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兴国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病毒性脑炎的危害,病毒性脑炎,是一种颅内急性炎症,多在夏秋季好发,特别是,7,、,8,、,9,三个月发病最多,好发于十岁以内的儿童。得病以后,病人开始时发高热、头痛、,寒战,、呕吐,接着就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烦躁、爱睡、,昏迷不醒,,有的还会抽搐,以及脖子发硬等大脑受损的现象。有些病人病后还会有四肢瘫痪、,失语,、变傻等后遗症。,那么什么是病毒性脑炎,它有哪些症状或者表现,我们该如何去预防及治疗病毒性脑炎?,什么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是多种病毒感染
2、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多种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脑炎、脑膜炎,但,80%,为肠道病毒感染,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虫媒病毒等。,病毒性脑炎的症状,1,、前驱症状:急性全身感染性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运动功能障碍,神经情绪异常;,3,、病程:一般,2-3,周,多数患儿可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力倒退等后遗症。,病毒性脑炎的检查,1,、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或者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一般,300,*,10e9/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数正常或者轻度升高,糖和氧化物一般在正
3、常范围。,2,、病毒学检查:脑脊液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为阳性。,3,、脑电图检查:病程早期脑电图以弥漫性或局域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吸氧,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康复锻炼,降低颅内压,治疗措施,1,、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静脉滴注甘露醇。,2,、控制惊厥发作 予以地西泮、鲁米那等止痉剂。,3,、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对于重症患儿或者继发细菌感染的患儿,适当予以抗生素治疗。,4,、对症及支持治疗。,常见的护理诊断,1,、体温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2,、意识障碍:与脑实质炎症有关,3,、头痛、呕吐:与颅内高压引起的脑膜刺激征有关,4,、营养失调:与机
4、体能量摄入不足有关,5,、潜在跌倒的危险:与脑病引起的肢体力弱、精神障碍有关,6,、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征与颅内感染有关,护理措施,-,体温增高护理,调节室内温度,18-22,为宜,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体温高于,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头置冰袋等,必要时遵医嘱予以退热药,出汗后及时更换被褥、衣服,及时擦洗身体,注意保暖,鼓励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监测体温变化,同时做好记录,护理措施,-,意识障碍的护理,评估和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等,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防窒息: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遵医嘱给氧;床边放置裹有纱布的压舌板,以备抽搐时急用。,家强看护,床旁使用护栏防坠床烦躁时可以适当有效使用约束带,保持皮肤清洁完好,每,2,小时协助其翻身一次,护理措施,-,头痛的护理,病室安静,光线宜暗。,护理操作宜轻柔,尽量减少患儿痛苦,避免不良情绪刺激,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护理措施,-,营养支持,遵医嘱予以液体及电解质静脉补充,饮食清淡为宜,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鼓励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护理措施,-,腰椎穿刺术后护理,术后患儿去枕平卧,4-6h,,在卧床期间不可以抬高头部,可以适当运动身体,观察病人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穿刺
6、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1-7,天,可能是脑脊液量放出较多或持续脑脊液外漏所致颅内压降低。应多饮水,延长卧床休息时间至,24,小时,遵医嘱静滴生理盐水等。,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24,小时不能淋浴。,预后,病毒性脑炎急性期通常持续数日至,2-3,周,但恢复可能较慢需数周至数月才能恢复至最大限度。大部分患儿可以完全恢复不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少数患儿病情严重,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可有脑实质的严重受累,预后不良,常常遗留神经异常,可有运动障碍、癫痫、视听功能受损和智力低下等,预防,平时多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肠道感染,一旦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其恶化。,按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灭蚊、防蚊、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疫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