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1 物质的构成
【知识与目标】
1、 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 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3、 能用事实证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
1、 利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
2、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的能力
3、 利用模拟实验来解决抽象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意识
2、 利用事实和证据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3、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分子间有空隙,并且大小不同,培养学生对“科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
【四】重点和难点
建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间有空隙的微观思想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事实和证据来说明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课堂展开:
师:昨天,我向一位魔术大师学了一个魔术,同学们想不想看?
生:想
师:这是一个容量瓶,先向容量瓶中倒入蒸馏水,蒸馏水的量约为容量瓶体积的一半。这是酒精,为了与蒸馏水区别,我把酒精染成了红色。再缓缓的向容量瓶中倒入酒精,酒精的量也约为容量瓶的一半。再在酒精的液面用标记纸标好。
同学们现在看到,上层是酒精,下层是水。我将容量瓶上下倒置。同学们,睁大眼睛注意观察。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生:体积减少了
师:魔术已经表演完了,这个小魔术中蕴含了科学原理。你想和老师一起揭开这个魔术的神秘面纱吗?
生:愿意
师:在第三章里,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动物和植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生:细胞
师:细胞很小,但是细胞里却含有水、蔗糖等等物质。那么,像水、蔗糖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我们现在以蔗糖为例,来了解一下。
师:学生打开1号实验包,完成课本123页活动一中的1。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课本上。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看到的这些蔗糖颗粒是蔗糖的基本单位吗?
生:不是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2号纸包,完成课本123页的活动2。抽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上次看到的蔗糖小颗粒不是构成蔗糖的基本单位,那这次看到的这些更细小的蔗糖颗粒总该是构成蔗糖的基本单位吧?
生:思考,有些说可能是,有些说可能不是
师:我们把它溶在水中看看
师:学生完成123页的活动中3,抽学生回答。
师:蔗糖溶于水后,看不到蔗糖颗粒了,蔗糖真的消失了吗?你的依据是?
生:没有。品尝,有甜味。.
师:小结:蔗糖溶解在水中后,我们再也看不见蔗糖小颗粒,这时蔗糖是以一种更小的微粒存在水中。这种蔗糖微粒称为蔗糖分子。
师:自然界中,很多物质像蔗糖一样是由分子构成的。我们一起来完成
水是由 构成
酒精是由 构成
氧气是由 构成
师:构成物质的分子到底多小?
阅读课本P124第二段找出描述分子大小的语句。
师:回到开头的魔术。
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用●代表分子,试着画出酒精分子( ● )分散和水分子( ● )混合后分子的分布模型图。
生:利用红笔与黑色笔画出酒精分子与水分子混合后的模型图
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画图。点评学生的作品,同时提问:现在你们能解释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的原因了吗?
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师: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太小 ,我们无法看到,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不直观。为了能直观的看到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这里有一杯黄豆,一杯芝麻,你可以选择它们模拟酒精分子或水分子,来模拟一下酒精和水混合,你会选择什么模拟酒精分子和水分子?
生:选黄豆和黄豆的,芝麻和芝麻的,黄豆和芝麻的。
老师一一演示实验,根据学生的组合进行相应的演示实验。
师:得出结论,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减少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其二,不同的
分子则分子的大小不同。
师:现在,我们再来一个体验。
1、用一样的力挤压空的矿泉水瓶。
2、用一样的力挤压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3、用一样的力挤压桌子。
师:矿泉水瓶里装的是物质三态中的哪态?桌子是物质中的哪态呢?
你感觉哪个比较容易被挤压,哪个形变的多?那个形变最少?
当我挤压海棉时,形变越大,则海棉与海棉的空隙越小所以我们可以推导:
用相同的力挤压时,如果变形大,则它的分子之间空隙越大。
师: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猜想: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 > 液体分子之间空隙 > 固体分子之间空气
师: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用针筒吸入20毫升的空气,堵住出口,用力压活塞,空气被压缩了 毫升。
2、用针筒吸入同体积的水,堵住出口,用力压活塞,空气被压缩了 毫升。
生:学生实验
结论:气体分子之间空隙 > 液体分子之间空隙 > 固体分子之间空气
课堂小结
如果你是分子,你会想我怎样介绍你自己。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
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