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QWG-09-16(0)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44303 上传时间:2025-04-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WG-09-16(0)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QWG-09-16(0)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山核电公司维修规程 文件名(Title):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文件号(Code):QWG.09.16 科档号:24985— 0 齐 涟 郑忠秋 黄 潜 施才华 2002.1.17 版 次 Rev. 编 制 Writing 校 对 Checking 审 核 Reviewing 修 订 说 明 Modification Cause(s) 批 准 Approval 日 期 Date QWG.09.16 秦山核电公司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1/18 人 员 组 成 规 程 名 称 设备编码: 人数 专业 资格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验收级别 A 本体 起重 设备编号 机组型号 参 考 资 料 工作介质 HN310-54.5 [1] HN310-54.5型核电站凝汽式汽轮机产品说明书 [2] 1#径向轴承产品图纸(156.08.71) [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机篇》 DL5011-92 46#透平油 设备型号或图号 156.08.71 停工待检点 H 有 1 品质再鉴定 是 P 见 证 点 W 有 3 否 本次检修项目名称 £ 第 次换料检修 £ 临检 机组检修规模 £ 大 £ 中 £ 小修 授权工作负责人 特殊条件或要求 参加工作人员 计划工期 天 计划施工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实际工期 天 实际施工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2/18 设 备 名 称 1# 径 向 轴 承 检 修 项 目 全 面 检 查 工 序 内 容 预计时间 专 业 配 合 工作负责人 签 字 0 概述 1 安全措施及辐射防护 2 备品备件 3 现场准备、工具及消耗材料 4 办理工作票 P 办理试验票 5 解体 6 清理、检查及维修 7 组装 8 清理整洁现场 9 品质再鉴定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3/18 工序0 概述 £ 本规程适用于秦山310MWe核电汽轮机1#径向轴承的检修,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即高压缸前轴承,为可倾瓦型式,它用于支承高压转子。该类轴承适用于因温度变化而引起标高变化,但同时又能保持良好对中状态的场合。它抗油膜振荡的稳定性较圆柱轴城好。如附图所示,该轴承由孔径镗至一定公差的四块浇有轴承合金的钢制瓦块组成,各瓦块均支承于轴承壳体内,且用自位垫块3定位,自位垫块确定各瓦块的位置,每块内垫块4与自位垫块的球面接触,作为可倾瓦块的摆动支点,自位垫块的平端与外垫块5紧贴,而外垫块可磨成所需的厚度,以维持其要求的间隙。轴承壳体制成两半,与轴承座水平中分面成10°倾斜,用销6定位。轴承壳体置于前轴承座下部和轴承盖上半内孔的槽内,该内孔槽确定了轴承的轴向位置,销7则用来固定周向位置,各瓦块及相应的垫块均编号、打印,并于轴承壳体上相应的标上编号,以便检修后仍能装于原来相应的位置上,各瓦块上两临时螺栓8连接于轴承壳体上,组装与吊运时将瓦块固定就位,组装后需拆去,旋入螺塞封住。润滑油经母管通过四个节流孔接头进入轴承瓦块。挡油环10制成两半,中分面以螺栓固定为一体,用限位销11以防止挡油环转动,润滑油流经瓦块后,由两侧挡油环的排油孔泄出,返回前轴承座。 工序1 安全措施及辐射防护 1.1 安全措施 £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秦山核电公司的有关工业安全规定。 1.2 辐射防护 £ 无需防护措施 工序2 备品备件 序 号 名 称 规格与图号 单 位 数 量 备件编码 1 轴承瓦块 745J984G02 块 4 2 油封环(浮动油挡) 652D408G01 付 2 3 前轴承箱油封(内侧) 156.07.31 付 1 4 弹 簧 888C210001 个 4 5 专用垫片 887C975007 块 4 螺 塞 件 8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4/18 工序3 现场准备、工具及消耗材料 3.1 现场准备 £ 清理、清洁设备上的有关部位。 £ 有关安全措施已落实 £ 根据检修现场的要求,摆放好设备及工具,周围设置隔离带及警示牌,地面铺置垫设备另部件所需的木板、塑料布及橡皮等。 3.2 工具 序号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序号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1 抬轴工具 1付 20 专用桥规 1付 2 手锤 1.5磅 1把 21 专用临时吊装螺栓 M14×75 8个 3 大锤 12磅 1把 4 铜棒 Ø40×300 1根 22 百分表 2个 5 小撬棒 2根 23 表架 2个 6 螺丝刀 10″ 1把 24 安全吊环螺钉 M8 2个 7 平板锉 10″ 1把 25 钢丝绳 1根 8 塞尺 6″ 1把 9 专用扳手 1把 10 开中扳手 1把 11 梅花扳手 2把 12 内六角扳手 英制 1套 13 敲击扳手 S41 1把 14 研磨专用平板 500×400 1块 15 三角刮刀 1把 16 深度尺 0~200mm 1把 17 外径千分尺 0~50 mm 1把 18 油石 1块 19 合像水平仪 1个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5/18 3.3 消耗材料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1 锡基轴承合金 牌号:ZChSnSb 11-6 2 汽油 5Kg 3 红丹粉 0.5Kg 4 砂皮 60、120、150 各10张 5 白布 5m 6 熔丝(铅质) 1mm 2m 7 密封胶 1213 4支 8 塑料布 10m 9 不锈钢垫片 S=0.05、0.10、0.15、0.20、0.30、0.50 各0.5m 10 耐油石棉垫 S=1、2.5、3 各1张 11 白纱带 2卷 12 除锈剂 2罐 工序4 办理工作票 £ 检查验证工作票,确认系统、设备隔离。 工序5 解体 £ 解体前宏观检查汽机前轴承箱外表面是否存在泄漏点。 £ 测量、检查轴承外油挡径向间隙修前值,并作好记录。 £ 联系仪控人员拆除妨碍前轴承箱大盖起吊工作的仪表接线或元器件。 £ 做好各部分配合记号后,拆卸前轴承箱中分面螺栓,妥善保管好各零部件。 £ 将前轴承箱大盖平稳吊至检修场地,及时封堵轴承箱内回油孔。 £ 拆卸轴承盖中分面螺栓及定位销。(注意检查轴承盖内顶部或中分面是否有垫片,如有应及时记录垫片的张数和厚度,并做好记号)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6/18 £ 联系仪控工作人员拆除轴承测温、测振元件。 £ 用压铅法测量、检查轴承盖与轴承壳体紧力修前值。 具体做法为:在轴承壳体顶部放上熔丝,在轴承座中分面四角各垫一张厚度一样,为熔丝直径2/3的不锈钢垫片,盖上轴承盖,打入销子,均匀拧紧中分面螺栓,然后拆除轴承盖,将轴承盖平稳吊至检修场地。测量被压扁的熔丝厚度(平均值),然后减去不锈钢垫片的厚度(平均值)所得出的绝对值,即为轴承盖与轴承壳体紧力,并作好记录。 £ 测量、检查轴承间隙修前值。 具体做法为:将螺杆放入轴承上部可倾瓦块端面的“W”孔(起吊孔)内,使瓦块径向住外移动,然后用塞尺测得瓦块和轴颈之间的间隙,并加以记录,此间隙即为轴承间隙。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轴承上部另一块可倾瓦块和轴颈之间的间隙,并加以记录。 £ 拆除轴承各进油管,并及时包扎好管口。 £ 拆除止动销7,并妥善保管好。 £ 将轴承上半壳体内的四只螺塞旋下,旋入专用临时吊装螺栓8,将可倾瓦块与轴承壳体固定牢靠。 £ 拔出轴承壳体中分面销子6,并妥善保管。(注意:轴承壳体中分面与轴承座水平中分面成10°角倾斜。) £ 平稳吊出轴承上半壳体。起吊前应注意进一步确认可倾瓦块是否固定可靠,是否存在卡涩现象,如有上述情况应停止起吊,待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起吊。轴承壳体吊出后应放至指定的检修场地。 £ 测量、检查轴承浮动油挡间隙修前值。测量时注意将油封环沿径向向上及向左或右中的一边靠足,用塞尺测得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间隙,并作好记录。 £ 浮动油挡10做好配合记号后,拆除中分面螺栓、限位销,取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延圆周方向滑动翻至上方后取出,拆卸出的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 £ 用专用桥规检查轴瓦下沉值。 £ 拆除轴承底部进油管,及时进行包扎封堵。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7/18 见证点W1 £ 平稳吊出轴承下半壳体,放至指定的检修场地。起吊前应进一步确认轴承底部油管已全部脱开,起吊过程无卡涩现象存在。注意轴承下半壳体的吊出工作由于机组检修状态的不同会有所区别,主要分以下两种: 1) 机组解体大修。在此检修状态下,机组将揭缸检查、修理,转子吊离缸体。因此在完成轴承底部进油管拆除、包扎工作后,拆卸高压转子、低压Ⅰ转子联轴器螺栓,脱开高压转子与低压Ⅰ转子,待高压转子、低压Ⅰ转子联轴器中心测量、检查工作完成,高压转子吊离后,直接吊出轴承下半壳体,并放至指定的检修场地。 2) 机组作小修或中修检查。在此检修状态下,机组不揭缸,高压转子保持在安装位置,在轴承底部进油管拆除、包扎工作完成后,用抬轴工具将轴颈抬起一定的高度(轴颈上设置百分表,以监视轴颈抬起高度),此高度值不宜超过上汽封径向间隙,以轴颈底部恰好与下轴瓦表面脱离,轴承下半壳体松动,能够翻出为宜。确认轴承下半壳体已松动后,在轴颈表面倒适量洁净的润滑油,将轴承下半壳体滑动翻至轴颈顶部,拆除轴承下半壳体内的四只螺塞,旋入专用临时吊装螺栓8,将可倾瓦块与轴承下半壳体固定牢靠后,平稳吊出轴承下半壳体,并放至指定的检修场地。(注意:转子处于抬轴状态时不得过夜) £ 吊至检修场地的所有部套或零部件应放置在橡皮上,并用塑料布盖好。 工序6 清理、检查及维修 £ 清理、检查轴承上、下半壳体内部,轴承壳体2表面应光滑规则,无毛刺、变形、裂纹等现象。 £ 拆除专用临时吊装螺栓8,清理、检查各可倾瓦块1及外垫块5、自位垫块3、内垫块4、碟形弹簧9及导向部件,并一一对应做好记号。 £ 各可倾瓦块表面着色探伤检查,乌金面应无脱胎、碎裂、起皮、密集的气孔等现象。 £ 检查可倾瓦块乌金面与轴颈接触情况,乌金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划痕、硬印、黑痕,如有用刮刀将其修刮。注意对于机组解体时轴系中心测量偏差不大、轴承温度及振动情况均较好的情况下,瓦块表面不可大量修刮。 £ 下部两块可倾瓦块在轴颈上进行研磨修刮,接触应均匀,面积大于75%。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8/18 £ 测量各瓦块厚度,均匀偏差应不大于0.03mm,并作好记录。 £ 测量、检查外垫块与自位垫块的接触情况,接触面积应大于75%,测量内、外垫块的厚度,并作好记录。 £ 清理、检查碟形弹簧及导向部件,蝶形弹簧及导向部件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无变形,弹簧性能良好,蝶形弹簧中心孔及导向部件四周间隙检查应不小于碟片中心孔直径的1.2/1000。 £ 测量、调整浮动油挡间隙,间隙超标时,可进行适当的修整,使其达到要求,如果磨损严重,无法修复,应予以更换。 £ 清理、检查轴承外油挡,外油挡齿形无严重的磨损、变形、拉毛现象,必要时修整处理,如磨损、变形情况严重,致使油挡间隙超标严重,无法调整时,应予以更换。 £ 清理、检查各油管路,确保各油管路清洁畅通。 £ 清理、检查轴承各紧固件、定位销等。 £ 清理、检查轴承盖、轴承座,应保证清洁干净无杂物,轴承盖与轴承座结合面应光洁平整、无贯穿痕迹。 £ 用合像水平仪测量轴承座水平,并作好记录。 £ 轴承下半部分组装完毕后就位,组装并扣上轴承上半部分(大修期间待高压转子就位后进行),复测轴承间隙,并作好记录。若间隙实测值比要求的间隙值超过±0.05mm,则必须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通过对上部两块可倾瓦块内的外垫块进行重磨或更换,即通过减薄或加厚外垫块的厚度,来调整获得符合要求的间隙值。大修期间,如果需要,轴承间隙的调整应结合轴系中心及扬度的调整工作,具体执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计算出保证轴承间隙达标,上部两块外垫块所需的调整量; 2) 调整轴承下部两块外垫块的厚度,使转子扬度、中心符合标准后,用同样厚度之整体垫块代之。同样轴承上部的外垫块,在保证轴承间隙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做相应的调整,此时轴承上部外垫块的调整量包括使轴承间隙达标时的调整量和保证转子扬度、中心所作出的与下部外垫块对应的调整量; 3) 转子中心调整时,由于轴承垫块与水平中心线成45°倾斜,故调整时可倾瓦块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并不等于垫块厚度的改变量,而两者之间有一常量为0.7的换算关系。 £ 根据上述结果对轴承外垫块厚度进行调整,并作好记录。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9/18 停工待检点H1 £ 如果需要,配合仪控人员做好测温、测振元件的检查、更换工作。 见证点W2 工序7 组装 £ 将轴承座内部清理干净,拆除进油口封堵,各部套清洗干净,用压缩空气吹净。 £ 轴承下半部分组装完毕后就位,注入清洁的润滑油。 £ 装复轴承两端的浮动油挡。 £ 轴承上半部分组装完毕后就位(大修期间此项工作在高压转子就位后进行),打入定位销,用0.03mm塞尺检查中分面,应无间隙,拆除上、下可倾瓦块的专用临时吊装螺栓,并用螺塞封住螺孔。 £ 轴承盖表面清理干净后就位,用与解体时相同的方法复测、调整轴承盖与轴承壳体紧力至要求值,并及时记录调整结果及垫片的厚度和张数。 £ 盖上轴承盖,拧紧螺栓,用0.03mm塞尺检查中分面,应无间隙。 £ 联系仪控工作人员装复轴承测温、测振元件。 £ 装复轴承各进、出口油管。 £ 复测、调整轴承外油挡间隙至要求值。 £ 待前轴承箱内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后(参照QWG09.37 前轴承箱维修规程的有关内容),用面粉彻底清理轴承箱内部,确认无任何异物(包括检修残留物、金属屑、油管、油孔的包扎、封堵物等),确认各油管连接正确、各测量元件安装完毕后,扣前轴承箱大盖,并拧紧螺栓。 £ 联系仪控人员恢复前轴承箱上部的仪表接线或元器件。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10/18 工序8 清理整洁现场 £ 清点工具,清扫现场。 £ 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 有关技术文件整理、归档。 见证点W3 工序9 品质再鉴定 £ 机组投入运行后,观察、记录轴承金属温度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径向轴承金属温度通常在65℃至91℃间(注意:报警值整定为107℃,超过113℃时使机组脱扣停机)。 £ 机组投入运行后,观察、记录轴承振动的变化。径向轴承振动(双幅轴振值)限值按以下标准执行: 1) 0.076mm——满意; 2) 0.125mm——报警(如振动是连续的,并属于不平衡型,应查明原因)。 3) 0.254mm——脱扣停机或采取其他措施(按具体条件采取变负荷、变转速等)。 £ 观察各密封部位是否存在渗漏现象。 QWG.09.16 汽轮机组1#径向轴承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11/18 附图 QWG.09.16 维 修 报 告 版次(Rev.):0 1#径向轴承 页数:12/18 工序5 解体 £ 对解体程序执行情况的见证。 见 证 点 W 1 工作负责人签名/日期 质检人员(QC)签名/日期 工序6 清理、检查及维修 £ 对清理、检查及维修程序执行情况的见证。 停 工 待 检 点 H1 工作负责人签名/日期 质检人员(QC)签名/日期 质保人员(QA)签名/日期 £ 轴承零部件检查维修记录表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检查情况说明 (磨损/锈蚀/变形/失效/厚度调整) 检查结论 维修措施 (不作处理/修复/更换) 备 注 合格 不合格 1 自位垫块 编号:1 编号:2 编号:3 编号:4 2 内垫块 编号:1 编号:2 编号:3 编号:4 3 外垫块 编号:1 编号:2 编号:3 编号:4 QWG.09.16 维 修 报 告 版次(Rev.):0 1#径向轴承 页数:13/18 续表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检查情况说明(磨损/锈蚀/变形/失效) 检查结论 维修措施 (不作处理/修复/更换) 备 注 合格 不合格 4 碟形弹簧 上半 A侧 B侧 下半 A侧 B侧 5 导向部件 上半 A侧 B侧 下半 A侧 B侧 6 浮动油挡 调阀端 电机端 7 外油挡 £ 可倾瓦块检查、测量记录表 可倾瓦块乌金面目视、表面着色探伤(PT)检查 编 号 检查情况说明 (正常/磨损/划痕/裂纹/脱胎) 检查结论 维修措施 (不作处理/修刮/ 挖补/更换) 合格 不合格 1 2 3 4 可倾瓦块厚度、接触面积测量检查 编 号 厚 度 值 (瓦块厚度差要求≤0.03mm) 接触面积 (要求≥75%) 1 2 3 4 文件号: QWG.09.16 维 修 报 告 版次(Rev.):0 1#径向轴承 页数:14/18 £ 外垫块与自位垫块接触情况、内、外垫块厚度检查、测量记录表 外垫块与自位垫块接触情况检查 编 号 接 触 面 积 (要求≥75%) 1 2 3 4 内、外垫块厚度测量 垫块名称 修 前 修 后 内垫块 编号:1 编号:2 编号:3 编号:4 外垫块 编号:1 编号:2 编号:3 编号:4 £ 轴承油挡间隙检查测量记录表 测量项目 设 计 值 实 测 值 修前测量 修后测量 调阀端 电机端 调阀端 电机端 浮 动 油 挡 总 间 隙 上下 0.25~0.40 左右 0.25~0.40 外 油 挡 间 隙 上 片 上部 0.20~0.25 A侧 0.10~0.20 B侧 0.10~0.20 下 片 A侧 0.10~0.20 B侧 0.10~0.20 下部 0.05~0.10 QWG.09.16 维 修 报 告 版次(Rev.):0 1#径向轴承 页数:15/18 £ 轴承间隙、轴承与轴承盖紧力检查测量记录表 项目名称 设计值 实 测 值 修前值 修后值 桥规间隙 桥规编号 桥规编号 轴承间隙 (顶部) a=0.51~0.61 A侧 A侧 B侧 B侧 轴承与轴承盖紧 力 b=0.03~0.075 QWG.09.16 维 修 报 告 版次(Rev.):0 1#径向轴承 页数:16/18 工序7 组装 £ 确认1#径向轴承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轴承各部位间隙值或紧力值符合要求,油管路及测量元件安装正确,同意组装轴承并扣轴承盖。 见 证 点 W2 工作负责人签名/日期 质检人员(QC)签名/日期 工序9 品质再鉴定 鉴 定 项 目 要求值 实测值 结论 合格 不合格 金属温度 正常运行状态:65℃~91℃ 报警值:107℃ 脱扣停机值:113℃ 轴承振动 (双幅轴振值) 0.076mm——满意 0.125mm——报警 0.254mm——脱扣停机 密封部位渗漏情况检查 无渗漏点 见 证 点 W3 工作负责人签名/日期 质检人员(QC)签名/日期 工作负责人签名/日期 质检人员(QC)签名/日期 验收人员签名/日期 QWG.09.16 维 修 报 告 版次(Rev.):0 1#径向轴承 页数:17/18 1. 检修情况介绍: 2. 异常及遗留问题简介: 3. 备品备件更换记录: 序号 备 件 名 称 图 号 或 规 格 数 量 备 注 工作负责人签名/日期 质检人员(QC)签名/日期 验收人员签名/日期 QWG.09.16 验 收 签 证 书 版次(Rev.):0 1#径向轴承 页数:18/18 检查项目: £ 检修工作已结束,各零部件检查合格; £ 各部位配合尺寸(间隙或紧力)的测量、调整已达到要求; £ 轴承内各有关测量元件均已装复,并测试合格; £ 轴承清理、组装工作结束,且检查合格; £ 轴承各油管路均已恢复,且连接正确; £ 品质再鉴定项目中各检查鉴定结果均已合格; £ 技术记录文件齐全。 上述项目均已检查合格,特此申请对1#径向轴承的检修工作进行验收。 工作负责人签名/日期 验收意见: 质检人员(QC)签名/日期 验收人员签名/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