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济南市2022年1月高三年级学情检测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Mn55 Cu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含氯消毒剂避光保存 B.谷物酿酒时使用酒曲
C.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 D.航海轮船船底镶嵌锌块
2.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使淀粉生产方式从农业种植转为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其原理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可用于燃料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B.化妆品中添加二羟基丙酮的主要作用为保湿
C.淀粉可用于制备葡萄糖
D.该过程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3.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B.①、④不可作反应容器
D.③、⑤可用于蒸馏 C.②、④滴定时需要润洗
4.化合物(YX4)2W2Z4常用作沉淀滴定分析试剂。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基态原子成单电子与成对电子个数比为3: 4,Z元素的电负性仅次于氟元素,W原子电子总数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 Z
B.最高正化合价:Z> Y> W
C.第一电离能:Z>Y>W
D.该化合物中W与Y的杂化方式相同
5.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向石蕊溶液中通入氯气,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B.向一定浓度的硝酸中插入铜片,液面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铜与该硝酸反应生成NO2
C.向稀盐酸酸化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D.向双氧水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有气泡生成,证明KMnO4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
6.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不对称催化方面”做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脯氨酸()
是不对称有机催化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脯氨酸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C.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D.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7.某同学进行海带提碘实验,部分实验操作如下:
将灼烧后的海带灰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浸泡后放置在泥三角上,煮沸2~3分钟,冷却后过滤。将适量稀硫酸与双氧水滴入滤液,充分反应后转移至分液漏斗,打开盛有CCl4的试剂瓶,将橡胶塞倒放,取少量加入分液漏斗中,塞紧瓶塞,将分液漏斗多次振荡放气后静置分液,CCl4层从上口倒出。实验中存在错误的有几处?
A.1 B.2 C.3 D.4
8.一种以FeCl3、H3PO4、氨水为主要原料制备FePO4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氧化铁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B.应控制氨水用量,过多或过少都有副产品产生
C.操作a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检验FePO4·2H2O固体是否洗涤干净,选用的试剂可以是KSCN溶液
9.在热带海域中,珊瑚虫在浅海区域分泌石灰石骨骼,与藻类共生形成美丽的珊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珊瑚形成的反应为Ca2+ (aq)+2HCO3-(aq) CaCO3(s)+ H2O(l)+CO2(aq)
B.与温带海域相比,热带海域水温较高是利于形成珊瑚的原因之一
C.与深海区域相比,浅海区阳光强烈,藻类光合作用强,更有利于珊瑚形成
.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O32-浓度增大,有利于珊瑚形成
10.采用电渗析法可以从含NH4H2PO4和(NH4)2HPO4的废水中回收NH3· H2O和H3PO4,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电极应连电源的正极
B.M口处回收产生的浓氨水
C.隔膜ab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ed为阴离子交换膜
D.电解一段时间后,产生的NH3· H2O和H3PO4物质的量相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对应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方案
A
配制100 mL 1.0 mol· L-1的CuSO4溶液
将25.0g CuSO4·5H2O溶于水配成
100 mL溶液
B
比较次氯酸和醋酸的酸性强弱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同浓度的NaClO
溶液和CH3COONa溶液pH
C
探究Fe3+ 与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将等浓度的KI溶液和FeCl3溶液混合,充
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D
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固体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CO2,再通入
NH3后有固体析出,过滤、洗涤、干燥
12.三价铬离子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Cl2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中的配离子存在多种异构体
B.对该配合物进行加热时,配体H2O比NH3更容易失去
C.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空间运动状态
D.常温下,向含1 mol该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滴定结束后生成3mol AgCl沉淀
13.酸性水系锌锰电池在放电时存在电极上MnO2的剥落,会造成电池效率“损失”。最新研究表明,向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后能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KI降低了正极反应的活化能
B.I-与剥落的MnO2反应生成的I3- 能恢复“损失”的能量
C.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
D.放电时,消耗1 mol Zn时,正极区电解质溶液增重87 g
14.甲醇与SO3生成硫酸氢甲酯的反应为CH3OH(g)+SO3(g) CH3OSO3H(g)。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表示粒子间的静电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分子比c分子更稳定
B.水将反应的最高能垒由19.59 eV降为3.66 eV
C.有水条件下会降低总反应的焙变
D.d 到f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
15.谷氨酸[HOOC(CH2)2CH(NH3+ )COO- ,用H2R表示]是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其盐酸盐(H3RCl)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3R+ H2R HR- R2-
常湿下,向一定浓度的H3R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表示 、或]随pOH[pOH= -lgc(O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1的数量级为10-2
B.曲线I表示pOH与lg的变化关系
C.M点时,c(H+)+c(Na+ )+c(H3R+ )=c(OH-)+3c(HR- )
D.pH=7时,c(HR- )>c(H2R)>c(R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9分)工业上以钒矿石(V2O5,含SiO2、 Fe2O3、Al2O3等杂质)为主要原料提取五氧化二钒(V2O5)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萃取与反萃取的过程可表示为nVO2++m(HA)2(VO)n(A)2n(HA)2(m-n)+2nH+
②“沉钒”时生成的沉淀为NH4VO3。
回答下列问题:
(1)钒矿石预先粉碎的目的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2)“还原”的主要目的是将VO2+转变为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还有
H+和 (填离子符号)被还原;在“反萃取”时,应向体系中加入适量的试剂a为
(填“稀硫酸”或“氨水”)。
(3)“氧化”时将VO2+变为VO3-, 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4)该工艺生产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
17.(13分)硼化物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立方氮化硼硬度大,熔点3000°C ,其晶体类型为_ 。 制备氮化硼(BN)的一种方法为BCl3(g) + NH3(g) = BN(s) + 3HCl(g)。 BCl3的空间构型为 ,形成BCl3时,基态B原子价电子层上的电子先进行激发,再进行杂化,激发时B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可能为 (填标号)。
(2)硼砂阴离子[B4O5(OH)4]2-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该阴离子中所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标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氢键 D.非极性共价键
(3)Ca与B组成的金属硼化物结构如图所示,硼原子全部组成B6正八面体,各个顶点通过B-B键互相连接成三维骨架,具有立方晶系的对称性。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晶体中Ca原子的配位数为___ _ ,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M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已知B6八面体中B -B键的键长为r pm,晶胞参数为a pm,则N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Ca与 B 原子间的距离d= pm(列出计算式即可)。
18.(14分)利用火法炼铜后产生的含锌铜烟尘(主要成分为ZnO、CuO和少量铁的氧化物)制备活性氧化锌(ZnO),同时回收硫酸铵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C时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 ×10-5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 “加入H2O2后,再将溶液进行加热,加热的目的是 ;该步骤也可以在加入H2O2后选择合适试剂将pH至少调至_ __,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氨水 B.氢氧化钠 C.氧化锌 D.氢氧化钡
(2) “步骤II”所加试剂a为 。
(3)“步骤III”中得到沉淀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ZnCO3·bZn(O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时称取34.9 g沉淀充分焙烧,当__ _时可认为培烧完全,最终获得24.3 g活性氧化锌,通过计算确定aZnCO3·bZn(OH)2中a与b之比为 。
(4)由滤液I得到硫酸铵晶体的一系列操作为 。
19.(12分)重铬酸铵[(NH4)2Cr2O7]可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催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中将NH3通入重铬酸(H2Cr2O7)溶液制备(NH4)2Cr2O7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r2O72-+H2O 2CrO42- +2H+。
(1)仪器a的名称是 ,b 处的作用为 ;实验时控制三颈烧瓶内溶液pH约为4,pH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 ;A 装置的作用为 。
(2)利用甲醛法测定市售(NH4)2Cr2O7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产物m g,配成500 mL溶液,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移取25.00 mL 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BaCl2溶液使Cr2O72-完全沉淀,反应原理为 2Ba2+ +Cr2O72- + H2O= 2BaCrO4↓+2H+。
若滴定管规格为50.00 mL,样品溶液起始读数为5.00 mL,此时滴定管中样品溶液的实际体积为
(填标号)。
A.5.00 mL B.45.00 mL C.大于45.00 mL D.小于5.00 mL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甲醛溶液,反应原理为4NH4++6HCHO =3H+ + 6H2O+ (CH2)6N4H+[与NaOH反应时,1 mol (CH2)6N4H+与1 mol H+相当]。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c mol· 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所得产物中(NH4)2Cr2O7 (摩尔质量为M g· mol-1)的质量分数为 % ;若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测定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2分)环戊烯( )常用于有机合成及树脂交联等。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环戊二烯()选择性氧化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I : (g)+H2(g) (g) ΔH1=-100.3 kJ·mol-1
反应II: (g)+ H2(g)= (g) ΔH2= -109.4 kJ·mol-1
反应III:(g)+ (g) 2 ΔH3
已知选择性指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原料量在全部所消耗原料量中所占的比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II的ΔH3= kJ·mol-1。
(2)为研究上述反应的平衡关系,在T°C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的环戊二烯和4 mol H2,测得平衡时,容器中环戊二烯和环戊烷( )的物质的量相等,环戊烯的选择性为 80%,此时H2的转化率为
%,反应II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3= 。
(3)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该氢化体系制环戊烯的最佳温度为 ;30°C以上时,环戊烯的选择性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反应活化能减小
(4)实际生产中采用双环戊二烯( )解聚成环戊二烯:
(g) 2 ΔH> 0
若将3 mol双环戊二烯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进行反应。曲线A表示T2温度下n(双环戊二烯)的变化,曲线B表示T1温度下n(环戊二烯)的变化,T2温度下反应到a点恰好达到平衡。
①曲线B在T1温度下恰好达到平衡时的点的坐标为(m,n),则m 2(填“>” “<”或“=”),由图像计算n的取值范围是 。
②T2温度下,若某时刻,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5倍,则此时v(正)_ _v(逆) (填“>” “<”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