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北京高一(下)期中化学汇编:铁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582790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高一(下)期中化学汇编: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北京高一(下)期中化学汇编: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高一(下)期中化学汇编: 铁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浓盐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硫酸铜溶液 2.(2022·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高一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D.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盐酸反应 3.(2022·北京房山·高一期中)纳米级Fe3O4可用于以太阳能为能源分解水制H2,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I的反应:2Fe3O46FeO+O2↑ B.过程II的反应:2H2O2H2↑+O2↑ C.两个转化过程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4.(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高一期中)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浓硫酸 5.(2022·北京市第三中学高一期中)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质容器盛装的是 A.浓硝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稀盐酸 6.(2022·北京·杨镇第一中学高一期中)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质容器盛装的是 A.稀硝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浓盐酸 7.(2022·北京一七一中高一期中)将0.2mol·L-1的KI溶液和0.05mol·L-1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② 滴入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③ 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④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A.③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① 二、填空题 8.(2022·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相应问题:铁在人体中不是以单质金属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二价铁离子的二价铁盐,如硫酸亚铁()。 (1)人体中经常进行转化,A反应中Fe2+发生_______反应。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性。 (3)很多物质都能氧化二价铁离子,试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双氧水是一种绿色氧化剂,请完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9.(2022·北京四中高一期中)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不对应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3+ B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含有NH C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 蔗糖变黑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 向氯水中通入适量SO2气体 溶液褪至无色 H2SO3比H2SO4酸性强 A.A B.B C.C D.D 三、实验题 10.(2022·北京房山·高一期中)甲、乙同学对Fe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与用途进行探究。 (1)实验I:甲、乙两同学分别用下图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①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实验II:甲、乙同学分别对各自实验I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进行研究。冷却取试管A中冷却后的固体加入过量稀HCl,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两份(如图)。请将下表中的现象或结论补充完整。 已知: 操作过程 现象及结论 甲同学 乙同学 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溶液M 试管B固体全部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得到溶液N 试管C溶液变红 试管C溶液没有变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②____ 试管D开始有红褐色和灰绿色沉淀生成,最终全部变为红褐色。则溶液M中存在的阳离子有①_____ 试管D实验现象是③____; 产生该现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④___。 四、工业流程题 11.(2022·北京房山·高一期中)硫酸镍晶体()呈绿色、易溶于水,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Ni单质外,还含有Zn、Fe单质等杂质)为原料获得,流程如下: (1)过程I中用稀溶解浸取电镀废渣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合理的措施)。 (2)过程II中加入适量的溶液,目的是除去,写出除去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过程III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4)写出用稀硫酸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由溶液获得晶体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 12.(2022·北京四中高一期中)溴主要以Br- 形式存在于海水(呈弱碱性)中,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资料:常温下溴呈液态,深红棕色,易挥发。 (1)酸化:将海水酸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___(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脱氯:除去含溴蒸气中残留的Cl2 ①具有脱氯作用的离子是____。 ②溶液失去脱氯作用后,补加FeBr2或加入____,脱氯作用恢复。 (3)富集、制取Br2: 用Na2CO3溶液吸收溴,Br2歧化为BrO3- 和Br-。再用H2SO4酸化歧化后的溶液得到Br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 (4)探究(3)中所用H2SO4浓度对Br2生成的影响,实验如下: 序号 A B C 试剂组成 1 mol/L NaBr 20% H2SO4 1 mol/L NaBr 98% H2SO4 将B中反应后溶液用水稀释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呈棕红色,放热 溶液颜色变得很浅 ①B中溶液呈棕红色说明产生了____。 ②分析C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所致;乙同学认为是用水稀释所致。若认为甲同学的分析合理,请用具体的反应说明理由;若认为乙同学的分析合理,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说明。理由或方案:____。 ③酸化歧化后的溶液宜选用的酸是____(填“稀硫酸”或“浓硫酸”)。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常温下浓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稀硝酸和铁反应硝酸铁、NO和水,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C符合题意; D.常温下硫酸铜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D 【详解】 A.已知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H+、,故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石灰石即CaCO3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故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故铁钉放入稀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3.B 【详解】 A.根据图知,过程I在太阳能的作用下Fe3O4分解生成FeO和O2,则反应方程式为2Fe3O46FeO+O2↑,A正确; B.过程II中FeO与水反应生成H2和Fe3O4,反应方程式为3FeO+H2O=H2↑+Fe3O4,B错误; C.第一个反应中部分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第二个方程式中部分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这两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所以这两个转化过程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过程I方程式为:2Fe3O46FeO+O2↑;过程II方程式为:3FeO+H2O=H2↑+Fe3O4,将I+II×2,整理可得:2H2O=2H2↑+O2↑,在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所以Fe3O4为整个过程的催化剂,D正确; 故答案为:B。 4.D 【详解】 A.盐酸与铁能发生置换反应,会使铁制容器因不断溶解而损坏,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溶液与铁能发生置换反应,从而损坏铁制容器,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铁溶液与铁能发生化合反应,会损坏铁制容器,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能与铁反应并在铁表面形成钝化膜,从而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可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A. 浓硝酸能使铁钝化,化学反应只发生在铁表面,但不会将铁溶解,因此能用铁质容器盛装,A正确; B.铁可以被稀硫酸溶解,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B错误; C.稀硝酸可将铁溶解为硝酸铁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C错误; D.稀盐酸可以将铁溶解为氯化亚铁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D错误; 答案选A。 6.C 【分析】能用铁质容器盛装的物质不能溶解铁。 【详解】 A. 稀硝酸可将铁溶解为硝酸盐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A项错误; B. 铁可以被稀硫酸溶解,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B项错误; C. 浓硝酸能使铁钝化,化学反应只发生在铁表面,但不是将铁溶解,因此能用铁质容器盛装,C项正确; D. 浓盐酸可以将铁溶解为氯化亚铁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时容易被忽略的是浓硝酸能使金属铁钝化,解答时要格外注意。 7.D 【分析】将0.2mol•L-1的KI溶液和0.05mol•L-1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此反应不可逆,Fe3+恰好完全反应,I-过量,则溶液中无Fe3+,故只需要证明溶液中含Fe3+,则即能证明此反应为可逆反应,能建立化学平衡。 【详解】 ①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溶液中有Fe3+,即能说明反应存在平衡,故①正确; ②论反应存不存在平衡,溶液中含I-,向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生成黄色沉淀,不能说明反应存在平衡,故②错误; ③无论反应存不存在平衡,溶液中均存在Fe2+,滴入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生成,故③错误; ④无论反应存不存在平衡,溶液中均有I2,滴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均变蓝色,故不能证明存在平衡,故④错误; 故选D。 8. (1)氧化 (2)还原 (3)2Fe2++Cl2=2Fe3++2Cl- (4)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解析】 (1)人体中经常进行转化,A反应中Fe2+转化为Fe3+,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氧化;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说明Fe3+被还原,维生素C被氧化,即维生素C为还原剂,故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 (3)很多物质都能氧化二价铁离子, Cl2与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则其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4)双氧水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即H2O2中的O的化合价降低到-2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的原理可知,Fe2+的化合价必然升高到+3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故答案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9.D 【详解】 A.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可知含铁离子,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中含有Fe3+,故A正确; B.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中含有NH,故B正确; 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正确; D.向氯水中通入适量SO2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溶液褪至无色,不能说明亚硫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D。 10. (1)     点燃肥皂泡,有爆鸣声     3Fe+4H2O(g)Fe3O4+4H2 (2)     Fe3+、Fe2+     2Fe3++Fe=3Fe2+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试管A中的固体含有Fe3O4,可能含有剩余的Fe,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Fe3+遇KSCN溶液变红,遇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Fe2+遇KSCN溶液不变红,遇氢氧化钠生成白色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1) ①点燃肥皂泡,有爆鸣声,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②铁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 Fe3O4+4H2; (2) ①甲同学,试管C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M中含有Fe3+;M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试管D中开始有红褐色和灰绿色沉淀生成,最终全部变为红褐色,说明含有Fe2+,则溶液M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3+、Fe2+; ②乙同学,试管B固体全部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铁,加入KSCN溶液,试管C溶液没有变红,说明Fe3+被Fe还原为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③试管C溶液加入KSCN没有变红,说明N溶液中只含Fe2+不含Fe3+,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Fe(OH)3,试管D实验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Fe(OH)2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Fe(OH)3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11. (1)加热(或搅拌,或增大硫酸浓度,或粉碎废渣等) (2) (3)将氧化为 (4)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电镀废渣(除含Ni单质外,还含有Zn、Fe单质等杂质),用稀硫酸溶解除去不溶性杂质;调节滤液的pH后加入溶液,目的是除去;过滤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H2O2是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氢氧化钠可以除去铁离子;滤液中主要含NiSO4,还有Na2SO4,加碳酸钠沉淀二价镍;过滤、洗涤,然后与硫酸溶解生成NiSO4溶液;Ni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镍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1)过程I中用稀溶解浸取电镀废渣时,搅拌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将废渣粉碎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故答案为:加热(或搅拌,或增大硫酸浓度,或粉碎废渣等); (2)过程II中加入适量的溶液,目的是除去,生成ZnS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因为废渣用硫酸溶解过滤后,滤液中含有二价铁离子、三价铬离子杂质,所以加H2O2是将氧化为,故答案为:将氧化为; (4)用稀硫酸溶解生成硫酸镍、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Ni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镍晶体(),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2.     Cl2+2OH-=Cl-+ClO-+H2O     Fe2+、Br-     铁粉     BrO3- +5Br-+6H+=3Br2+3H2O     Br2     理由:SO2+Br2+2H2O=2HBr+H2SO4方案:用CCl4萃取颜色很浅的溶液,观察溶液下层是否呈棕红色     稀硫酸 【详解】 (1)海水中溴元素以Br-存在,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要用Cl2氧化溴离子得到,但海水呈碱性,若不酸化,就会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影响溴的提取; (2) ①将溴蒸气的残留的Cl2脱去,可利用氯气有强的氧化性,要加入能与Cl2反应,但不能与Br2反应的物质,如Fe2+、Br-; ②溶液失去脱氯作用后,补加FeBr2或加入还原铁粉,物质具有还原性,脱氯作用就恢复; (3)用Na2CO3溶液吸收溴,Br2歧化为BrO3- 和Br-。再用H2SO4酸化,BrO3- 和Br-及H+发生归中反应得到Br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O3- +5Br-+6H+=3Br2+3H2O; (4) ①B中溶液呈棕红色是由于Br2是红棕色物质,产生了Br2; ②若甲同学说法正确,则会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消耗了溴单质;若乙同学说法正确,则要把颜色很浅的溶液用CCl4萃取,利用CCl4密度比水大,溴单质容易溶于CCl4,观察下层液体颜色否呈棕红色即可; ③歧化后的溶液若用稀硫酸酸化无明显现象,若用浓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红棕色,反应放出热量,会导致溴单质挥发,所以酸化要用稀硫酸。 第9页/共9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