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2)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链传动设计中,链节数一般选奇数为宜。 (×)
2. 在蜗杆传动中,当量摩擦系数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
3. 单万向联轴器的从动轴角速度不均匀,改用双万向联轴器后,从动轴的角速度即可变为均匀。 (×)
4.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轴的材料可以采用合金钢来代替碳素钢。 (×)
5.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多,则蜗杆传动的效率就越高。 (√)
6. 齿式联轴器是一种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它对轴的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允许有一定的偏移量。(√)
7. 滚动轴承的静强度安全系数S0只能大于1。 (×)
8. 动压滑动轴承热平衡计算时,若进油温度ti<35℃,则说明轴承发热不严重。 (×)
9. 滚动轴承轴向预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 (×)
10. 在滑动轴承设计中,适当选用较大的宽径比会提高承载能力。 (√)
11. 在带、链两级传动中,宜将带传动放在高速级。 (√)
12. 在链传动中,张紧轮宜安装在靠近主动轮的松边外侧上。 (√)
13. 在蜗杆传动中,中心距a = (d2+d1)/2 = m(z1+z2)/2。 (×)
14. 在工作时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转矩的轴,其工作应力一定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
15. 选择联轴器规格型号时的主要依据之一是:Tca<[T]。 (√)
16. 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v值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轴承的温 升。 (√)
17. 滚动球轴承在工作时滚动体上某一点的载荷及应力均呈周期性的不稳定变化。 (√)
18. 毡圈密封装置的毡圈及轴承盖上的装毡圈槽都是矩形截面,目的是为了得到较好密封效 (×)
19. 刚性联轴器在安装时要求两轴严格对中,而挠性联轴器在安装时可以不考虑对中问题。 (×)
20. 为了增加油膜压力,液体动力润滑的向心滑动轴承中,一般油槽应开在承载区。 ( × )
21. 在链传动中,当主动链轮匀速转动时,链速是变化的。 ( √ )
22. 蜗杆传动中传动平稳的原因在于其同时啮合的齿对数较多。 ( √ )
23. 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通常可根据轴承的转速n来选择。 ( × )
24. 使用十字滑块联轴器时对轴和轴承都会产生附加动载荷。 ( √ )
25. 相同系列和尺寸的球轴承与滚子轴承相比时,滚子轴承的承载能力比球轴承高,而极限转速低。( √ )
26. 在蜗杆、链两级传动中,宜将链传动布置在高速级。 ( × )
27. 滑动轴承的润滑油膜的平均温度越低,其粘度越小。 ( × )
28. 齿式联轴器的外齿齿顶是制成凹弧面的。 ( × )
29. 提高轴的表面质量有利于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 √ )
30. 链传动中,当一根链的节数为偶数时,接头形式需采用过渡链节。 ( × )
31. 在链传动中,当主动链轮匀速转动时,链速是变化的。 ( √ )
32. 当液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所受载荷较大时,则应选用较大的轴承间隙。 ( × )
33. 滑动轴承轴瓦上的油沟应开在非承载区。 ( √ )
34. 单个万向联轴器在使用时会产生附加动载荷,为改善这种情况,常成对使用 之 。 ( √ )
35. 滚动轴承的公称接触角越大,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就越大。 ( √ )
36. 在同规格的滚动轴承中,滚子轴承承载能力要比球轴承高而极限转速则比球轴承低。 ( √ )
37. 为了大幅提高轴的刚度,可把轴的材料从碳钢改为合金钢。 ( × )
38. 对轴的表面进行强化处理,不能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 × )
39.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自锁性越好。 ( √ )
40. 在蜗杆传动中,当量摩擦系数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 × )
41. 设计链传动时,链长(节数)最好取链轮齿数的整数倍。 ( × )
42. 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力。 ( √ )
43. 不完全液体润滑的滑动轴承正常工作的摩擦状态通常是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状态。 ( √ )
44. 在蜗杆传动中,增加蜗杆头数,会提高传动效率。 ( √ )
45.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批相同轴承寿命的平均值。 ( × )
46. 联轴器和离合器都是使两轴在工作时既能连接又能分离的部件。 ( × )
47. 巴氏合金由于其材料特性独特,通常用于作滑动轴承的含油轴瓦。 ( × )
48. 选择联轴器规格型号时的主要依据之一是:Tca<[T]。 ( √ )
49. 连接汽车前桥和后桥的那根转动着的轴是一根转轴。 ( × )
50. 在滚子链标记,链号数乘以25.4/16mm即为链节距值。 ( √ )
51. 滚动轴承进行预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轴承的径向承载能力。 (×)
52. 滚动轴承的常用润滑方式通常是根据轴承的dn值大小来选择的。 (√)
53. 在符合滑动轴承动压润滑油膜形成的必要条件的两板中,其间隙越小,承受外载的能力越大。 (√)
54. 滑动轴承设计中,减小轴颈和轴瓦的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
55. 在滚子链设计中,由于链节数一般选用偶数,考虑到均匀磨损,链轮齿数也最好采用偶数。(×)
56.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是造成瞬时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 (√)
57. 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以增加蜗杆的头数。 (√)
58. 由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原因,在蜗杆传动设计中一般只对蜗轮轮齿进行强度计算。(√)
59. 十字滑块联轴器的元件都是刚性的,是刚性联轴器的一种。 (×)
60. 多盘摩擦离合器的内摩擦盘做成蝶形能使离合器分离迅速。 (√)
61. 在链传动中,张紧轮宜紧压在松边靠近主动的小链轮处。 ( √ )
62. 在蜗杆传动中,通常蜗轮为主动件。 ( × )
63. 流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载荷较大时,则应选用较小的轴承间隙。 ( √ )
64. 承受载荷F的径向滑动轴承在稳定运转时轴颈中心与轴承孔中心并不重合, 轴的转速越高,则偏心距越小,但偏心距永远不能减小到零 ( √ )
65. 当轴的载荷有较大冲击或转速较高时应选用凸缘联轴器 ( × )
66. 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是指其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时所能承受最大载荷 (√)
67. 标记为12A—2—66 GB/T1243—1997滚子链的排数为2排。 (√)
68. 在滚动轴承组合结构设计中,一端固定一端游动支承结构形式一般适合于工作温度变化不大、轴承支承跨距较小的场合( × )
69. 通常对于跨距L>350mm,且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轴,可将滚动轴承支承设计为一端固定,另一端能轴向游动的固定方式,而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采用两端固定固定方式。(√)
70. 静载荷作用的轴内部也可能产生变应力。 ( √ )
71. 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 √ )
72. 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力。 (√)
73. 在蜗杆传动中,中心距a = (d2+d1)/2 = m(z1+z2)/2 。 (×)
74. 链条的链号表示其节距的大小。 (√)
75. 在载荷变化较大的机器中,最好采用刚度随载荷逐渐增大而增大的变刚度弹性联轴器。(√)
76. 滚动轴承的静强度安全系数S0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小于1。 ( √ )
77. 连接汽车前桥和后桥的那根转动着的轴是一根转轴。 (×)
78. 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通常可根据轴承的转速n来选择。 (×)
79. 在蜗杆、链两级传动中,宜将链传动布置在高速级。 (×)
80.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受扭段的最小直径时,没有考虑到弯矩的影响。(×)
81. 相同系列和尺寸的球轴承与滚子轴承相比,滚子轴承的承载能力比球轴承高,而极限转速低。(√)
82. 滚动球轴承在工作时滚动体上某一点的应力均呈周期性的不稳定变化。 (√)
83. 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是指其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时所能承受最大载荷(√)
84. 动压滑动轴承热平蘅计算时,若进油温度ti<35°,则说明轴承发热不严重。 (×)
85.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若径向外载荷不变,减少相对间隙,则承载能力增加,而发热也增加。(√)
86. 承受载荷F的径向滑动轴承在稳定运转时轴颈中心与轴承孔中心并不重合,轴的转速越高,则偏心距越小,但偏心距永远不能减小到零 ( √ )
87. 在滚子链设计中,由于链节数一般选用偶数,考虑到均匀磨损,链轮齿数也最好采用偶数。 (×)
88. 在链传动中,当主动链轮匀速回转时,链速是变化的。 ( √ )
89. 蜗杆传动由于在啮合传动过程中有相当大的滑动,因而更容易产生齿面点蚀和塑性变形。(×)
90. 在蜗杆传动的设计中,蜗杆一般是选用碳钢或合金钢制成。 (√)
91. 由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原因,在蜗杆传动设计中一般只对蜗轮轮齿进行强度计算。(√)
92. 当轴的载荷有较大冲击或转速较高时应选用刚性凸缘联轴器 ( × )
93. 滚子链联轴器是一种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 ( √ )
94.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点蚀。(×)
95.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则传动效率越低,自锁性越差。( × )
96. 在计算蜗杆传动啮合效率时,蜗杆和蜗轮齿面间的当量摩擦系数可根据两者的相对滑动速度选取。(√)
97.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受扭段的最小直径时,没有考虑弯矩的影响。(×)
98. 链传动中,只有当两链轮的齿数相等,且链的紧边长度为节距p的整数倍时,从动链轮角速度和瞬时传动比i才会得到恒定值。(√)
99. 为了使蜗杆传动中的蜗轮转速降低一倍,可以不用更换蜗轮,而只需用一个双头蜗杆代替原来的单头(×)
100. 自行车前轮的支承轴是转轴。 ( × )
二、单项选择题(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 ,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链传动中,若大链轮的齿数过大,则_____A __ 。
A.链条磨损后,易脱链和跳链; B.链条的磨损快;
C.链传动的动载荷与冲击作用大; D.链传动的噪音大。
2.对提高蜗杆刚度效果不大的措施是 C 。
A.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B.增大模数m; C.用合金钢替代碳钢; D.增大蜗杆直径。
3.多盘摩擦离合器的内摩擦盘做成蝶形这是为了 C 。
A.减轻盘的磨损; B.提高盘的刚性; C.使离合器分离迅速; D.增大当量摩擦系数。
4.轴最细处的直径是按 B 来初步计算的。
A.弯曲强度; B.扭转强度; C.轴段上零件的孔径; D.弯扭合成。
5.对于轴线相交的两轴间宜选用 C 联轴器。
A.滑块; B.弹性柱销; C.万向; D.套筒。
6.在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值的主要目的是__A__。
A.防止轴承衬材料过度磨损; B.防止轴承衬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C.防止轴承衬材料因压力过大而过度发热; D.防止出现过大的摩擦阻力矩。
7.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α的增大而____A___。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增大或减少随轴承型号而定。
8.降低转轴表面粗糙度值,并对必要部位进行表面强化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转轴的___C___。
A.刚度; B.承载能力; C.疲劳强度; D.振动稳定性。
9.形成动压油膜的主要条件是____B____。
A.润滑油粘度较小; B.轴颈和轴瓦之间能形成一楔形间隙;
C.工作温度较高; D.轴颈转速较低。
10.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___B_____。
A.缓冲、减振; B.传递运动和转矩;
C.防止机器发生过载; D.补偿两轴的不同心或热膨胀。
1.链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主要是因为______A____。
A.链板要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作用; B.要使用较长的销轴;
C.装配困难; D.过渡链节制造困难。
2.设计蜗杆传动时,增大蜗杆导程角的数值,可以提高______A________。
A.传动效率; B.传动功率; C. 蜗杆刚度; D. 蜗杆圆周速度。
3.阿基米德蜗杆的 A 模数应取标准值。
A.轴向; B.端面; C.法面; D.轴向或法面都可以。
4.液体动压轴承通过采用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原则上当转速低,压力大时,应选用__ A __润滑油。
A.粘度较高; B.任意粘度; C.粘度较低; D.润滑脂,不选用。
5.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的圆角半径,主要目的是 C 。
A.零件的轴向定位; B.使轴的加工方便;
C.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D.便于安装。
6.轴上安装有过盈连接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轴上 B 。
A.轮毂中间部位; B.沿轮毂两端部位;
C.距离轮毂端部为1/3 轮毂长度处; D.在配合段上均匀分布。
7.牙嵌式离合器只能在 D 接合。
A.单向转动时; B.高速转动时;
C.正反转工作时; D.两轴转速差很小或停车时。
8.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指该轴承______D_________。
A.使用寿命为106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B.使用寿命为106小时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C.平均寿命为106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D.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9.径向滑动轴承的偏心率应当是偏心距e与________C_________之比。
A.轴承相对间隙ψ; B.轴承半径R; C.轴承半径间隙δ; D.轴颈半径r。
10.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区别是____D_______。
A.联轴器多数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而离合器则不是;
B.联轴器靠啮合传动,而离合器靠摩擦传动;
C.离合器能补偿两轴的偏移,而联轴器则不能;
D.联轴器是一种固定联接装置,而离合器则是一种能随时将两轴接合和分离的装置。
1.多盘摩擦离合器的内摩擦盘做成碟形是为了 C 。
A.减轻盘的磨损 B.提高盘的刚性 C.使离合器分离迅速 D.增大当量摩擦系数
2.链传动中,链条应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D________。
A.过渡链节制造困难 B.要使用较长的销轴
C.装配困难 D.链板要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作用
3. 轴承合金通常用于滑动轴承的 C 。
A. 轴套 B.含油轴承 C. 轴承衬 D. 轴承座
4. 某45钢轴的刚度不足,可采取 C 措施来提高其刚度。
A.改用40Cr钢 B.淬火处理 C.增大轴径 D.增大圆角半径
5. 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 D 来进行的。
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6. 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是 ___A___ 。
A.N208 B.6208 C.3208 D.51208
7.滚动轴承的配合采用 ___B__ 。
A.基轴制 B.内圈与轴用基孔制,外圈与孔用基轴制
C.基孔制 D.内圈与轴用基轴制,外圈与孔用基孔制
8. 在结构设计时,对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小的短轴,,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应采用 C 。
A. 两端游动 B.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C. 两端固定 D.无法确定
9.减速蜗杆传动中,用 D 来计算传动比是错误的。
A. B. C. D.
10.可以采用各种措施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但下述 D 不能提高其疲劳强度。
A.通过降低粗糙度来提高轴的表面质量; B.在轴或轮毂上开减载槽;
C.对轴的表面进行热处理或表面硬化 ; D.减小轴的直径。
1.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 A 。
A.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 B. 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
C. 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稳定 D. 不易发生脱链现象
2.大链轮的齿数过多时,将会发生 B
A. 链条磨损加剧 B. 链节铰链磨损后,易造成脱链现象
C. 链传动的平稳性差 D. 链传动的噪音大
3. 把径向滑动轴承轴颈的直径增大一倍,宽径比B/d保持不变,载荷不变,则轴承的平均压力p变为原来的 B
A. 2 B. 1/4 C. 1/2 D. 4
4. 某用45钢制成的轴,其刚度明显不够,可采取 C 措施来提高其刚度。
A. 改用40Cr钢 B. 淬火处理 C. 增大轴径 D. 增大圆角半径
5.轴承合金通常用于滑动轴承的 C 。
A. 轴套 B. 含油轴承 C. 轴承衬 D. 轴承座
6. 减速器的高速级与电机联接时,常选用 D 联轴器。
A. 齿式 B. 凸缘 C. 十字滑块 D.弹性套柱销
7.多盘摩擦离合器的内摩擦盘做成碟形是为了 B 。
A.减轻盘的磨损 B.使离合器分离迅速 C.提高盘的刚性 D.增大当量摩擦系数
8. 滚动轴承的正常失效形式是 B ,设计时要按其进行轴承的寿命计算。
A.磨损 B.点蚀破坏 C.塑性变形 D.磨损和胶合
9.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区别是 C 。
A.联轴器多数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而离合器则不是
B.联轴器靠啮合传动,而离合器靠摩擦传动
C.联轴器是一种固定联接装置,而离合器是一种能随时将两轴接合和分离的装置
D.离合器能补偿两轴的偏移,而联轴器则不能
10.为了减少蜗轮滚刀数目,便于刀具标准化,规定 D 为标准值。
A.蜗轮齿数 B.蜗轮分度圆直径 C.蜗杆头数 D.蜗杆分度圆直径
1.一般机械中,若两被联接轴有较大的综合位移,在这种情况下宜选用___D_____。
A.凸缘联轴器; B.滑块联轴器; C.套筒联轴器; D.齿式联轴器。
2.滑动轴承支承轴颈,在液体动压润滑状态下工作,为表示轴颈的位置,图中__C___是正确的。
A B C D
3.在蜗杆传动中,进行轮齿承载能力计算时,主要是计算 B 。
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4.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zmin的目的是为了____A_____。
A.减小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B.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C.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 D.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
5.轴上安装有过盈连接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轴上__B______。
A.轮毂中间部位; B.沿轮毂两端部位;
C.距离轮毂端部为1/3轮毂长度处; D.沿轮毂左端部位;
6.跨距较大并承受较大径向力的起重机卷筒轴应选用 C 。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调心滚子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7.向心滑动轴承的偏心距e随着____D___而减小。
A.转速n 增大或载荷 F 的增大 B.n的减小或F的减小
C.n的减小或F的增大 D.n 增大或F减小
8.下列链传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___B_____是错误的。
A. B. C. D.
9.对提高蜗杆刚度效果最不明显的措施是 D 。
A.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B.增大模数m; C.增大蜗杆直径;D.用合金钢替代碳钢。
10.当转速较高,径向和轴向载荷都较大时,宜选用 B 。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调心球轴承
1.当轴的转速较高,径向和轴向载荷也都较大时,宜选用 B 来支承。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调心球轴承
2.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α的增大而 B 。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增大或减少随轴承型号而定。
3.径向滑动轴承的偏心率是偏心距与 A 之比。
A.半径间隙 B. 相对间隙 C. 轴承半径 D. 轴径半径
4.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1倍,宽径比不变,载荷不变,则轴承的平均压力变为原来的 C 倍。
A.2 B.1/2 C.1/4 D.4
5.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过小的缺点是 C 。
A.链条铰链易发生胶合; B.链条易被拉断,承载能力低;
C.同时啮合的齿数少、链条和轮齿磨损快; D.传动的不均匀性增大。
6.链传动中p表示链条的节距,z表示链轮的齿数,当转速一定时,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宜 D 。
A.增大p和z; B.增大p,减小z; C.减小p和z; D.增大z,减小p。
7..普通蜗杆传动,其传动效率主要取决于 C 。
A.工作载荷; B.搅油效率; C.啮合效率 ; D.轴承效率。
8.设计蜗杆传动时,增大蜗杆导程角的数值,可以提高 A _。
A.传动效率; B.传动功率; C. 蜗杆刚度; D.蜗杆圆周速度。
9. 减速器的高速级与电机联接时,常选用 D 联轴器。
A.齿式 B. 凸缘 C. 十字滑块 D.弹性柱销
10.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的圆角半径,有利于 C 。
A.零件的轴向定 B.使轴的加工方便 C.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D.便于安装。
1. 多排链的排数不宜过多,这主要是因为排数过多则 B
A.给安装带来困难 B 各排链的受力不均 C.链传动的轴线尺寸过大 D.链的质量过大
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 A 在螺旋线的轴截面上具有直线齿廓。
A.阿基米德蜗杆 B.渐开线蜗杆 C.法向直廓蜗杆 D.锥面包络蜗杆
3. 径向滑动轴承轴颈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宽径比不变,载荷不变,则轴承的平均压力p变为原来的 D
A. 2 B. 1/4 C. 1/2 D. 4
4. 轴上与轮毂相配合的轴段长度应 C 该轮毂的长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要求
5.多孔质金属材料通常用于滑动轴承的 B 。
A.轴套 B.含油轴承 C.轴承衬 D.轴承座
6. 减速器的高速级与电机联接时,常选用 D 联轴器。
A. 齿式 B.凸缘 C.十字滑块 D弹性柱销
7.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的圆角半径,有利于 C 。
A零件的轴向定 B使轴的加工方便
C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D便于安装。
8. 在下列四种轴承中,____ B ________必须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推力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9.径向尺寸最小的滚动轴承是____B_______。
A深沟球轴承 B滚针轴承 C圆锥滚子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10.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B
A.mt1=ma2, αt1=αa2,γ=β B.ma1=mt2, αa1=αt2,γ=β
C.mt1=ma2, αt1=αa2,γ=-β D.ma1=ma2, αa1=αt2,γ=-β
1.一般机械中,若两被联接轴有较大的综合位移,在这种情况下宜选用___D_____。
A.凸缘联轴器; B.滑块联轴器; C.套筒联轴器; D.齿式联轴器。
2.链在传动过程中会产生动载荷,合理选择参数可以降低动载荷,其中采用 不能降低
动载荷。
A.降低链轮转速n ; B.用较小的链节距p ;
C.增大链轮齿数z ; D. 减少链轮齿数z 。
3.在蜗杆传动中,进行轮齿承载能力计算时,主要是计算 B 。
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4.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zmin的目的是为了____A____。
A.减小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B.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C.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 D.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
5.轴上安装有过盈连接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轴上___B_____。
A.轮毂中间部位; B.沿轮毂两端部位;
C.距离轮毂端部为1/3轮毂长度处; D.沿轮毂左端部位;
6.跨距较大并承受较大径向力的起重机卷筒轴应选用 C 。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调心滚子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7.向心滑动轴承的偏心距e随着____D___而减小。
A.转速n 增大或载荷 F 的增大 B.n的减小或F的减小
C.n的减小或F的增大 D.n 增大或F减小
8.下列链传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___B______是错误的。
A. B. C. D.
9.对提高蜗杆刚度效果最不明显的措施是 D 。
A.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B.增大模数m; C.增大蜗杆直径;D.用合金钢替代碳钢。
10.当转速较高,径向和轴向载荷都较大时,宜选用 B 。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调D.心球轴承
1.滚动轴承的正常失效形式是 A ,设计时要按其进行轴承的寿命计算。
A. 点蚀破坏 B. 磨损 C. 塑性变形 D. 磨损和胶合
2.滚动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孔的配合是采用 A 。
A.内圈与轴采用基孔制,外圈与座孔采用基轴制 B.都采用基轴制
C.都采用基孔制 D.内圈与轴采用基轴制,外圈与座孔采用基孔制
3.多孔质金属材料通常用于滑动轴承的 B 。
A. 轴套 B. 含油轴承 C. 轴承衬 D. 轴承座
4.校核pv值的目的是限制滑动轴承的 C
A. 点蚀破坏 B. 疲劳破坏 C. 温升 D. 过度磨损
5.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C 。
A.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B.使链条与轮齿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C.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 D.避免打滑。
6.链传动中p表示链条的节距,z表示链轮的齿数,当转速一定时,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宜 D 。
A.增大p和z; B.增大p,减小z; C.减小p和z; D.增大z,减小p。
7.轴上与轮毂相配合的轴段长度应 C 该轮毂的长度。
A. 大于 B.等于 C. 小于 D. 无要求
8.在蜗杆传动中,引入直径系数q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C_____。
A.便于蜗杆尺寸参数的计算; B.容易实现蜗杆传动中心距的标准化;
C.减少蜗轮滚刀的型号,有利于刀具标准化; D. 无目的
9. 减速器的高速级与电机联接时,常选用 D 联轴器。
A. 齿式 B. 凸缘 C. 十字滑块 D. 弹性柱销
10.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 A 在螺旋线的轴截面上具有直线齿廓。
A. 阿基米德蜗杆 B. 渐开线蜗杆 C. 法向直廓蜗杆 D. 锥面包络蜗杆
1.计算滑动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hmin的目的是 A 。
A.验算轴承是否获得液体摩擦; B.计算轴承的内部摩擦力;
C.计算轴承的耗油量; D.计算轴承的发热量。
2.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____ C ____。
A.同带传动一样 B.提高链传动工作能力
C.避免松边垂度过大而引起啮合不良和链条振动 D.增大包角。
3. 设计减速器中的轴,其一般设计步骤为__D____。
A.先进行结构设计,再作扭转强度、弯扭合成强度和安全系数校核
B.按弯扭合成强度初估轴径,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扭转强度和安全系数
C.根据安全系数定出轴径和长度,再校核扭转强度、弯扭合成强度
D.按扭转强度初估轴径,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弯扭合成强度和安全系数
4. 在作轴的强度计算时,危险剖面处的计算弯矩为 ,式中α为考虑_A__的一个循环特性差异系数。
A.将非对称循环的扭转剪切应力对称化 B.将非对称循环的弯曲应力对称化
C.将脉动弯曲应力对称化 D.将静应力对称化
5.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______ A ___。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确定。
三.简答题与作图题:
1.在链传动设计中,为什么小链轮的齿数z1 不易取得过少或过多? (9分)
答:1) 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