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网络优化流程:
参照答案:
二、現場問題处理中,常常要進行的一项工作CQT,怎样懂得通话時占用哪個TRX?
参照答案:
不跳频時:查看占用载频的频點,可以懂得占用那個载频;
跳频時:查看占用载频的MAIO,根据规划规则,确定占用那個载频
三、在市中心区基站替代過程中假如一种基站的两個扇区天线接反,也許會导致問題?
参照答案:
1)通话质量较差(由于市区基站密集,频率复用度高,小区天馈接反後,小区覆盖方向与规划不一致,引起频率干扰);
2)掉话较多(干扰、切换問題等引起掉话);
3)出現拥塞(2小区载频配置不一致,接反後,配置小的小区無法满足实际话务需求,导致拥塞)
4)切换成功率较低(小区天馈接反後,覆盖方向与规划不一致,邻区关系也与规划不一致;频率干扰引起切换問題)
四、顾客投诉打電话有杂音,产生問題也許原因:
参照答案:
1)频率规划不妥、直放站、临時干扰源或越区覆盖产生干扰,從高误码率的状态下解码失败,导致杂音;
2)下行覆盖差(或上行覆盖受限)导致手机(基站)無法解调信号,從而产生杂音;
3)设备硬件故障(载频、合路器、射频连线、天馈等)引起杂音;
4)2M頭子氧化、松動,2M线损壞导致传播质量差、误码率高,引起通话效果差問題;
5)FTC語音处理板故障;
五、掉话 掉话只是测试中最直接的現象,是网络中出現某些問題的最终体現。掉话产生的原因,從测试角度看重要有下面几种状况。
(1)上行、下行质量差 上行质量差的原因重要是上行干扰,上行干扰可以通過在OMC查看小区TRX状况或CEILDORDTOR的汇报得到。上行质量差的另一种原因是直放站干扰或其他電磁波发射源(如其他手机)干扰,這可以通過于扰汇报和TA汇报得出。 下行质量差的状况可以通過测试软件中的RX_QUARLITY项直观地看到。下行质量差的原因较多,包括同邻频干扰、基站覆盖不好、手机移動中未能正常切换、基站硬件問題等等。 针對上行干扰的处理措施:查找干扰源。针對下行干扰的处理措施:同邻频干扰時,采用改频措施;基站覆盖不好時,提议加站或扩容,或提高主控小区功率;手机切换不正常時,调整邻区设置;對于基站硬件問題,在OMc上调试或发故障單。
(2)硬件原因 硬件原因产生的掉话,一般為不明原因的网络挂机或信道释放,也可以体現為在很好的場强下质量很差,這可以通過OMc上的小区状态和告警,結合當曰的记录和某些汇报来判断。假如是硬件問題,则掉话現象會比较严重。 处理措施:對可以确认的硬件原因,发故障單检查并更换硬件;對不能确认的硬件問題,可以通過倒换频點和选择性地关闭跳频或TRX等措施加以证明。
(3)非网络原因 掉话故障中有某些并不是网络原因导致的,而是测试软件或其他临時原因导致的。這些假掉话會對我們的工作产生干扰,需要我們結合當時的实际状况(尤其是第三层消息中的DISCONNECT中的CAUSE)加以分析和判断。
2.接入失败 接入失败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网络拥塞。拥塞分SDCCH拥塞和TCH拥塞,产生原因是基站信道(5DCCH或TCH)容量局限性、基站覆盖不合理、基站硬件故障(基站收支路問題)等,對此,我們可以通過扩容、加站和检查更换硬件来处理。接人失败也也許是上下行质量差,导致手机与基站间的通信不成功导致的,我們可以用前面所述有关上下行质量措施進行判断并处理。
3.切换失败 切换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基站参数设置有錯误或不合理,切换目的基站有拥塞状况,切换目的基站有干扰状况,硬件故障等等。我們可以通過检查基站切换参数设置,查看源小区和目的小区的上下行质量、干扰状况、链路状况及硬件状况等等,并結合當時的记录及有关汇报来判断,处理措施与处理掉话和接人失败的措施基本相似。
六、現实GSM网络中,引起盲区的重要原因有:
1)站址分布较稀,站距很大,相邻基站之间信号连接不上;
(站间距与机站覆盖半径之间的关系?)
2)上下行不平衡;
3)MS最小接入電平设置過高,人為导致盲区。
处理好盲区,常用的措施有:
1)對网络進行分析,合理规划和调整基站站址,可以合适增建新站来加强覆盖;
2)采用大功率改造手段,同步對上下行信号進行放大,增長有效覆盖距离;
3)合理设置系统参数,防止人為导致覆盖局限性問題。
七、干扰分析:
根据通话测试的数据,分析出存在干扰的路段,根据地理化网络资源分布分析出干扰来源。
干扰一般分為网内干扰和网外干扰。一般當接受電平相對较高而话音质量很差時,可以判断存在干扰。上行通话质量差,因上行质量差切换次数频繁,可以判断存在上行干扰。下行通话质量差,因下行质量差切换次数频繁,可以判断存在下行干扰。但有時硬件故障也會导致干扰。
处理措施:
1) 上行干扰;這种干扰為目前的重要干扰現象。上行干扰重要发生在话务高峰期它重要来源于同频干扰,也也許是外部干扰,同频干扰与同频小区的话务量有关,话务量高则干扰大,外部干扰重要是交调干扰。對上行干扰可通過度析驱車测试中的有关汇报,修改同频小区的同频频率,增長两個同频小区间的间距或运用频谱分析仪對交调干扰加以定位,通過度集接受和有效的功率控制也可減少干扰。
2) 下行干扰;這种干扰不是很普遍。下行干扰重要是由于频率规划不妥而导致部分基站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发現的措施是通過在OMC中获得切换测量汇报来加以判断,下行干扰會引起频繁下行切换。通過测量汇报和現場实测如发現存在同频和邻频干扰,需對蜂窝系统的频率规划重新進行优化调整。對無上述状况但有干扰的小区可用频谱分析仪寻找干扰源。
3) 使用不持续发射(DTX)和跳频技术;跳频可有效地改善無线信号的传播质量,尤其是慢速移動体的传播质量,這是由于跳频使得发射载频以突发脉冲序列為基础進行跳变,能明显地減少同频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效应。
八、 网络覆盖合理性分析:
通過DT测试,分析出各小区覆盖的合理性;進而调整切换带或主邻小区关系定义到达网络优化的目的。
一般来說,對于越区覆盖的小区可以通過调整俯仰角、減少发射功率、补充邻区关系来处理。
九、切换及掉话分析:
分析切换失败的内因(事件码),外因(地理化网络资源分布和邻小辨别布);GSM900和DCS1800间该切不切路段和功率预算切换状态。
通過通话事件和第三层信令的重要事件采集,地理化描述切换失败的地點、存在乒乓切换的地點和程度、掉话和位置更新的分布等。而引起掉话的重要原因有:
一、由于覆盖原因导致的掉话
1) 服务小区由于多种原因(如無线传播环境太好、功率太高)导致覆盖太大将它的邻小区也覆盖在内,也有也許它的邻小区的定向天线(设它為定向小区)方位角有問題或自身就信号太弱,以至于移動台超過了它所定义的邻小区B的覆盖范围之外抵达了小区C還占用著原服务小区A的信号,而小区A又未定义小区C,此時移動台再根据原服务小区A提供的供切换的邻小区B進行切换時,就會因找不到邻小区而导致掉话,這种状况一般发生在市区等基站密集的地方;
2) 真正没有信号覆盖的地方,例如因基站太少导致覆盖不持续,這种状况目前不多見了;
3) 覆盖不够也也許是由于某個小区出現了問題,如也許带有BCCH的载频发生了故障 ;
4) 尚有一种原因是由于某些高大建筑物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导致移動台信号发生快衰落引起的掉话。
5) 丢失邻小区定义或定义不全會导致移動台保持通话在既有小区中,直到超過该小区覆盖边缘而掉话;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通過如下措施来处理:
1) 先通過话务记录分析文献如北電的CT7200工具,首先确认该小区仅掉话率较高(同步也也許伴有较高的切出失败率),而其他指標一切正常,這是可考虑是覆盖的問題了。
2) 通過顾客投诉,来查明覆盖局限性的地方,看是应當新添基站,是通過别的手段来提高基站的覆盖,如提高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变化天线的方位角(這需要综合考虑频率规划状况,和其他方位的覆盖状况)。
3) 通過定期的驱車测试,来找出覆盖不规范的基站。如因覆盖過大而导致掉话的状况,可采用加大它的倾角,減少它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BSPWRMAX)及升高它的最小接入電平(RXLEVACCESSMIN)。
4) 假如掉话率忽然上升并且本站其他指標所有正常,检查相邻小区此時与否工作正常(也許下行链路发生故障,如TRX,分集單元,及天线出現問題,若是上行链路故障则會导致原小区切出失败率较高)。
5) 检查在OMCR数据库中定义的相邻小区与否互為對称关系,与否邻小区表定义不全,尤其不一样移動企业之间应常對摄影邻小区的数据。
6) 分析与否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如隧道,大商場,地铁入口及洼地,一般来說,這样的掉话掉话多集中于某個方向上,可考虑加微蜂窝来处理。
二、由于切换引起的掉话
1) 在基站做救援性的切换(當手机接受電平低于切换门限下限時),某些切换祈求會由于切入小区的信号强度太弱而失败,虽然切换成功也常常會由于信号强度太弱而掉话。原因是在BTS中我們對手机顾客的接受信号强度设有最低门限,當低于此门限值時,手机無法建立呼喊.并且當手机因接受信号质量差导致切向另一种小区,而往往又會因该小区的接受電平超過切换门限值而重新试图切回原小区,导致出現乒乓效应直至掉话。
2) 有某些小区由于相邻小区都很繁忙,导致忙時目的基站無切换信道导致的掉话或在拓扑关系中漏定义切换条件,致使手机顾客在進行切换時無法占用相邻小区的空闲话音信道,此時BSC将對此進行定向重试切换,若主叫基站的信号此時不能满足最低工作门限或亦無空闲话音信道,则呼喊重试失败导致掉话。
3) T3103超時,當BSC向移動台发出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時T3103器開始记時,在BSC收到来自切换目的小区的切换完毕(handovercomplete)或者来自源小区的切换失败(handoverfailure)時就将T3103复位,而當BSC将HandoverCommand信息发送到BTS時,T3103届時時仍未收到任一种消息時,BSC就判断在源小区发生了無线链路失败,進而释放源小区的信道。
发生此类掉话的处理措施:可再用测试車進行较大范围的测试,由于切换是在小区及基站之间发生的,本小区的掉话有也許是由于其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對于某些与该小区有切换拓扑关系而拥塞率又较高的小区应作為测试的重點,并需要检查小区周围与否有盲区存在,假如是這种原因应及時修改有关频率并增長新基站或扩大原有基站的覆盖范围。對于因切换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掉话可根据实测状况合适修改切换参数。對那些由于话务量不均衡,导致忙時因目的基站無切换信道而产生的掉话,处理的措施是進行话务量的调整。
此外,天馈、软件、硬件及传播也是影响掉话不可忽视的原因。
拾、路测中可以发現的問題重要有:
1、小区主集天线与否接反;現象是接反的2個小区覆盖方向的频點与BSC系统中配置的频點颠倒。
2、小辨别集天线与否接反;現象是接反的2個小区立即指配成功率低,周围有顾客反应通话质量差。
3、与否存在下行干扰;現象是接受電平高,通话质量差,FER高,C/I不满足规范规定。
4、与否漏做邻区关系;現象是2個邻近小区,當從服务小区A驱車驶向小区B時,服务小区接受電平逐渐变弱,而邻区中無法测量到B的存在,手机重新開关机又可以占用B的强信号。
5、与否存在频繁切换;現象是2個小区之间在极短的時间如2秒内,不停来回切换,這样持续的乒乓切换,會导致较差的话音质量。
6、与否存在未接通及掉话現象;現象是手机語音提醒無法接通,也許原因有拥塞、干扰等。
7、查找小区有效覆盖范围与盲区;
8、辅助判断硬件故障;現象是占用某块载频常常发生切换失败,掉话等,重要故障有载频、TMU,合分路單元,天馈等。
9、結合话统,定位上下行不平衡。現象是存在單通、有信号打不了電话等。
10、天线的前後比与否為正常范围,一般天线的前後比在18~45dB;克制比有問題,會发生反向信号强過其邻区的信号,影响网络性能。
11、天线与否被風刮歪,天线与否生锈、裂痕,天线与否進水等。
运用GPS可以定位基站的經纬度,指南针可以测量天线的方向角,角度仪可以测量天线的俯仰角,要纯熟操作设备的连接、终端的选择、端口配置、速率设置、文献保留等,要可以应变临時突发的状况。
拾一、干扰保护比
载波干扰比(C/I)是指接受到的但愿信号電平与非但愿信号電平的比值,此比值与MS的瞬時位置有关。這是由于地形不规则性基當地散射体的形状、类型及数量不一样,以及其他某些原因如天线的类型、方向性及高度,站址的標高及位置,當地的干扰源数目等导致的。
1、 同频干扰保护比:C/I≥9dB。所谓C/I,是指當不一样小区使用相似频率時,另一小区對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它們的比值即C/I,GSM规范中一般规定C/I >9dB;工程中一般加3dB余量,即规定C/I>12dB
2、 邻频干扰保护比:C/I≥-9dB。 C/A是指在频率复用模式下,邻近频道會對服务小区使用的频道進行干扰,這两個信号间的比值即C/A。GSM规范中一般规定C/A>-9dB,工程中一般加3dB余量,即规定C/A>-6dB
3、 载波偏离400kHz的干扰保护比:C/I≥-41d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