师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学生评议
板书设计:美丽的武夷山
武夷山山势险峻
峰峰有溪水环绕
九曲溪的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
课后回顾:
这篇课文,我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看武夷山的美丽景色,感受到祖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注意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文天地(复习)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能区别行近字。
2、 练习写话。
3、 让学生能根据山的特点给山起名字。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区别行近字,并练习写话。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比较形近字
1、 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字的不同。
2、 比较每组字相同的地方。
1、 给形近字组词。
二练习写话
1、 引导学生看例句。
2、 教师点评。
3、 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句子。
4、 生生互评。
幻灯片出示学生写的句子。
三、给山起名字
1、 出示山的图画。
2、 教师点评学生给山起的名字。
3、 学生观察山看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4、 小组讨论给山起什么名字。
出示图画
四、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
幅( )飘( )唤( ) 缓( )
福 ( )漂( )换( )暖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读一读
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短文。
2、 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3、 指导学生想如果你是作者,你在看山时会想到什么。
1、 自己试着读短文,圈出“看山”中不懂的字。
2、 小组合作解决短文中不认识的字。
3、 讨论不懂的问题。
二、读一读,写一写
1、 让学生自主学习短文。
2、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让学生借助字典解决自己不会认的字。
4、 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5、 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上山时的感觉。
6、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幻灯出示山的美景。
三、读一读背一背
1、 教师介绍华山。
2、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 指导学生背诵。
4、 让去过华山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5、 学生自己试着读诗。
6、 小组合作讨论每句诗的意思。
出示幻灯片
四、学习默读
教师说明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给学生指定内容让学生默读。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第六单元 讲信用
教学目标:本单元安排有两篇课文,《我必须去》、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做到讲信用。
课时安排:《 小山羊和小灰兔 》两课时
《我必须去》两课时
《语文天地》三课时
我必须去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 让显示懂得在人 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1、 让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2、 师生共同评出合作小名星。
3、 放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试着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1、 作学习,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 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
1、 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 让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1、 找出你喜欢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2、 小组汇报记字的方法。
3、 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教学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2、 评价学生想的记字的办法。
3、 提醒学生注意这几个字,“期、盼、集”不要多一横,也不要少一横。
1、 学生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2、 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3、 给生字组词。
4、 练习书写。
生字卡片
四、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生字
期 李 铃 张 盼 慈 祥 集 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助手段
一、精读课文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找出你喜欢的办法读一读。
3、 生生互评。
二、重点部分理解
设置问题:
1、 马戏大家喜欢看吗?
2、 李丹为什么不去看自己喜欢看的马戏,而去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
1、 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2、 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扩展活动
小结
让 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人,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1、 你觉的李丹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做?
2、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类事情会怎么做?
四、再读课文
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情况。
1、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