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773551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6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数一数 备课时间 8.30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 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师: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3、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1、2题。 四、小结: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回去把1-10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板书设计:数一数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比多少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听故事,回答问题,教学“同样多” 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吗? 学生可能回答:萝卜和凳子同样多,苹果和小猪同样多,木头和小兔同样多 2.指导动手,巩固”同样多” A.老师摆4个圆片,让学生摆同样多的圆片 B.同桌互动,一生摆5个圆片,另一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图片. C.再伸双手,说一说“一对一、二对二……” 2、认识“多”、“少”。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一比吗?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板书“多  少”)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7页1、2、3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教材第8页3、4题。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 多 少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上、下、前、后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 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2、培养学生上下、前后的空间观念,了解位置的相对性。 3、使学生能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加以准确的判断。 重、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对学生上下、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山羊老师想教同学们画一张笑脸,看,上面缺少什么?(课件出示)我们应该把眼睛画在鼻子的什么地方?把嘴巴画在鼻子的什么地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教学新知: (一)、教学上下 1、出示课件:主题图 (1)师:看图上有什么?(生口答:有汽车、火车和轮船) 师:仔细思考一下:用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来描述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2、师:我们看一看教室里,你能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吗? (二)、前、后 (1)找“前后”的活动。 (老师请3位小朋友站起来。)像他们三个人的位置关系还能用上下来表示吗? 师:谁能用“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一句话吗? (2)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来说说小汽车、卡车、客车它们三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第9页“做一做”。 2、 教材第11页第1、2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教材练习二第3、4题。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上 下 前 后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左右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重、难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二、新授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0页“做一做”1、2题。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教材练习二第5、6题。 板书设计: 左、右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1-5的认识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具 动物卡片,数字卡片,5根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导入: 出示主题图: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一)认识1-5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找出可以表示1-5的物体,学生用小棒摆一摆1-5.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第16页的1、2题。 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完成教材第18页的第1、2、4题。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 2 3 4 5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比大小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 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讲授新知  1、出示主题图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三、巩固练习 1、第17页的做一做”1、2题。 2、第18页的第3题。 四、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完成教材19页6、7题。 板书设计: 比大小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第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20页的图画。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1、教材练习四的第1题。2、教材练习四的第2题。 板书设计: 第几 几个:表示数量 第几:表示次序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分与和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类推、迁移能力。 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 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 复习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拨数,学生观察并能说出所表示的数。 二、 学习新知 (一)、4的组成 师:请你拿出4根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你能把这些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汇报操作结果,师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4 4 4 /\ /\ /\ 1 3 2 2 3 1 读4的组成。 师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学生自由读,同桌对口令。 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师:观察上面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二) 、合作探索5的组成。 三、 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21页的做一做1、2题。 2、完成教材22页的做一做1、2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完成教材23页3、4题。 板书设计: 分与和 4 4 4 /\ /\ /\ 1 3 2 2 3 1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5以内的加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习加法算式的读写,探索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红色,黄色气球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 激趣导入 老师左手,右手分别拿了几个气球? 那左右手放在一起一共是几个气球呢? 生:4个 师:4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把3和1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 “+”叫作“加号” 3和1合起来可以写成3+1=4读作:3加1等于4。 小结:我们把这种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像刚才把球的个数合起来,就是用加法计算。 2、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 ...... 师:真不错,同学们能不能用学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同桌讨论。 汇报交流。 生1:一个一个数出来 生2:树上有3只,又有2只小松鼠跳上来,从3接着数4、5,一共有5只。 生3:3+2=5 ...... 师:非常好,同学们自己可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啦。 三、 巩固练习 1、教材25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更正。 2、教材25页“做一做”第2题。 3、“练习五”第1题。 四、 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 作业: 1、教材第25页第3题。 2、教材第28页第2题。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3+1=4 读作:3加1等于4。 3+2=5 读作:3加2等于5。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 能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2、 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5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具 红、绿色气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导入 看老师手里有几个气球? 老师要把其中1个气球奖励给昨天做作业最认真的同学,请××同学来领取气球。 师:根据刚才的观察,同学们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老师手里还剩几个气球? 二、讲授新课 师:谁会列算式?为什么列减法算式呢? 师请学生尝试说明。 小结:从4个气球中拿走了一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4个里面去掉1个,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用算式来表示就是4-1=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4减1等于3。 师:现在用4个圆片来代替4个气球,请同学们取出4个圆片摆在桌子上,送给小红一个后,该怎么表示呢? 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学生回答并操作。 还剩几个呢? 师:如果刚才我送给小红3个,又该怎么表示呢? 同桌之间摆一摆,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 1、师:小松鼠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看,再和同桌说说,最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发现的信息,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跳下了几只松鼠?树上还剩几只松鼠? 师: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先独立解决,然后小组交流。 5-3=2 5-2=3 2、 练习:(1)教材27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28页第3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5-2= 4-3= 3-1= 5-3= 4-1= 3-2=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减法 4-1=3 读作:4减1等于3 5-3=2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0的认识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 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谜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猴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 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议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1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1)用小棒表示3 2)用小棒表示5 3)用小棒表示0 六、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课下找一找生活中更多可以用0表示的情况,说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的意义:1、表示没有 2、表示起点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有关0的加、减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重、难点 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 3、P31页的第5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四、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作业:完成第33页的第2题。 板书设计: 与0有关的加、减法 3-3=0             4+0=4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整理和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对本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有更深的理解。 2、熟练掌握1-5和与0有关的加减法。 重、难点 掌握0以及1-5的加减法。掌握第几的含义。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导入 谁能说一说这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 新授 1、完成数学课本32页第1题。 复习数一数,比一比。 2、完成32页第2题。 复习分成。 3、 完成32页第3题。 复习0-5的加减法。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33页第2题。 2、完成33页第3题。 3、完成33页第4题。 4、完成33页第5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 1、2+2=()+1=()+0=()-1=()-0 2、 ()里可以填几? ()>3 ()<5 4>() 2<()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数一数 比一比 分与合 0-5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认识立体图形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激趣导入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2)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 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P37页的第2题。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6和7的认识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重、难点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39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新授 1、认识6和7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 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2、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 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4、基序数意义 (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2)观察43页金鱼图,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分组活动)(3)先找一找那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4)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教学6、7的写法 1、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 2、师范写 3、生描红,练写 4、师巡视指导 三、 巩固练习 1、41页做一做第1题。 2、41页做一做第2题。 四、 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看看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教学反思: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6和7的组成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 掌握6、7的组成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 二、新授 1、大屏幕出示苹果和人像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43页第4题。 大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案 课题 6和7的加减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孟丹丹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难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具 星星图片、小红花 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意见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星星位置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