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章消化系统疾病
【考纲要求】
1.解剖生理特点。
2.小儿腹泻是重点。
【考点纵览】
1.腹泻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包括易感因素,感染及非感染因素,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2.轻症腹泻多有饮食和肠道外感染引起,重症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婴儿腹泻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症状腹泻是由于发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而引起。
3.重症腹泻除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4.脱水程度根据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分轻中重度脱水,重度脱水有外周循环衰竭。脱水性质根据血钠水平分等渗、低渗、高渗性脱水,前者多见。
5.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新生儿和小婴儿呼吸功能较差,酸中毒时呼吸改变常不典型,往往仅有精神萎靡、拒食、面色苍白等症状。轻中度不需要另外给碱性液体,给予第一阶段补液后可纠正,重度酸中毒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给予碱性液纠正。
6.当血清钾低于3时出现低钾症状,主要是神经肌肉症状、心血管症状、肾脏症状,应注意血钾值、心电图改变。补钾的原则(见尿补钾),补钾的速度(每天总量输入时间大于8小时),浓度(小于0.3%)。
7.随脱水酸中毒纠正出现低钾、低钙的原因,见痉补钙(镁)。
8.口服补液盐的适应证、方法、组成。
9.不同性质脱水所需液体的张力(等渗性:1/2张含钠液,低渗性:2/3含钠液,高渗性:1/5~1/3含钠液)
10.第1天补液总量:轻度90~120,中度
120~150,重度150~180,共包括三部分。重度脱水第一天补液:首先2:1张含钠液
20(总量不超过300),30~60分钟输入,然后积累损失量8~12小时内补完,速度8~12
(·h),生理需要量和异常损失于12~16小时补完,速度5(·h);第二天要重新制定补液计划。
11.几种常见肠炎的特点。
12.生理性腹泻的特点。
13.侵袭性肠炎与菌痢鉴别主要靠大便培养和细菌血清学和毒性检测。
14.腹泻的治疗原则。饮食治疗的应用。抗生素应用的适应证。微生态疗法应用。
15.常用溶液的种类、成分、张力。混合液的配制,如2:3:1液为2份0.9%盐水,3份5%~10%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
【历年考题点津】
1.小儿腹泻病是指
A.病毒性肠炎
B.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
C.细菌性痢疾
D.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腹泻为主的综合征
E.肠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
答案:D
2.哪项不是导致小儿腹泻病的内在因素
A.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B.消化道负担过重
C.肠道内感染
D.血中免疫球蛋白及胃肠道分泌型低
E.胃内酸度低
答案:C
3.低渗性脱水主要指
A.血钾低
B.血钙低
C.血镁低
D.血钠低
E.血磷低
答案:D
4.患儿,男,7个月。因腹泻一天,发热39℃于9月13日入院。查体:精神可,无明显脱水征,咽红,大便呈蛋花汤样,脂肪球(+)。其引起腹泻的最可能病因是
A.细菌性痢疾
B.进食过量或喂养不当
C.病毒性肠炎
D.生理性腹泻
E.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答案:C
5.患儿,男,1岁。一天来腹泻10余次,为黄稀水便。查体:精神稍萎靡,皮肤弹性佳。医生推荐使用规定的口服补液盐,其张力为
A. 1/2张
B. 1/3张
C. 2/3张
D. 1/4张
E.等张
答案:C
(6~8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6个月。腹泻4天,每日10余次,稀水样,少许粘液,尿少,精神萎靡。查体:呼吸深长,皮肤花纹,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肢冷。脉弱,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钝
6.其可能诊断为
A.重度脱水+酸中毒
B.中度脱水+酸中毒+心力衰竭
C.轻度脱水+低钾血症
D.中度脱水+低钾血症
E.重度脱水+高钾血症+心力衰竭
答案:A
试题点评:尿少,前囟、眼窝明显凹陷是脱水表现;皮肤花纹,肢冷,脉弱是外周循环衰竭表现,故为重度脱水。呼吸深长,精神萎靡,是酸中毒表现。
7.根据其脱水程度,其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A. 1%~5%
B. 6%~9%
C. 10%~15%
D. 16%~20%
E. >20%
答案:C
试题点评: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10%以上。
8.为了纠正循环衰竭和改善肾血流,扩容阶段用2:1等张含钠液的正确方法是
A. 20,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
B. 20,速度为每小时8~10,静脉滴注
C. 20,速度为每小时3~5,静脉滴注
D. 20,8~12小时静滴完
E.立即皮下注射,20
答案:A
9.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
A. 0.1%
B. 0.3%
C. 0.6%
D. 0.9%
E. 1.2%
答案:B
10.小儿腹泻时口服补液盐(液)的电解质渗透压是含钠液的
A. 1/4张
B. 1/3张
C. 2/5张
D. 1/2张
E. 2/3张
答案:E
(11~12题共用备选参考答案)
A.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B.轮状病毒性肠炎
C.生理性腹泻
D.细菌性痢疾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11.多继发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答案:E
12.多发生在秋、冬季
答案:B
(13~15题共用题干)
男婴,8个月。腹泻3天,大便10余次/日,蛋花汤样伴少量粘液,呕吐,4~5次/日。嗜睡,口干,尿量少。体检: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血钠132,血钾4
13.该患儿诊断为婴儿腹泻合并
A.轻度等渗脱水
B.中度等渗脱水
C.重度等渗脱水
D.中度高渗脱水
E.重度等渗脱水
答案:B
试题点评:有脱水表现而无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故为中度脱水;血钠正常,故为等渗性脱水。
14.该患儿第一天选择的液体种类是
A. 1:4含钠液
B. 2:3:1含钠液
C. 含钠液
D. 1.4%碳酸氢钠
E. 2:6:1含钠液
答案:B
试题点评:等渗性脱水给予1/2张含钠液体。
15.第2天如需静脉补充生理需要量,液体应选择
A. 10%葡萄糖
B. 0.9%氯化钠
C. 含钠液
D. 1:4含钠液
E.1:1含钠液
答案:D
试题点评:补充生理需要量给予1/5张液体。
16.小儿腹泻的定义是
A.多为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
B.星状病毒感染致腹泻
C.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
D.食饵性腹泻
E.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答案:E
17.小儿腹泻发病率高的年龄组是
A. <3个月
B. 3~5个月
C. 6个月~2岁
D. 3~4岁
E. 5~6岁
答案:C
18.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皮肤弹性差
B.哭无泪,尿量少
C.眼眶及前囟凹陷
D.外周循环衰竭
E.精神萎靡
答案:D
19.小儿符合中度等渗性脱水的是
A.失水量占体重的6%,血清钠155
B.失水量占体重的3%,血清钠135
C.失水量占体重的7%,血清钠120
D.失水量占体重的8%,血清钠140
E.失水量占体重的11%,血清钠140
答案:D
试题点评:中度脱水指失水量占体重的5%~10%;等渗性脱水指血清钠在正常范围内(130~150)。
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考纲要求】
1.解剖生理特点。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肺炎。
【考点纵览】
1.小儿时期易患呼吸系统疾病,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2.上感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以后可继发细菌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和咽-结合膜热是两种特殊类型上感。前者是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好发秋季;后者由腺病毒引起,好发春、夏季。
3.高热惊厥的特点及处理。抗惊厥药首选安定,新生儿首选苯巴比妥。
4.肺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听到固定的中、细啰音。
5.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尚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6.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7.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特点。
呼吸合胞病毒肺炎:2~6个月多见,喘憋为突出表现,肺内多量哮鸣音,胸部X片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腺病毒肺炎:6~24个月多见,稽留热,萎靡,咳剧,肺部体症出现晚,X片改变早。金葡菌肺炎:全身中毒症状重,肺部体症出现早,X片呈易变性。流感嗜血杆菌肺炎:亚急性病程。由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院内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多大于5岁,多为轻型,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发热,肺部体症不明显。沙眼衣原体肺炎:小婴儿,起病缓,一般无发热。
【历年考题点津】
1.肺炎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是
A.中毒症状明显
B.合并水痘
C.严重喘憋
D.中毒性脑病
E.感染性休克
答案:B
2.小儿肺炎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缺氧
B.二氧化碳潴留
C.毒血症
D.酸中毒
E.水钠潴留
答案:A
3.患儿,女,4个月。因咳喘3天,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体温持续39~40℃,近2小时来两眼上翻,惊厥多次,神志半昏迷,前囟门紧张。可能合并
A.癫痫
B.高热惊厥
C.中毒性脑病
D.婴儿手足搐搦症
E.低血糖
答案:C
试题点评: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外,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病原体毒素作用可引起脑水肿,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等。
4.患儿,男,1岁半。因发热,咳嗽3天,1天来诉右耳痛,五官科诊断为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其发病机理为
A.小儿喉部呈漏斗型,感染不容易向下,故向周围蔓延
B.血行播散
C.淋巴管播散
D.咽鼓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
E.上呼吸道分泌
答案:D
试题点评: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
(5~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化脓性扁桃体炎
B.咽结合膜热
C.流行性感冒
D.疱疹性咽峡炎
E.急性鼻炎
下列病原体能引起哪种上呼吸道感染
5.腺病毒
答案:B
6.鼻病毒
答案:E
7.链球菌
答案:A
8.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衣原体
E.轮状病毒
答案:A
9.引起脓胸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肠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E
10.
5个月男婴,体温38℃,咳嗽、喘憋明显。查体:呼吸急促,鼻扇三凹征明显,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偶有闻中、小水泡音,胸部X片:双侧肺纹理增强,可见小片状荫影,肺气肿改变明显,可诊断为
A.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衣原体肺炎
答案:A
试题点评:小婴儿,喘憋明显,双肺满布哮鸣音,X片肺气肿表现,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特点。
(11~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腺病毒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肺炎链球菌
E.肺炎支原体
11.支气管肺炎常见病原体是
答案:D
12.肺脓肿的常见病原体是
答案:B
(13~15题共用题干)
男,10岁,发热10天,体温38~39℃,刺激性咳嗽明显,胸痛。查体:双肺散在干鸣音,胸片:左肺下野淡薄片状荫影。
13.最可能的诊断为
A.腺病毒肺炎
B.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C.肺炎支原体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肺炎链球菌肺炎
答案:C
试题点评:儿童,刺激性咳嗽明显,而肺内体征不明显,首先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
14.为确诊,首选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结核菌素试验
C.冷凝集试验
D.血肥达氏反应
E.痰液病毒分离
答案:C
试题点评:冷凝集试验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过筛试验。
15.首选的药物治疗为
A.青霉素
B.头孢菌素
C.链霉素
D.红霉素
E.无环鸟苷
答案:D
试题点评:肺炎支原体肺炎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属于此类抗生素。
16.支气管肺炎与支气管炎的主要区别点是
A.发热、频咳
B.气促、喘憋
C.呼吸音减弱
D.肺部可闻固定湿啰音
E.白细胞增高
答案:D
17.男,2岁,发热伴咳嗽,诊断为链球菌肺炎。用抗生素治疗的疗程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A. 2~4天
B. 5~7天
C. 8~10天
D. 11~13天
E. 14~16天
答案:B
试题点评:链球菌肺炎抗生素治疗的疗程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
18.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腺病毒3、7型
C.副流感病毒
D.柯萨奇A组病毒
E. B族链球菌
答案:D
19.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
A.流感病毒
B.合胞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
E. 病毒
答案:D
20.支原体肺炎应用抗生素的疗程应是
A.体温正常后停药
B.症状基本消失后
C. 1周
D. 2~3周
E. 4~6周
答案:D
试题点评:支原体肺炎应用抗生素至少2~3周,以免复发。
21.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呼吸浅表
B.呼吸频率快
C.呈腹式呼吸
D.呼吸道粘膜缺少
E.鼻腔短小,狭窄,粘膜血管丰富
答案:E
第十二章循环系统疾病
【考纲要求】
1.小儿循环系统生理特点。
2.先天性心脏病概论。
3.房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诊断。
4.室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诊断。
5.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液动力学、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诊断。
6.法洛四联症的血液动力学、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诊断。
【考点纵览】
1.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脐血管阻断,肺循环压力降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关闭。
2.各年龄心率和血压的正常范围。
3.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根据左右两侧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分为三大类,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前三者左向右分流,血液动力学变化引起肺循环血流量增多,体循环血流量减少,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
4.房缺:右房右室增大;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固定性分裂;X胸片显示右心扩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舞蹈,主动脉缩小。
5.室缺:左右室增大,左房大;晚期最易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胸骨左缘闻及3~4肋间Ⅱ~Ⅲ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X胸片左心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缩小。
6.动脉导管未闭:左房左室大;胸骨左缘2肋间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X胸片左心大,主动脉弓增大(此点与房缺室缺不同)。
7.法洛四联症由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组成。生长发育缓慢、青紫、蹲踞现象、柞状指、晕厥、抽搐;胸骨左缘2~4肋间Ⅱ~Ⅳ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X片心影呈“靴形”,肺门血管影缩小,肺纹理少;常并发脑血栓,脑脓肿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历年考题点津】
1.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细菌性心内膜炎
B.脑血栓
C.脑脓肿
D.肺炎
E.心力衰竭
答案:D
试题点评: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多,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2. 2岁女孩。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固定性。该患儿的诊断是
A.动脉导管未闭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答案:B
3.法洛四联症患者青紫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A.肺动脉狭窄的程度
B.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C.室间隔缺损的部位
D.主动脉骑跨的程度
E.右心室肥厚的程度
答案:A
4.4岁,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胸片示左、右心室扩大。应诊断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答案:A
5.2岁,多次患肺炎,胸片示:肺纹理增强,左心房、左心室大,主动脉影增宽,应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艾森曼格综合征
答案:C
试题点评:主动脉影增宽是动脉导管未闭与房缺、室缺的区别。后两者缩小。
(6~9题共用题干)
男4岁,因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就诊。
6.首先去检查
A.血常规
B.脑电图
C.血钙、磷测定
D.胸部X线摄片
E.腹部B超
答案:D
试题点评:先天性心脏病拍胸片主要是了解心外形、位置及肺血情况。
7.该患儿口唇粘膜青紫,轻度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4肋间听到2~3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A.脑电图
B.头部
C.心肌酶谱
D.右心导管造影
E.腹部B超
答案:D
试题点评:除心脏彩超外,心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根据口唇粘膜青紫,轻度杵状指趾和特征性心脏杂音,本患儿考虑为法洛四联症。
8. 2个月后患儿出现发热伴咽痛,2周后出现头痛。右侧巴氏征(+), 18×109,中性0.86,淋巴0.14。考虑合并
A.肺炎
B.脑出血
C.脑脓肿
D.心肌炎
E.结核性脑膜炎
答案:C
试题点评:法洛四联症可合并脑血栓,若为细菌性栓子,则形成脑脓肿。本患儿呼吸道感染2周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外周血象提示细菌感染存在,故考虑合并脑脓肿。
9.合并症治愈后,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为
A.预防外伤
B.长期抗生素预防感染
C.应用激素
D.口服维生素
E.施行心脏手术
答案:E
10.患者男性,12岁,肺动脉瓣区听到3/6级收缩期杂音,同时听到不受呼吸影响的明显第二心音分裂。该患者可能是
A.正常人
B.肺动脉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二尖瓣狭窄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C
11.法洛四联症杂音响度主要取决于
A.左、右室之间压力差
B.肺动脉瓣狭窄程度
C.室间隔缺损大小
D.主动脉骑跨程度
E.右室肥厚程度
答案:B
12.
8个月小儿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级左右连续机器样杂音,向颈部、锁骨下传导,可触及震颤,胸部X线示:左心房、室增大,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增大。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狭窄
D.法洛氏四联症
E.动脉导管未闭
答案:E
13.法洛四联症最早且主要的表现是
A.蹲踞
B.青紫
C.突然晕厥
D.杵状指(趾)
E.活动耐力下降
答案:B
14.男,4岁,胸骨左缘3~4肋间3/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音亢进,胸片示左右心室扩大。应诊断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答案:A
(15~17题共用题干)
患儿3岁,近1年多,哭甚时出现青紫,查体: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可触及震颤,X线检查示:左右心室及左房增大,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段凸出
15.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狭窄
D.动脉导管未闭
E.法洛四联症
答案:B
16.此患儿如决定手术必须做的检查是
A.心电图
B.磁共振成像
C.心功能检查
D.心导管检查
E.超声心动图
答案:E
17.此患儿如出现永久性青紫,说明
A.动脉系统淤血
B.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
C.合并肺水肿
D.静脉系统淤血
E.合并心力衰竭
答案:B
试题点评:出现永久性青紫说明肺动脉高压显著,产生持续的右向左分流,即艾森曼格综合征。
18. 8岁患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为
A.室间隔缺损
B.主动脉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动脉导管未闭
E.肺动脉瓣狭窄
答案:A
19.法洛四联症不应出现的症状是
A.蹲踞
B.贫血
C.突然晕厥
D.杵状指(趾)
E.活动耐力下降
答案:B
20.
2岁小儿,生后4个月出现发绀,哭吵甚时有抽搐史。查体:发育差,紫绀明显,心前区可闻及Ⅲ级左右收缩期的喷射音,胸片示:肺血少。右心室增大,心腰凹陷,呈靴形心。此患儿的诊断应是
A.法洛四联症
B.动脉导管未闭
C.肺动脉狭窄
D.室间隔缺损
E.房间隔缺损
答案:A
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
【考纲要求】
1.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2.急性肾小球肾炎。
3.肾病综合征。
【考点纵览】
1.不同年龄每日正常尿量及少尿的标准。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为水肿、血尿、高血压,严重表现为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尿常规检查对诊断十分重要。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护理,预防和控制患儿的严重症状及体征。
3.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的鉴别。
4.肾病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水肿。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诊断必备条件。
5.肾病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首选药物,国内多采用中、长程疗法,短程疗法易复发。激素疗效判断重要。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历年考题点津】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起病的
A. 1~2周内
B. 3~4周内
C. 5~6周内
D. 7~8周内
E. 9~10周内
答案:A
2.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低钠、低钾、低钙血症
B.呼吸道感染
C.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
D.低血容量性休克
E.急性肾功能不全
答案:B
3.男孩,5岁。眼睑水肿2周就诊。查体: 97,尿蛋白++,尿红细胞+,尿比重
1.026,血白蛋白27,胆固醇9.8,C3 460。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进性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急性肾盂肾炎
D.单纯性肾病
E.肾炎性肾病
答案:E
4.女孩,7岁。因浮肿、尿少3~4天入院。体检:眼睑浮肿。尿检:蛋白+,红细胞++。血压 140/100。可能诊断为
A.急性肾炎
B.尿路感染
C.单纯性肾病
D.肾炎性肾病
E.急进性肾炎
答案:A
试题点评:水肿、血尿(尿红细胞++)、高血压
(7岁小儿正常血压94/62)是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熟记血压公式。收缩压=(年龄×2)+80,此值2/3为舒张压。收缩压高于此标准
20为高血压。
5.男,10岁。反复浮肿半年。尿常规:蛋白+++~++++,红细胞8~18,血尿素氮
10.8(30),血清总蛋白40(4),白蛋白15(1.5), 150/100,诊断考虑为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单纯性肾病
C.病毒性肾炎
D.急进性肾炎
E.单纯性肾病
答案:E
试题点评:掌握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的鉴别。本题中大量蛋白尿(尿常规:蛋白+++~++++)、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小于30)、水肿,考虑为肾病;同时有尿红细胞大于10,血尿素氮大于10.7,故诊断为肾炎性肾病。
6.不符合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
A.全身浮肿
B.大量蛋白尿
C.低白蛋白血症
D.肉眼血尿
E.高胆固醇血症
答案:D
7.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水肿、蛋白尿、高血压、高脂血症
B.高血压、血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C.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
D.少尿、水肿、蛋白尿、高脂血症
E.少尿、水肿、血尿、低蛋白血症
答案:C
8.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
A.起病1~2周内
B.起病2~3周内
C.起病3~4周内
D.起病4~5周内
E.起病5~6周内
答案:A
9.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前常有皮肤感染,其前驱期多为
A. 1周以内
B.1~2周
C. 2~3周
D. 3~4周
E.4~5周
答案:C
10.婴幼儿少尿的标准是昼夜尿量少于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E. 500
答案:B
11.8岁患儿,浮肿、少尿4天,近1天来诉头痛、头昏、呕吐并抽搐1次,查体,体温37.3℃,血压170/120,血
7.8。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100个/,白细胞30个/。该患儿准确的诊断为
A.急进性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肾炎性肾病,高血压脑病
D.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
E.急性肾炎,颅内出血
答案:D
试题点评:根据少尿、血尿(尿红细胞:>100个/)、高血压考虑为急性肾炎;血压明显升高
(170/120)伴头痛、头昏、呕吐、抽搐,为高血压脑病表现。
12.诊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必备条件是
A.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
B.明显水肿,高脂血症
C.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
D.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
E.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
答案:E
13.5岁女孩,颜面四肢浮肿2个月,血压120/
80,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5个/,血总蛋白40,白蛋白25。该患儿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D.肾炎性肾病综合征
E.急进性肾炎
答案:D
14. 6岁女孩,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因水肿、尿少,给予利尿消肿治疗,患儿发生腹胀,乏力,膝反射减弱,心音低钝,心电图出现U波,治疗中需及时补充
A.钠盐
B.钾盐
C.钙剂
D.镁剂
E.维生素B1
答案:B
试题点评:肾病应用利尿剂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补钾。掌握低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见消化系统部分)。
(15~17题共用题干)
8岁男孩,浮肿,尿色红2天入院,查体:颜面眼睑浮肿,心肺听诊无异常,尿常规有红细胞(+++),蛋白(+),患儿半月前患过扁桃体炎。
15.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 与
B. 与血浆蛋白电泳
C. 与补体C3
D. 与血
E.血与
答案:C
试题点评:患扁桃体炎2周后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考虑为急性肾炎;起病2周后补体C3降低对诊断有意义。
16.若患儿在病程中出现呼吸增快,心率增快,奔马律,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肝大,120/ 80,应首先考虑发生
A.急性肺炎
B.严重循环充血
C.急性肾功能不全
D.高血压脑病
E.低钠血症
答案:B
试题点评:症状酷似心力衰竭,但不同的是心搏出量正常,称严重循环充血。
17.发生上述情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使用降压药物
B.加强抗生素的运用
C.使用呋塞米(速尿)
D.补充氯化钠
E.血液透析
答案:C
试题点评:严重循环充血治疗应用强利尿剂。
第十四章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考纲要求】
1.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小儿贫血概论。
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考点纵览】
1.骨髓外造血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
2.生理性贫血的出现时间特点。
3.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二次交叉时间分为4~6天、4~6岁。
4.小儿贫血的标准。
5.贫血分类,分度标准。
6.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系因体内铁缺乏。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异食癖、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心率快、免疫功能低下、反甲。血象检查是最简单的诊断方法,其特点红细胞为小细胞低色素。铁剂治疗原则、剂量疗效的判定、停药时间。
7.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因缺乏维生素
B12或叶酸所致。临床表现:虚胖、面色苍白、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血象、血生化及骨髓象的特点。病因治疗,补充维生素B12及叶酸。
【历年考题点津】
1.诊断缺铁性贫血早期的实验室依据是
A.血清铁降低
B.血清铁蛋白降低
C.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D.外周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象红细胞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
答案:D
2.铁剂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达正常后继续用药的时间是
A. 1周
B. 2周
C. 4周
D. 6周
E. 8周
答案:E
试题点评:继续用药2个月以补充铁的贮存量。
3. 10个月男婴,双胎之一。因食欲差就诊,查体:欠活泼,面色稍苍白,面部无明显消瘦,两月前曾间断腹泻,测体重7,身长73,腹部皮下脂肪
0.4,四肢肌张力尚可。测血色素为90。该患儿合理诊断为
A.正常儿
B.单纯营养性贫血
C.Ⅰ度营养不良伴营养性贫血
D.Ⅱ度营养不良伴营养性贫血
E.Ⅲ度营养不良伴营养性贫血
答案:D
4.1岁小儿,血常规检查结果如下:80, 98, 33, 32%。最适宜的治疗是
A.输血
B.脾切除
C.口服铁剂
D.口服维生素C
E.肌注维生素B12
答案:E
试题点评:血常规检查提示为大细胞性贫血,应给予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
5.9个月婴儿,面色苍白,食欲差。 68,
2.8×1012,网织红细胞1%,肝肋下2.5,脾肋下0.5。为确诊应首选的检查是
A.骨髓检查
B.红细胞脆性试验
C.测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D.测维生素B12和叶酸浓度
E.血红蛋白电泳和检查
答案:C
试题点评: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大,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明显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确诊首选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6.小儿出生后正常情况下造血器官主要是
A.卵黄囊
B.中胚叶
C.肝脏
D.骨髓
E.脾脏
答案:D
7.婴儿生理性贫血的时间是出生后
A. 1个月
B. 2~3个月
C. 4~6个月
D. 7~9个月
E. 10个月后
答案:B
8.不是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措施是
A.提倡母乳喂养
B.牛乳喂养应加热
C.铁强化婴幼儿食品
D.早产儿早期补铁
E.早产儿补足维生素
答案:E
9.男孩,1岁半。平日偏食,常有腹泻、咳嗽,已会独立行走,玩耍正常。近2个月来面色苍黄,逗之不笑,时有头部、肢体颤抖,不能独站。外周血象:血红蛋白100,红细胞2.5×1012,白细胞数4×109,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本例可诊断为
A.营养不良伴低钙血症
B.慢性腹泻伴低钙血症
C.缺铁性贫血伴低钙血症
D.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答案:D
试题点评:发育退步、全身颤抖、腹泻是巨幼贫的较典型临床表现;红细胞降低较血红蛋白明显,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是其血象特点。
1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年长儿可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B.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C.食欲减退,可出现异食癖
D.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感染
E.年龄愈大,肝脾肿大越明显
答案:E
11.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
A.卵巢
B.胆囊
C.脾脏
D.淋巴管
E.盲肠
答案:C
12.10个月女婴,因面色不好就医,查110,为了明确该婴是否有体内贮铁减少,最重要的实验检查是
A.血清叶酸量测定
B.血清铁测定
C.总铁结合力测定
D.铁蛋白测定
E.铁饱和度
答案:D
试题点评:血清铁蛋白可较敏感的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
13.1岁男婴,因面色苍黄、毛发稀枯3个月,血常规示
89,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骨髓象示:幼红细胞巨幼变。为了明确诊断,首先应选择的检查是
A.血清维生素B6测定
B.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C.血清乙酸测定
D.血清铁蛋白测定
E.血清铁测定
答案:B
(14~16题共用题干)
男,11个月。母乳喂养,近3个月来面色渐苍白,间断腹泻,原可站立,现坐不稳,手足常颤抖。体检面色苍黄,略浮肿,表情呆滞,血红蛋白80,红细胞2.0×1012,白细胞6.0×109。
14.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大脑发育不全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答案:E
15.确诊需作的检查是
A.脑
B.脑电图检查
C.血清铁检查
D.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测定
E.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测定
答案:D
16.该患儿最恰当的治疗是
A.静脉补钙
B.维生素口服
C.肌注维生素B12
D.肌注维生素D3
E.静滴维生素B6
答案:C
1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
A.减少比减少明显
B.粒细胞分叶多
C. 32
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
E.粒细胞左移
答案:D
18.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 降低
C.骨髓中铁粒幼红细胞减少
D.血清铁降低
E.骨髓象和红细胞系增生低下
答案:D
19.早产儿使用铁剂预防贫血起始的月龄是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E. 5个月
答案:B
(20~21题共用备选答案)
A. >120
B. ~120
C. ~90
D. ~60
E. ~30
20. 6岁小儿轻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
答案:C
21. 8岁小儿重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
答案:E
第十五章神经系统疾病
【考纲要求】
1.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2.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考点纵览】
1.化脓性脑膜炎不同年龄的致病菌种类。
2.危重暴发型多系脑膜炎双球菌所致。
3.化脓性脑膜炎神经系统表现十分重要。
4.脑脊液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其他脑膜炎鉴别诊断的关键。
5.抗生素治疗原则。
【历年考题点津】
1. 6个月男婴,高热、频繁呕吐1天,查体:面色青灰、两眼凝视,前囟隆起,心肺无异常,无脑膜刺激征。血象: 16×109。N 0.90,L
0.10,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胃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膜炎
答案:C
试题点评:婴儿,高热,有颅高压症状(呕吐、两眼凝视、前囟隆起),面色青灰提示感染重,血象提示细菌感染,故诊断为化脑。
(2~4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8个月。因突发高热39.8℃,抽搐一次而来急诊。查体:神清,精神可,身上有少许皮疹,前囟平。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腹(-),无病理反射。
2.抽搐的可能为
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B.高热惊厥
C.中毒性脑病
D.婴儿手足搐搦症
E.低血糖
答案:B
3.下列与诊断无关的是
A.年龄8个月
B.突发高热
C.抽风后神志清楚
D.无脑膜刺激征
E.身上有皮疹
答案:E
试题点评:高热惊厥的诊断要点:6个月至5岁;惊厥发生于高热或体温上升时;发作前后无神经系统异常。
4.入院后8小时,体温上升到40℃,又发生惊厥,在抢救措施中,下列哪一项暂时不需要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气管插管
C.吸氧
D.肌注或静注安定
E.采取降温措施
答案:B
5. 9岁男孩。午餐时突发神志丧失,手中持碗失落,碗打碎后即醒,脑电图示3周/秒棘慢波规律性和对称性发放。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复杂部分发作
B.部分性发作
C.杰克逊()癫痫
D.失神发作
E.不能分类的癫痫发作
答案:D
6.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常见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 B族溶血性链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绿脓杆菌
答案:D
7.1岁患儿,已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曾用青霉素加氯霉素治疗一周,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天来又出现发热、抽搐,查体;前囟紧张,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白细胞12×109,蛋白450;氯化物110,糖4.0,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脑膜炎复发
B.硬脑膜下积液(脓)
C.脑水肿
D.脑脓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