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七 轮系
1. 指出定轴轴系与周转轴系的区别。
答:定轴轮系是所有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在运转过程中均固定不变的轮系。周转轮系或称为动轴轮系。在运转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绕着其他定轴齿轮轴线回转的轮系。
2. 传动比的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答:传动比指的是轮系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
3. 如何确定轮系的转向关系:
答:判断从动轮转向的几个要点。(1)内啮合的圆柱齿轮的转向相同。(2)外啮合的圆柱齿轮或圆锥齿轮的转动方向要么同时指向啮合点,要么同时指离啮合点。
4. 何谓惰轮?它在轮系中有何作用?
答:某齿轮既是主动轮,又是从动轮,因此在计算中并未用到它的具体齿数值。在轮系中,这种齿轮称为惰轮。惰轮虽然不影响传动比的大小,但若啮合的方式不同,则可以改变齿轮的转向,并会改变齿轮的排列位置和距离。
5. 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有何区别?
答:
差动轮系:若三个基本构件都可动,则整个轮系的自由度为2,称为差动轮系。为了使其具有确定的运动,需要两个原动件。
行星轮系:若将中心轮3(或1)固定,则整个轮系的自由度为1,称为行星轮系。只有一个原动件。
6. 为什么要引入转化轮系?
答:周转轮系传动比不能直接计算,可以利用相对运动原理,将周转轮系转化为假想的定轴轮系,然后利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把这种方法称为反转法或转化
机构法。
7. 如何把复合轮系分解为简单的轮系?
答:划分轮系关键是把复合轮系中的周转轮系划分出来,一个行星架好似一个周转轮系的“家长”,连同其上的行星轮及与行星轮啮合的中心轮同属一个周转轮系。定轴轮系部分,一定是每对相啮合的齿轮的轴线都是固定不动的。
8. 在图7-15所示的滚齿机工作台传动装置中,已知各轮的齿数如图中括弧内所示。若被切齿轮为64齿,求传动比i75.
答:
9. 在图7-16所示的行星轮系中,已知z1=63,z2=56,z2’=55,z3=62,求传动比iH3。
答:略。
10. 在图7-17所示的双极行星减速器中,已知高速级各轮齿数为z1=14,z2=34,z3=85,;低速级各轮齿数为z1=20,z2=28,z3=79;高、低速级的行星齿轮数均为3.试求此行星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并验算装配条件。
答:略
展开阅读全文