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习题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11004 上传时间:2025-04-04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8.11MB 下载积分:2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考,是进步的灵魂! 初二数学(上) 主编:邓大艳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开一片天空 11.1.1全等三角形 【基础知识理解】 1.全等形的 、 相同. 2.一个图形经过 、 、 后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形.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 , . 4.“全等”用符号“ ”表示,读作“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是,通常把表示对应定点的字母写在 的位置上. 【知识应用与提高】 1.下列图形中,和左图全等的图形是( ) A B C D 2.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3.若ΔDEF≌ΔABC, ∠A=70°,∠B=50°,点A的对应点是点D,AB=DE,那么∠F的度数等于( ) A.50° B.60° C.50° D.以上都不对 4.如右图所示,若ΔABC≌ΔAEF, AB=AE,∠B=∠E,则下列结论:①AC=AF, ②∠FAB=∠EAB, ③EF=BC,④ ∠FAC=∠EAB,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已知:△ABC≌△A′B′C′,∠A=∠A′,∠B=∠B′,∠C=70°,AB=15cm, 则有:∠C′=_________,A′B′=__________. 6.如图1,在△ABC中,AC>BC>AB,且△ABC≌△DEF,则在△DEF中,____<____<____(填边). 7.如图2,△ABD≌△BAC,若AD=BC,则∠BAD的对应角是________. (1) (2) 8.如上右图(1)所示,△ABD≌ △EBC,AB=3cm,BC=5cm,则DE的长为: . 9.如上右图(2)所示,若ΔOAD≌ΔOBC, 且∠O=65°,∠C=20°,则∠OAD= . 10.如下左图所示,△ABC≌△CDA,AB与CD是对应边,则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其余对应边是: 、 ;图中相等的角是: . 11.如上右图所示,△ABN≌△ACM,AB与AC是对应边,∠B和∠C是对应角,则图中其余相等的边及角分别是: . 12.请你试着把下图(六个全等的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图形(保留画图痕迹): 13.△EFG≌△NMH,∠F和∠M是对应角,在△EFG中,FG是最长边。在△NMH中,MH是最长边。EF=2.1㎝, EH=1.1㎝,HN=3.3㎝ . (1)写出其对应边及对应角. (2)求线段NM及线段HG的长度. 14.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和∠BCE相等吗?为什么? 15.如图,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直角梯形,如何把它剪在4块全等的图形?(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剪痕即可) 11.2.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之SSS 【基础知识理解】 1.已知:如图所示, CE=DE,EA=EB,CA=DB. 求证:△ABC≌△BAD.(完成下面证明过程中的填空) 证明∵CE=DE, EA=EB ∴________=________ 在△ABC和△BAD 中 ∵ ∴△ABC≌△BAD.( ) 2. 已知:∠AOB 求作: ∠DEF 使∠DEF=∠AOB (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解: 【知识应用与提高】 1. 根据条件分别判定下面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每一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是”或“否”). (1)线段AD与BC相交于点O,AO=DO, BO=CO. △ABO与△BCO. ( ) (2)AC=AD,BC=BD.△ABC与△ABD. ( ) (3)∠A=∠C∠B=∠D.△ABO与△CDO. ( ) (4) 线段AD与BC相交于点E,AE=BE, CE=DE, AC=BD. △ABC与△BAD. ( ) 2.如图所示,AB=AD,CB=CD.△ABC与△ADC全等吗?为什么? 3.如图所示,C是AB的中点,AD=CE,CD=BE,求证:△ACD≌△CBE 4.如图所示,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 5.如图,在△ABC中,AD=AE,BE=CD=AB=AC,试说明△ABC≌△ACE. 6.如图,已知AD=BC,OD=OC,AO=BO,试说明△AOD≌△BOC. 7.如图,已知AB=DF,AC=DE,BE=CF,试说明AB∥DF. 1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之SAS 【基础知识理解】 1.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下图中的△ABD和△ACE全等,且理由是SAS. (1),, . (2),, . (3), ,. 2.有一两端A、B不能直接到达的池塘,而要测量AB的距离,可以先在平地上取一个能直接到达点A和点B的点C,使CA=CD.连接BC并延长到E,使EC=BC.最后连接DE,量出DE的长就达到目的.为什么? 3.已知:△ABC 求作:△DEF 使得△DEF≌△ABC.理由是SAS.(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证明.) 【知识应用与提高】 1. 已知:如图所示,AE=AC,AD=AB,∠CAE=∠DAB 求证: 2. 已知:EF∥AB,EF=AB,AD=EC 求证:△ABC≌△EFD 3. 已知:AD=AB,AC平分∠BAD 求证:∠1=∠2 4.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然后证明:△ABE≌△ACD 5.已知:如图所示,AC=DB,AB=DC, 求证:∠B=∠C.(提示:考虑添加适当的辅助线) 6. 已知: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 求证:2AD<AB+AC.(提示:考虑添加两条辅助线) 11.2.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之ASA及AAS 【基础知识理解】 1. 分别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下图中的△ABD和△ACE全等,并在后面的括号内注明理由. (1), . ( ) (2), ,.( ) (3)∠B=∠C, . ( ) 2.已知:如下图所示,点B,F,C,E 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 . 求证:AB=DE 3.已知:△ABC 求作:△DEF 使得△DEF≌△ABC.理由是ASA.(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证明.) 【知识应用与提高】 1. 在△ABC和△DEF中,∠C=∠D,∠B=∠E,要使△ABC≌△DEF,还要条件( ) A. AB=ED B. AB=FD C. AC=FD D. BC=FD 2. 如下左图所示,已知AB=AC,∠ABD=∠ACE,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3.小杨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成三块(如上右图所示),他准备只带其中一块去玻璃店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新玻璃,他应该带去的是( ). A. 第1块 B. 第2块 C. 第3块 D. 哪一块都可以 4.在△ABC和△A´B´C´中,已知∠A=∠A´,AB=A´B´,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增加条件∠B=∠B´,则△ABC≌△A´B´C´ (ASA) B.若增加条件∠C=∠C´,则△ABC≌△A´B´C´ (AAS) C.若增加条件AC=A´C´,则△ABC≌△A´B´C´ (SAS) D.若增加条件BC=B´C´,则△ABC≌△A´B´C´ (SAS) 6. 如下左图所示,∠B=∠DEF,AB=DE,试说明△ABC≌△DEF,①若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 .②若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 . 7. 如上右图所示,△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 ① △ACE≌△DCB; ② CM=CN;③ AM=DN。其中,正确结论有:     (只填代号) 8. 已知:如图所示,已知M是△ABC的BC边上的一点,BE//CF,且BE=C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9.如图,在△ABC与△DBE中,点A、B、E在同一直线上,且∠A=∠D,∠C=∠E, AC=DE. (1)试判断△ABC与△DB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若AB=3cm,BC=5cm,求AE的长度. 10.已知:如图所示,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证明:AE=CE 11.如图,已知∠1=∠2,∠3=∠4,D是AE上任意一点,试说明:DB=DC. 11.2.4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之HL 【基础知识理解】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般三角形有: ; 直角三角形还有: 。 【知识应用与提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90 0, ∠BAC=350,则∠BCD的度数为:( ) (A)145 0 ( B)130 0 ( C)110 0 (D)70 0 2.如图,AB⊥AC于A,BD⊥CD于D,若AC=DB,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D (B)∠ABC=∠DCB (C)OB=OD (D)OA=OD 3.如图,∠B=∠D=900,BC=CD,∠1=400,则∠2=( ) (A) 400 (B)) 500 (C)600 (D)750 4.如图,AB=AC,BD=EC,AF⊥BC,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第1题 第5题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5.如图,AC⊥CB, DB⊥CB,AB=DC,则下列正确的是( ) (A)∠ABD=∠ACD (B)AC=CD (C) ∠B=∠C (D)∠CAB=∠DCB 6.如图,C是路段AB的中点,两人从C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 两地,DA⊥AB, EB⊥AB,D,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7.如图,AB=CD, AE⊥BC, DF⊥BC,CE=BF,求证:AE=DF . 8.如图,从C地看A,B两地的视角∠C是锐角,从C地到A,B两地的距离相等,A到路段BC的距离AD与B到路段AC的距离BE相等吗?为什么? 9、如图,在△ABC中,AB=AC,AD是高,求证:(1) BD=CD (2) ∠BAD=∠CAD . D 10、如图,两车从路段A,B的两端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相同时间后分别到达C,D两地,两车行进的路线平行,那么C,D两地到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11、如图,∠ACB=900 ,AC=BC, BE⊥CE, AD⊥CE于D,AD=2.5cm,DE=1.7cm,求BE的长. 12、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 0,CA=CB,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E在AC上,且CD=CE。延长BE交AD于点F。 求证:BF⊥AD A B D C N M 13、 已知:如图,AB⊥MN于B,CD⊥MN于D,AB=CD,MC=NA. 求证:△ABN≌△CDM. 11.3.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理解】、 一、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如右图) 作法:①.以___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交OB于N; ②.分别以M,N为_____.大于MN的长为_____作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C;③.作射线OC. 结论:则射线OC即为所求. 二、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的距离相等。 格式: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如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PD=PE 【知识应用与提高】 图1 1, 如图1,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BD=CD,DE⊥AB, 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EB=FC。 证明:∵AD是∠BAC的角平分线 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在△_____和△_____中 ∴△_____≌△_____,∴EB=FC 2, 如图2,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P是AD上的一点, PE//AB交BC于E,PF//AC交BC于F。求证:D到PE的距离与 D到PF的距离相等。 图2 A B C 3,已知△ABC如图3, (1)分别作∠BAC和∠ABC的角平分线AD 和BE,交于P点; (2)分别作P点到AB、AC、BC的垂线段 PM、PN、PQ,垂足分别是M、N、Q; (3)用刻度尺测量PM、PN、PQ的长度, 并思考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图3 4,如图4,在△ABC中,AC⊥BC,AD为∠BAC的平分线,DE⊥AB,AB=7㎝,AC=3㎝,求BE的长。 图4 5,如图5,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的一点,PD⊥OA交 OA于D, PE⊥OB交OB于E,F是OC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 求证:DF=EF. 图5 6,如图6,D,E,F分别是△ABC三边上的点,CE=BF,AD平分∠BAC, 求证:△DCE和△DBF的面积相等。 (提示: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做两边的高,你会有收获的^_^) 图6 7,如图7,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 (提示: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做两边的高,你会有收获的^_^) 图7 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理解】 1.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_________上。 2.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Q在∠______的平分线上; 【知识应用与提高】 1.如图,已知AB=AC,AD为BC上的中线,CE为∠ACB的平分线,CE、AD交于M,则点M一定在△ABC的( ) A. ∠B的平分线上 B. ∠B对边的中线上 C. ∠B对边的高上 D.以上答案均不对 2.如图,已知AC⊥BC,DE⊥AB,AD平分∠BAC,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D+ED=BC B.DE平分∠ADB C.AD平分∠EDC D.ED+AC>AD 3.如图,为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某地要在三条公路围成的一块平地上修建一个度假村.要使这个度假村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适合的地方有( )处。 A.1 B.2 C.3 D.4 4.如图,DB⊥AE于B,DC⊥AF于C,且DB=DC,∠BAC=40°,∠ADG=130°,则∠DGF=______° 第4题 第3题 第2题 第1题 5.已知:如图,QD⊥OA,QE⊥OB,点D、E为垂足,QD=QE. 求证: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6.已知AB//CD,请用尺规作图画出一点P(不用写作法),使P到三边AB,BC,CD的距离相等,并求出∠BPC的大小。 7.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且BE=CF。求证:AD是△ABC的角平分线。 8.如图,CD⊥AB, BE⊥AC,垂足分别是D,E,BE,CE相交于O,OB=OC; 求证:OA平分∠BAC。 9.如图,已知:BD⊥AM于点D,CE⊥AN于点E,BD,CE交点F,CF=BF, 求证:点F在∠A的平分线上. 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 ⊥AC,垂足分别是E,F,连接EF。EF与AD交于G。AD与EF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11.已知:如图5,△ABC中,∠C= 90°,点D是斜边AB的中点,AB = 2BC,DE⊥AB交AC于E,求证:BE平分∠ABC 11.4.1《全等三角形》复习(1) 一、填空题 1.如图:AB=AC,BD=CD,若∠B=28°则∠C= ; 2.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 3.如图:在△ABC中,∠B=∠C=50°,D是BC的中点,DE⊥AB,DF⊥AC,则∠BAD= 。 二、选择题 4.如图:AB=AD,AE平分∠BAD,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A:2 B:3 C:4 D:5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长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中线长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D 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6.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C于E,DF⊥AB于F,且FB=CE,则下列结论::①DE=DF,②AE=AF,③BD=CD,④AD⊥B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解答题 7.已知:如图,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结BD、CE相交于点O,连结AO,∠1=∠2.求证:① △AOE≌△AOD ②∠B=∠C 8.如图: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为C,D; 求证:(1)OC=OD,(2)DF=CF。 A B C D E F 9. 如图,AD∥BC 且AD=BC,AE=CF,求证:①AB=DC ②EB=DF 10.如图,BD=CD,。求证:点D在的平分线上。 11.在Rt△ABC中,∠BAC=90°,AB=AC,CE⊥BD的延长线于E,∠1=∠2 求证:BD=2CE. B C D E A 2 1 11.4.2 《全等三角形》复习(2) E A B D C 1.如图,已知CA⊥AB,DB⊥AB,AC=BE,AE=BD. 试猜想线段CE与DE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A B C D O E F 2.如图中,AB∥CD,AB=CD,AC、BD相交于O点,过O的直线EF交AB于E,交CD于F.请问OE、OF的关系如何?请说明你的结论. 3.如图,已知:AB=AC,PB=PC,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 A P B C D E 试说明:PD=PE. (提示:要证明两次三角形全等,如何添加辅助线?) 4.已知:如图,AB=CD,AD=BC,P为AC上任一点,过P的直线分别交AD、CB的延长线于E、F. (1)请问:∠E=∠F吗?说明你的理由; A B C D E F P (2)要得出结论PE=PF,还需增加一个什么条件,说明你的理由. 5.已知BD、CE是△ABC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上,BP=AC,点Q在CE上,CQ=AB。判断线段AP和AQ的关系,并证明. 12.1.1轴对称 【基础知识理解】 1.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这条直线叫做 . 2.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 ,这条直线就是 . 3.轴对称是指 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 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4.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 线。 5.镜面对称:空间中类似轴对称的对称,如物体和它在镜子中成的像、物体和它在水中成的像等,习惯上称之为镜面对称。 【知识应用与提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轴对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组成的 B、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C、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D、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2.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1 B、2 B、3 D、4 3.下列各种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下列图案中,有且只有三条对称轴的是( ) 5.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先沿虑线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虑线剪下一个小圆和一个小三角形,然后将纸片打开是下列图中的哪一个(  ) C D A B 6.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78°,∠C`=48°,则∠B的度数为( ) A、48° B、54° C、74° D、78° 7.小明面对镜子站着,他的左脚在前,那么在镜子里他是    脚在前。 8.一辆汽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      ,则该车牌照号码为      。 9.如图是平面镜里看到背向墙壁的电子钟示数,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 . 10.在A,B,N,H,U这五个英文文字中近似成轴对称的是      。 11.下面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请指出这个图形,并简述你的理由. 答:图形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12.以下由一些弧所组成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对称轴吗?有的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你能找到它们各自所有的对称轴吗?在图中把它们画出来。 13.(2009年福州)如图,已知AC平分∠BAD,∠1=∠2,求证:AB=AD 14.(2009年南充)如图,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上的任意一点,DE⊥AG,于E,BF∥DE,交AG于F.求证:AF=BF+EF. 15.(2009年娄底)如图10,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连结AD,在A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连结BE,CE.求证:△ABE≌△ACE 16.(2009丽水市)已知命题:如图,点A,D,B,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BE,∠A=∠FDE,则△ABC≌△DEF.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12.1.2垂直平分线 【基础知识理解】 1.经过线段的 点并且和这条线段 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应用与提高】 1.如果O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AB的交点,那么 = . 2.设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当点P在MN上运动时,PA,PB的长度都随之变化,但总保持 .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则任何一对对应点的连线段都被这条直线__________。 4.如图,△ABC中,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交AC于E,BE=5厘米,△BCE的周长是18厘米,则BC=     厘米. 5、如图,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ABE的周长为 厘米。 6、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于E,垂足为D,若△ABC 的周长为28,BC=8,求△BCE的周长. 7、在△ABC中,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求△AMN的周长. 8、已知:如图D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PA=PB=PC. 9、如图,已知AE=CE,AB=CB, 求证:CD=AD 10、在△ABC中,AD垂直平分边BC交BC于D,AE⊥BE,AF⊥CF,AE=AF, 求证:∠BAE=∠CAF 11、如图,在△ABC中,∠ACB=90°,AD平分∠BAC ,DE⊥AB于E, 求证:直线AD是CE的垂直平分线。 12、如图, △ABC中,AD是角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 求证: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 12.1.3轴对称的性质 【基础知识理解】 1.轴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作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轴:先找到一对对应点,然后作对应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正n边形、圆。 【知识应用与提高】 1.下列由数字组成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如图是几种汽车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实际时间最接近8时的是下图中的(  ) 4.将下列各纸片沿虚线剪开后,能拼成右图的是(  ) 5.如图,如果直线m是多边形ABCDE的对称轴,其中∠A=1300,∠B=1100.那么∠BCD的度数等于(  ) A. 400    B.500      C.600     D.700  6.下列各图中,沿着虚线将正方形剪成两部分,那么由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的是( ) 7.如图,将长方形沿对称轴折叠,在对称轴处剪下一块,余下部分的展开图为( ) 8.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等于(  ) A.115° B.130° C.120° D.65° 9.如图,将一块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挖去一个圆洞,最后将正方形纸片展开,得到的图案是(    ) 10.如图,点M和点N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请作出这条直线。 11.如图,某地由于居民的增多,要在公路边上增建一个公汽站,A、B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这个公汽站应建在什么位置,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长? 12.电信部门要修一座电视发射塔,按设计要求,发射塔到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反射他应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13.如图所示,为三条交叉公路,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在它们交叉的内部选址,建个物流中心O,使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这样的地址有几处?请你画出来( 不用写画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14.△ABC与△DEF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15.为了美化环境,在一块正方形空地上分别种植四种不同的花草.现将这块空地按下列要求分成四块:⑴分割后的整个图形必须是轴对称图形;⑵四块图形形状相同;⑶四块图形面积相等.现已有两种不同的分法: (1)分别作两条对角线(图1) (2)过一条边的三等分点作这边的垂线段(图2)(图2中两个图形的分割看作同一方法) 图1 图2 请你按照上述三个要求,分别在下面三个正方形中给出另外三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只要求正确画图,不写画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2.2.1作轴对称图形 【基础知识理解】 1.(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 、 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上一个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 点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 2.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 、 。 【知识应用与提高】 1.下列图形中,点P与P’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是( ) 4号袋 2号袋 图1 3号袋 1号袋 (A) (B) (C) (D) 2.对于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直线l外 (B)在直线l上 (C)如果点P在直线上,则其对称点也在l上 (D)不论点P在什么位置,其对称点都不可能在l上 3.图1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 (A)1 号袋 (B)2 号袋 (C)3 号袋 (D)4 号袋 4.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L对称的图形。 5.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你能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6.如图,是两个蓄水池,都在河流的同侧,为了方便灌溉作物,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站,将河水送到两地,问该站建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修的渠道最短?试在图中确定该点(保留作图痕迹)。         7.如图,A为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水,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12.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基础知识理解】 点A(x,y)关于直线x轴对称点的坐标A1( , )。 点A(x,y)关于直线y轴对称点的坐标A2 ( , )。 【知识应用与提高】 1.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 (A) (3,2) (B) (-3,2) (C) (3,-2) (D) (-3,-2) 2.已知点P(-2,1),那么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Q的坐标是( ) (A)(-2,1) (B)(-2,-1) (C)(-1,2) (D)(2,1) 3.已知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B关于x轴对称②A,B关于y轴对称③A,B关于原点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